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案和结题报告的撰写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177194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7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案和结题报告的撰写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案和结题报告的撰写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案和结题报告的撰写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案和结题报告的撰写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案和结题报告的撰写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案和结题报告的撰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案和结题报告的撰写(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 案和结题报告的撰写三合中学教科处 第一部分课题研究方案的撰写课题研究方案的结构与要素n一、课题名称课题名称n n二、问题提出二、问题提出- - 课题的现实背景和意义课题的现实背景和意义( (研究的新意研究的新意) )n n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文献综述(研究的基础)n n四、四、理论依据 n五、变量的界定(概念的界定)变量的界定(概念的界定)n六、研究目的(目标) n七、研究假设 n八、研究内容 n九、研究方法n十、研究步骤 n十一、资源配置(如人员分工、经费预算等)n十二、完成条件(物质条件、人力资源和前期成果等) n十三、预期成果一、课题名称课题

2、名称n课题名称是对课题研究实质的高度概括,应力求文字简洁 而又能展示课题的面貌,最好能体现研究的对象、范围、 内容和方法,让人一看就明白研究什么和怎样研究。如“ 初中代数自学辅导教学的实验研究”。课题名称多以陈述 式句型表述,慎用疑问句,不用似是而非的辞藻和口号式 或结论式的句型。n课题名称中往往包含“实践”、“探索”、“研究”等涉及研究 方法的词汇。我们的理解是:含有“实践”的,则课题多以 活动为载体而展开;有“探索”的,则需要研究者有所创新 ;单写“研究”的,则课题采用的是思辨性方法,或是多种 方法的组合。“研究”类课题如果采用单一的科研方法, 则可在课题名中直接写明,如“行动研究”、“对

3、的调 查研究”等。二、问题的提出 n介绍背景与意义,主要是说明课题的来源,阐述 为什么要研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本课 题与时代发展、社会变革的联系。这是课题提出 的大背景,如果课题的时代特征不明显,也可不 写。结合自己当前的教育教学实际,提出实践 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阐述研究的意义,说 明理论价值(如课题的研究能更深刻、更精确地 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能完善、突破或者校正 某一教育理论。对于重在实践研究的课题,也可 不写)和实践价值(可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模式)。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n综述的“综”,即综合,意思是要“综合性”地叙述某一领域

4、在一定时期内的研 究概况;而“述”除了“叙述”之外,更重要的是“评述”,即作者自己的见解。综 述时需要理清别人已有的相关研究的材料、方法、观点、结论、成果、水平 、动向等,还要评述相关研究的问题和欠缺。在某一个领域,假如他人的研 究已经很先进、很完美,我们只能在别人的后面重复,无法有所充实、完善 、纠正、突破和创新,那就没有再研究的必要。n 撰写综述时注意:紧扣主题。综述应与课题直接相关。高度概括。对 引文要精心梳理避免繁复。考究原文。慎用对原始文献的解释或转述。 有所选择。选择出自政府、专业机构、有影响、有价值、正式出版的文献。内容翔实。对相关观点和成果的叙述要全面客观,内容精炼而不干瘪,选

5、 择精要而不偏颇。有述有评。引述不可扭曲别人的观点,但可阐述自己的 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n 如课题“关于加强对高中生历史学习中社会实践活动指导的研究”,其中“国 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的要点如下:国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对样 本学校活动实践的调查;存在的问题。n 上述评述从国外开始,反观国内,再回归到研究的学校。在宏大的背景之 下,对现状进行聚焦式的梳理,全面地“综合”了他人的研究和实践,在聚焦 的过程中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四、四、理论依据n新的研究成果都是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 的突破与发展,因此寻求已有理论的依据 ,可以让研究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顺利进 展。如要开展学生认知结构一类的课题研

6、 究,就需要以认知心理学及相关知识作为 理论依据。当然,理论的选择要有启发性 和针对性,能指导实际操作,对课题研究 具有支撑作用,可以引经据典,也可自圆 其说,但不要乱贴标签,不能为理论而理 论。 五、变量(概念)的界定变量(概念)的界定n变量即变化着的客观事物。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一个事物 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其它事物的变化。由于教育现象和规律 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变量之间的关系往往不是简单的一一 对应。一个课题往往涉及多个变量,对这些变量的理解也 可能因人而异。越是富有新意的课题,变量的公共认知度 也往往越低。因此,在研究方案中对表现主题的重要变量 或者容易误解的变量,必须给予明确的界定。n给变量

7、下定义有两种基本方式。变量的抽象定义。即对 变量的内涵做出说明,可以参照有关辞典、教育理论书籍 、课程标准、教材,或国家对教育问题的方针政策、法规 守则等对概念进行科学定义。变量的操作定义。即用可 感知、可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和方法对变量做出具体 的说明。n课题: 批评策略的研究的界定:n n “批评”原指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作出评价和判断,这里单指教师、家 长、同学等对学生的缺点、错误提出评价和意见。n“策略”,原指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行动计划,此指学校教育中有效使 用批评的方式和方法。n n“批评策略的研究”就是研究教育情境中有效使用批评的方式和方法。n课题:小学生的学习障碍及转化指导的研究的

8、界定:n “小学生学习障碍的界定:小学生学习障碍在学习中的表现为:基 础差、理解能力低、智力活动存在缺陷、阅读与计算等技能的缺乏、 对一些考试测验的过度焦虑、性格上过分的执拗和固执、学习中注意 集中困难和遇到困难容易退缩等;n 小学生的学习障碍及其转化指导包括: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诊断、预 防、及时查找原因、及时补救和对学习障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等。六、研究目标n目的和目标在汉语中几乎是同义词,但在课题方案陈述中 ,两者还是有些区别。研究目的是对研究结果的概括性预 测与期望,是整个研究的归宿,显得笼统而抽象(也有人写成“总目标”)。教育科研要达到预想的目的,通常需要 把笼统的目的加以分解,提出一系

9、列可操作、可验证的具体目标。设计研究目标要注意:统筹兼顾,既考虑课题 本身的要求,又合乎课题组实际的工作条件、研究水平和时间。课题研究目标不等同于教育教学工作目标。课题 目标在于探寻未知的教育教学规律,工作目标在于完成具 体教育教学任务,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前者是为后者服务的。多个目标要在课题研究目的的统领之下形成 体系。有一些综合性较强的课题,可按各个子课题之间的 关系,分解并理出一个多层次的目标系统,形成一个完整 的有机结构。 例:关于当前教师对学生评语的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目 标分:、教师评语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的 现状;、由所获资料分析造成教师评语偏离素质教育要 求的种种因

10、素;、指出教师评语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 需要改变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n又如:省级课题新课程实施中小学生合作学习实效性的 研究研究目标:1、探索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小组合 作学习操作组织形式、形成其操作流程;2、研究教师在 合作学习中起引导调控作用;3、通过研究,培养一批名 师,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4、通过研 究培养一批会学习会交际、会竞争的学生。七、研究假设n研究假设是研究者根据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所研究的 问题预先赋予的有待验证的暂时性答案,是对课题所涉及 的主要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设想。对各种教育问题和现象 所作的且尚待证明的初步解释都属于假设性质。假设在课 题研究

11、中具有定向、限定和参照的作用。研究的问题以假 设的形式表述,就会变得更加明确。中小学教育科研通常 要探讨的是因果变量之间的关系,相应的假设是关于条件 和反应关系的表述。如我们创设了什么条件,控制了哪些 不想研究的因素,采取了哪些教育措施,就可能达到怎样的预期结果。提出研究假设通常要遵守:不能与已被证 实的正确理论或事实相悖;对变量关系的推测要合乎逻 辑;应以陈述句的形式简单、明了地直接表达;能用 一定的方法收集数据和事实加以验证。当然,研究者可根 据研究性质决定是否正式提出研究假设,定性研究、描述 性研究及单一变量的研究则不一定要预先提出明确的假设 案例、初中学生多元思维能力的促 进研究”的假

12、设:n课堂提问的设计与策略的研究假设:改进课堂提 问的设计与策略促进学生多元思维能力分析 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用性思维能力 的发展。n该课题通过假设把研究内容具体化:一、是设想 通过改进课堂提问的设计与策略,促促进学生多 元思维能力的发展;二是研究假设将该课题研究 的多元思维能力“定义在”分析思维能力、创造性 思维能力和实用性思维能力“三方面。八、研究内容n研究内容要回答课题究竟研究什么的问题,即区分“做什 么和不做什么”的问题。基本要求是把主题展开为具有内 在联系的问题结构并确定重点,提出解决这些重点问题的 实施构想,从而把大问题细化为几个具体而又关联的便于 操作的子问题,用陈述句

13、表述明白。n如“高中学困生与非学困生学习习惯的比较研究”的研究内 容:调查学困生和非学困生在上课、作业、复习和考试 习惯上的不同特点;不同性别的学困生和非学困生学习 习惯的比较;不同年级的学困生和非学困生学习习惯的 比较;分类调查分析造成学习困难生学习习惯不良的因 素;提出矫正学困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对策。 九、研究方法n研究方法是对怎样研究的回答,可以理解为原则 、策略、程序、工具、方式的综合表述,重点写 明怎样实施。如准备如何收集数据,将使用何种 技术来分析、处理数据并推导出结论。若是实验 研究,还要说明如何选取自变量、因变量以及控 制哪些变量。n研究方法可分为:收集研究数据资料的方法, 如调

14、查法、观察法、测量法、文献法等。这些方 法旨在获得对象的客观资料,而不给予对象人为的影响。旨在改变和影响变量的方法,如实验 法、行动研究法。这些方法是要通过施加某些干 预而获得某些期望的结果。十、研究步骤n 就是课题研究任务在时间顺序上的计划安排。一般分为 准备、实施和总结三阶段。如研究过程较长,则实施阶段还可再分为几个小的阶段。各阶段时间安排一般写明“年 月年月”,需留有余地。n 准备阶段包括调查和前测、理论学习、制订研究方案、 建立研究机构、确立研究对象等。n 实施阶段包括研究内容的操作、研究方案的调整完善 和过程的管理等。要明确如何将自己设计的研究内容和方 法落实于具体教育实践,从哪个角

15、度切入研究,进行操作 。同时要明确如何记载整个研究过程的相关材料。n 总结阶段包括对材料进行统计分析和加工,寻找规律 ,提炼研究成果,设计出预期成果的形式,写出结题报告 ,发表教育论文 等。n课题语文新课程弘扬民族文化的研究 研究步骤:n准备阶段 2004年1011月:课题组成立,学习研究计划和相关材料 ,明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各成员确定各自的研究侧重点。第一阶段 2004年12月2005年2月:开始实施课题: 2004年12月:A)课题开题;B)“民族文化知多少”问卷调查及数据 分析;整理新教材有关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课文,制订教学方案;C )创建网站。2005年1月2005年2月:A)讨论研

16、究课题实施策略;B)根据 课程标准推荐的目录和老师根据班级实际补充课外阅读内容,并制订“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方案;C)课题组的老师每人设计一个与弘 扬民族文化教学有关的活动课方案,资源共享。D)初步拟定文化课堂 教学模式,整理完善研究方案。n第二阶段研究 实践阶段性2005年35月:开始实施完善后的课题方 案:2005年3月:A)开始实施“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B)编撰并使用语 文与文化校本课程(七年级);C)邀请专家指导课题。 2005年45月:A)开展语文实践活动;B)举行“语文文化课堂教 学新模式”展示课(全市);C)维护、改善网站。 2005年6月7月:课题阶段总结:A)每人完成一个教学经验总 结,一个最能代表自己水平的教学方案评析。B)整理资料。C)完成 课题阶段总结报告。第三阶段 2005年8月12月:继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