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的光辉历史明确党的光荣使命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092200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PT 页数:120 大小:8.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党的光辉历史明确党的光荣使命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学习党的光辉历史明确党的光荣使命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学习党的光辉历史明确党的光荣使命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学习党的光辉历史明确党的光荣使命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学习党的光辉历史明确党的光荣使命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党的光辉历史明确党的光荣使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党的光辉历史明确党的光荣使命(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学习党的光辉历史 n明确党的光荣使命1第一部分 中国共产党历史简要回顾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为民族 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历史 ,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 同富裕而不懈努力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把马 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 体实际经过反复实践而愈益结合的历史,也是 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 先进性,从而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 利的历史。 3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1921.7-1923.6)n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919五四运动至20.8上海小组成立前。五四运 动,工人

2、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从思想上和阶级上为党的建立 奠定了基础。n 第二阶段:组织阶段。从1920年8月到1921年7月党成立之前。在马克 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基础上,各地出现了早期共产主义组织。从组织上和干 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准备。n 第三阶段:完成阶段。从1921年7月到1923年党的三大以前。主要指 党的统一组织的建立,召开党的一大、二大。党的建立是个过程,“一大” 宣告了党的成立,但还没有制定出民主革命纲领,到“二大”才基本完成了 建党的任务,党成立后要有一个发动本阶级并和本阶级进一步结合的过程 ,所以党建立后的中心任务是从事工人运动,推进了第一次工运的高潮。 4一、鸦片战争

3、后的中国社会和国际环境17世纪中叶以后,西方一些 国家先后爆发资产阶级革 命,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在新的生产方式推动下 迅速强大起来,在全球范 围内加紧进行侵略扩张和 殖民掠夺。清王朝统治者 此时对世界大势茫然不知 ,仍然自诩为“天朝上国” ,将中国以外的国家一概 视为“夷狄蛮貊”,把西方 先进的科技成果斥为“奇 技淫巧”。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 国的鸦片战争。与1842 年8月,迫使清政府屈服 ,订立了中国近代历史 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 平的条约中英南京条 约,鸦片战争成为中 国历史的转折点,从此 ,西方侵略者纷至沓来 ,穷凶极恶地发动一次 有一次对中国的战争, 迫使清政府就范,把中

4、国一步一步推入半殖民 地的深渊。5在政治上,中国不 再是一个完全独立 的主权国家,领土 与主权的完整遭到 严重破坏,司法与 行政的统一不复存 在。在经济上,中国 虽然有了资本主 义工商业,但传 统的农业经济仍 是中国经济的主 要形式。在思想文化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 受到西方资本主 义文化空前的挑 战和冲击。在对外关系方面 ,中国屡遭外国 侵略,与资本主 义国家之间的关 系是屈辱服从的 政治关系。1.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 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风起云涌6导致近代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系列不平等条约18561860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1858年,沙俄

5、逼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1895年,甲午战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 。近代中国 走向半殖 民地半封 建社会72.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说起来,是 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选集第二卷8n1911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共 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以湖北新军为主力 发动武昌起义,并迅速获得成功。各省纷纷 响应,进而掀起席卷全国的革命风暴,终于 推翻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1912年1月1 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 大总统,新政府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9蒋翊武孙武10武昌起义时,孙中山在欧洲。1911年

6、12月,孙 中山从欧洲回国。上图为他途经香港时,与廖仲恺 (前排右起第二人)等在轮船上合影。中华民国成立113.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西方传入的 民主、自由 、平等、博 爱等思想观 念深受知识 阶层欢迎袁世凯实现 独裁专制, 规定“ 国民 教育,以孔 子之道为修 身大本”新旧思潮发生激烈冲 突12李大钊胡 适鲁迅 陈独秀13主要内容n(1)前期:n 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迷信n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n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n(2)后期:n 宣传马克思主义144.二十世纪初的国际环境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及对中国的影响15161918年春,各地苏维埃政权相继建立。十月革命胜利1917年11月

7、68日,彼得格勒武装起 义,攻克冬宫,推翻了临时政府成立世界 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17二、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五四”的火炬的火炬, ,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唤起了民族的觉醒. .壮丽的事业壮丽的事业, ,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1. 1.五四运动五四运动18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1.国际原因: “一战”时,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二十一条”); 俄国的十月革命的影响。 2.国内原因: A.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加紧,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 B.“一战”期间,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 C.新文化运动起了思想解放作用指明方向反帝情绪高涨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导火线(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

8、国外交的失败。19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3000多人在天安门前游 行示威,要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反对帝国主义 和封建主义的五四运动爆发。图为北京大学的游行队 伍。20五四运动的精神1.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五四运动也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3.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爱国、进步、 民主、科学21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最 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

9、 产党”。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 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资本家私 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 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22陈望道翻译的马 克思、恩格斯共 产党宣言第一个 中文全译本 23新青年“马克思 主义研究专号”241919年9月至1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 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较完整 地向中国人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253. 3.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北京北京 东京东京济南济南上海上海19201920 陈独秀陈独秀 汉口汉口长沙

10、长沙广州广州巴黎巴黎各地党的的早期组织组织地 区成 员员上海陈陈独秀、李汉汉俊、李达、邵力子、沈雁冰、林 祖涵等17人北京李大钊钊、张张国焘焘、邓邓中夏、罗罗章龙龙、张张太雷等 13人武汉汉董必武、张张国恩、陈陈潭秋、郑凯郑凯 卿、包慧僧、 赵赵子健等长长沙 、何叔衡、彭璜等广州谭谭平山、陈陈公博、谭谭植棠、袁振英、李季等济济南王尽美、邓邓恩铭铭等26党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时间: 地点:地点: 代表:代表: 内容:内容:19211921年年7 7月月2121日日 上海上海 嘉兴南湖嘉兴南湖 正式代表正式代表1313人人 通过第一个党纲通过第一个党

11、纲 确定党的中心任务确定党的中心任务 选举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领导机构中央局27参加中共“一大”的正式代表和列席代表单单位 代 表单单位 代 表上海李李 达达 李汉俊李汉俊济济南王尽王尽美美 邓恩铭邓恩铭北京张国张国焘焘 刘仁静刘仁静广州陈公陈公博博 包惠僧包惠僧长长沙 何叔衡何叔衡旅日周佛海周佛海武汉汉董必董必武武 陈潭秋陈潭秋共产产 国际际马马 林林 尼科尔斯基尼科尔斯基28第二章 党在大革命时期(1923.61927.7)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孙中山主 持在广州举行。大会对孙中山的 三民主义作出新的解释,确立了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 命政策。国民

12、党一大的成功,标 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1923年6月12日20日,中国共 产党在广州举行第三次全国代表 大会,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 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实现国共 合作,共同进行国民革命,即反 帝反封建军阀的革命。291923年 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图为大会会址(原址现已不存)1.第一次国共合作302.北伐战争中国国民党为国民命军出师北伐宣言(摘录):帝国主义及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建设永无希望,而 中华民国唯一希望所系之革命根据地且有被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联合进 攻之虞。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

13、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1925年6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将部队改称国民革命军。7月在广州誓师正式北伐。31北伐战争 北伐的目的: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中国。北伐军先锋:叶挺独立团和第七军一部主要对象 : 方 针:三大战场:两湖、江西、闽浙开始时间: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1926年7月集中兵力,各个歼敌 北上扫吴、东进歼孙、最后灭张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32浙江福建河南上海北京江西江苏直 隶广东广西湖南安徽山东黑吉辽直系:吴佩孚 兵力20万湖北广东广西孙传芳兵力20万奉系:张作霖 兵力35万33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大革命的失败nA.失败的原因nI.这场大革命是在敌强我弱的

14、阶级力量对比下进行的。本来敌人力量就强 大,后来革命阵营内部掌握了相当大的领导权(特别是军权)的民族资产 阶级右翼背叛革命,投入反革命营垒。中小资产阶级在关键时候动摇,主 力军工农动员和组织不充分,力量发展不平衡。nII.中国共产党还是一个幼年的党,“是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立三 个基本问题上都没有经验的党,”领导机关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 会主义错误,“自愿地放弃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 其是放弃对于武装力量的领导权。”()nIII、共产国际、联共(布)及其驻华代表对大革命的失败有着不可推卸的 责任。nB.教训:大革命的失败表明,党的领导,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中国

15、革 命的基本问题。34宝山路上群众请愿大游行遭到血腥镇压。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捕 杀共产党员与工人群众。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革命从高潮走向失败的转折点。 1927年汪精卫制造“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提出“宁可 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血腥口号。表明国共合作完全 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 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上海街头的电线杆上,挂着被杀害者的头颅。35第三章 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81937.7)n一、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n1、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政局nA.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国民党变成由代表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 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

16、的政党,这两个阶级成为国民党政权的 主要支柱;国民党南京政府是一个代表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 利益的反动政权,中国继续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nB .革命形势进入低潮:nI.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倒在血泊中,从1927年3月1928年上 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到31万人,其中共产党员 2.6万人。nII.党的活动被迫转入地下。nIII.党员数量从大革命高潮时的近6万人减少到1万人。 36n2.武装起义n南昌起义;八七会议(会议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讨论党的工作任务,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 的方针,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的”著名论断)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 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黄安、麻城地区起义,海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