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中国哲学史下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096109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中国哲学史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中国哲学史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中国哲学史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中国哲学史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中国哲学史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中国哲学史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中国哲学史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名词: 北宋三先生:北宋三先生:胡瑗、孙复、石介 北宋五子:北宋五子: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邵雍 理学四学派:理学四学派:张载关学、二程洛学、王安石新学、朱熹蜀学 宋明理学体系区分为四派:宋明理学体系区分为四派:气学(张载)、数学(邵雍)、“理学”(程朱)、心学(陆王)。 宋明理学的各主要学派,包括宋明理学的各主要学派,包括:周敦颐的道学派(以道为核心概念)、邵雍的数学派(以数为核心概念)、 张载与王夫之的气学派(以气为核心概念)、二程与朱熹的理学派(以理为核心概念)、陆九渊与王阳明的 心学派(以心为核心概念)、陈亮与叶适的事功学派(以事功为核心概念)等。 理学:理学:又称道学、新儒

2、学。宋元明清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潮。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吸收了道家和佛教哲学思想而产生 的新儒学。它以性命义理为核心,是宇宙论、认识论和道德学说高度统一的思辨哲学。它以“理”为哲学的最高范畴 和宇宙本体,取代了传统儒学思想的“天”的地位。南宋以后,被统治者奉为官方哲学。明清之际,从理学内部分化 出王夫之、颜元、戴震等人,对理学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批判。 程朱理学正宗:程朱理学正宗: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道南一脉) 洛学:洛学:重视对经典“义理”的阐释,弘扬“四书”确立以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为微,惟精惟一,允执 厥中”的十六字心传与天理人欲之辩为正统。 道南学派:道南学派:杨时,于静中体验未发之

3、中。 湖湘学派:湖湘学派:明于天理人欲之辨,对心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特点是尊奉理学、重经世务实、不存门户之见,抱 兼容并蓄态度。胡安国、胡宏父子是湖湘学派的开创奠基者、张栻使湖湘学派达到了极盛,那么是张栻。 鹅湖之会:鹅湖之会:吕祖谦邀请朱熹及二陆相会于鹅湖寺。其本意是“虑朱陆议论犹有异同,欲会于一。”就治学方法问题而 展开的面对面的辩论,最后因双方观点反差太大,难以沟通告终。 泰州学派:泰州学派:明代中后叶,与社会生活中商品经济的孕生及初步发展,新兴市民阶层的产生相适应,泰州学派崛起于民 间。王艮、颜钧、罗汝芳、何心隐、李贽等前承后继。鼓倡、推扬起具有“异端”特色的平民儒学思潮。 东林

4、党:东林党:东林党、源於王学。由於理学重视气节,王学又特重知行合一的实践。面对晚明腐败的政局,顾宪成等人组 成了东林党,与弄权误国的阉党对抗,引致东林党争。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明王守仁的重要哲学思想王守仁吸收前人思想,针对程朱“知先行后”导致的知行脱节的不良风气,大力提 倡知行合一。对反对知行脱离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混淆了知与行的本质区别,有以知取代行的倾向,故受到明清之际 的王夫之的批判。 致良知:致良知:明王守仁提出的认识论和伦理学思想。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心为万物之本,故良知亦为万物之本。王守仁 良知实际上是对封建伦理道德纲常的概括。 格物致知格物致知:中国宋明理学认识论学说。始见于礼记

5、大学 。原是作为诚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养方法的命题。从宋 代理学家程颐开始,把格物致知作为认识论的重要问题。程颐认为格物就是就物而穷其理,格物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 论,应事接物之类。格物致知的过程,就是一个体认人所固有的理的过程。朱熹认为格物致知是连结认识主体与认识 客体的方法。他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并认为, “致知格物只是一事”,是认识 的两个方面。陆九渊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王守仁认为格为正,物为事,致为至,知为良知。因 此,格物也就是致良知的工夫。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认为,格物就是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是以“学问为主,而思 辨辅之”。致知

6、就是人们进行思辨的理性活动,以“思辨为主,而学问辅之”。他认为,如果没有格物,不接触外界事 物,就会使人陷入空想;没有致知,就会被各种事物的现象所迷惑,因而两者必须相济。 万理具于一心 太虚即气太虚即气 理一分殊理一分殊 独化独化 道统道统 天地之性天地之性 气质之性气质之性 知难行易知难行易 正蒙正蒙 无极而太极无极而太极 易简工夫易简工夫 事功学派事功学派 童心即真心童心即真心 传习录传习录 西铭西铭 张载张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周敦颐 太极图说太极图说中的观点中的观点 周敦颐以周敦颐以“诚诚”为最高

7、范畴的哲学体系为最高范畴的哲学体系 诚:1、无妄则诚 2、诚,无为 3、寂然不动者,诚者。 第一,诚是万物性命之本原,并作用于万物始终的全过程之中。 第二,诚,是“寂然不动”的之体,神,是“感然遂通”之用。在“至诚”之先,“诚”是静止的;在 “至诚”之后,“诚”是运动的。事物的动静差别是绝对的,所以物不能自通。而神的动静差别是相对的, 故能“神妙万物”。神是一种外在力量,万物是通过神的作用而畅通的。 第三,“诚”是整个世界的本质,纯粹至善真是这种本质的体现,因而也是社会伦理道德的最高准则。 邵雍 王安石 张载(正蒙、易说) 一、一、 批评佛道本体观批评佛道本体观 对佛道哲学本体观的否定。对佛道

8、哲学本体观的否定。 道家主张以“无”为本,肯定“有生于无”,把无视为宇宙万物演化的本原,其错误在于割裂了有与无之间的联系。 在张载看来“有”指事物有形,“无”指事物无形,无形只能表示事物不以有形的状态存在,并非事物不存在;更不 能肯定有离开事物的绝对虚无。“气”作为宇宙间事物存在的本源,其本然的存在状态既是无形,这种无形可以谓之 于“虚”。 佛教哲学讲缘起性空,在否定事物的客观实在性方面,同道家的虚无观念有相通之处。其错误在于割裂“形”与“性” “物”与“虚”之间的联系,把本体现象,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属性对立起来。 批评佛道的生死观。批评佛道的生死观。 在张载看来,佛教厌生,道教惧死,都没有正确

9、理解人的生死变化。依张载的“气化”理论,“气”作为事物存在的 本源,人作为物中的一物,其生死实际上也是“气”运行变化的表现。 二、太虚即气二、太虚即气 张载关于世界本源的基本命题是“太虚即气”“虚空即气”。“气”凝聚形成有形的万物,万物消散时则复归于“太 虚”。回归“太虚”既是还原于“气”。 首先,张载把作为本源的“气”看作一种之上的实体,他谓之至实。“气”作为万物的本源,就其普遍性而言是“至 实”;就其本然的存在状态,有别于有形的事物而言则是“太虚”。 “太虚”一指“气之本体”,即“气”存在的本然状态,二是指广阔的虚空。 “气”是“至实”,又是“太虚”,这种虚实统一的特性,使“气”可以转化成

10、各种不同的事物,成为世界的本源。 二、二、 一物两体一物两体 张载把气看作“至虚”和“至实”的统一,又看作动与静的统一。对这些属性的辨析,使张载从整体上将“气”的性 能概括为“合两”,表述为“一物两体”。肯定“气”自身是一个兼含阴阳,包含对立面的统一体。将“虚实”“动 静”都看做是“气”“一物两体”的具体表现。在张载哲学中统一体谓之“一”,对立面谓之“两”“一”中涵“两” “两”中有“一”。强调“一”和“两”之间的关系。没有对立面即不可能形成统一体,没有对立面则失去统一体的 根据,对立面的相互作用也就停止了。而“气”正是因为自身是“一物两体”,自身包含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而 使其处于不断变化

11、之中,在“气化”中能够形成不同的事物。 客观世界存在的基础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气”。 世界上一切有形的物体和无形的虚空,均属于“气”的范畴,均为“气”的不同表现,常以聚散、出入(产生与消亡) 、形不形(有形与无形)的形式存在。太虚是气散的状态,是气的本体,即本来的原始的状态。万物散入太虚,便恢 复了它们本来的状态。太虚聚为万物,仍不改变气的本质。 张载张载“天天”“”“道道”“”“神神”“”“化化” “天”是无限的宇宙空间,这样的天,只是“气”在运动变化中存在的一种形式。 “道”通常用来表述“气”运动变化的过程。 “神”表明“气”包含的对立面之间“相感相应”的相互作用不易观测。也用来表述“气

12、”自身所表述的能动性。 “化”指“气”所包含的对立面之间“推行有渐”。表明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气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化”与“道”是有联系的,二者都是指“气化”的过程。但“化”更具体的表明了“气化”过程的渐进性。“渐化” 不等于“著变”“变”与“化”是联系的,“气化”即是一个不断由“化”到“变”的过程。“气化”的过程区分为 “对”“反”“仇”“和”。“有对”是说包含阴阳,“一”中含“两”;“一”中之“两”既相互对立又性能各异, 相兼相制,这既是“反”;性能相反的对立面相互排斥,这谓之“仇”;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达到一定的阶段又会 形成新的统一,这便是“和”。这个阶段实际上也是“气”聚为物

13、,物散为“气”的过程。 “神”与“化”也是联系的。“神”作为“气”的能动的性能,是内在的本质的东西,是“化”的根据;“化”是外在的自然地过程,是“神”的表现。张载把“神”谓之天德,“化”谓之天道。 “天”“道”“神”“化”都是为了从不同的层面上论释“气化”的特性与形式。这不仅进一步解释了“气”的性能, 肯定了“气”作为世界本原的作用,而且肯定了事物的矛盾性。把“气化”的根源理解为“气”所包含的对立面之间 的相互作用,从而使自己的“气化”论达到新的理论境界。 张载张载“德行所知德行所知”“”“见闻之知见闻之知” 张载肯定人对事物的认识,源于“耳目有受”,是承认人的见闻之知。但如果把人的认识局限在

14、“见闻之知”是谈不 上“穷理”“尽性”以至于认识整个世界的。因此在认识问题上,张载反对“见闻之狭”提倡“大心”“尽性”主张 充分发挥人的理性思维的作用,运用理性把握事物的全体和本质。张载主张通过理性思维使的感觉之外的事物与成为 人的认识对象,通过对感觉之外事物的思考,形成超越“见闻”的认识,达到穷理的目的,这就是以理性思维补充 “见闻之知”的局限。张载还将认识理解为一个认识过程。 “德行所知”源于人所秉受的“天地之性”,“见闻之知”源于人所具有的“气质之性”。“德行所知”是对于天道 的体证,对于天道的认识。在一定意义上它就是“天德良知”。、 “德行所知”不源于“见闻”,完全依靠认识主义的德行,

15、是一种所谓“诚明所知”。“德行所知”不是“见物” 的结果,而是由“诚”到“明”,是“尽性而穷理”达到主客合一的境界。 张载张载西铭西铭中中“民胞物与民胞物与”思想思想 西铭原名订顽 该篇向来被认为是张载的代表著作。在这篇文章中,张载力求把“仁”推广于天下的万物人类,倡导一种普遍之爱, 从而达到“民胞物与”的修养境界。从西铭的立场上看,人是由气构成的,这构成人的气,也就是构成天地万物 的气,因此,天地一气、万物同性,人类都是我的同胞,万物都是我的同伴朋友,整个世界都是一家。在这一家庭结 构中,天地是我们的父母,君主是我们的宗子(嫡长子),大臣则是辅助宗子的管家。从这样一种“吾体”“吾性” “吾同

16、胞”“吾与”的立场来看,尊敬年高长者、抚育孤幼弱小都是自己对这个“宇宙大家庭”和家庭的亲属的神圣 义务。由此,人对一切个人的穷达利害都应该有一种超然的态度。张载的“民胞物与”境界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张载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张载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德行所知”源于人所秉受的“天地之性”,“见闻之知”源于人所具有的“气质之性”。把人的至善本性归于“天 地本性”。 “天地之性”是人物共有的本性。人在才性方面的差异归于气秉的差异,“气质之性”。人的气质之性 是可以变化的。 人为学的目的就是在于“自求变化气质”,由“气质之性”回归到“天地之性”。 以“天地之性”为至善的人性;把“穷神”“知化”视为弘扬人至善本性的前提;用“民胞物与”与“天人合一”的 观念,证明其“尊高年”“慈孤弱”“爱必兼爱,成不独成”的理想和情怀。 程颐程颢 二程子天理二程子天理 天理天理在北宋道学的开创中起了决定性的奠基作用。 1、二程以“理”或“天理”作为宇宙本体的“太极“,是无迹而所以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