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第二单元导学案修改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19419 上传时间:2017-08-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四第二单元导学案修改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必修四第二单元导学案修改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必修四第二单元导学案修改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必修四第二单元导学案修改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必修四第二单元导学案修改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四第二单元导学案修改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四第二单元导学案修改稿(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 中国小说欣赏选修 主备人: 审批人 使用日期: 学案编号: 班级: 姓名: 小组: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柳永词两首导学案【课型】预习展示课【学习目标】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了解作者柳永。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鉴赏词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写作手法。3、激情投入,感悟词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美。【学习重点】 鉴赏词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写作手法。【学习时间】2 课时【学法导航】1依据预习案通读全词,有感情地朗读,借助相关的意象,从整体上理解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所有题目都书面完成。 【知识链接】一、文学常识1.文体知识:词是我国

2、古代诗歌的一种。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 ,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等。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词,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词,其内容主要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留连,其风格是典雅委婉、曲尽情态;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他把词从娱宾遣兴的天地里解助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手里都成为词的题材,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词大致可分小令(58 字以内) 、中调(59 一 90 字)和长调(91 字以上,最长的词达 240 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

3、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段的词学术语为“片”或“阕” 。 “片”即“遍” ,指乐曲奏过一遍。 “阕”原是乐终的意思。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词虽分片,仍属一首。故上、下片的关系,须有分有合,有断有续,有承有起,句式也有同有异,而于过片(或换头)处尤见作者的匠心和功力。 词有词牌。词牌的产生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沿用古代乐府诗题或乐曲名称;如六州歌头 ;取名人诗词句中几个字,如西江月 ;据某一历史人物或典故,如念奴娇 ;还有名家自制的词牌。词发展到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2.作者简介柳永(约 987约 1053) ,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

4、,世称柳七。本热心功名事业,但仕途坎坷,失意无聊,流连坊曲,乐工歌妓每得新腔,必求柳永作词,始行于世,甚至传入禁中。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宋仁宗闻而使之落榜,曰:“何要浮名,且填词去。 ”由是自称“奉旨填词” 。改名后,中进士,历余杭令、盐场大使,终于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永目睹都市繁华,熟悉偎红倚翠生活,颇多描绘太平、歌功颂德之作,但因长期接触下层,身世穷愁,饱尝羁旅况味,身世之叹与对现实的不满亦每融入词中,故作品也有一定现实意义。精通音律,善以口语、俗语入词,且工于铺叙,通过大量制作慢词而推动了词的发展,影响广泛,甚至在西夏亦云“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高二

5、年级语文导学案 中国小说欣赏选修 主备人: 审批人 使用日期: 学案编号: 班级: 姓名: 小组: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他是宋词的第一位变革者。他的创作广泛地反映了社会人生。除了男女恋情,还有都市生活的某些侧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在艺术形式上,柳永采用民间曲调入词,大量创作慢词,有效地扩大了词的体制,对宋词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二、解题1.望海潮:望海潮词调,首见于柳永集中。词咏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 ,调名当是以钱塘作为观潮胜地取意。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载:“孙何帅钱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词赠之。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

6、,十里荷花 ,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说金主亮受一词的影响而发动南侵,原不足信;但于此可以说明这首词描绘之工,流传之广,艺术感染力甚强。2.雨霖铃:唐玄宗时教坊大曲名,后用为词调。霖,一作“淋” 。王灼碧难漫志卷五雨霖铃条:“明皇杂录及杨妃外传云:帝幸蜀,初入斜谷,霖雨弥旬。栈道中闻铃声,帝方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淋铃曲以寄恨。 今双调雨淋铃慢 ,颇极哀怨,真本曲遗声。 ”词谱卷三十一:“宋词盖借旧曲名,另依新声也。调见柳永乐章集 ,属双调。 ”此词写别情,为柳永的名作之一,乃别京都恋人之词,当是出为屯田员外郎时所作。学习过程预习要求 1 在课本上勾画重要的基础知识(字音、字形、重点词语的注释等)

7、 ,认真巩固落实。2 用自己的话概括词作上、下阙的内容。预习检测一、常识积累(一)注音参差( ) 堤沙( ) 珠玑( )罗绮( ) 叠巘( ) 箫鼓( )千骑 ( ) 凝噎( ) 暮霭( )(二)一次多义将 异日图将好景爷娘闻女来 出郭相扶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对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无言以对对症下药夫一人奋死可以对十 ,十可以对百(三)基础知识1、词的起源:兴起于 ,盛行于 ,并在 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 ”、 “ ”、 “ ”、 “歌词”等。2、词牌和标题: 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 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3、词的分类:按字

8、数可分为 (58 字以内) 、 ( 5990 字) 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 中国小说欣赏选修 主备人: 审批人 使用日期: 学案编号: 班级: 姓名: 小组: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91 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 、 、 、 等。 (词的段落叫: 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 、 4、作者简介:柳永(约 987约 1053) ,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 ,排行第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 ”“柳七”“ ”。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二、探

9、究展示1、 望海潮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2、作者在雨霖铃一词中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3“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画面?4“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当堂检测1对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 这是对给词人送行的情人的心理描写。她想到词人此去,将孤独地乘一叶扁舟漂流在遥远浩淼的江面,更不舍得让词人离去。B. 这是两人的心理活动。两人想到词人离去,将孤独地漂流在遥远浩淼的江面,更不舍得分离。C. 这是词人的心理活动。词人想象离别后的广

10、阔天地,强自解脱离别之苦。D. 这是词人的心理活动。词人想象到此去将孤独地乘一叶扁舟漂流在遥远的江面,更不舍得离开情人。2下列对词句理解不正确的是()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代了离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B”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表明作者在此情此景中产生的离愁别绪和古人一样深。C“云树绕堤沙”一句,写如云的林木环绕着钱塘江堤的沙路,写的是江边之景。D “怒涛卷霜雪”一句,写奔腾的江涛翻卷着雪白的浪花的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 中国小说欣赏选修 主备人: 审批人 使用日期: 学案编号: 班级: 姓名: 小组: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情状。 “天

11、堑无涯”一句,则补足了钱塘江的雄伟、广阔和险要。3 雨霖铃一词主要运用了的艺术手法有、。第 5 课苏轼词两首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熟练背诵、准确默写这两首词。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准确鉴赏词的手法,把握思想情感。3以极度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拥有豪放豁达的胸襟。【学习重点】1有感情地诵读,熟练背诵、准确默写这两首词。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准确鉴赏词的手法,把握思想情感。【学习时间】2 课时【学法导航】1依据预习案通读全词,有感情地朗读,借助相关的意象,从整体上理解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所有题目都书面完成。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4限时 15 分钟、独立完成。

12、【知识链接】一、走近作者1、 苏轼(1037 年1101 年) ,眉州(今属四川)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世人称其为“苏东坡” ,谥号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等。苏轼一生屡遭贬谪与磨难。足迹所履近 20 处:四川开封凤翔京城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常州登州京城杭州颍州宣州惠州儋州等。2、苏轼词风可分三类:(1)豪放风格。这

13、是苏轼故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略带悲凉的感情融人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2)旷达风格。这是最能代表苏轼思想和性格特点的词风,表达了词人希望隐居、避开乱世、期待和平的愿望。(3)婉约风格。苏轼婉约词有很多,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诃的-种继承和发展。二、了解背景(1)念奴娇赤壁怀古宋神宗熙宁年间,苏轼反对新法,请求外调出京,后屡遭贬官。元丰三年春被贬到黄州任使,实则等于充军。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胸怀豁达,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 念奴娇赤壁怀

14、古就是其中一篇。(2)定风波这首词作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第三个春天,他通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 中国小说欣赏选修 主备人: 审批人 使用日期: 学案编号: 班级: 姓名: 小组: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样一件小事,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属于即景生情,而非因情造景。作者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骤然遇雨镇定自若,竹杖芒鞋而自得其乐,表达了他旷达超脱的胸怀,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预习要求1 请同学们在课本上勾画重要的基础知识(字音、字形、重点词语的注释等) ,认真巩固落实。2 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写赤壁景色,都写了哪些景?3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词中起了什么作用?试作简要分析。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定风波上、下片的内容。预习检测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故垒( ) 酹江月( )公瑾( ) 料峭( )樯橹( )一蓑( )纶巾( )萧瑟( )2解释加点的字词。(1)樯橹:(2)酹江月:(3)吟啸:(4)萧瑟:3名句默写。(1)大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