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历史学科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103686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75.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历史学科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东省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历史学科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广东省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历史学科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广东省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历史学科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广东省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历史学科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历史学科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历史学科Word版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历史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 获取和解读信息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2 调动和运用知识 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3 描述和阐释事物 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4 论证和探讨问题 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2、二、考试内容古代古代中国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2古代中国的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2 (3)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技成就(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文学成就(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5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1)商鞅变法(2)北魏孝文帝改革古代希腊、罗马1古代希腊、

3、罗马的政治制度(1)雅典民主政治(2)罗马法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近代近代世界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启蒙运动2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新航路的开辟(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3)工业革命3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大抗议书 内战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的选修内容3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3)法国共和制的确立(4)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5)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独立宣言人权宣言4俄国和日本的重大改革(1)俄国农奴制改革(2)日本明治维新5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4、1) 共产党宣言(2)巴黎公社5近代科学技术(1)经典力学(2)进化论(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近代中国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1840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戊戌变法(3)辛亥革命(4)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5)新民主主义革命(6)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2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3思想解放的潮流(1)维新思想(2)新文化运动(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现代现代世界4 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俄国十月革命(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3)

5、“斯大林模式”(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2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罗斯福新政(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5现代科学技术(1)相对论和量子论(2)现代信息技术6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文学的主要成就(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3)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4)影视

6、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现代中国1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3)“文化大革命”(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5 (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

7、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3)大众传媒的发展520 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毛泽东思想(3)邓小平理论(4)“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6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1)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3)教育事业的发展考试形式闭卷、笔答。满分为300 分。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试卷结构题型题号考查内容题量题分备注选择题111 题地理11 题44 分 都是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35 题,满分 140 分。1223 题历史12 题48 分2

8、435 题政治12 题48 分非3637 题政治2 题52 分共 6 题,满分160 分。6 选择题3839 题历史2 题52 分4041 题地理2 题56 分全卷共 41 题,地理、历史、政治各100 分,满分300 分。内容比例学科内容占满分值比例备注政治经济生活约 27% 时事政治的内容在相关试题中体现政治生活约 27% 文化生活约 18生活与哲学约 28% 历史古代约 23% 近代约 40% 现代约 37% 地理自然地理约 32% 人文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城乡规划和环境保护约 68% 试题难度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题型示例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9、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1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B 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答案: D 12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A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实行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7 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

10、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D明初皇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答案: D 13“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A明朝B清朝C民国D新中国答案: B14图 5 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 年的一则日记(部分) ,由此可见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答案: A 15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D

11、“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答案: D图 5 161959 年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的统计数据制订了下表。从表1 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表 1 年份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增长率( %)30 2 162 56 282 114 66 A工业生产基础比较雄厚B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C中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D工业生产的最高增长率是最低增长率的近12 倍答案: B 17有学者认为: “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

12、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 个选区中选出8 答案: B 18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种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发明家”是指A科学社会主义者B第一国际领导人C巴黎公社领导人D空想社会主义者答案: D 1919291933 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C“整个西方世界象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答案: B 2020

13、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指的是A苏联解体导致全世界独立国家数量增多B两极对峙变成了欧、美、中、日、俄势均力敌的格局C美国日益受到欧、中、日、俄等力量的制约D区域集团化使世界分裂成几个相互隔绝的地区答案: C 二、非选择题36表 4 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表 4 组别材料结论东汉组史料记载,东汉桓帝是中国第一位实行道教及佛教教化政策的帝王,他也支持翻译佛经和其他佛教活动。据古正美从天王传统到佛王传统佛、道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宋代组游酢和杨时去拜访老师程颐,程颐正用佛家打坐法瞑目而坐。 游、杨二人遂恭敬地站在其身旁,等候良久,直到程颐发

14、觉。据朱熹近思录中国古代有尊师传统。晚清组孙家鼐建议京师大学堂应“以中学(中国传统学术与政治思想)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据孙家鼐等 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1896 年)这份奏折中,孙家鼐认为中学比西学重要。9 ( 1)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从材料可以直接推导出来的?( 2)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的?你认为应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应修改成怎样的结论,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若修改结论,不得照抄材料)( 3)本堂课的主题是“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请结合所学知识,紧扣主题,重新分析各组的材料,建立材料与主题的联系,说明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在东汉、宋代、晚清三个时期的

15、变化。参考答案:( 1)晚清组。( 2)东汉组、宋代组。考生可从增加材料或者修改结论两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材料与结论必须相符。 如:东汉组的结论可修改为“ 东汉恒帝受道教和佛教思想影响比较大。” 宋代组可增加其他朝代学生尊敬老师的典型事例、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尊师思想等。(3)东汉:佛教和道教成为某些帝王治国理念,汉武帝以来 “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 的治国思想被动摇,反映佛、道产生了较大影响。宋代:程颐吸收佛教的某些修习方法和思想,与其他思想家一起创立的理学逐渐成为中国占主流地位的思想。晚清:某些官员的教育思想受到西学影响,西学对中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儒家思想仍占主流地位。37词语和概念

16、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材料一: 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中国古代本有“科学”一词。如宋人文集中有“处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之句。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 ”音译为“格致” 。19 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 , “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 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 ”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 ”民国初,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为“赛因斯” ,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据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材料二: 随着“代议制民主”概念的形成和逐渐流传。民主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