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础知识试题1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51.10KB
约11页
文档ID:47116634
基础知识试题1_第1页
1/11

1 简述火灾和燃烧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答: 燃烧 :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现象称为燃烧火灾 :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就形成了火灾火灾是一种特殊的燃烧现象,可以用燃烧学的基本规律对火灾的发生和蔓延进行分析但是引发燃烧的必要条件不一定会引发火灾火灾是失控条件下的燃烧,在可控的燃烧条件下可以从可燃物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等)中获取大量能量,为人类服务这时燃烧在时间上或在空间上都是可以控制的但是由于人类的不安全行为或可燃物的不安全状态而引发的在时间上或空间上失控的燃烧,就形成了火灾无焰燃烧和有焰燃烧的必要条件各有哪些?答:无焰燃烧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氧化剂和温度(引火源)有焰燃烧需要四个必要条件:可燃物、氧化剂、温度和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炽热 :没有燃烧或其他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灼热例如:通过电加热钨丝产生的灼热热解 :物质由于温度升高而发生无氧化作用的不可逆化学分解 放火 :蓄意造成火灾的行为叫放火燃烧有哪几种类型:燃烧的类型一般是指闪燃、着火、自燃、爆炸四种闪燃 : 闪燃是指液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闪点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表面上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着火 :着火是物质与空气共存,在达到某一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即行燃烧,并于火源移去后,仍能继续燃烧,直至可燃物燃尽为止。

这种持续燃烧的现象叫做着火自燃 :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闪燃和着火有何区别:简单地讲,闪燃是指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而着火则是指持续的燃烧爆炸 :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使温度、压力增加或使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什么叫燃烧产物?试举例说出几种常见的燃烧产物答:由燃烧或热解作用而产生的全部的物质一般包括燃烧时生成的气体、蒸气和固体物质,同时还产生大量的热,形成大量烟气燃烧产物因燃烧物而不同,常见的气体产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氰化氢、二氧化硫、水蒸汽等什么叫火灾荷载和火灾荷载密度?答:火灾荷载: 在一个空间里所有物品包括建筑装修材料在内的总潜热能火灾荷载密度:单位建筑面积上的火灾荷载燃烧热 :燃烧热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释放出的热量 火焰的定义是:火焰是指正在燃烧的可燃气体(蒸气)所占据的发光、放热的空间区域火焰的组成是什么?答:火焰一般由焰心、内焰和外焰组成焰心是由可燃物质受高温作用后被蒸发和分解出来的气体产物所构成的在焰心里,由于空气不足,温度低,所以不发生燃烧包围在焰心外部的明亮部分叫做内焰在这里气体进一步分解,产生氢气和许多微小的碳粒,并局部燃烧,因此温度较高。

在内焰里,由于供氧不足,大部分碳粒都没有燃烧,只是被灼热而发光,所以内焰的光亮最强包围在内焰外面几乎没有光亮的部分叫做外焰此部分由于外界氧气供应充分,因此形成完全燃烧在外焰里燃烧的往往是一氧化碳和氢气,而这些物质的火焰在白天不易看见,同时在这里灼热的碳粒也很少了,因此几乎是没有光亮,但温度比内焰还高烟的定义是:烟是指由燃烧或热解作用所产生的悬浮在大气中,可见的固体和(或)液体微粒物质燃烧时,其火焰是否显光,是否有浓烟主要取决于哪些条件 ?答:有机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特征,取决于该物质的化学组成,而主要是决定于物质中的氧和碳的含量如果含氧量愈多,在火焰中部生成的游离碳就愈少,因而火焰的光就愈弱或不显光;如含氧量不多,燃烧时能在火焰中保持一定量的游离碳,便生成显光的火焰若含碳量很多或不含氧的有机物燃烧时,很多的碳来不及燃烧,结果形成有浓烟的火焰无焰燃烧 :物质处于固体状态而没有火焰的燃烧灼热燃烧 :物质处于固相没有火焰的燃烧,但是燃烧区域有发光现象 阴燃 :阴燃:物质无可见光的缓慢燃烧,通常产生烟和温度升高的迹象燃点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

闪点和燃点之间的区别和关系?答:对于液体, 闪点是能发生闪燃时的最低温度,燃点是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因此,闪点总是低于燃点,而且闪点越低的液体,共闪点到燃点的距离也越近,着火的危险性越大例如易燃液体的燃点一般比闪点仅高出1℃-5 ℃, 而闪点在100℃以上的可燃液体,这一差值可达30C℃以上液体的火灾危险性是如何分类的?答: 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是根据其闪点来划分的:甲类为闪点小于28℃的液体乙类为闪点大于等于28℃, 但小于 60℃的液体丙类为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 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是如何分类的?答:可燃气体按爆炸浓度下限分为两类: 甲类可燃气体, 是指爆炸浓度下限<10%的可燃气体,如氢气、甲烷、乙烯、乙炔等绝大多数可燃气体均属于此类乙类可燃气体,是指爆炸浓度下限≥10%的可燃气体如氨、一氧化碳等少数可燃气体自燃温度 :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 烟囱效应 :在垂直的围护物中,由于气流对流,促使烟尘和热气流向上流动的效应爆燃 :爆燃是指以亚音速传播的爆炸爆轰(爆震) :爆轰是指以冲击波为特征,以超音速传播的爆炸,也叫做爆震什么叫做爆炸浓度极限?答可燃的气体、 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会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

其中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浓度上限,最低浓度称为爆炸浓度下限影响爆炸浓度极限的因素有哪些?答:爆炸浓度极限值受各种因素变化的影响,主要有初始温度、初始压力、惰性介质及杂质、混合物中氧含量、点火源等初始温度越高,爆炸范围越大由于其分子内能增大,使爆炸下限降低,爆炸上限增高初始压力升高,其分子距离缩短,碰撞几率增高,爆炸极限范围变大混合物中加入惰性气体,使爆炸极限范围缩小,特别对爆炸上限的影响更大混合物含氧量增加,爆炸下限降低,爆炸上限上升点火源的温度越高,热表面面积越大,与可燃物接触时间越长,则点火源给混合物的能量越大,爆炸极限的范围也越大另外,对容器内的气体,容器的材质和内径也有影响,充装混合物的容器管径越小,爆炸极限范围越大,当管径小至一定程度时,火焰即不能传播可燃液体燃烧的特点是什么?答: 可燃液体的燃烧是在液体表面的蒸气中进行的,因此,燃烧与否、燃烧速率等与液体的蒸气压、闪点、沸点和蒸发速率等性质有关蒸气压大、闪点低、沸点低、蒸发速率快的液体燃烧速度就快另外,影响液体燃烧的还有诸如环境因素、风速、温度、大气压、蒸发潜热等等可燃固体燃烧的特点是什么?答: 固体可燃物必须经过受热、蒸发热分解过程,使固体上方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燃烧极限,才能持续地发生燃烧。

粉尘爆炸的特点是什么?答: ( 1)多次爆炸是粉尘爆炸的最大特点,因初始爆炸将沉积的粉尘扬起,在新的空间形成更多的爆炸混合物,而引起再次爆炸连续爆炸会造成巨大的损失2)粉尘爆炸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较高,一般在几十毫焦耳以上而且热表面点燃较为困难3)与可燃气体相比,粉尘爆炸压力上升持续时间长,释放的能量大,破坏力强可燃气体燃烧有哪两种形式?哪种形式的火灾危险性大 ? 2 答:可燃气体燃烧有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两种形式预混燃烧又称爆炸式燃烧常常会引起爆炸和火灾,因此火灾危险性很大什么叫做扩散燃烧? 答:扩散燃烧:可燃气体从喷口(管口或容器泄漏口)喷出,在喷口处与空气中的氧边扩散混合、边燃烧的现象其燃烧速度取决于可燃气体的喷出速度,一般为稳定燃烧,在受控情况下是安全的燃烧如家用煤气炉点火后发生的燃烧,化工厂的废气放空燃烧等都属此类什么叫做预混燃烧? 答: 预混燃烧(又称爆炸式燃烧):可燃气体与氧在燃烧之前混合,并形成一定的可燃混合气体,被火源点燃所引起的燃烧,这类燃烧往往造成爆炸并引起火灾,因此非常危险影响预混合燃烧能否发生的因素有气体的组成、可燃气体的浓度、可燃混合气体的初始温度和有无着火源等等。

例如可燃气体泄漏后遇火源发生的爆炸式燃烧热传播有哪几种方式:物质燃烧放出的热能通常是以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三种方式向外传播的热传导 :热传导:热从物体的一部分传到另一部分的现象叫热传导热辐射 :以辐射线传播热能的现象叫做热辐射热对流 :依靠热微粒传播热能的现象叫做热对流什么叫做耐火极限?答: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 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的这段时间影响耐火极限的因素有那些?答:主要有三个方面:1 材料的燃烧性能材料的燃烧性能,直接影响到构件的耐火性能如相同截面的钢筋混凝土柱与木柱相比,前者的耐火极限要高出许多2 构件的截面尺寸构件的截面尺寸对其耐火极限有较大影响构件的耐火极限随其截面尺寸的增大而升高3 保护层的厚度构件的耐火极限和其保护层的厚度有直接关系如:钢结构构件,加大保护层的厚度,可以提高其耐火极限耐火稳定性 :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承重或非承重建筑构件在一定时间内抵抗坍塌的能力耐火完整性 :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分隔构件当其一面受火时,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焰和热气穿透或在背面出现火焰的能力耐火隔热性 :耐火隔热性: 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分隔构件当其一面受火时,能在一定时间内其背火面温度不超过规定值的能力。

轰燃 :在一限定空间内,可燃物的表面全部卷入燃烧的瞬变状态什么叫做沸溢性油品?为什么会产生突沸现象?答:液体在燃烧过程中,由于向液层内不断传热,会使含有水分、粘度大、沸点在100℃以上的重油、原油生产沸溢和喷溅现象,造成大面积火灾这种现象称为突沸,这类油品称为沸溢性油品什么叫自熄性?答: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材料在移出引火源后,终止燃烧的特性叫自熄性炭化 :物质在热解或不完全燃烧时生成炭的过程叫炭化助燃物 :与可燃物质相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什么叫爆炸?答: 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爆炸可分为物理爆炸(如:蒸气锅炉、液化气钢瓶等的爆炸)和化学爆炸(如:炸药的爆炸、可燃气体、液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等)爆燃与爆炸的区别有哪些?答:爆燃是指以亚音速传播的爆炸发生爆燃时物质的爆炸变化速率为数十米至百米,压力不激增,没有爆炸特征的巨大响声及冲击波,无多大的破坏力爆炸又称为爆轰,是以冲击波为特征,以超音速传播的爆炸由于压力激增,有震耳的响声及震动感,具有很大的破坏力扑救不同类型的火灾,应选用什么类型的灭火器?答:扑救A 类火灾应选用水型、泡沫、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扑救B 类火灾应选用干粉、泡沫、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扑救极性溶剂B 类火灾不得选用化学泡沫灭火器;扑救C类火灾应选用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扑救带电火灾应选用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扑救A、B、 C 类火灾和带电火灾应选用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扑救D类火灾的灭火器材应由设计单位和当地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协商解决。

简述灭火的基本方法及其原理答:灭火的基本原理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冷却灭火:对于一般可燃固体将其冷却到其燃点以下,对于可燃液体将其冷却至其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终止用水扑灭一般固体物质火灾主要是通过冷却作用实现的窒息灭火:各种可燃物的燃烧都需要在其最低氧浓度以上进行,低于此浓度燃烧不能持续,一般碳氢化合物的气体或蒸汽通常在氧浓度低于15% 时不能持续燃烧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汽灭火主要是通过稀释氧浓度来实现的隔离灭火:把可燃物与引火源以及氧隔离开来燃烧会自动终止泡沫灭火剂灭火主要是通过隔离作用实现的化学抑制灭火:对于含氧的化合物,其燃烧速度取决于OH.的浓度和反应的压力,对于不含氧的化合物其燃烧速度取决于O.的浓度, 有效地抑制自由基的产生或迅速降低自由基的浓度,燃烧就会终止干粉灭火剂灭火主要是通过化学抑制作用,其表面能够捕获OH.和 H.使之结合成水实现的前三种灭火作用主要是物理过程,化学抑制是化学过程不论是使用灭火剂还是通过机械作用灭火,都是通过上述4 种作用的一种或几种来实现的为什么碱金属火灾和碳化碱金属、氢化碱金属火灾不能用水扑救?答:。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