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化学140分突破复习资料第31课时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7214309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6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化学140分突破复习资料第31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届高考化学140分突破复习资料第31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届高考化学140分突破复习资料第31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3届高考化学140分突破复习资料第31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3届高考化学140分突破复习资料第31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考化学140分突破复习资料第31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考化学140分突破复习资料第31课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31 课时镁和铝(A 卷)第 31 课时镁和铝(A 卷)考测点导航考测点导航1.镁、 铝分别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 IIA 族和第 IIIA 族。镁和铝都是活泼金属, 在化学反应中, 都易失去电子而成为金属离子, 因而镁和铝的性质有相似之处, 但由于原子结构不同,镁和铝的性质也有不少差异。2.镁和铝的物理性质 相同点:密度较小,熔点较低、硬度较小,均为银白色;不同点:铝的硬度比镁稍大,熔、沸点比镁高。3.镁、铝化学性质的对比4.铝的化合物AL2O3:白色难熔的物质,不溶于水。典型的两性氧化物,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Al(OH)3:难溶的白色胶状物质, 不能使酚酞显色。 典型的两性氢氧

2、化物,既能跟强酸反应,又能跟强碱反应。典型题点击典型题点击1.(2002 年江苏大综合)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 5:6,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是()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C.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本题考查铝与酸碱反应时量的问题, 答题时注意运用电子得失守恒)2.(2001 年上海高考题)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相互反应,无论是前者滴入后者,还是后者滴入前者, 反应现象都相同的是()A.NaHSO4和 Ba(OH)2B.AlCl3和 NaOHC.NaAlO2和

3、H2SO4D.Ba(HCO3)2和 Ba(OH)2(本题考查滴加的顺序不同对反应原理的影响, 注意本质上就是量对反应原理的影响)3.(2000 年春季高考题)某混合物 A,含有 KAl(SO4)2、Al2O3和 Fe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下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变化:据此判断:固体 B 所含物质的化学式为;固体 E 所含物质的化学式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本题综合考查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重点抓住铝及其化合物与其它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差异)4.(2001 年广东高考题)将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氧化物溶于100 mL 硫酸,而后逐滴加入 l.00 mol/L 的 NaOH 溶液。 当加入的 NaOH 的

4、体积 V1=50 mL 时,开始有沉淀析出,且沉淀量随 NaOH 加入量逐渐增加。当 NaOH 的体积 V2=650 mL时,沉淀量达最大值,继续滴加 NaOH 时,沉淀量逐渐减小。当 V3=750 mL 时,沉淀量不再改变。(1)最初加入的 50 mL NaOH 溶液的作用是什么?(2)计算所用硫酸的浓度。(3)试判断两种氧化物各是什么,并计算其物质的量。(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及相关计算, 理清反应原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新活题网站新活题网站1、下列关于镁和铝比较结论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硬度较小的银白色轻金属镁的化学性质铝的化学性质与O2反应常温下生成氧化膜,点燃燃烧222M gM

5、 g+ 常温下生成氧化膜223432AlOAl O+ 高温与其他非金属反应22MgClMgCl+ 2323MgNMg N+ 点燃23232AlClAlCl+ 2323AlSAl S+ 与 H2O反应2222M gHOM g O HH+ +热 水( )除去氧化膜后可与水微弱反应与氧化物反应222MgCOMgOC+ +点燃8Al+3Fe3O44 Al2O3+9Fe与非氧化性酸反应Mg2H+=Mg2+H 2(与氧化性酸发生复杂反应)2Al+6H+=2Al3+3H 2(常温下遇浓硫酸、浓硝酸钝化)与碱溶液反应不反应2Al+6H2O+2NaOH=2NaAlO2+3H2+4H2O与盐溶液反应MgCu2+=

6、Mg2+Cu2Al+3Cu2+=2Al3+3CuB.因镁的金属性比铝强,所以镁的熔点比铝高C.它们都是电的良导体,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导电性增强D.常温下在空气中都能与氧气反应,所以它们在空气中不能稳定存在(本题考查镁和铝的性质,答题时注意相似性和差异性)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铝在空气中耐腐蚀,所以铝是不活泼金属B.点燃的镁条插入盛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迅速熄灭C.铝在高温下能还原锰、铁、铬等金属的氧化物D.因为镁和铝在空气中都能形成氧化膜,所以镁和铝都不溶于浓硝酸(本题考查镁和铝单质的特性)3、某无色溶液加入铝可以生成氢气, 则在该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A.K+、Cu2+、N

7、O3-、Cl-B.Na+、K+、SO42-、Cl-C.NH4+、K+、HCO3-、Cl-D.Na+、Ba2+、Br-、Cl-(本题考查离子共存问题,答题时注意题设条件)4、下列各实验操作过程中,能发生 Al3+3AlO 2-+6H 2O=4Al(OH)3离子反应的是()(1)向铝盐溶液中滴入烧碱溶液直至过量(2)向偏铝酸盐溶液中滴入盐酸直至过量(3)向烧碱溶液中滴入铝盐溶液直至过量(4)向盐酸中滴入偏铝酸盐溶液直至过量A.只有(1)、(2)B.只有(3)C.只有(3)、(4)D.都未发生上述离子反应(本题综合考查 Al3+、AlO2-和 Al(OH)3三者之间的转化, 理清滴加的先后顺序与量的

8、关系是解题的关键)5 、 向 同 浓 度 同 质 量 的 稀 硫 酸 中 分 别 放 入 适 量 的(a)Mg(b)MgO(c)Mg(OH)2(d)MgCO3(e)MgS 反应完全后(反应物皆反应完全) ,溶液的浓度相同的是()A.(a)(c)B.(a)(b)C.(c)(e)D.(b)(d)(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反应和溶液浓度大小比较, 答题时注意运用元素守恒来作半定量分析) 6、有 200mL MgC12和 ALC13的混合溶液,其中 c(Mg2+)为0.2mol/L,c(Cl)为 1.3mol/L ,要使 Mg2+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至少需加 4mol/LNaOH 溶液的体积为() A.4

9、0mLB.72mLC.80mLD.128mL (本题综合考查离子反应及计算,答题时注意运用电荷守 恒) 7、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 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 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 再过滤, 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A.Na+B.Al3+C.Cu2+D.AlO2-(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8、向一定质量的明矾溶液中滴加 Ba(OH)2溶液,下列坐标 图中,能表示加入 Ba(OH)2溶液的体积 V 与生成沉淀质量 m 的关系正确的是()(本题综合考查离子反应,答题时注意图象中纵坐标的含 义) 9、将 AlCl3和 NaOH 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的沉淀和溶液含铝

10、量相等。则原 AlCl3溶液和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之比可能是() A.1:3B.2:3C.1:4D.2:7 (本题考查铝盐和碱反应的计算, 答题时注意按两种情况讨 论) 10.(1)由 Al3+制 Al(OH) 3最好的方法是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由 AlO2制 Al(OH) 3最好的方法是通入,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本题考查 Al(OH)3的制备,答题时注意 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11.已知 A 为金属单质, 根据下列变化判断 A、B、C、D、E各是什么物质?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离子反应要写离子方程式)ABCDE(2)有关化学方程式(离子反应要写离子方程式)

11、(本题考查铝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金属单质 A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是本题的突破口)12.有 10.2g Mg、Al 混合物,溶于 0.5L 4mol/L 盐酸中。 若加入 2mol/L NaOH 溶液,使得沉淀量最大,应加 NaOH 溶液的体积是L。(本题考查电荷守恒在计算过程中的应用)13.将一定质量的 Mg,Al 合金全部溶解在 500mL 盐酸中(体积变化不计) ,取 10mL 反应后的溶液,用 1mol/LNaOH 溶液滴定得下图关系。(1)求 Mg,Al 质量各是多少?(2)求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mol/L?(本题考查镁铝的综合计算, 理清反应原理和图象中各点的含义

12、是解题的关键)第 31 课时镁和铝 (B 卷)第 31 课时镁和铝 (B 卷)易错现象易错现象1.误认为 Al 具有两性或是两性物质。 因为 Al 与碱反应的本质是 Al 先与 H2O 反应,生成的 Al(OH)3再被 NaOH 溶解而促进反应的进行,Al 不直接与 NaOH 作用。2.天平上的化学反应对天平平衡的影响题中, 不能正确讨论反应物的各种过量情况引起m 的改变, 从而决定托盘的升降或平衡的可能性。3.不能理清镁和铝沉淀变化图像题中反应原理和量的变化关系。解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明确反应原理和反应规律;二是弄清图像纵、横坐标的含义,原点、交点,转折点的表达意义;三是定性描述和定量计

13、算相结合。纠错训练纠错训练1.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 H2SO4反应, 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NaHCO3(NH4)2S Al2O3Al(OH)3AlABCD全部2.在两个烧杯中,各加入相同体积 3mol/L 的 H2SO4溶液,随后分别置于天平左右两个托盘上,调节天平,使之平衡。此时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 108g 镁、铝,反应完毕后,天平两端将会()A.不平衡,放铝的一端托盘上升B.不平衡,放镁的一端托盘上升C.仍保持平衡D.无法确定3.足量铝粉分别与等体积 pH=12 的氢氧化钠溶液和 pH=2的某酸溶液反应,放出氢气的体积分别为 V1、V2,则在相同状况下,V1与 V2的关系可能为()A.

14、 V1 V2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4.把由 NaOH、AlCl3、MgCl2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中后有 0.58 克白色沉淀,在所得浊液中,逐滴加入0.5mol/L 的盐酸,加入盐酸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混合物中 NaOH 的质量为, 混合物中 AlCl3质量为, 混合物中 MgCl2质量为, P 点表示盐酸的体积是。检测提高检测提高1.镁粉投入下列溶液中,无气体产生的是()A .NaOH 溶液B.稀硫酸C .稀硝酸D.NH4Cl2.海水中含有氯化镁,是镁的主要来源之一。 从海水中提取镁,可按如下步骤进行:把贝壳制成石灰乳;在引有海水的水渠中加入石灰乳,沉降,过滤,

15、洗涤沉淀物;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干燥产物;将得到产物熔融后电解。关于提取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法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B.进行、步骤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 MgCl2C.第步电解时阴极会产生氯气D.以上提取镁的过程涉及到的反应有分解、 化合和置换反应3.某氯化钙样品中混有氯化铁、氯化镁、 氯化钠和碳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杂质。取 11.1g 样品溶解,得无色溶液,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得到 29.7g 沉淀。 样品所含杂质的正确结论是()A.一定无碳酸钠,可能有氯化铁B.可能有碳酸钠和氯化钠C.一定有氯化镁,可能有氯化钠D.一定有氯化钠4.向含有 amolAlCl3的溶液中

16、加入 bmolKOH 的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可能是()(a)amol(b)bmol(c)a/3mol(d)b/3mol(e)0mol(f)(4ab)molA.(a)(b)(c)(d)(e)B.(a)(c)(d)(e)(f)C.(a)(d)(e)D.(a)(d)(e)(f)5.对于金属铝和过量的 NaOH 溶液反应, 下列方程式中, 符合既配平, 又能正确表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的为() ABCD6.下列操作可得到纯净 Al2O3的是()A向 NaAlO2溶液中加入适量稀 H2SO4蒸干并灼烧B向 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后蒸干并灼烧C向 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后蒸干并灼烧D向 AlCl3溶液中加入适量 NaAlO 2溶液, 蒸干并灼烧 7.向某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过滤后向滤液中通入过量的氨气, 使溶液显碱性, 又有白色沉淀生成;再过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