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吡嗪甲酸钐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初稿毕业论文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164887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61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吡嗪甲酸钐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初稿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吡嗪甲酸钐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初稿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吡嗪甲酸钐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初稿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吡嗪甲酸钐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初稿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吡嗪甲酸钐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初稿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吡嗪甲酸钐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初稿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吡嗪甲酸钐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初稿毕业论文(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 要本文以 2-吡嗪甲酸(简写 Hpya)和 SmCl36H2O 反应得到 2-吡嗪甲酸钐配合物Sm(pya)3(H2O)(H2O)3n,并用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进行表征。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2-吡 嗪羧酸钐配合物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 Pbcn。相关晶胞参数:a=16.154(3),b=12.357(3),c=20.525(4),a=90,V=4097.1。配合物中钐原子被三个氮原子和六个氧原子包围,形成一个畸变的三帽三棱柱 9 配位化合物,其中只有一个配位氧原子来自水分子而其他配位氧原子则由 2-吡嗪羧酸配体提供。通过相邻配体氢键及范德华力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状结构。关键词关键词

2、:2-吡嗪羧酸;钐配合物;氢键;晶体结构;表征AbstractThe coordination compound Sm(pya)3(H2O)(H2O)3n was obtained by reaction of 2- pyrazinecarboxylic Acid (Hpya) with SmCl36H2O,and it w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single-crystal analyses indicate that the compound crystallize in cubiccrystal system,space group P

3、bcn, crystal data: a=16.154(3), b=12.357(3), c=20.525(4), a=90, V=4097.1. The complex of Sm(III) atom surrounded by three N atoms and two oxygen atoms form a slightly distorted tricapped trigonal prism with nine atoms coordination, in which one ligand oxygen atom from a water molecule with other N a

4、toms by 2 pyrazine carboxylic acid ligands provided. Moreover, the adjacent tow-dimensional polymeric layers of the three complex can be assembled into a three-dimensional framework via Hydrogen bonds. Key words: 2-pyrazinecarboxylic Acid; Samarium complex; Hydrogen bonds; crystal structure; charact

5、erization目目 录录摘 要.I前 言.1文献综述.21.1 配合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21.1.1 国外配合物研究现状.21.1.2 国内配合物研究现状.21.2 配合物的合成方法.31.2.1 简单的合成方法.31.2.2 特殊合成方法.31.3 吡嗪羧酸稀土配合物的研究进展.41.3.1 稀土元素简介.41.3.2 吡嗪羧酸类配体场键的配位模式.41.4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方案设计.51.4.1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51.4.2 方案设计.62 实验部分.72.1 药品试剂与仪器设备.72.1.1 药品试剂.72.1.2 仪器设备.72.2 实验步骤.72.2.1 配合物晶体结构

6、测定.73 结果与讨论.93.1 晶体结构分析结果与讨论.9结 论.12致 谢.13参考文献.14前前 言言配位化合物(coordination compound),简称配合物(complex),是一类化合物的总称1。自1893 年 Werner 提出配位化学理论以来,配位化学的发展已有 115 年的历史2。总的来说,现代配位化学的研究无论是在深度、广度还是在应用方面都已经远远超出最初的纯无机化学范围。它不仅于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等学科相互关联,而且还涉及到催化机理、物质结构、化学键理论及生命现象中一系列与金属离子相关的重要问题,形成了有机金属化学、配位催化、配位场理论以及生物高分子化学等新的充满活力的边缘学科3。到了 21 世纪,配位化学与所有二级化学学科以及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一级学科都有联系,并处于现代化学的中心地位4。同时,在应用方面,配位化学已被应用到燃料和反应堆材料的生产,稀有金属和有色金属的提取,半导体激光材料的提纯,石油化工及有机高分子合成,高效高选择性配位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抗癌、杀菌、抗风湿等重要药物的研究等都有广泛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