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识点(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7168411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41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知识点(全)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全)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全)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全)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全)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知识点(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知识点(全)(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高高中生物知识中生物知识 理论基础 一、生命的物质基础 生物学基础生物学基础 1.生物基本特性 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最基本特征,与非生物的区别); 生物体都有应激性; 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现象; 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2.生物学发展阶段 描述性生物学阶段(标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提出); 实验生物学阶段(标志:孟德尔-遗传定律重新提出); 分子生物学阶段(标志:沃森和克里克-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 组成生物体的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元素 1.存在形式: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2.

2、按含量分类 微量元素:生物体必需,含量很少的元素,如:Fe、Mn、B、Zn、Cu、Mo 等。 大量元素:生物体必需,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C、H、O、N、P、S、 K、Ca、Mg 等。 3.按作用分类 最基本元素:C。 基本元素:C、H、O、N。 主要元素:C、H、O、N、P、S 4.特性 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 差异性:各种元素在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 不同生物元素种类大体相同,但含量相差很大。湿重最大:O 5.作用:组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6.相关知识 必需元素:不可缺少,不可取代,缺乏必出现缺素症。 缺素症:

3、如失绿症(缺 Fe,幼嫩部位失绿;缺 Mg,老叶部位失绿) ;缺 N:叶片变黄;缺 K:植株弱小,易倒伏;缺 B:花粉发育不良,开花不结果实。 组成生物体的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化合物 1.化合物:水、无机盐、蛋白质、脂质、糖类和核酸 2.水 存在形式:自由水和结合水 功能: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参与生物化学反应;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的废物。 特点: 自由水/结合水的值越大,新陈代谢越活跃。 干重:失去自由水后的质量。 2 3.无机盐 存在形式:大多数以离子状态存在。 功能: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 4.糖类 组成元

4、素:C、H、O 作用:主要能源物质。 种类及分布 单糖:不能水解的糖,分为五碳糖和六碳糖。如(动植物) :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 二糖: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如蔗糖和麦芽糖(植物) 、乳糖(动物) 。 多糖:是水解后能生成许多单糖的糖。如淀粉和纤维素(植物) 、糖元(动物)。 相关概念 可溶性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半乳糖等。 非还原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等。 5.脂质 组成元素:C、H、O(有的含 N、P) 种类及作用 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储存能量,维持体温恒定。 类脂:构成膜的重要成分。 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等。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和生殖过程。 6.

5、蛋白质 组成元素:C、H、O、N(许多还含 P、S) 基本单位:氨基酸(约 20 种) 。 结构通式R-CH(NH2)-COOH 结构特点:a.至少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连在同一碳原子上。 b.氨基酸种类不同,主要表现在 R 基团的不同。 脱水缩合:a.含义: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 b.结果:形成肽键 产物:多肽和水 结构: 空间结构:一条或多条肽链经过盘曲折叠形成复杂的空间结构。 结构多样性: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次序不同;蛋白质的结构千差万别。 功能 结构蛋白: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肌肉。功能蛋白:a.催

6、化作用,如酶;b.运输 作用,如血红蛋白和细胞膜上的载体;c.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d.免疫作用,如抗体。 相关概念 肽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键(-NH-CO-)。 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 多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有几个氨基酸叫几肽。 肽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必需氨基酸:指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包括:异亮氨酸、甲硫氨酸、赖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苏氨酸(一家来 写两本色书)。 7.核酸 3 组成元素:C、H、O、N、P 基本单位:核苷酸 种

7、类及分布:核糖核酸(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 脱氧核糖核酸(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少量存在。 功能 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重要的作用。 二、细胞与细胞工程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 主要成分和结构 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表面。 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支架。 蛋白质:镶在膜表面、嵌插、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 功能:物质交换(包括跨膜运输和膜泡运输);细胞识别;分泌、排泄、免疫等。 跨膜运输 自由扩散: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不消耗能量。如 H2O、O2、CO2、甘油、乙醇、苯。 主

8、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需载体蛋白质协助,消耗能量。如: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 协助扩散:有载体的协助,能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的方式。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膜泡运输 内吞:如白细胞吞噬病原体。 外排:如分泌蛋白的分泌。 特点: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上具有选择透过性。 内吞和外排是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方式。 细胞质 概念: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线粒体 存在:动物和植物细胞中;新陈代谢旺盛的部位较集中;哺乳动物成熟红细

9、胞没有线粒体。 结构:包含内膜、外膜、基质和嵴;含有少量 DNA 和 RNA。 功能: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叶绿体 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 结构:包含内膜、外膜、基质和基粒;含有少量 DNA 和 RNA。 功能: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 内质网 存在:大多数植物和动物细胞中。 结构:只有一层膜;分为粗面和滑面两种。 功能:有机物的合成“车间”。 高尔基体 存在:动物和植物细胞中。 4 功能:与细胞分泌物和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蛋白质的“加工厂”。 核糖体 分布: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 功能: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中心体 存在: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 结构:无膜;

10、由两个相互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 功能: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液泡 存在:植物细胞中。 功能: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保持渗透压和膨胀状态。 溶酶体 结构和功能: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很多种物质。 细胞核 结构:核膜:包含内膜、外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 核仁: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组。 染色质(体):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是在分裂间期,染色体是在分裂期。 功能: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细胞遗传特性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细胞壁 分布和成分:植物细胞的外面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功能:支持和保护;其性质是

11、全透的。 原核生物基本结构 细胞壁:存在于原核细胞表面,主要成分为糖类与蛋白质结合成的化合物。 细胞膜:与真核细胞相似。 细胞质:无复杂细胞器,只有分散的核糖体。 拟核:细胞内的一个区域的丝状 DNA 分子,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无染色体。 最主要特点:没有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特点 植物独有的细胞器: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动物和低等植物独有的细胞器:中心体。 细胞大小:真核原核病毒 相关知识 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亚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能分辨清楚的细胞内各种微细结构。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概念: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

12、粒体等幽默围绕而成的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 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形成的结构体系叫做生物膜系统。 种类 细胞膜:单层,细胞的外界限 核膜:双层,有核孔,细胞核的外界限 细胞器膜 双层膜:叶绿体、线粒体 单层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等 5 特点:结构特点,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即选择透过性。 结构上的联系 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其中内质网在结构联系中起中心地位。 直接联系:膜结构间通过膜相连。 间接联系:不同膜结构通过小泡发生膜的转化。 各种具膜结构间的联系:细胞内的内质网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还与线 粒体膜直接相连。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之间可通过小泡的形式

13、进行膜的转化。 功能上的联系(以分泌蛋白形成为例) 分泌蛋白的种类:抗体、酶、部分激素等 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 合成场所:核糖体 加工场所:内质网(折叠、组装、加上糖基团等)、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 运输方式:具膜小泡 能量供应:线粒体 运输顺序 核糖体(合成多肽链)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含蛋白质的小泡与细胞膜融合)(外排) 作用 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为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保证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进行。 研究意义 有助于从理论上阐明细胞的生命活动规律。 工业方面:人工模拟生物膜,如

14、模拟选择透过性膜用于过滤海水、处理污水。 农业方面:提供了培养抗寒、抗旱、耐盐新品种的途径。 医学方面: 试用人工合成的膜材料代替病变器官, 如制透析型人工肾中的膜材料 (血液透析膜) 。 细胞增殖细胞增殖 细胞增殖 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方式:真核生物增殖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原核生物进行二分裂增殖。 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备分裂能力。 相关概念 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间期进行自我复制,形成由一个着丝点连接 着的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单体。(若着丝点分裂,则就各自成为一条染色体)。每条姐妹染色单体含1 个 DNA,每个 DNA 一般含

15、有 2 条脱氧核苷酸链。 细胞周期 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特点:细胞类型不同,细胞周期不同。 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所有细胞的分裂间期分裂期。 癌细胞、受抗原刺激的 B细胞、T 细胞、记忆细胞的周期变短。 有丝分裂 过程 6 间期:完成 DNA 分子复制、合成有关的蛋白质。 前期:核膜解体,核仁消失;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植物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动物细胞两组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该时期最便于观察) 。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 末期:染色体解螺旋成染色质,纺锤丝消失;出现新的核膜、核仁; 植物细胞中部形成细 胞板,拓展形成新细胞壁,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动物细胞细胞膜向内凹陷,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意义: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在生物的亲、子代 间保持了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宣传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