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治与社会 第五课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160216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政治与社会 第五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经济政治与社会 第五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经济政治与社会 第五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经济政治与社会 第五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经济政治与社会 第五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政治与社会 第五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政治与社会 第五课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课 坚持科学发展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习目标 (一)认知:了解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实现现代 化“三步走”和“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 目标和意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容、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 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 新型工业化道路、农业现代化道路、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 型社会的含义等。 (二)情感态度观念:认同党和国家关于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方针政策,增强节约和忧患意识,树立环保意识, 爱护环境资源,养成环保习惯,拥护党和国家发展经济的方针政 策。 (三)运用:能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科学发展观对社会经济发

2、展提出 合理化建议,能初步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自己职业生涯与发展的 实际问题,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六大提出我国要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目标(一)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就u综合国力由弱到强,GDP从占世界1.8%升至 6%,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u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超过6倍,实现从温 饱不足到总体小康;u城乡协调共同发展,城镇化率从不足18%上 升到45%左右;u外贸规模从世界第29位上升到第三位,外 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长到1.95万亿美元 ;u教育普及程度接近中等国家平均水平,科 学技术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探究活动之一:结合自

3、己的家庭生活变化,说说改革探究活动之一:结合自己的家庭生活变化,说说改革 开放带来的新变化、新发展。开放带来的新变化、新发展。1、小康的提出当今“小康社会”概念是邓小平 同志在1984年3月对日本首相中曾根康 弘的谈话中首先提出,此后,邓小平 同志有多次重申“小康”概念,并把 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 二步,界定为达到小康。探究活动之二:邓小平同志的探究活动之二:邓小平同志的“ “三步走三步走” ”指哪三步?指哪三步? 什么是什么是“ “新三步走新三步走” ”战略部署?战略部署?(二)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邓小平的“三步走”和新“三步走”战略 “三步走”战略的内容:第一步:到1990年,

4、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 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比 1990年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达 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 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的内容:在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 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再经过10年的 努力,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 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2、总体小康的实现到20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 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人民的衣食 住用行实现了由贫困

5、到温饱、再有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u东部沿海发达地区,2001年人均GDP已达到或超过三四千美元, 远远高于中西部一些落后地区。目前,人均GDP最高为上海市, 已经突破4000美元,最低的贵州省却只有300多美元。u我国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还没有 得到有效的满足。据2004年普查数据显示,中国现有300万失学 儿童。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探究活动之三: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探究活动之三: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间: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u经济实力: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

6、强,国 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u人民生活: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生态环境良好u政治文化:民主制度更加健全,民主权利更加充分, 公民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更高,充满活力和安定团结 的国家u国际关系:更加对外开放,更加具备亲和力、为人类 做出更大贡献的国家。探究活动之四:说说我未来的理想生活。探究活动之四:说说我未来的理想生活。2.全面小康的特点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 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二、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7、业总体布 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 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 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 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 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 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

8、在 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社会永续发展。十七大报告十七大报告图中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给我们什么警示?(一)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之路(一)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土地沙漠化土地沙漠化水污染白色污染沙尘暴树立科学发展观1、必要性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而忽视社会 的全面进步,会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 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2、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材料一:工业化还有 多远?材料二:据统计,中国平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为16.8%。 但是,中国也为增长付出了沉重的代

9、价。数据显示,2006年中 国GDP总量占到世界总量的5.5%左右,但是中国为此消耗的 标准煤、钢材和水泥,分别约占全世界消耗量的15%、30%和 54%。与此同时,松花江水污染,淮河污染,太湖蓝藻事件, 越来越多的环境危机为中国经济敲响了警钟。中国工业化面临严峻的资源约束u人均耕地面积只相当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一些 沿海地区的人均耕地不足0.8亩。u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相当世界平均水平的1/4, 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供水 不足,其中110个城市严重缺水。u在2004年的国内需求中,约有50的铁矿石和 铜矿、33的铝土矿、40的原油和44的木 材依靠进口满足。集约化程度与

10、发达国家 相比存在很大差距u单位产出的效率:单位资源产出水平大约相当于日 本的1/20,美国的1/10, 德国的1/6u资源利用的技术效率:相比国际先进水平,吨钢可 比能耗高21,水泥综合能耗强度高44u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矿产资源的的总回收率为30 ,比国际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木材综合利用率 为60,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80以上。u再生资源利用率:废钢利用量占粗钢产量的26, 而国际先进水平为5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率不足 60,比比国际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1)什么是新型工业化包括哪些内容?(2)新型工业化的含义是什么?新型工业化的内容新型工业化的内容包括工业化、城包括工

11、业化、城 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社会化和信息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社会化和信息 化等内容。化等内容。新型工业化的含义新型工业化的含义就是坚持一条技就是坚持一条技 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 展的工业化道路。展的工业化道路。(二)推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二)推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据统计,中国平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为 16.8%。但是,中国也为增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GDP总量占到世界总量的 5.5%左右,但是中国为此消耗的标准煤、钢材和 水泥,分别约占全世界消耗

12、量的15%、30%和54% 。与此同时,松花江水污染,淮河污染,太湖蓝藻 事件,越来越多的环境危机为中国经济敲响了警钟 。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什么问题 资料链接全球四分之一的笔记本电脑和三分之一的数码相机是 我国苏州生产的,然而每销售一台电脑我们要给英特尔 几十美元,微软几十美元,中国人自己赚的大概只剩10 个苹果的钱,生产一台DVD,我们的利润只有12美元; 生产一件MP3,我们的利润只有一美元多。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纺织服装贸易总额的 ,但自主品牌不足,且没有一个世界名牌,我国 彩电、手机、计算机、播放机等产品的产量居世 界第一,但关键芯片依赖进口。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 手机售价的、计算机

13、售价的支付给国外专 利持有者。资料链接中国美国我国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 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 展滞后,三大产业的关系还不协调。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快又 好发展的关键必须做到:把自主创新能力放在首位,由原来主要必须做到:把自主创新能力放在首位,由原来主要 依靠人力、物力投入的增长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依靠人力、物力投入的增长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 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转变,实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转变,实 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方式的转变。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方式的转变。党的十七大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党的十七大提出,转变

14、经济发展方式。把“ “转变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 ”改为改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意义重大,意义重大, 针对性和指导性更强,反映了客观规律,顺应了时代针对性和指导性更强,反映了客观规律,顺应了时代 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 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快发展的重大举措。2 2、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又快实现经济又快 又好发展的又一关键又好发展的又一关键(1 1)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uu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 和水平

15、;和水平;uu重视第一产业的发展,发展现代农业;重视第一产业的发展,发展现代农业;uu第二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转变第二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转变 发展方式,实现工业由大变强。发展方式,实现工业由大变强。我国三大产业发展变化图表我国三大产业发展变化图表我国三大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年份比重产业产业 197819982008第一产业产业28.11811.3第二产业产业48.249.248.6第三产业产业23.732.840.1(2 2)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uu保持东部继续发展;保持东部继续发展;uu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推动中部地区崛起;uu振兴东北

16、部老工业基地;振兴东北部老工业基地;uu开发西部地区。开发西部地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东部继续发展东部继续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3 3)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三)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三)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日本每年要用掉日本每年要用掉250250亿双一次性筷子,其亿双一次性筷子,其 中中90%90%以上是从中国进口的。需要采伐数万以上是从中国进口的。需要采伐数万 平方公里的森林,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平方公里的森林,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 65%65%,他们很珍惜自己的森林,很少用自己,他们很珍惜自己的森林,很少用自己 的森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