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赐成 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的反思及案例分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104976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5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赐成 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的反思及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徐赐成 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的反思及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徐赐成 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的反思及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徐赐成 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的反思及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徐赐成 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的反思及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徐赐成 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的反思及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赐成 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的反思及案例分析(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的 反思及案例分析案例研究从1986年开始被推崇为教师教育的核心, 成为“联结理论与实践,揭示教师在复杂的认知活动中 如何运用高层次决策技能的有效途径”。但由于传统的 以文本为基础的案例是以艺术化的叙事形式描述课堂 事件,难以捕获与交流实际课堂情境的细微的差异, 容易歪曲“嘈杂”的实际课堂生活。因此,其可信度往 往受到怀疑。而且,案例教学过程中过于简单化的问 题表征也容易产生后期实践中的误解。近年来,教师 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开始寻找一种能够整合录像带分析 与(文本)案例研究的新的教师教育与校本研修工具 ,于是,视频案例便应运而生。关于“案例研究”案例分析的积极意义 案例是教学问题

2、解决的源泉。案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案例是教学理论的故乡。中国的教师数量是世界上最多的,我 们的教改实践具有长期积累的经验,我 们应当有自己最丰富的、富有时代气息 和民族特点的案例宝库。关于“案例研究”n开发各种以课堂教学为媒介的教学研究工 具与师资培训模式,是教师教育领域的一 个重要课题。 n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主要有三条途径:现场 观摩、录像带分析与案例研究。n课堂教学问题反思是开展教学研究 的基础和前提,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 的自我反思。n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可以分为 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 也是反思的三个层次。 n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 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

3、教学总结能力 和评价能力。(第一层次)n教学中的反思具有即时性,即及时、自动 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 ,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 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第二层次)n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 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 预测和分析能力。(第三层次)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领域,主要有哪些误区?一、初中历史教学反思误区一:活动过频,脱离实际n上课从头到尾,都是各种各样的活动:讨论、 辩论、观察、分析一会儿要抬头看录像, 一会儿又要展开辩论,真正留给学生思考的时 间很少。n活动设计时过于简单或复杂。n教学活动的设计时要结合学生的智力水平、要 适合

4、学生特点;要参考教材实际、符合教学规 律;注意难易程度的搭配、挖掘,争取把每一 个学生都调动起来 误区二:追求出新,不讲科学。n历史教材编写的都是一些没有争议的广泛论证 的基本史实、基本史论,依据的是科学性的原 理,当然,历史上存在着许多有争议的问题, 但这些史实史论都是编写教材者的谨慎选择后 编入的,基本上代表了大部分史学家的看法, 具有科学性。 n有些 教师 认为为历史就是电视、电影、神话故 事中所讲的那个样子,区别不了真实的历史与 小说中的历史;对历史教材产生迷惘,不信任 的态度;对成长的中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产生 错误的史学观、人生观、世界观,达不到学史 使人明智,以史为鉴的目的。q历史

5、教学中会组织一些专题研究,或者需要大量 史料来证明的东西,会组织学生去探究。 q由于时间、精力的关系,水平有限,缺乏老师及 时有效的引导,导致研究不够专详,得出的结论 不能令人信服,不了了之,只留下一些疑问和悬 念。q这反而影响了学生本来对历史问题的系统性、准 确性的把握。清晰的历史脉络、历史问题反而变 得含糊不清,影响了学习效果。误区三: 只见开头,不见结尾误区四:只讲氛围,不谈实质。n不少历历史教师师都认为一堂好课就是要把学生调 动起来,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而把学生调动起来 的标志就是到处是学生的声音,课堂氛围好,气 氛活跃。n于是课堂教学中有意无意地走向了庸俗化,片面 追求课堂里的热闹,使

6、本来井然有序的课堂变成 了一盘散沙,最终的结果是把老师从教学活动的 组织者、指导者完完全全变成了课堂纪律的维护 者、监管者。 n有组织、有内涵、有目的、探求知识的课堂变成 了类似于放牛羊的牧场,盲无目的、放任自流, 甚至为了迎合学生出现了低级趣味。 误区五:罗列堆砌,缺乏系统。n历史教学中强调要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把抽象的内容直观化,使历史课堂丰富多彩。n不少教师就产生了认识误区,认为材料越多越 好。出现了课堂上仅仅是一些历史资料的堆砌 ,没有体系,没有系统。n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和自己的一些理性认 识,正确与否却不得而知。教师忽略讲解的同 时容易造成学生自身认知的误区,已形成的错 误

7、看法没有得到及时纠正。 误区六:只要学生,不用老师。n以往的教学都是要学生学,如今都强调学生 要学,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n不少教师误解了这一观点。把过去的填鸭式 教学变成开放式教学,一不小心过了头,学 生讲故事、分析人物、事件、讨论问题、进 行辩论等,一切全部由学生包揽。n教师要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切不能仅仅袖手 旁观。 误区七:手段丰富,没有实效。 现代教育技术强调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各 种各样的教具如录音机、投影、电脑等被运用 于教学上,但如何运用却是非常复杂的问题。许多老师知识简单的认为要把各种手段用上才 能体现现代教育,课件制作没有实质,仅仅代 替黑板板书,还不见得比原来的效果

8、好,等于 没用。二、走出历史课堂误区, 建设积极的历史课堂。典型问题:双边活动中的滥提问n提问是历史课堂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 重要环节。n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提问,一方面可以了 解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另 一方面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启发他们 深入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n然而,有的教师把启发式教学理解为简 单的问答式,不研究课堂提问的艺术。案例1:关于“郑和下西洋”课后展开的提问: n师:郑和是不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出色的航海家?n生:是。n师:它是不是我国古代的探险家?n生:是。n师:我们为不为有这样伟大的历史人物感到自豪?n生:自豪。案例2:“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十年

9、 的教师讲稿设计师: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的引言。同学们愿意 了解引言中提出的问题吗? 生:愿意。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们是当时骇人听闻的国家大事。 师:让我们共同学习这一段历史吧!(板书 :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师:请大家阅读课文第一段。(学生阅读 毕)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决定发动的。 他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根据是什么呢? 生:60年代初,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时期的 阶级斗争形势,作了错误的分析。 师:答得很好。文化大革命是怎样全面发 动起来的? 生:回答。(师概括板书) 师:同学们答得很好。请阅读课文第三段 及有关注释。当时的“文革”小组是什 么性质的组织?生:它属于中央政治局常委领导,是“文化大

10、革命”的权力机关。 师:答得很好。当时全国动乱局面是怎样出现的? 生:回答。(照书本读) 师:答得很好。同学们能举例说明江青一伙是怎样迫害老干部的吗? 生:回答。(照书本读) 师:说得对。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根 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置 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 ,它是课堂教学最经常采用的 一种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的“ 常规武器”。适度: 难易适中(实际水平),体现效益原则 (并非多多益善)。 儿童身心发展水平苏:维果茨基“现有发展区”“最近发展区”课堂提问的目的和意义有哪些 ?其中最突出的作用是什么? 维度:具有启发性。 (忌:概念,理论。问:新旧知识联系处,理 论联系实际处,难易适中

11、处,教学关键处)。n广度:面向全体,尽可能让多些人参与、表 现、获取成功的机会。n课堂提问要真正体现提问的功能:启发思维、 巩固知识、反馈学习。n要强调高原式策略,避免尖峰式策略;n一次只提一个问题;由易到难的顺序;有足够 的待答时间。案例3:在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时n我们为什么称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 一次历史性巨变?n什么样的变化可称得上历史性巨变呢?n在辛亥革命中又有怎样的具体表现呢?与大家共同分享n比较好的课堂问题设计归类(1)哲理性问题的处理 案例4:关于老子思想的分析,借助学生所知道 的“塞翁失马马,焉知非福” 故事,有老师设计师设计 了以下问题问题 。1哪位同学能讲讲“塞翁

12、失马,焉知非福” 的故事?(在讲述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得出 福祸福祸这一对立面相互转化的 过程。) 2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对立面,举一个你知 道的或遇到的对立面互相转化的例子。 3学生真正懂得了老子的思想后,让学生结 合老子的思想,谈谈怎样看待日常生活中的好 事与坏事。(2)通过自身认识化解教学难点案例5:汉朝和匈奴的和战问题设计n1在你的印象中,你觉得汉族、匈奴(可 参考蒙古族)这两大族在衣、食、住、行方面 各有什么民族特性?n2两大民族各自有什么的特点?n3这两大民族共处时,极易发生什么事儿 ?n4什么时候匈奴最易南下?n5谈谈你所知道的历史上或现实中哪些战 争的爆发原因与此相同?n(3)设

13、计以历史当事人的身份“神” 入 历史n案例6:以历史当事人的身份“神” 入历 史, 大统一的汉朝问题设计1假如你是汉武帝时的一位政治家,怎样帮 助他解决王国问题? 2你认为你们提出的建议中,哪个在当时最 可行? 3比较你们和汉武帝的措施,哪个更好?好 在什么地方?(4)利用突发事件化解难点n案例7:一位教师讲授“清派军队进入台湾,郑成功的后 代归顺清”时,遭遇突发事件时的问题设计1请你说一说你认为郑成功后代“可耻”的原因。 2请同学们讨论:台湾归顺清是好事还是坏事, 是该归顺还是拼死抵抗,为什么? 3这件事对中华民族是好事还是坏事,为什么? 4怎样评价郑成功的后代归清之举?(5)授之以渔案例8

14、:n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可以让学生根据出 土的文物,书上的小字部分,以及北京人追 逐野兽北京人生活图,四人一组讨论: 假如你是一个考古学者,推测、想象北京人的 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状况,写一篇描述 北京人一天生活的短文。(6)运用历史解决问题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开创了“贞 观之治”,梁元帝一生博览群书,死抱着 古书“夷不治华” 的教条,导致都城失守 ,结果痛不欲生,焚烧14万卷书籍,是 什么原因造成了他们不同的结果? (7)运用历史陶冶情操n爱国主义教育要寓教于史,从具体的史实出发。例如 :历史上有岳飞“精忠报国” 的爱国主义,有顾炎武“天 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有资产阶级革命派

15、“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爱国主义,有张自忠“为国家 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枯石不烂,决不改变” 的爱国主 义,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的爱国主义 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的时期,人们对爱国主义有不 同的认识和理解,但它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它们的共性就是在国家有难、民族危亡时,挺身而出 ,慷慨赴难,为维护民族尊严、国家荣誉积极进取, 不懈奋斗。同时引导他们思考今天爱国主义的内涵是 什么?(8)归谬引申法化解难点这种先假设对方的观点为正 确,然后把他的观点有意推向极 端,暴露出其中的谬误,这种方 法就是引申归谬的方法。 案例9n西安事变后,学生不明白为什么共产党主张释 放蒋介石。对于学生

16、的思维偏差,局限于学生 的知识面,很难一下子讲透,我就用了归谬引 申法来启发学生。n假如按照你们的思路杀了蒋介石,国民党内部 握有重兵的亲日派何应钦会有怎样的企图?国 民党内部极易发生什么事?导致中国出现怎样 的局面。(九)运用比较法案例10:对于大运河的开凿,最典 型的看法有皮日休的“尽道隋亡为此河,至 尽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焉得汴 淮利脂多”;又有胡曾的“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涛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 怅龙舟更不回”。虽同是唐朝诗人,两人却 观点迥异,孰是孰非? 课堂思考题也可设计成如下的形式。( 以小组的形式,大约10分钟左右。) n1当堂出一期板报,让学生当堂出一期 纪念司马迁的板报。n2根据本节课的一部分内容画一幅漫画 或写一幅对联或一则谜语。n3当堂出一期关于某些内容的报道。如 中共一大的报道,写一篇纪念李大钊的悼 文,等等。 4写一段模拟当时人物的对白或历史小剧本。 如当堂写小剧本杯酒释兵权。 5课堂小辩论。如曹操是奸臣还是英雄? 6历史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