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214690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3.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 识别与分析识别与分析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部秦宏 副主任医师联系电话:051082760371 E-mail:主主 要要 内内 容容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概念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概念识别与分析的目的和意义识别与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 识别与分析常用方法识别与分析常用方法 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概念n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工作场所中存在或产生的对 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 害因素。n主要包括:各种有害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以 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其他职业性有

2、害因 素。n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在职业卫生工作中,根据 经验或通过工程分析、类比调查、工作场所监测 、职业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实验研究等方法,把建 设项目或工作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甄别出来 的过程。n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是职业卫生工作的首要环 节,也是职业卫生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工作。识别与分析的目的和意义识别与分析的目的和意义确定危害因素的种类、来源、形式或性质、分布、浓度或强确定危害因素的种类、来源、形式或性质、分布、浓度或强 度、作用条件、危害程度;度、作用条件、危害程度;分析影响劳动者健康的方式、途径、程度,确定健康监护指分析影响劳动者健康的方式、途径、程度,确定健康监护指 标;为职业病诊断

3、提供证据标;为职业病诊断提供证据;确定职业病危害监测指标;确定职业病危害监测指标;明确职业病危害控制的目标,指导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实明确职业病危害控制的目标,指导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实 施施;是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是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为职业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职业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是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职业卫生监督的重是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职业卫生监督的重 要技术支撑要技术支撑。按危害因素的来源分类按危害因素的来源分类(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

4、因素(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一一) )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n n1 1、化学因素、化学因素有毒物质有毒物质生产性粉尘生产性粉尘n n2 2、物理因素、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噪声、振动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红外、激光等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红外、激光等电离辐射:如电离辐射:如X X射线、射线、射线等。射线等。n n3 3、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二)劳动过

5、程中的有害因素1 1、 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等2 2、 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3 3、 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等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等4 4、 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5 5、 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1 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

6、辐射;2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段安排在一个车间; 3 3、由不合理生产过程中所致危害。、由不合理生产过程中所致危害。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联合作用。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联合作用。按导致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按导致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20022002年卫生部颁布的年卫生部颁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中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十大类:中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十大类:1 1、粉尘类、粉尘类 2 2、放射性物质类(电离

7、辐射)、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3 3、化学物质类、化学物质类 4 4、物理因素、物理因素 5 5、生物因素、生物因素 6 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7 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8 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9 9、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10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原则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原则n n识别要全面识别要全面n n分析要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分析要主次分明、重点突出n n评价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价要定性

8、与定量相结合n n同时要明确分布范围及危险度同时要明确分布范围及危险度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常用方法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常用方法uu经验法经验法uu检查表法检查表法uu工程分析法工程分析法uu调查检测法调查检测法uu其它方法其它方法经经 验验 法法 概念:概念:经验法是调查评价人员依据其掌握的相关专业知经验法是调查评价人员依据其掌握的相关专业知 识和实际工作经验,借助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识和实际工作经验,借助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 对工作场所存在或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辨对工作场所存在或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辨 识分析的方法。识分析的方法。适用范围:适用范围:该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传统行

9、业中采用传统工艺该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传统行业中采用传统工艺 的建设项目的评价,调查评价人员积累的这类典的建设项目的评价,调查评价人员积累的这类典 型行业和工艺的职业卫生基础资料较为丰富,可型行业和工艺的职业卫生基础资料较为丰富,可 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原有的资料积累对此类建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原有的资料积累对此类建 设项目的职业病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设项目的职业病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 经经 验验 法法优缺点:优缺点:优点优点- -简便、易行简便、易行缺点缺点- -受调查人员占有的知识、经验和资料受调查人员占有的知识、经验和资料 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和偏差。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和偏差。检检 查查

10、 表表 法法概念:概念:对设计的工厂、车间、工段、装置、设备、生对设计的工厂、车间、工段、装置、设备、生产环节、劳动过程的相关要素以检查标的方式进产环节、劳动过程的相关要素以检查标的方式进 行逐项检查,辨识分析各环节可能产生或存在的行逐项检查,辨识分析各环节可能产生或存在的 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适用范围:适用范围:适用范围较广。可单独应用于一些工艺简单的适用范围较广。可单独应用于一些工艺简单的项目,也可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对一些工艺繁项目,也可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对一些工艺繁 杂的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杂的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检检 查查 表表 法法优点:优点:通过系统

11、的检查,能比较全面地进行辨通过系统的检查,能比较全面地进行辨识,应用范围广;识,应用范围广;缺点:缺点:检查表的通用性较差、同样受经验等因检查表的通用性较差、同样受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大项目实施起来花费时间长。素的影响、大项目实施起来花费时间长。工程分析法工程分析法概念:概念:对识别对象的生产流程、生产设备布局、化对识别对象的生产流程、生产设备布局、化学反应原理、原辅材料及其杂质种类含量等进行学反应原理、原辅材料及其杂质种类含量等进行 分析,推测生产过程中固有的、潜在的、可能产分析,推测生产过程中固有的、潜在的、可能产 生的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生的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适用范围:适用范围:主要用于

12、新工程、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主要用于新工程、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项目,不易找到已知类似企业。等项目,不易找到已知类似企业。调查、检测法调查、检测法n n概念:概念:在在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基础上,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基础上,应用采样分析仪器对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应用采样分析仪器对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进行鉴别分析。进行鉴别分析。n n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存在混合性、不确定的因素的项目。存在混合性、不确定的因素的项目。优点:真实可靠,可以识别其他方法难以发现的优点:真实可靠,可以识别其他方法难以发现的 因素;因素;缺点:受仪器设备限制,耗费人力物力时间长。缺点:受仪

13、器设备限制,耗费人力物力时间长。其他方法其他方法系统分析、排查法;系统分析、排查法;理论推算法;理论推算法;健康监护结果、案例分析倒推法健康监护结果、案例分析倒推法;文献检索法:相关新研究、新技术、新产品、新化文献检索法:相关新研究、新技术、新产品、新化 学物报道信息分析法。学物报道信息分析法。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程序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程序1 1 资料收集调研:资料收集调研:(现场调查中需要对方提供)(现场调查中需要对方提供)项目建设情况与设计资料;项目建设情况与设计资料;生产过程设计的原料、辅料、中间产品、生产过程设计的原料、辅料、中间产品、 产品及副产品;产品及副产品;生产工艺与设备

14、;生产工艺与设备;化学品理化特征与毒性特征;化学品理化特征与毒性特征;健康监护与监测资料;健康监护与监测资料;相关评价报告。相关评价报告。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程序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程序2 2 现场调查现场调查物料用量与产量,杂质含量;物料用量与产量,杂质含量;原辅料加料口及其密封情况;原辅料加料口及其密封情况;防护设施与管理措施;防护设施与管理措施;职业病危害因素影响范围与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影响范围与作业人员接触 情况;情况;抢、维修等特殊过程中职业病危害情况;抢、维修等特殊过程中职业病危害情况;事故与应急救援情况。事故与应急救援情况。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程序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15、分析程序 3 3 工程分析工程分析涉及物料;涉及物料;工艺水平、工艺过程与物资转化;工艺水平、工艺过程与物资转化;设备布局与交叉影响;设备布局与交叉影响;防护设施措施;防护设施措施;4 4 危害筛选危害筛选用量大、挥发性高、毒性高、危害性大;用量大、挥发性高、毒性高、危害性大;出现几率多、浓度或强度高;出现几率多、浓度或强度高;接触人员多、机会多。接触人员多、机会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重点环节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重点环节1 1 原辅材料:原辅材料:种类与数量;种类与数量;形态:气体、液体、固体、气溶胶;形态:气体、液体、固体、气溶胶;理化特性:挥发性、熔点沸点;理化特性:挥发性、熔点沸点;储运、装卸;加料、投料储运、装卸;加料、投料杂质(金属矿料、石油气等:铅、砷、磷杂质(金属矿料、石油气等:铅、砷、磷 、硫、氨)、硫、氨);产地(煤炭、原油)产地(煤炭、原油);毒性资料与质检报告资料。毒性资料与质检报告资料。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重点环节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重点环节2 2 生产过程生产过程生产原理:条件生产原理:条件化学过程:化学反应、物料转化;化学过程:化学反应、物料转化;物理过程:压力、温度、机械挤压切割;物理过程:压力、温度、机械挤压切割;物理化学过程:物理化学过程:生产方式: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