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4.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课件(上课)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102567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9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4.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课件(上课)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历史:4.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课件(上课)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历史:4.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课件(上课)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历史:4.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课件(上课)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历史:4.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课件(上课)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4.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课件(上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4.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课件(上课)(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 本课学习目标 1.掌握三民主义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2.掌握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3.探究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条件。 4.比较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 5.通过本课学习,认识三民主义在当时的进步意义; 体会孙中山与时俱进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作用;辛亥革命 时期三民主义的实践。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历 史意义。 难点:如何理解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新三民主义有 了质的飞跃和巨大的进步? 【课程标准】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2020世纪以来中国重

2、大思想理论成果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指导中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2、指导中国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指导 思想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新中国,使中国人民 站起来了。3、指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第 四 单 元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醒站富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建设 强思考: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2、具体内容是什么? 3

3、、在实践过程中是怎样运用的?结果如何?(一)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一)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1、历史背景 (1)经济上: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 壮大(2)政治上: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危机,阶级矛盾),各派救国方案的失败。(3)思想上:孙中山等人学习接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个人:孙中山个人的转变)(4)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同盟会成立。(一)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一)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2、提出 (1)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 的政治纲领。(2)1905年11月,民报发 刊词“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 国,平均地权”“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3、内容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

4、华”民族革命即以暴力的手段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争取实现民族独立(1)含义:(3)评价:(2)实质:反封建(清王朝)反清与建立资产阶级国家相结合, 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和时代的要求 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3、内容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政治革命即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1)含义:(2)实质:反君主专制统治(反帝制)(3)意义: 理论上解决了革命党人迫切需要解决的 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问题(核心)3、内容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社会革命具体办法:核定地价,涨价归公,做到“家 给人足”(1)含义:(2)实质:资产阶级土地革命纲领(3)意义: 反映了孙中山维护人民利益的美好愿望和对

5、世界潮流的明锐观察。三 民16字纲领内容(实质)地位(内 在关系)民族民权民生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民族革命)(民族革命)创立民国( 政治革命)政治革命)平均地权( 社会革命)社会革命)以暴力的手段推翻清王朝的反 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独立 (反封建)推翻封建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反帝制)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 “核定地 价”“国民共享”(资本主义土地纲领)前 提( 夺取政权)补充和发补充和发 展展核 心三民主义与同盟会纲领(建立政权)(巩固政权)4、评价 性质: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 积极: 它被孙中山称为“救国主义”,描绘了振兴中华,实现近代化的 蓝图。 它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

6、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 义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代 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 它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鼓舞仁人志士革命斗 争的理论旗帜。 局限:(这是由孙中山所处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决定的)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没有明确提出反帝主张。 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这些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 革命任务。 根源:时代和阶级局限性(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二)三民主义(二)三民主义实践实践 1 1、19051905年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年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 19121

7、912年建立了年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并并制定了制定了中华民国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临时约法、19111911年年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维护民主共维护民主共 和的斗争)和的斗争)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孙中山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孙中山 等人进行了哪些革命实践?等人进行了哪些革命实践?三民主义实践的结果三民主义实践的结果: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但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但并并 没有真正完成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真正完成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

8、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孙中山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孙中山为捍卫民主共和为捍卫民主共和 ,先后领导,先后领导发动发动了了“ “二次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护国运动运动” ”和两次和两次“ “护护 法运动法运动” ”,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提出:提出:内容内容:19241924年 国民党一大 年 国民党一大 (三)新三民主义的提出(三)新三民主义的提出结合书本思考旧三民主义结合书本思考旧三民主义 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原因?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原因?1 1、原因:、原因: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增增

9、 加了哪些内容,加了哪些内容,新在何处?产生了新在何处?产生了 什么重大影响?什么重大影响? 1、新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为什么)政治上:孙中山四次维护 民主共和斗争的失败要求改变斗争策略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使孙看到了 新的斗争方向孙本身坚持民主革命 和与时俱进的精神接受新主张,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及一战后的再次萧条资产阶级力量得到一定发展 进一步看清帝国主义的本质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民族民族 主义主义民权民权 主义主义民生民生 主义主义旧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新三

10、民主义反反满族贵 族专制推翻帝制,推翻帝制,建立国民的政府建立国民的政府平均地权平均地权放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中国民族自求解,反反 对帝国主义侵略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中国 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 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 有一切自由及权利。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平均地权平均地权( (后提出耕者有后提出耕者有 其田其田)节制资本()节制资本(控制控制 私人资本)私人资本)“ “新新” ”在在反帝反帝“ “新新” ”在强调在强调民权民权 普遍性普遍性; 反帝反封相结合反帝反封相结合“ “新新

11、” ”在在更更 关注农民和工人关注农民和工人联俄联俄 联共联共扶助扶助 农工农工扶助扶助 农工农工影响:影响:在新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国共进在新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国共进 行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以北行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以北 伐战争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大革命伐战争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大革命 高潮的到来。高潮的到来。4、评价进步性:(1)中共称为“革命的三民主义”和“新民主 主义的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 大革命时期的旗帜,推动国民大革命发展。(2)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是孙中 山在开拓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 崭新一步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

12、没有超出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局限性(3)体现了孙中山与时俱进的风格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 三民主义但为何两党又会最终三民主义但为何两党又会最终分道扬分道扬 镳镳?新三民主义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有有 何何原则区别原则区别?区别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区别存在的原因是什么?【知识拓展知识拓展】区别存在的原因:区别存在的原因: 因为两党的因为两党的革命纲领革命纲领有原则的区别;有原则的区别; 两党所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代表的阶级利益有根本的有根本的不同不同。20052005年年4 4月月29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

13、大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 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两人的这次握手,是时隔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两人的这次握手,是时隔 6060年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年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 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 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 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 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 民主义。民主义。毛泽东 毛泽东 请思考: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之间有请思考: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之间有 何内在联系?何内在

14、联系?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三三 大大 政政 策策提供思想理论依据提供思想理论依据核心、政策原则核心、政策原则纲领、奋斗目标、纲领、奋斗目标、 统战的政治基础统战的政治基础方法、手段方法、手段 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孙中山一生中的两次伟大转变孙中山一生中的两次伟大转变 第一次:第一次:18941894年上书李鸿章,主张年上书李鸿章,主张改良改良(改革)(改革) ,遭冷遇,转而走上,遭冷遇,转而走上革命革命道路道路。第二次:第二次:将将旧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提出,提出“ “ 联

15、俄、联共、扶助农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的三大政策,与的三大政策,与 共产党合作共产党合作(最伟大的转变最伟大的转变)孙中山能够实现伟大转变的原因:孙中山能够实现伟大转变的原因:1 1、根本原因:、根本原因:2 2、客观条件:、客观条件:孙坚持民主革命,不断探索的革孙坚持民主革命,不断探索的革 命精神命精神多次斗争屡遭失败的教训;多次斗争屡遭失败的教训;十月革命的影响十月革命的影响(苏联的帮助)(苏联的帮助);五四运动的影响五四运动的影响(显示了工人阶级伟大力量)(显示了工人阶级伟大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影响。 真题演练真题演练 20002000年上海高考试题年上

16、海高考试题材料一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 其用,货物畅其流其用,货物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 ,治国之大本也。,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 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 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孙中山上书李鸿章书上书李鸿章书,18941894年年6 6月)月)(1 1)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希望通过李鸿章,使清政府希望通过李鸿章,使清政府变法维新,变法维新, 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材料二 材料二 “革命为惟一法门。革命为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