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2018届高三理综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7110351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濮阳市2018届高三理综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河南省濮阳市2018届高三理综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河南省濮阳市2018届高三理综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河南省濮阳市2018届高三理综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河南省濮阳市2018届高三理综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濮阳市2018届高三理综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濮阳市2018届高三理综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濮阳市濮阳市 20182018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理综试题、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细胞或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与染色质相同B.组成细胞中的蛋白质和脂质都含有 C、H、0、NC.神经细胞膜面积大,有利于细胞间信息交流D.念珠藻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线粒体 2.关于科学史的实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鲁宾卡门、卡尔文和赫尔希蔡斯的相关实验中均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法B.拜尔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向光弯曲与尖端产生的物质有关C.1925 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蛙的红细胞中提取出所有脂质,得出结论是

2、细胞膜上脂质为双层D.采用模型建构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人体内血糖的调节机制3.某植物的基因 M 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在 M 中插入 1 个碱基对后,引起植物性状发生改变。该变异A.导致基因中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的比值发生改变B.导致该植物种群基因库和进化方向发生改变C.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D.可能改变其它基因的转录或翻译过程4.下列关于人体稳态和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肺气肿病人呼吸不畅,会使内环境的即值变小B.刺激连接肌肉的神经引起肌肉收缩,这个过程属于反射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进入细胞内从而导致膜电位变化D.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5.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调节中

3、,叙述正确的是 A.天生没有胸腺的人将丧失一切免疫能力 B.B 细胞在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的高尔基体增多C.发现并清除机体内衰老的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2 -D.二次免疫中产生的抗体全部来自记忆细胞分化而来的浆细胞,其产生的抗体功能更强 6.果蝇的棒眼基因(B)和野生正常眼基因(b)只位于 X 染色体上,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品系 XhBXb。h 为隐性致死基因且与棒眼基因 B 始终连锁在一起,h 纯合(如 XhBXhB ,XhBY)时能使胚胎致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是 b 的等位基因,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基因内核糖核苷酸序列的不同 B.h 基因的转录场所可以是细胞

4、核或者线粒体中,但是翻译场所只能是核糖体C.次级精母细胞中移向两极的 X 染色体分别携带 B、b 基因,则一定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D.该品系的棒眼雌果蝇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杂交,出现了一只染色体组成为 XXY 的棒状眼雌果蝇,则只可能是亲本雄果蝇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或者雌果蝇减数第次分裂异常导致的7.化学的实用性表现在它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下列常用物质的主要化学成分溶于水后对水的电离有抑制作用的是A.明矾 B.苏打 C.84 消毒液 D.洁厕灵8.大气中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受紫外线作用可产生二次污染物光化学烟雾,其中某些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烯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甲醛和乙醛 B.生

5、成 O3 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反应 I 属于复分解反应 D.该过程中 O2作催化剂9.萜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是研究天然产物和开发新药的重要来源。 (c)、(n)、 (t)均为常见萜类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n 互为同分异构体 B.n 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C.c、n、t 均可以发生聚合反应 D. c、n、t 均可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10.酸性锌锰电池是一种一次性电池。其中的黑色粉末是由碳粉、MnO2、ZnCl2和 NH4Cl 等组成的糊状填充物,该电池放电过程产生 MnOOH。下列有关回收处理该废电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3 -A.对黑色粉末进行溶解、过滤都需

6、要用到玻璃棒B.将滤渣放在坩埚中充分灼烧后,可得到锰的化合物C.将滤液加热蒸干,由于 NH4Cl 分解,可得到 ZnCl2固体D.实验室可利用“升华”的方法分离 ZnCl2(s)和 NH4Cl(s)11.一种钌(Ru)基配合物光敏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电池中发生的主要反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变为电能,X 为电池的负极 B.镀铂导电玻璃上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I-C.电解质溶液中发生反应:2Ru3+3I-2Ru2+I3-D.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 I-和 I3-的浓度基本不变 12.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Z、R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考古时利用 W 的一种同位

7、素测定一些 文物的年代,X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Z 的质子数分别是 W、X 的质子数的 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Y 单质可以与 WX2 发生置换反应B.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的 Y 与 R 形成的化合物的方法制取 YC.原子半径:YZR;简单离子半径:ZXYD.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别 WX2 与 ZX213. 20时,在 H2C2O4、NaOH 混合溶液中,c(H2C2O4)+c(HC2O4-)+c(C2O42-)=0.100mol/L。含碳元素微粒的分布分数 随溶液 pH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表示 H2C2O4的分布曲线,表示 C2O42-的分布曲线B.Q 点对应

8、的溶液中 lgc(H+)”或“” “ (2 分);2.5103( L/mol)2(2 分,不带单位不扣分)(3)3Fe+4H2O Fe3O4+4H2(2 分,条件写“高温”、“”均可);c(2 分);e(2 分)35.(15 分)(1)ds(1 分) ;N(1 分) ;3d104s1(1 分)(2)Cu(OH)2+4NH3=Cu(NH3)42+2OH-(2 分)- 24 -乙醇的极性小于水,在溶液中加入乙醇能够减小溶剂的极性,降低Cu(NH3)4SO4的溶解度(1 分,说明: 能答出“乙醇的分子极性小”即可得分。)NH3中 N 原子能够提供孤电子对,而 NH4+中 N 原子价电子层无孤电子对(

9、1 分,说明:能答出“NH4+无法提供孤电子对”即可得分。)(3)CO2(或 CS2、N2O、BeCl2)(1 分); (2 分);sp3(1 分);sp2( 1 分);NOCH(1 分)(4)Fe3CuN(2 分)36.(15 分)(1)邻硝基甲苯(或 2-硝基甲苯) (1 分);氨基、羧基(2 分,少写、错写均不得分)(2)(2 分,多填少填均不得分)(3)13(2 分)(4)保证硝基能取代在甲基的邻位(或防止硝基取代在甲基的对位)(1 分)(5) (2 分);保护氨基不被后续反应氧化(1 分)(6)Cl2,FeCl3(或 Fe)(1 分)(7) (3 分)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部分)

10、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2018.04.27二、选择题:6 分8=48 分题号1415161718192021答案BABCACDACBCBD15解析:在匀强电场中,沿相同方向经相同距离,电势降落相同。所以:,解得:。同理:,解得:GCFB-=-V 6=CDCAB-=-V 0=A- 25 -16解析:地球卫星的速度为:,所以,rrGMv1=271=0vv025. 0vv17解析:炮弹受到的安培力方向向右,根据左手定则可知,磁场垂直纸面向里。在导轨通有电流I时,由动能定理有: ,解得:2 21=mvBIdLA 800=I18解析:受三力平衡:、,根据平条件知,与的水平分力大小相等,2mgm2F1FF1F

11、即:FFFxcos=cos=1的竖直分力比的竖直分力大,即:F1FgmFF21+sin=sin根据,所以,22+=yxFFF合1 FF根据,所以,xy FF =tan 根据整体法得:,所以,fF=cosfF 19解析:设线圈围成的圆形半径为r,则有:,圆形的面积为:rl2=2 1= rS线圈的电阻为:SlR =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感应电流为:1=StBEREI =而,neSvI =联立解得:C 正确、D 错误。20解析:当有小球运动到 OA 段的时候,球 1 与球 2 之间产生弹力,该弹力对小球 1 做功,故小球 1 的机械能不守恒,所以 A 错误;球 6 在斜面上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

12、守恒,到 OA 段的时候,球 5 对球 6 做正功机械能增大,所以 B 正确;当 4、5、6 三个小球在水平段的时候速度相等,小球 6 离开 OA 后小球 4 对小球 5 做功,所以球 5 离开时速度大于球 6 的,同理球 4离开时大于球 5 的,所以小球 6 的水平速度最小,水平射程最小,故 C 正确;1、2、3 三个小球到 OA 时速度相等,没有弹力,故离开的速度相等,落地点相同,所以 D 错误。21解析:小球在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两者下落高度相同,说明运动时间一样,所以A 错。在水平方向小球为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可知位移之比为 2:1,说明 PQ粒子的电量之比为 2:1,D 正确。电

13、势能的减少量为电场力做的功即,- 26 -所以 B 正确。动能增加量为合外力做的功,即,由于不知道重力与电场力的关系,所以 C 不正确。小球在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两者下落高度相同,说明运动时间一样,所以 A 错。在水平方向小球为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可知位移之比为 2:1,说明 PQ 粒子的电量之比为 2:1,D 正确。电势能的减少量为电场力做的功即,所以 B 正确。动能增加量为合外力做的功,即,由于不知道重力与电场力的关系,所以 C 不正确。三、非选择题:(一)必考题:共 47 分22 (1)否(2 分) (2)(4 分)hLx 42解析:(2)铁块在木板上滑动,由动能定理有:2 21=m

14、vmgL从斜槽末端做平抛运动,有:vtx =2 21=gth联立解得:hLx4=223(1)D(3 分) (2)10(3 分) 41.7(3 分)解析:电压表的量程为 6 V,内阻为 2 k,所以量程太小,必须串联一个定值电阻使量程扩大,因此为使实验能顺利进行,应选R02 000 的电阻与电压表串联改装成一个量程为12 V 的电压表。根据欧姆定律可得:2UR1,即 ,从图线中可知:E R1r1 U2 E2r E1 R10.2,所以E10 V;,解得r41.7 2 E2r E1 12 10224解:(1)设A、B、木板一起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物体B受两力:重力mg、绳拉力T,由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15、有:- 27 -1 分amgmT33=-物体A水平方向受两力:木板的摩擦力f、绳拉力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1 分amTf2=-木板水平方向受两力:外力F、A的摩擦力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1 分amfF1=-联立得:1 分ammmgmF)+=-3213合1 分ammgmf)+=-323合从显然看出,F越大,a、f越大,当:1 分gmf2=代入数据,解得F的最大值为: F= 60 N,a =2.0 m/s2 1 分(2)打击木板后,物体A、B在木板的最大静摩擦力作用下,以加速度a =2.0 m/s2加速运动,当物体B上升高度hB=1.0 m 时,有:1 分2 21=athB木板向左运动的位移为:x=L+hB2 分木板在A的摩擦力作用下,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a1 分amgm=12设打击木板后的瞬间,木板的速度为v0,则:1 分2 021-=tatvx代入数据,解得:=3.5 m/s 1 分0v根据动量定理得最初击打木板的冲量为:1 分sN 70=0mvI25解:(1)恰好垂直于AC边射出磁场的轨迹如右图示。根据几何知识得,在磁场中的轨- 28 -迹对应的圆心角,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为:6=,2 分Tt36030=qBmT2=解得: 1 分qtmB6=(2)从O点入射的粒子轨迹与AC边相切时半径最大,如右图示。根据几何知识有:2 分30tan=30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