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一中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周考[11月]试卷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12947 上传时间:2017-08-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南阳一中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周考[11月]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南省南阳一中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周考[11月]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南省南阳一中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周考[11月]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南省南阳一中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周考[11月]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南省南阳一中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周考[11月]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南阳一中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周考[11月]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南阳一中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周考[11月]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河南省南阳一中 2014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周考(11 月)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时间:2013 年 11 月 22 日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俗,与其说是一种文化现象,莫如说是一种文化养成或文化习惯。最初的“俗” ,源于人的生存本能,体现出人对自然的生存选择与适应。当人的生存选择与适应“习惯成自然”时,我们就有了“俗” 。 “积习成俗”便是对“俗”之成因最原初的表述。“积习”而“成俗” ,说明“俗”是特定时空中特定人群的“集体无意识” ,是无需言明的默契也是无需理析的律令。随着人类社会组织日趋复杂且日趋精密,乡民社会的默契需要规范并敞亮

2、为“乡约” ,于是“约定俗成”成为“俗”的自觉构建。这种体现出乡民社会“民风世情”的俗,也往往成为“法”的适用基础。中国古人所说“王道无非人情” ,讲的就是这个意思。俗,在一定语境中其实是人们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也是人们维护社会秩序的准绳。因此,“约定俗成”之“俗”往往又具有道德“约法”的指向,在我们这个格外看重“名正言顺”的国度尤其如此。 荀子正名曰:“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这句话让我们联想到“命名”这个词。对一个事物的指称以及进而的评判“合适”与否,可以“约之以命” ,也可以以“约”代“命” 。这种以“乡约”替以“天命”的方式,体现出荀子“人定胜天”的理

3、念。无论是“积习成俗”还是“约定俗成” ,都说明“俗”是一定乡民社会的内在秉性和价值取向。当外乡人试图与之交往或融入之时, “入乡随俗”就成为一个必要的沟通方式。 “入乡随俗”是为着交往和融入的需要去附随某种文化养成;不过随着交往的深入,也有可能变“附随”为“追随” ,通过“文化认同”而实现“身份归属” 。但是就一般情形而言, “入乡随俗”并不意味着放弃原有的文化身份, “随俗”作为“入乡”的权宜之举,是为着缩短距离感与释放亲和力。但是, “积习”也好, “约定”也好, “俗”的“群体性”呈现总有其“局限性” 。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说的是空间局限,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说的是时间局限

4、。固然,局限性决定了“俗”的特殊性,众多的特殊性又构成了“俗”的多样性并呈现出文化的丰富性;但显而易见的是,适宜某一社会的“俗” ,对其余乡民社会可能“不宜” ;某一乡民社会彼时之“俗” ,也可能在时过境迁后变得“不宜”“俗”的空间“界域”与时间“代沟”在交流之时,既可能交融也可能交锋。我国作为五千年不间断的文明古国,作为多民族一体化的文化大国,其最重要的构成特征就是在发展中丰富,同时又在丰富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发展的动因是每一个体的“自强不息” ,丰富的成因则是个体之间的“厚德载物” ,前者意味着“奋发” ,而后者意味着“包容” 。也因此, “和而不同”成为众多个体保持个体特质又顾及和谐相

5、处的“公约” 。 “公约”可为更大空域和更长时段的“约定” ,成为众多个体超越一己“俗”念、求取“公约”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因超越局限性、特殊性之“俗”而被称为“雅” ,如荀子荣辱所言:“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 ”1下列关于“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所谈的“俗”并非“俗气” “庸俗”之意,而是指民风民俗;俗可以说是一种 文化现象,但更确切说应是一种文化养成或文化习惯。B积习成俗表明“俗”是特定时空中特定人群的“集体无意识” ,也是无需言明的默契和无需说理的律令,而这是日后施行法律的基础。C俗,最初是因“积习”而成。后来随着社会组织日趋复杂和精密,一定的乡民社会需要规范、

6、透明的公约,俗就依“约定”而成。D俗,有着它的地域性和时间性,不论是“积习成俗”的“俗”还是“约定俗成”的“俗” ,都体现着一定乡民社会的内在秉性和价值取向。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俗,在一定情况下是人们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也是人们维护社会秩序的准则:对一个人的言行进行评判,就可以用“乡约”的方式。B入乡随俗是外乡人与某个乡民社会进行沟通、交往和融入的一种方式,但随着交往的深入,外乡人都会通过文化认同完全融入当地社会。C俗具有特殊性和多样性,不同空间界域和不同时间代沟的俗相遇时,有可能相互交融,包容同化;也有可能互不相容,相互交锋。2D作为多民族一体化的文化习俗既要不断发展,

7、又要不断丰富。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个体的奋发,而丰富的形成则有赖于个体间的相互包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人所讲的“王道无非人情”表明,国家的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乡民社会的民风世俗,法律的制定也会照顾到百姓的风俗习惯。B荀子讲的“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表明,约定俗成的“俗”往往具有道德“约法”的指向。C当今时代,我们要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使我国成为文化强国,就应该彻底摒弃具有个体特质的“俗”文化,而追求全民族共同认可的“雅”文化。D荀子所言“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 ,讲的就是真正的贤人君子会跳出带有局限性的己之俗,而追求代表共

8、同理想的“雅”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玄字幼度。少颖悟,与从兄朗俱为叔父安所器重。安尝戒约子侄,因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安悦。及长,有经国才略,屡辟不起。后与王珣俱被桓温辟为掾,并礼重之。于时苻坚强盛,边境数被侵寇,朝廷求文武良将可以镇御北方者,安乃以玄应举。中书郎郗超虽素与玄不善,闻而叹之,曰:“安违众举亲,明也。玄必不负举,才也。 ”时咸以为不然。超曰:“吾尝与玄共在桓公府,见其使才皆尽,虽履屐间亦得其任,所以知之。 ”于是征还。时苻坚遣军围襄阳

9、,车骑将军桓冲御之。诏玄发三州人丁,遣彭城内史何谦游军淮泗,以为形援。襄阳既没,坚将彭超攻龙骧将军戴逯于彭城。玄率何谦次于泗口,欲遣间使报逯,令知救至,其道无由。小将田泓请行,乃没水潜行,将趣城,为贼所获。贼厚赂泓,使云“南军已败” 。泓伪许之。既而告城中曰:“南军垂至,我单行来报,为贼所得,勉之!”遂遇害。及苻坚自率兵次于项城,众号百万。诏以玄为前锋,都督徐兖青三州、扬州之晋陵、幽州之燕国诸军事,与扬武将军陶隐等距之。玄先遣广陵相刘牢之五千人直指洛涧,即斩梁成及成弟云,步骑崩溃,争赴淮水。坚进屯寿阳,列阵临肥水,玄军不得渡。玄使谓苻融曰:“君远涉吾境,而临水为阵,是不欲速战。诸君稍却,令将士

10、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坚众皆曰:“宜阻肥水,莫令得上。我众彼寡,势必万全。 ”坚曰:“但却军,令得过,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杀之。 ”融亦以为然,遂麾使却阵,众因乱不能止。于是玄与琰、伊等以精锐八千涉渡肥水,决战肥水南。坚中流矢,临阵斩融。坚众奔溃,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胜计,肥水为之不流。诏遣殿中将军慰劳。进号前将军、假节,固让不受。赐钱百万,彩千匹。 (节选自晋书谢玄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安尝戒约子侄 约束 B与扬武将军陶隐等距之 同“拒” ,抵抗C玄率何谦次于泗口 驻扎 D将趣城,为贼所获 催促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谢玄“不

11、负举”的一组是() (3 分)虽履屐间亦得其任 先遣广陵相刘牢之五千人直指洛涧 遣彭城内史何谦游军淮泗 诸君稍却,令将士得周旋 以精锐八千涉渡肥水 进号前将军、假节,固让不受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谢玄从小聪慧过人,被谢安器重,长大后有经国才略,朝廷几次任用他都被拒绝,后来与王珣同被桓温器重。B中书郎郗超平素与谢玄不和,但得知谢玄被推举后,由玄平时处理细小事务的做法推知谢玄一定不会辜负举荐。C谢玄利用苻坚轻敌思想,先带领八千精兵南渡淝水,趁敌军还未扎稳阵脚,即与苻坚决战,前秦军队溃败逃散。D彭城被围,谢玄欲派人给彭城守军报信,让其坚守,田泓

12、自告奋勇,不幸被俘,田泓巧妙3施计,最后不辱使命。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安违众举亲,明也。玄必不负举,才也。(2)但却军,令得过,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杀之。(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卜算子兰 曹组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注】曹组字彦掌,北宋后期词人。早年屡试不中,至宣和二年中进士。8这首咏物诗勾勒出一个什么样的兰花形象?寄寓了词人的什么情怀?(5 分)9全词咏幽兰,却无一“兰”字,词人是怎样写出兰的神韵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

13、(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吾尝终日而思矣,_。 (荀子劝学 )(2)_,而不知其所止。 (苏轼赤壁赋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 (李白蜀道难 )(4)且夫水之积也不厚,_。 (庄子逍遥游 )(5)_,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6)艰难苦恨繁双鬓,_。 (杜甫登高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世纪学人梁伯强:妙术仁心 杏林漫山 杨 逸在 19 世纪的最后一年, “客家院士”梁伯强降生在梅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梁劭勤是一名教师。在严父慈母的管教之下,梁家子女都勤奋好学,

14、梁伯强在班中也是名列前茅。然而不幸的是,在梁伯强 6 岁时,一场疫症夺取了他母亲的生命。济世救人的理想,也像一颗种子,从此撒播在梁伯强幼小的心灵间。20 世纪初,先进的西洋医术随着坚船利炮,送抵积贫积弱的中国。通过先进的西洋医术,增强国民体质,成为不少有识之士的洞见。 “病理解剖对于医者,譬如一盏光耀的灯,在黑暗的中国医道上,光照他们,引着他们走上路。 ”梁伯强的感言,道出了那个年代中国医者的心声。而这一点冀盼,也成了将梁伯强引上从医之路的指路明灯。1912 年,梁伯强入读梅县巴色教会中学。梁伯强勤勉好学,每天坚持早起背诵德语词典。他仅仅用了 4 年时间,便修完了中学的全部课程,并以全年级第一

15、名的成绩毕业。考进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的梁伯强,师从著名病理学教授 F欧本海姆,并在他的指导下学习尸体解剖。毕业后,梁伯强留在医学院里担任助教。而在这所为德国同行垄断的医学院里,梁伯强显然是一个另类。他不迷信权威,敢于独立思考,常常因学术观点的分歧,与德国教授争论。因教学水平优异,梁伯强为校方推荐,赴德国慕尼黑大学研修病理学。留学期间,他在钻研西洋医术经典之余,还著文向海外阐述中国的医学成就。与当时学者普遍怀疑和否定中医的态度不同,梁伯强对传统医学进行了客观而辩证的分析。他表示,近代医学遇到的不少问题,如胃肠解剖等,在黄帝内经便早有论述。当然,梁伯强最感兴趣的,还是如何借助西方先进的医疗技术,提高国人的身体素质。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就着眼关注国人体质,以及地方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最终,梁伯强凭借中国人的血型和地理关系的研究一文,以最优等成绩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4回国后,梁伯强受聘为同济大学病理学副教授。1932 年,由于上海战事吃紧,他回到了广州,作为当时教育部的部聘教授,受聘到国立中山大学医学院,兼任病理学研究所主任。当时的病理学研究所,只有一名助教和一名技术员,教学用具严重不足。梁伯强立即申请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