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宏志)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7175967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27.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语文(宏志)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一语文(宏志)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一语文(宏志)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一语文(宏志)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一语文(宏志)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语文(宏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语文(宏志)(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一(宏志)语文试卷第 1 页 共 8 页宇华教育集团 2015-2016(上)期末初一(宏志)语文试卷宇华教育集团 2015-2016(上)期末初一(宏志)语文试卷考试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20 分一、积累与运用(23 分)一、积累与运用(23 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 分)A惩(chng)罚星宿(xi)因地制( zh)宜忍俊不禁(jn)B.栈(zhn) 桥附和(h)根深蒂(d) 固谈笑风生(shng)C.诀(ju)别木讷(n)脍(kui)炙人口妇儒(r)皆知D庇(b)护遒劲(jn ) 叱咤(zh)风云引经剧(j)典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2 分)A秩序井然惊慌失错期期艾艾波光嶙嶙B气充斗牛锲而不舍顶礼摹拜芒刺在背C精巧绝纶物竞天泽踉踉跄跄无可置疑D长途跋涉红装素裹袅袅烟云孜孜不倦3、古诗文默写。(共 10 分)(1)读诗可以明智。有不少古诗是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比如观书有感中的句子?。(2)钱塘湖春行中直接抒发诗人对钱塘湖美景喜爱之情的诗句是,。(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的诗句是: “,。”(4)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中;它在晏殊 “,” (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的惋惜与欣慰中;它也在王湾对“,(次北固山下)新旧交

3、替的感悟中。4、名著阅读。(4 分)(1)“乌龟和兔子赛跑,兔子在半路睡着了,结果乌龟赢得了比赛。”这个故事出自。(书名)初一(宏志)语文试卷第 2 页 共 8 页(2)他是一个被遗弃的孩子,“我”的外祖母将他养大,外祖父却怂恿他每次赶集都要偷东西。他聪明能干,却由于雅科夫舅舅的自私,在搬十字架时被压死。他是高尔基童年中的。(人物名)(3)经典名著总是令读者回味无穷。同学们爱读法国作家法布尔的昆虫记,因为这部名著被誉为“”,全书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充满了对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 5 分)材料一有关部门对不同人群进行测

4、试,要求每人写出“我虽然工作在风光旖旎的地方,却很寂寞,所以我要跳槽”这句话。结果,写不出或写错“旖旎”两个字的占 95%,“寂”字占 54%,“寞”字占 65%,“槽”字占 70%;书写潦草的约占70%。上海的有一份“汉字书写现状”调查显示,年轻人写钢笔字不规范的占 70%80%。北京的一份调查显示,41%的小学生汉字书写达不到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正确、端正、整洁”的要求。材料二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许多没有完成识字、写字任务的中小学生也加入到了使用电脑进行文字处理的大军中。 这对汉字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极为不利。为了让汉字更好地服务于现在和将来, 政

5、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拒悉, 国家语委将推出学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规范汉字书写。这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写得规范美观,而且还要求会认会写。(1)从材料一中提炼出一条主要信息。(3 分)(2)材料二中的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 分)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修改意见:这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写得规范美观,而且还要求会认会写。修改意见:初一(宏志)语文试卷第 3 页 共 8 页二、现代文阅读(共 32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 610 题。(共 16 分)二、现代文阅读(共 32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 610 题。(共 16 分)让我看着你王焕伟从母亲住进我们

6、医院的那一刻起,我就后悔自己当初选择的职业了。曾经有那么多的患者能在我的手上康复,母亲的病,却让我无能为力。面对越来越消瘦的母亲,我除了强颜欢笑地安慰她,就只能偷偷躲到某个角落抹眼泪。那个时候,她的癌细胞已扩散到整个胸部。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从来不吱一声。每次进去看她的时候,她都装作很平静的样子,面带微笑地看着我:“我觉得比先前好多了。你工作忙,不用老来看我。”我扭过头,眼泪无声地掉下来。午后的阳光照在洁白的病床上,我轻轻地梳理着母亲灰白的头发。母亲唠叨着她的身后事,她说她早在来之前就已准备好了自己的送老衣,可惜还少一条裙子,希望我们能尽快给她准备好。说这些的时候,母亲的脸上始终

7、挂着平静的微笑,不像是谈死,倒像去赴一个美丽的宴会。母亲一生爱美,临终,都不忘记要完美地离去。我的泪,再也忍不住,一滴又一滴地落到母亲的头发里。母亲的病房,离我的办公室仅有几步之遥,可她从来没有主动要求我去她的病房。每一次去,她还忙不迭地催我走。她说还有很多病人等着我,她嘱咐我一定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人那样对待病人。其实,我很清楚,每一次离开母亲的病房,身后那双依依不舍的眼睛会一直随着我的身影,直到我拐过屋角。一天,一个女孩急需眼角膜,恰巧医院里有一位救治无望的男孩,出于一个医生的责任,我劝那个男孩的家长捐献出孩子的眼角膜。男孩的父亲同意了,不想他的母亲却发疯般地找到我,说她决不允许谁动儿子一根毫

8、毛,哪怕他不在这个世界了。 最后, 也许被我劝得急了, 那位痛得发狂的母亲突然大声地说: “你觉悟高,怎么不让你的家人来捐献?”我一下子呆在那里,无言以对。母亲是何时出现在我的办公室门口的,我竟然一点都不知道。直到听到那声熟悉的呼唤,抬起头,看见母亲正泪流满面地立在那里:“孩子,你看妈妈的眼角膜能给那个孩子用么?”屋子里一下子静下来,几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母亲身上。我几乎不敢相信,那话是从母亲嘴里说出来的。母亲最不能忍受的就初一(宏志)语文试卷第 4 页 共 8 页是残缺, 可她竟然情愿让自己残缺着离开这个世界。 看大家都在惊愕地盯着自己,母亲的脸上忽然现出少见的一点血色。她挣扎着走到我面前

9、,静静地盯着我看了足足有一分钟, 然后, 我听见母亲轻轻地说: “孩子, 我想看着你: 让我看着你!”泪水狂涌而出,我第一次在自己的病人面前失态。我知道,那是母亲临走之前努力为我做的最后一件事。后来,那个男孩的母亲含着泪同意了把儿子的眼角膜捐献给那个女孩,因为她觉得儿子的眼角膜毕竟比我母亲的要年轻。更重要的一点,她说,她也想让儿子的眼睛,一直看着她。从我母亲的身上,她明白:爱,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延续。(选自意林2007 年第 11 期,有删改)6根据文章内容填空。(共 4 分)时间:某一天地点:我的办公室门口人物:我的母亲、男孩的母亲和我起因:我劝男孩的母亲捐献儿子的眼角膜给患者,她不肯,还

10、责难我经过:(2 分)结果:(2 分)7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第段画线句子的理解,注意加点的词。(3 分)8男孩韵母亲为什么会从“决不允许谁动儿子一根毫毛”变为同意捐献儿子的眼角膜?写这一变化有什么作用?(3 分)9文章结尾说“爱,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延续”,“这样的方式”指什么?(2 分)10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写出两个方面即可)(4 分)初一(宏志)语文试卷第 5 页 共 8 页(二)阅读下文,完成 1115 题。(共 16 分)(二)阅读下文,完成 1115 题。(共 16 分)没有发芽的种子邱海泉散步的时候,心情总是松弛着,洒脱如脱线的风筝,一任世界上的一

11、切像毫无意义的微风似的从眼前滑过。 而从前所有的不快早都遥远得成了另一个世界的事。时不时,眼前一亮,也说不定有什么东西让人心头一动。比方说一只小狗十分顽皮地向你撒娇吠叫, 比方说一滴挂在枝头上的晶莹剔透的小露珠向你暗送的秋波那天,我却被一大片开得如火如荼的喇叭花吸引住了。我不知何时已经信马由缰地走到郊外了。在一个农家的门口,我就呆在了那一片开满鲜花的墙头前。花是喇叭花,开得那个热闹但我之所以如此迷恋它的原因,不全是因为那小精灵冰清玉洁的可爱姿容,而是因为我在这里不期而遇了我的故人旧友。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 那时我还是个村童毛孩。 一天早上跟父亲下地锄草,就在一个土壕里看见了那片开得正艳正好的花

12、儿。我禁不住诱惑,跑下壕去,蹲在地边,手摩挲起花儿,半天不想起来。父亲却早在我身后喊了起来:别踩坏花儿,那是你大伯家种的二丑。我这才知道这一地可爱的花儿原来是一味中药材。那一霎,伫立在那儿,我眼里看的是盛开的花儿,心里纷飞的却是打开了尘封的往事。久久地流连盘旋在那儿,我突然看见二丑花成熟后洒落在地上的种子。我小心翼翼地捡拾着,心里想,待到来年开春,我要把它种到阳台上去,这样我们就可以形影不离地天天厮守在一起了。在我的期盼和浇灌中,喇叭花的幼苗一天天长高了。它的枝蔓那么快就爬满了阳台,真令人惊讶!它的花不只开满了我的花园和阳台,而且也弥漫浸透了我生命的空间我一有空就站在花蔓下,一任那落英像春雨一

13、样洒在我的头上。邻居们也都来欣赏参观我的花儿,而且连连称赞说:真好看真好看哟。有个朋友还拿起照相机拍了照片,刊登在了当地的报纸上一天,女儿突然从抽屉里翻出一个小信封说:这里面是什么,没用的话我扔了?我一看,说:那是没种完的喇叭花种子,放下,扔什么。她说:今年已经有新种子了,还要它干什么尽碍事儿,我扔了。说着顺手丢进了垃圾篓。我的心突然随着那花种子的下落揪了一下。初一(宏志)语文试卷第 6 页 共 8 页看着那些被丢弃的花种子,我不断地质问自己,为什么那么粗心?是我,把那几粒可怜的种子一生最灿烂的时刻错过了!是我这个刽子手,把它们永远永远地埋没在抽屉和黑暗里了。此后好多天,一到阳台上,看见那些开

14、得天真烂漫的小花,我心里总是不由自主地弥漫起一股淡淡的忧伤。我想起了许许多多我幼时的夙愿, 也想起了一个个已经被我淡忘了多年的理想我不知道人世间又有多少个美丽的梦想, 就像那几粒还没来得及发芽开放的喇叭花种子被永远地湮没无声了呢。(选自黄山日报2012 年 7 月 16 日,有删改)11.文章以“没有发芽的种子”为标题有哪些含义?(2 分)12.第段侧重描述散步时的心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 分)13.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4 分)我就呆在了那一片开满鲜花的墙头前。我的心突然随着那花种子的下落揪了一下。14.文章围绕“喇叭花”(种子)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4 分)1

15、5.文章最后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给你怎样的感悟?(4 分)初一(宏志)语文试卷第 7 页 共 8 页三、古诗文阅读(共 15 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620 题。(共 11 分)三、古诗文阅读(共 15 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620 题。(共 11 分)甲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敧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 “此盖为宥座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

16、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韩诗外传)注敧(q):倾斜。宥(yu)座:座位右边。“宥”通“右”。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恶(w):哪里,怎么。16、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 分)(1)知之为知之(2)是知也(3)思而不学则殆(4)满则覆17、翻译上面语段中加横线的文字。(2 分)(1)学而不思则罔(2)孔子问于守庙者曰18、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 分)19、 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和丙文谈的是学习_方面的问题;乙文谈的是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_与_应该相结合。(3 分)20、(1)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1 分)(2)孔子这样做有必要吗?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文段内容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