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1技术的价值教学设计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109366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1技术的价值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三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1技术的价值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三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1技术的价值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三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1技术的价值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三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1技术的价值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1技术的价值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1技术的价值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 爱心 专心1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一、技术的价值一、技术的价值 (一)教材内容分析“技术的价值”是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必修 1 的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的第一节内 容,其中包括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 技术与人体现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价值。 技术与社会体现技术促进社会发展、丰富社会文化内涵和改变社会生活方式的价值。 技术与自然体现技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价值。 教学重点: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难点: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和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对象分析 由于学生刚刚接触通用技术课程,虽然他们对技术有一些感性认识,但对其内涵并不是很 清楚

2、。由于大部分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再加上所学到的知识都是理论性的,所以学生很难 把理论知识与技术产品有机地联系起来。特别是学生对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的相互作 用比较陌生,难于理解。因此教师要当好学生走进技术世界的领路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求之间的关系。 理解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案例分析和探究讨论的过程,理解技术的含义和技术的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技术价值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技术,理解技术对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有巨大的作用,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了解技术、需要技术和掌握技术的迫

3、切需求。 (四)教学策略和方法 策略:选择贴近生活、便于理解和鲜活有趣的案例。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讨论的双边 活动,使学生知道技术的发展过程,感受技术的价值所在。 方法:采用师生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准备 直观图片、详实文字资料、视频资料和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分配:2 课时 (七)教学流程:案例分析探究讨论归纳总结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技术的价值用心 爱心 专心2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引领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通用技术 课程介绍1.何为是通用技术课程? 通用技术课程是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 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2.为何要开设通用技术课程? 随着

4、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技术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客观存在,成为引起和 应对社会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开设通 用技术课程的核心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 3.如何学好通用技术课程? 在学习中要学会综合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学中做,做 中学,积极参与技术活动和亲身经历、体现设计过程。 学习中要采取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方式,促进能力的提升。注意运用教材,明确“学习目标”,注重技术思想与技术方法的学习,注重 探究和实验。教学内容板书(一)技术的含义板书1.技术的产生创设情境归纳总结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004 页内容 人类在生活中,需要着衣以遮身

5、御寒,于是有了纺 织、印染、缝制技术的产生;需要进食以补充能量, 于是有了食品烹饪加工技术以及农作物栽培、家畜 饲养技术的产生;需要住所以避风挡雨、抵御外来 侵害,于是有了建筑技术的产生;需要出行以认识 更广阔的世界,于是有了车船制造技术的产生;需 要交往以保持与别人的联系,于是有了通信邮电技 术的产生 结论:从人类磨制石器、钻木取火开始,技术就为 满足人类需要而开始了它的历史旅程。阅读教材人类的需求 不断推动技 术的产生和 发展板书2.技术的发展创设情境案例分析: 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阅读教材理解技术的 发展过程用心 爱心 专心3归纳总结讨论: 1.如果人类没有控制和利用火的技术,没有

6、发明灯, 那么世界将会是怎样的? 2.人类对光的需求,怎样推动了照明技术的发展? 总结:人类的需求不断推动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讨论并回 答案例分析: 古代技术:造纸术和印刷技术的发明 近代技术: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 现代技术:1.现代航天技术-常娥一号 2.现代农业技术-杂交水稻 3.现代信息技术-手机 讨论分析理解技术的 含义归纳总结技术的含义:技术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和 愿望,在长期劳动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 验、技巧和手段,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 造人工自然和人工环境的方法、手段和技能等。教学内容板书(二)技术发展标志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内容讲解归纳总结石器时代 原始社会 青铜

7、器时代 奴隶社会 铁器时代 封建社会 机器时代 资本主义社会 信息技术 当代社会 结论: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听讲、思 考并总结理解技术的 发展与社会 发展的对应 关系课堂总结相信通用技术课程一定会成为同学们夯实基础、挑战自我、享受创造与发展乐 趣的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布置作业鞋子最基本的功能是保护我们的脚不受伤害。查阅资料,调查鞋子的发展历程, 试着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鞋子为什么会得到发展: 1.满足了人类的哪些需求? 2.需要运用哪些技术?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引领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引入1.学生回顾上节课学到的主要内容。 2.从衣食住行方面回顾技术产生与发展。 衣

8、:人类需要着衣遮身御寒,于是产生了纺织、 印染、缝制技术。学生回答复习巩固旧知 识,引入新知 识。用心 爱心 专心4归纳总结食:人类需要进食以补充能量,于是产生了食品 烹饪技术以及农作物栽培、家禽饲养技术。 住:人类需要住所以避风挡雨,于是产生了建筑 技术。 行:人类需要方便、快捷地出行,于是产生了车 船制造技术 总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能更好地满足了人们 的需求,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教学内容板书(一)技术与人思考讨论: 1.原始人最初为什么要选择穴居或在树上栖居等 居住形式? 2.原始人随身携带磨制好的尖削石器,除了用来 切割兽皮兽肉以外,还有什么用处? 3.疟疾、天花、鼠疫、肺结核等

9、疾病曾夺去百万 人的生命,为什么现代人对它不再如此恐慌? 总结:技术具有保护人的作用。思考、讨 论说明技术是保 护人的案例分析:瓦特蒸汽机的发明 蒸汽机是一种动力机器,它改变了人类完全靠人 力、畜力、水力为主要动力的历史。 之后又有内燃动力、电力、核动力、太阳能动力 等技术,使人的体力得到了更加高效的解放。 讨论:交通工具的发展使人们的出行便捷、舒适, 但是也可能使人们过分依赖现代交通工具而缺乏 锻炼,以致影响身体健康。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 这一问题? 结论:技术具有解放人的作用。思考、讨 论说明技术是解 放人的案例分析:爱迪生的故事 通用技术活动实现自我价值 讨论:技术上的创造与发明使爱迪生得

10、到终身的 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结合你的经验,谈谈参 与技术活动对你个人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结论:技术具有发展人的作用。分析讨论说明技术是发 展人的情景创设 归纳总结概括总结:保护人 技术与人 解放人发展人教学内容板书(二)技术与社会情景创设 归纳总结案例分析:福特 T 型车的生产流水线 福特 T 型车的生产流水线的创立,实现了大批 量、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实现了产业升级,阅读教材 思考、分 析、讨论说明技术使社 会得到发展用心 爱心 专心5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讨论:技术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什么作用? 结论:技术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案例分析:1.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2.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劳动

11、者队伍出现了知识化,整体的科学技术和文 化素养日益提高。 结论:技术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涵。理解说明技术丰富 了社会文化内 涵案例分析: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劳作方式 农业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土地面积的 制约,复种、间种、套种的技术就是以劳动换取 土地的技术。采用现代农业技术的人们,劳作方 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结论:技术改变了社会生活方式。阅读教材 分析讨论说明技术改变 了社会生活方 式发展社会技术与社会 丰富社会改变社会教学内容板书(三)技术与自然情景创设 归纳总结案例分析:荷兰风车 荷兰风车的技术就是利用了荷兰特有自然条件, 世界上流传一句话:上帝创造了人,荷兰人创造 了陆地。 结论:依

12、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阅读教材 分析讨论说明技术利用 自然案例分析:都江堰水利工程 依靠技术,人类得以改造自然,如添还造地、南 水北调、西气东输等。 结论:人类利用技术可以改造自然听讲理解说明利用技术 改造自然案例分析:白色污染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人们不仅依靠自 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而且人类还要保护自 然。 结论:人类利用技术保护自然阅读教材 举例讨论说明利用技术 保护自然利用自然 技术与自然 改造自然保护自然课题小结技术的核心价值就是技术推动了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用心 爱心 专心6布置作业1.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了巨大的变化。在查阅资料、搜集信息 的基础上,总结出对人类的工作和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 10 项技术。 2.调查当地工业和农业的项目,了解技术产生的背景和发展过程,并评价技术 的发展给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