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21363 上传时间:2017-08-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人文社科部社科教研室2008 年 9 月编 写 说 明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专题讲授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主要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科学社会主义在苏联和东欧的命运、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的展开、当代资本主义的挑战和社会主义的前景等。2、联系实际,注重理论性和知识性,以科学的理论和知识帮助大学生提高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3、该课程为本科生的选修课,总课时 28。一、课程概况1、课程名称(中文):科学社会

2、主义的理论与实践2、课程名称(英文):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scientific socialism3、预修课程:无4、修读对象:全校本科生5、课程教材:冯 干 文 、 蒋 永 甫 编 著 科 学 社 会 主 义 理 论 与 实 践 , 科 学 出 版 社2004 年 5 月 版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本门课程主要是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发展历程,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并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入地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对社会主义思潮的

3、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情况有较好的把握,对社会主义改革的不同模式及其结果有全局性的了解并且能够做出判断。四、教学模式1. 讲授。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2. 讨论。提出问题,分组讨论。五、教学进度本课程教学,共 28 课时,其中课堂教学 28 课时。课时具体安排如下:周 次 教 学 内 容1 第 一 讲 科 学 社 会 主 义 的 主 要 内 容 和 基 本 原 理2 第 二 讲 社 会 主 义 从 空 想 到 科 学 的 发 展 ( 1)3 第 三 讲 社 会 主 义 从 空 想 到 科 学 的 发 展 ( 2)4 第 四 讲 科 学 社

4、会 主 义 从 理 论 到 实 践 ( 1)5 第 五 讲 科 学 社 会 主 义 从 理 论 到 实 践 ( 2)6 第 六 讲 社 会 主 义 从 一 国 到 多 国 ( 1)7 第 七 讲 社 会 主 义 从 一 国 到 多 国 ( 2)8 第 八 讲 科 学 社 会 主 义 在 苏 联 和 东 欧 的 命 运9 第 九 讲 科 学 社 会 主 义 在 中 国 的 发 展 ( 1)10 第 十 讲 科 学 社 会 主 义 在 中 国 的 发 展 ( 2)11 第 十 一 讲 社 会 主 义 运 动 在 世 界 各 地 的 展 开 ( 1)12 第 十 二 讲 社 会 主 义 运 动 在

5、世 界 各 地 的 展 开 ( 2)13 第 十 三 讲 科 学 社 会 主 义 的 发 展 前 景14 第 十 四 讲 复 习 考 试第一讲 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教学目的与要求】1、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2、掌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教学重点】本讲的重点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课时安排】课堂讲授:2 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学科性质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第二节、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一、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三、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第三节、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和方法

6、一、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二、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方法【思考题】1. 科学社会主义的对象是什么?2. 如何理解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第二讲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教学目的与要求】1、理解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背景,2、理解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和进步性。【教学重点】本讲的重点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课时安排】课堂讲授:2 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16 和 17 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二、18 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三、19 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思考题】1.如何评价空想社会主义?2.如何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必然性?第三讲 社会主义从空想

7、到科学的发展(2)【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的历史意义,【教学重点】本讲的重点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课时安排】课堂讲授:2 课时【教学内容】第二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二、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标志【思考题】1.如何评价空想社会主义?2.如何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必然性?第四讲 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1)【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列宁的社会主义首先在不发达国家实现的理论,2、理解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教学重点】本讲的重点是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课时安排】课堂讲授:2 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8、和策略一、发达国家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问题二、.经济落后国家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问题第二节、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策略一、俄国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创建二、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新理论【思考题】1. 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新理论的内容?第五讲 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2)【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划时代意义。【教学重点】本讲的重点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课时安排】课堂讲授:2 课时【教学内容】第三节、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一、列宁在革命前夕制定直接革命的理论和策略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划时代意义 【思考题】如何理解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划时代意义?第六讲

9、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1)【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学重点】本讲的重点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建设的成就。【课时安排】课堂讲授:2 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问题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二、苏联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经济建设三、苏联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政治建设【思考题】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第七讲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2)【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2、理解斯大林模式的特征和利弊【教学重点】本讲的重点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必然性。【课时安排】课堂讲授:2 课时【教学内容】第二节、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与发展一、第三国际对世界无产阶级革

10、命运动的推动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第三节、斯大林模式及其国际影响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二、斯大林模式的特征和利弊【思考题】1. 社会主义阵营是如何形成的?2. 分析斯大林模式的特征和利弊。第八讲 科学社会主义在苏联和东欧的命运【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苏东各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2、了解东欧剧变的过程、原因与教训,3、掌握苏联解体的过程、原因与教训。【教学重点】本讲的重点是苏联解体的过程、原因与教训。【课时安排】课堂讲授:2 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苏联和东欧的改革理论一、苏东各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二、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模式三、波匈事件和匈牙利的“指导性计划经济”四、赫鲁晓夫和勃列日

11、涅夫的改革第二节、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一、东欧剧变的过程、原因与教训二、苏联解体的过程、原因与教训【思考题】1. 简述苏东各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2. 从苏联解体的过程分析其解体的原因与教训?第九讲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1)【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和第二次飞跃,2、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实践。【教学重点】本讲的重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课时安排】课堂讲授:2 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第二节、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道路的探索一、从新民主主义向

12、社会主义过渡的构想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实践三、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思考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是如何表述的?第十讲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2)【教学目的与要求】认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的意义。【教学重点】本讲的重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课时安排】课堂讲授:2 课时【教学内容】第三节、中国的改革开放和邓小平理论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思考题】分析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的意义?第十一讲 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的展开(1)【教学目的与要求】1、正确认识发达资本主义过节的社会主义流派,2、正确看

13、待第三世界社会主义国家。【教学重点】本讲的重点是弄清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产生背景和特点。【课时安排】课堂讲授:2 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流派一、民主社会主义二、西方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第二节、亚非拉国家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第三世界的形成二、改革和发展中的第三世界社会主义国家【思考题】西方社会主义流派有哪些,他们所持观点是什么?第十二讲 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的展开(2)【教学目的与要求】正确认识第三世界社会主义流派。【教学重点】本讲的重点是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流派。【课时安排】课堂讲授:2 课时【教学内容】第二节、亚非拉国家共产党对社会主义

14、道路的探索三、亚非拉国家共产党争取社会主义道路的斗争第三节、发展中国家的各种社会主义流派一、第三世界社会主义流派的特点二、第三世界社会主义流派的类型三、对第三世界社会主义流派的态度【思考题】第三世界流派有哪些,怎样正确认识这些流派的观点?第十三讲 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世界多极化与时代主题,2、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教学重点】本章的重点是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调整。【课时安排】课堂讲授:2 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对社会主义的挑战一、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矛盾的新特点二、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二节、社会主

15、义的新战略及与资本主义关系的调整一、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与时代主题的变换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新战略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调整第三节、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一、世界社会主义的两次高潮和两次挫折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三、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思考题】1.在当前为何要调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2.你对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是如何理解的?第十四讲 复习考试教材与参考书目教 材 :冯 干 文 、 蒋 永 甫 编 著 科 学 社 会 主 义 理 论 与 实 践 , 科 学 出 版 社 2004 年5 月 版 ;参 考 书 目 :1、 高 放 、 李 景 治 、 蒲 国 良 主 编 科 学 社 会 主 义 理 论 与 实 践 , 中 国 人 民大 学 出 版 社 2005 年 9 月 版 ;2、 关 志 钢 等 著 社 会 主 义 理 论 与 实 践 的 当 代 反 思 , 中 央 文 献 出 版 社2004 年 9 月 版 。3、 黄 宗 良 、 孔 寒 冰 主 编 : 世 界 社 会 主 义 史 论 , 北 京 大 学 出 版 社 , 第一 版 , 2004 年 2 月 出 版 。4、 唐 大 盾 等 著 : 非 洲 社 会 主 义 : 历 史 .理 论 .实 践 , 世 界 知 识 出 版 社 ,第 一 版 , 1988 年 4 月 出 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