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16601 上传时间:2017-08-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乐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民乐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民乐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民乐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民乐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乐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乐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乐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命题人:王志华 陈志虎 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2、答题时使用 0.5 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5、作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标号涂黑。第卷 阅读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共 9 分,每小题 3 分)随着淡水供应如今

2、已达到极限,五大洲 50 多个国家或许很快就将因争夺水资源而发生冲突,除非他们 就如何分享流经国际边界的河流迅速达成协议。目前全球各地都在谈论夺水战争。2001 年 3 月,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 对淡水的激烈争夺很可能成为未来的冲突和战争的根源” 。美国国家情 报委员会最近一份报告得出的结论认为,在未来 15 年内, “随着各国可利用的水达到极限”,国际之间冲突的可能性将增加。一些人认为这些警告是杞人忧天,而历史似乎站在他们一边。惟一记录在案的夺水战争于 4500 年前发生在两河流域,即我们如今所知的伊拉克南部地区的两个城邦拉格什和乌玛之间。相反,从 805 年至 1984 年,各国 签署

3、了 3600 个与水有关的条约,其中许多条约在处理这种至关重要的资源方面显示出极大的创造性。对过去 50 年间 1831 个与水有关的国际事件的分析表明,这些事件的 2/3具有合作性质。例如,一些国家商定进行科技合作,并签署了 157 个用水条约。然而,另一些人认为,就淡水而言, 过去将不是未来的可靠指南 。淡水作为一种可再生但并非无穷的资源,正在变得日益稀缺。即使全球需要已稳定地增加,世界可利用淡水总量几乎与 4500 年前一样多。仅仅从 1950 年以来,随着世界人口从 25 亿增至 60 亿,人均可再生淡水供应量已下降了 58%,此外,与石油以及其他大多数战略资源不同,淡水的大多数用途是

4、无可替代的。淡水对种植粮食作物、制造商品和保护人的健康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而且, 虽然历史表明,与水有关的合作是一种规范,但并非规律。在 过去 50 年里,1/4 与水有关的事件是敌对的。尽管这些敌对事件的绝 大多数只涉及口头对抗,对立国家在 37 次记录在案的事件中不仅仅彼此辱骂,而且开了枪,炸了水 坝,或者采取了其他形式的军事行动。1、第三段中说,“一些人认为这些警告是杞人忧天”,以下不能支撑这些人所持见解的一项是A.伊拉克南部地区的两个城邦之间历史上曾经有过夺水战争。B.从 805 年至 1984 年,各国签署了 3600 个与水有关的条约。C.在处理至关重要的水资源方面许多条约显示出极大

5、创造性。D.过去 50 年间 1831 个与水有关的国际事件 2/3 具有合作性质。2、以下不能证明第四段中“另一些人”所持的观点的一项是A.各国可利用的水已达极限 B.淡水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C.淡水的大多数用途无可替代 D.与水有关的敌对事件并不鲜见3、对原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安南的讲话和美国国家情报部门的报告结论都意在指出淡水资源短缺的现状。B.认为爆发夺水战争的警告是“杞人忧天”的人目光短浅,幼稚可笑。C.“过去不是未来的指南”的意思是:过去不短缺,不等于将来不短缺。D.淡水“无可替代的用途”指种植粮食作物、制造商品和保护人的健康等。4、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

6、的一项是A.即使各国就如何分享流经国际边界的河流迅速达成协议,也未必能防止和消除争夺水资源的冲突发生。B.历史经验证明,国家之间缔结条约进行合作是解决用水争端,防止发生冲突和战争的有效途径。C.淡水稀缺是由于世界可利用淡水总量减少,而人口增长导致全球需求量增加,从而使供求比例失调引起的。D.石油资源同样存在短缺的问题,但它可以通过用其他能源替代的方式解决。二、古代诗文阅读(38 分)(一)文言文阅读(18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 - 7 题。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 义, 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读书不辍,昼则默诵,夜则闭户, 张灯窃读。授堂邑县尹。首毁淫祠

7、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 负张公。 ”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 为立碑颂德。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 张 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 ”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 张希孟不敢言。 ”即罢之,

8、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以旌其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 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 则 葬之。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 券,给散贫乏。命米商 视印记出粜, 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 纳粟补官之令。 闻民间有 杀子以奉母者, 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到官四月,末尝家居,止宿公署, 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节选自元史列传

9、第六十二)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堪:忍受B、拜住袖其疏入谏 袖:藏在袖里C、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拜:拜访D、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 少:稍微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B、昼则默诵,夜则闭户 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C、不得已而为盗耳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D、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A、张养浩从小品行端正,读书刻苦努力;任堂邑县尹时,执法公允,深得老百姓景仰和称颂。B、元宵节,英宗想在宫内的鳌山上张灯结彩,

10、张养浩直接给皇帝上疏,劝以“崇俭” ,皇上听取了他的意见。C、关中大旱,张养浩接受任命,全力赈灾济贫。他制止“豪猾”利用换钞盘剥百姓,千方百计保证了人们的粟米供给。D、张养浩政事勤勉,毫不懈怠,积劳成疾。去世之时,关中百姓十分悲痛,如同失去父母。(二)诗歌阅读(8 分)三、古诗鉴赏(8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宫 词武 衍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注 建章:宫殿名。官不禁:官府没有禁止。8、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请结合全诗说说第二句话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4 分)9、这首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 分)1

11、0、名篇名句默写(10 分)(1)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中从仰视和俯视角度写景的句子是_ _ _, 。(2)寻梦?撑一支长篙,_,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徐志摩再别康桥)(3)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 “ _ _, _ _!”(荆轲刺秦王)(4) ,不仁; ,不知; ,不武。( 烛之武退秦师 ) (5)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记念刘和珍君 )(6)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 。 (戴望舒雨巷 )11、翻译下面的文言语段:(1)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4 分)

12、。(2)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3 分)。(3)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3 分)。乙 表达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 - 15 题。生命的一抹郭 枫少年时,总喜欢站在山冈上听风响,躺在原野上看云飞,日子 过得轻轻忽忽的,像梦。一切都令人陶醉,一切都美。什么叫做美呢?那时还说不出来。生活在北国的原野上,只觉得天地无限辽阔。早春,在潮润润的泥土上,踏着 刚出芽的青草,心头便充盈着颤栗的喜悦,要是在田间找到一朵初绽的小花,更能呆呆地凝视老半天,仿佛怕亵渎了生命的神圣,想采摘却又不敢采摘。秋来的时候,那莽莽的大平原

13、真使人惊奇!从天上到地下,缤纷的彩色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尽 够眼睛忙的。等到西风渐紧,黄叶辞枝,我总有无端的喟叹。那些稚气的举动,其实只是在朦朦胧胧中一种粗浅的感受罢了!稍稍成长,我便流离在连天的烽火里。可怪的是:我竟没觉得有多少颠沛的痛苦,却暗暗欣喜能趁此饱赏山河的景色。摄许多美丽的影像于心版上:石头城苍凉的落日,西子湖柔美的夜月,扬子江滚滚的长流更难忘的是那一次,我徘徊在湘江的河干,一泓秋水;蓝得像镜子似的明澈,对岸的山峰,红叶已灿烂成一片云霞,在澄亮的秋光里,孤村隐约,渔歌悠缓。呀!这岂非神仙境界?于是,便发下了心愿:将来要偕同二三知己,归隐于此。数 亩地、几架 书、一卷诗,生活像舒卷自

14、如的云彩那时候,年轻的梦太年轻,美 丽的幻想太美!人们谁没有年轻呢?谁没有过美丽的梦想呢?但谁又像我这样沉迷在梦幻中而永不清醒呢?说我像那只在屋角上缀网的蜘蛛,不如说那只缀网的蜘蛛像我,把生命局促在一个小角落里,而后千丝万缕织成一个孤寂的世界。就这样,我独坐在文学天地中,微笑着面 对这七彩的人生。任关注我的人叹息,任懂得我的人沉默,任嫉妒我的人 讥讽。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我就是我,在人海中打滚了 30 多年,依然那么天真或者说依然那么痴傻啊!在需要勒紧腰带的日子里,仍不相信金钱的权力;在儿女成行的年纪,还要去崇拜诗,去迷信美; 让许多繁华的机运从指缝间漏过而毫不动容,却常常对于掠过心灵的感受费尽

15、心神去捕捉。有人说:入世深些,年 龄大些,思想就会成熟。这句话的真实性使我怀疑, 为什么历尽沧桑,我的心灵仍像孩童一样地拙稚呢?少年时那种登高山、穷幽谷的劲儿,到 现在还是兴趣不减。而且,只要有一片静美的天地,我也能欣赏上老半天。每天走 过的小径,常年招展的椰影,一片明丽的阳光,一刻恬静的宁静,一朵飞花,一叶新 绿 这些都散发着沁人的甘味,在平淡中自有醇厚的情趣在。少年时,我喜欢攀登 历史的雕像,去倾听巨人心灵的跃动。现在,我觉得一声寒夜的叫卖,一句村野的俚语,都给我不少的认识。生活于尘俗里,我常发现许多事物每一天都有新的意义,有 时在绝对的静寂中,往往有和谐的天籁洋洋盈耳。说是现实也好幻想也好,我总觉得这缤纷的世界,永远在启示我,充实我,美化我。可是,美是什么?年轻时我说不出来, 现在更不会说。如果 说:美是真理,美是永恒。但是,真理像一种金色的蜥蜴,有时会改变颜色,而永恒是玄妙的,有时和刹那没有分别,这些都是我无法了解的问题。不 过,我愿我的生命,如同那 蓝天中的一缕云,尽管是那么淡淡的、淡淡的一抹,于我已经足够。 12第 3 自然段中说:“那些稚气的举动,其实只是在朦朦胧胧中一种粗浅的感受罢了!” 。“这种粗浅的感受”可以概括为两点:(4 分)一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