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作业设计及适用性的策略研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13664 上传时间:2017-08-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小学作业设计及适用性的策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小学作业设计及适用性的策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小学作业设计及适用性的策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小学作业设计及适用性的策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小学作业设计及适用性的策略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小学作业设计及适用性的策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小学作业设计及适用性的策略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关于小学作业设计及适用性的策略研究大宁路小学 胡卫娣摘要:作业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小学生处理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从小学作业设计及适用性的策略开展研究,对作业的形式和内涵进行深入的挖掘并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试图使作业能做到设计科学、布置合理,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益于技能、智能和体能的充分发展。力求探索出一条突破传统作业中单纯拘泥于书面形式的局限,向课外延伸与生活接轨的有效途径。关键字: 小学 作业设计 适用性 策略一、 问题的提出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然而

2、,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上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作业设计的理念前提存在偏差。在作业设计上,教师往往设计一些便于监督管理的书面作业,诸如抄写、完成某某习题等,而很少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的考虑出发,设计口头的、实践的等不便于管理和评价的作业。(二)作业设计的目的性不够明确。在作业设计上,教师往往根据以往的经验随意的设计和布置一些作业,二期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受缚于教材,因此在教法上教师有时会采取一定的拓展或是对教材前后内容的串联和糅合,然而在作业设计上则很少体现这样的目的性,造成作业和课堂教学不配套,或者是对相关知识的整合度不够。(三)作业设计的形式单一。

3、作业的形式依然是以书面作业为主,缺乏口头作业和实践性作业;以机械操练为主,缺乏学生自主性、创造性的作业。这样单一的作业形式,势必激发不出学生的兴趣,从而导致学生不按时、不认真完成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作业质量不高,而教师则反过来2认为学生本身是不喜欢做作业的、是厌恶学习的,从而更加多的对学生的作业采取严管、死管的方式,形成恶性循环。(四)作业设计缺乏层次性。这里我们所界定的层次性包含两方面的内涵,一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生的学力水平具有层次性,导致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二是对于同一学力水平的学生而言,作业也应体现出层次性。在教学中,对于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来说,一般我们的教师往往采用放弃

4、拓展型作业,专攻基础性作业的方法,造成这部分学生每天只是机械的练习计算、简单的应用题等基础性作业,即使他们再努力、再认真,也只是反复的机械操练为主,丝毫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二、 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对教学实践中作业设计的普遍问题的收集和分类;对持有不同作业设计理念的教师,在作业设计时的方法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对以往在作业设计中的成功经验进行收集和系统化的整理以及作业设计及其适用性的策略(一)对教学实践中作业设计的普遍问题的收集和分类对教学实践中作业设计的普遍问题的收集和分类主要从语文、数学、其他学科作业设计中的问题进行分析。1语文学科作业设计中的问题一是重复性作业多。造成学

5、习资源、学生学习精力浪费。二是同一性作业多,无法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实际需求。三是作业缺乏针对性,使作业的有效性不高。2数学学科作业设计中的问题一是目标不明,作业设计存在着较大的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意性;二是体系不全,不少训练点的选择和时序安排缺乏科学性;三是渗透不广,将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割裂开来,忽视了多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3其他学科作业设计中的问题一是层级不高,在知识、技能、智力三个训练层次中,第一层次耗时过多,二、三层次相对薄弱,尤其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科学、系统的训练;二是对象不分,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其他作业设计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三是形式不活,千题一面,缺乏创新,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6、二)对持有不同作业设计理念的教师,在作业设计时方法和效果对比分析1机械性、操练性的作业对提高教学质量作用不大3机械性、操练性的作业,它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以及学生学习绩效的提高,使教学质量一直处于无法突破的状态。所以,我们对一些教师对持有不同作业设计理念的教师,在作业设计时方法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机械性、操练性的作业对教学质量作用不大。2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在新课标下的作业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但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而是要以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理念为指导,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爱好、创新

7、意识、质疑能力、动手能力等融入作业,并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应该成为一种设计者、引导者,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进行自主选择。3封闭式作业和开放式作业各自具有不同的适用对象、适用阶段和适用方法封闭式作业和开放式作业并无好坏之分,关键是看针对的对象,适用的阶段以及适用的方法。不同的学生应选择不同的作业形式和内容。对象不同:封闭式作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习基础知识能起到强化的作用,对于学习缺乏主动性的学生,以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适用。而对于学习积极主动的学生可以多采用开放式作业引导其将已经学会的知识融会贯通。阶段不同:开放式作业通过合作完成,较好地消除了学生对作业的枯燥感

8、、被动感,让更多的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这种开放式作业要打破作业内容和形式的封闭性,要突破单纯注重知识和智力的局限,就不能拘泥于教材,而应根据教材拓展延伸,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灵活多样,特别要重视小组的集体学习。教师设计开放式作业时,既可将作业与教材内容相联系,也可使其和学生生活相结合,还可以使其与社会生活“接轨” 。(三)作业设计及其适用性的策略1、作业设计前的必要准备工作作业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有效的延伸,研究表明,在作业设计前认真做好必要准备工作,是能够提高作业的有效性的,从而提高教学质量。(1)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这样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就能把握作业的难度;了解学生各学科之

9、间的作业容量,使始终能保持很有信心地将所有作业都完成的状态;了解学生的作业环境,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这样,才能从学生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设4计最适合学生的作业。(2)了解教材:了解教材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有些教师虽然教过同年级多次,但是每年教材都会有相应的变动,及时了解教材的变动,在作业设计中做出相应的调整,有助于进一步加强教学环节的有效性。预设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哪些问题。在通读教材的时候要以学生的心态看待教材,在教材中找到学生掌握的薄弱环节。设计作业的时候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知道本册教材在整个小学阶段处于什么地位。知道学生学习本章节的内容是为今后掌握新的知识打下哪些基础,这

10、样就能有的放矢地将学生往新知识的方向引导,对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作业设计的层次性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研究表明,学习能力先天有差异,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 ,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求教师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作业需求,作业内容分为必做和选做,必做的内容是为了巩固课堂知识而设置的,人人必做。这类作业,是基本知识的简单应用,是巩固知识所必需的,选做的内容强调学生可按自己的能力,能完成多少就做多少,使作业具有“选择性” ;同时,我们注重对优秀学生布置创造性作业,如定期出小报、指导小课题研究等,使作业

11、具有“拓展性” ;而对于后进学生则多布置一些基础性的作业,难度由易至难,使学生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使作业具有“激励性” 。3、不同学科在作业设计的适用性方面异同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学科在作业设计的适用性方面是不同的,相同的作业设计,对于高年级学生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未必如此,反之亦然;对于具有一类生活背景的学生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对于具有另一类生活背景的学生未必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下面是教师的一则作业设计方案:小小播音员设计背景:减负之后,小学生的作业减少了许多,可是,节省下来的是时间,真的用在能力的发展上了吗?据统计,有 60的学生在“减负”后不能有效地利用、安排课外时间

12、与精力,用他们自己的话说, “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 针对这一现状,设计了“小小播音员”这一课外作业。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充分5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锻炼自己的口才,提高自己的语言际能力。具体做法:让学生每天晚上 6:30 收看上海电视台的新闻,并选择一条,结合自己的体会讲述出来,遇到热点新闻时,教师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讨论。学生在轻松愉快地看电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利用说话课开展“我是小小播音员、三言两语说新闻”的活动,让学生轮流上台讲述新闻,大大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从上面这个作业设计可以看出:“小小播音员”的课余作业形式

13、能够养成学生勤学好问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学生遇到不会写的字、不明白的词语或一些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等方面知识,就会主动地去查字典、找资料或者请教老师、家长等等,久而久之,培养了他们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但是这个相同的作业设计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由于高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要强于低年级学生,所以,学生的完成比低年级学生更具有较高的效度,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更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最符合这类学生的作业。三、 初步成效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该项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为了验证实验效果,我们在全体教师层面开展了作业设计的比赛,并且在学生中进行了

14、实验。获得了初步成效:(一)科学有效的设计作业切实实现了对学生课业负担的“减负增效”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一个久治不愈的顽症,其中最重要的一点问题在现在学生作业上,过多、过偏、没有针对性的作业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学习负担。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教师充分认识到:科学有效的设计作业,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作业存在的问题不在作业本身,而在教师对作业的设计、选择和把握上。我们以作业设计为主线,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通过科学有效的设计作业,推动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也成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效地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二)科学有效的设计作业切实了提高教

15、学质量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和强化,是学生对课内所学知识的巩固过程。在日常6教学过程中,作业既可以检验该课时教学的阶段性成果,同时在作业的反馈过程中,教师可以获得学生学习的第一手情况,获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应用的熟练程度,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这就使得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对教学进行反思,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活动提供依据,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引导教师在作业科学有效设计上下功夫,从而切实提高了教学质量。(三)教师的备课研究与课后反思研究是优化作业设计的有效手段在二期课改背景下的课程建设理念下,对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市教委教研室编印的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学常规的几点意见中要求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

16、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科学合理地设计、编制作业与练习,重视对学习内容的巩固。在实践操作上,我们一抓教师的备课研究,通过教学设计时就强化教师科学有效地设计作业,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的质量;同时,我们利用课例反思不断地提升教师作业设计的理念,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定期组织各学科的任课教师进行课例反思,而反思的内容之一就是对作业设计的反思。围绕作业设计遵循的四方面原则进行反思:一是讲究针对性原则,提高作业实效;二是讲究多样性原则,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三是讲究分层性原则,满足不同学生的个体需求;四是讲究创新性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这些课例反思,有效提升了学校教师对作业设计的把握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作业的兴趣。四、 问题与建议二期课改从课程理念到课程内容上,较之原先的课程都有了较大的改变,新教材相对于一部分教师接触原先的课程内容十余年的经验而言仍然是新生事物。在作业的设计上,一方面要从理论上指导教师深入理解、探索新课程内涵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也要从实践上对作业操作上已经碰到和可能碰到的问题进行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