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雄和英雄崇尚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091458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英雄和英雄崇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英雄和英雄崇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英雄和英雄崇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英雄和英雄崇尚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英雄和英雄崇尚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英雄和英雄崇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英雄和英雄崇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英雄和英雄崇尚论英雄和英雄崇尚 刘可非 (2000 年 2 月 3 日)题记:一个不崇尚英雄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英雄和英雄崇尚,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经久不衰的议题。 大约一百六十年前,托马斯卡莱尔充满激情地写到:“伟人是自身有生命力的光源,我们能挨近 他便是幸福和快乐。这光源灿烂夺目,照亮了黑暗的世界。他不是一支被点燃的蜡烛,而是上天恩赐我 们的天然阳光。沐浴在这光辉中,所有灵魂都会感到畅快”。 而依我的观感:压抑能动的社会是病态的,缺乏激情的人群是可悲的,不崇尚英雄的民族是没有希 望的。 为何?试看: 一、论英雄 (一)什么是英雄? 按我的理解,“求我幸福”乃人类组成社会的最原始目标,

2、也是评价人类行为方向的最原始、最可 靠的准则。基此,我把那些有利于人类幸福的行为称作“正向行为”,否则即为“反向行为”。当然, 由于这个准则太过笼统,个体行为是否符合上述准则也许因此而无法精确评估、无法当时评估、甚至永 久无法评估,但此问题并不影响下面的分析,而且,我们相信公理自在、历史自在、人类自在,人民、 时间会评判这一切。 有了上面的界定,我对英雄的理解便是:英雄就是那些为人类做出正向超凡业绩的优秀分子。 历来,人们往往把英雄等同于伟人甚至也包括枭雄,要么就把英雄等同于能对人类历史产生影响、 抑或能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历史人物”。 实际上,按上述理解,枭雄只是那些做出反向超常业绩的人,他

3、们与英雄截然不同。伟人则是单以 业绩大小为评判准则的一种称谓,相对游离于价值评判标准之外。英雄之伟者,可称作伟人;而枭雄之 成就者,同样可称作伟人。古人所谓“胜者王侯败者寇”,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推卸;也 许还在于:谁人评说? 由此,英雄等于伟人吗?非也。英雄包括枭雄吗?非也。 枭雄之于人类,多有负面影响;伟人之于人类,则是把双刃剑(全在于其行为方向);唯有英雄才 是我们应当崇尚、推崇的。 英雄固然包括伟人,但那些在各行各业做出超常业绩的人类优秀分子,同样是英雄。 英雄之行为,固然可能因自不同的动机,我们却更关心其行为所产生的客观效果;任何单个英雄都 难十全十美,也可能会做出方向不同

4、的行为,但我们却更关心其全部行为叠加后所形成的总方向及其总 合力。 (二)英雄的分类 1、伟雄和凡雄 我把英雄之伟者称作“伟雄”,他们就是人们通常理解的英雄、伟人或历史人物; 我把英雄之凡者称作“凡雄”。论业绩、论影响、论是否“名垂千古”,他们远不能与那些伟雄相 提并论,然而,论数量、论价值、论感召同类的效果,他们却远不能让人类忽视。 我们之所以不同意英雄史观者所论,原因之一即在于:他们只关心伟雄,只关心那些“帝王将相、 才子佳人”,却忽视了那些遍地夕阳下千千万万的“凡雄”。 2、本色英雄和现实英雄 你们相信人性的存在吗?我却相信,而且,我认为人性就是“求我幸福”;进而,我把此种人性的 本然扩

5、张称作“自在人性”,把因能动的作用(诸如环境的熏陶和强制,后天的教育、学习和自我修为 等)而改变了的自在人性称作“自为人性”。由此便可发现,一些人做出正向行为,是自在人性的本然,或曰本然行为;另些人做出正向行为, 却是自为人性的使然(即荀子所说的“揉使之然也”),或曰使然行为。 由此,我把因本然行为而成就的英雄称之为“本色英雄”(唯有他们才称得上是完美英雄);因使 然行为而成就的英雄称之为“现实英雄”。 我敢肯定,确有本色英雄的存在;但我同样肯定,他们的比例很小(在此点上,我宁愿相信荀子的 “人性恶”)。他们虽少,却尤为可贵。 现实英雄在健康的方向上发展到极致,也许能修成本色英雄,只不过,道路

6、何其漫长也。 其实,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来讲,假如有现实英雄的足够存在,我们就应当满足了;如果刻意寻求本 色英雄(完美),反而会破坏我们对英雄的信念。 3、道德英雄、精神英雄和功业英雄 相对于众多的平凡人,英雄给我们创造了更多、更珍贵的财富。 类似古人所论之立德、立言和立功,我便将那些给我们留下高尚人格财富、珍贵精神财富和成就超 凡功业的英雄,分别称之为人格英雄、精神英雄和功业英雄。 上述三种英雄在每个英雄个体身上,也许难以截然区分开来。从历史上看:每个孤立的英雄个体, 总难兼备上述三种英雄特征的全部,却总能在其中的一个方面表现出他们的英雄性。全面兼备三种英雄 特征的主体,只能是历史上诸多英雄的集

7、合:唯有英雄的群体,才能让我们深刻领悟、体验到三种人类 英雄的全部魅力和能量。 以上,就是我们对英雄的理解和区分。如果你不是仅把伟人当作英雄,你就会发现,这些英雄就在 你身边 总而论之,英雄,既包括那些创造出辉煌业绩、名垂千古的伟雄(英雄之伟者),也包括那些各行 各业创造出优秀业绩的凡雄(英雄之凡者);但是,不包括给人类带来综合负向价值和大小灾难的枭雄。(三)英雄存在的必然性 从人在意义上看,人就是一种能动之物(能动的客观物质实在);由此,人与它物的本质区别在于 人的能动:那种与生俱来并为其所独有、且具有明确目标的创造性精神。进而论之,人类必然要组成社 会,由此,人在意义上的能动,必然会转化为

8、社会能动,而且,唯有转化为社会能动,才能使自己变得 更加充实、现实,才能更好地表现出自己的存在,才能更好地实现和发展,才是活生生的。 对不同个人而言:首先,个人天赋的不同必然带来不同质量的能动,例如,那些连乞讨都不会的傻 子几乎就没有什么天赋的能动;其次,个体能动可能会被不同的个人施加到不同的方向上,如,一些能 动力很强的坏蛋可能会用他们的智慧去杀人越货;第三,能动的发挥和实现程度也必然会因人而已,如, 总有些“尤物”天生聪明,却不去发奋努力学习和工作。 这样,在个体能动向社会能动的转化过程中,以上三方面的综合作用,必然使个体不同水平的能动 在社会中得到不同水平的实现和发挥,并由此导致不同的个

9、人业绩,导致他对同类产生不同的影响。因 此:人的本质必然导致英雄的存在,英雄之于人类,具有绝对必然的意义;社会的能动必然产生英雄, 英雄之于社会,同样具有绝对必然的意义。 总之,人类的英雄与人类本身是同时并存的:有人类必有英雄,无英雄之日便是人类毁灭之时;产 生人类英雄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不同个体能动天赋及其发挥程度的差异;人类英雄的产生,不可能离开 社会,因为人类能动的实现离不开他们组成的社会。 (四)英雄的价值 我甚至这样认为:英雄的价值就是人类的价值;没有英雄的人类等于零。 此论偏执吗?试看英雄的价值: 1、英雄是人类实现自身价值的最高体现 从深层意义上看,人类自身价值的完满占有和最终实现

10、是人类奋斗的终极目的。这样的目的,在迄 今的人类历史上是完全没有达到的。然而,在每个历史阶段,人类的英雄:他们站在同时代的最前列, 创造出超凡的业绩,代表着不久将来的潮流,并成为凡人的楷模。所以,对任何一个特定时代来讲,英雄的价值首先体现在:他代表着人类占有和实现其本质存在的最高水平,并始终引导、激励着全人类向 他们靠拢。此乃英雄价值的终极体现。 2、英雄是组织社会行为、促进人类发展的必然代表 组织起来的人类,大到一国一族,小到一家一班,必然需要各种层次的领导、各类组织的象征或各 种潮流的先知先觉者,总之,需要一个协调其行为、引导其精神、感召其思想的中心。专制也罢,民主 也罢,他们只会对这种需

11、求的强度和力度产生影响,但绝对动摇不了这种需求本身。道理很简单,没有 这种需求,也就没有了组织,更谈不上组成有机的人类社会。而担负这种领导、象征、先知等“中心” 功能者,应当而且必然是人类各层次的英雄。否则,庸者当道、草包专权,这样的人类、这样的社会何 来发展。此乃英雄价值的现实体现。 3、英雄人格、英雄精神和英雄功业 无论是何等的英雄,在道德、精神、功业等诸方面总有可取之处,关键在于庸者是否发现、体会或 认同他们。我们不难得出,英雄的那种可以发展到极致的崇高德行、珍贵精神和不朽功业,会给他们的 同类、他们同类的后来者产生多么巨大的感染、感化和认知,会给同类带来多么巨大的激励和信仰力量, 又会

12、给后来的发展积累下多么巨大的财富。面对英雄,庸者唯一正确的选择只能是:先去认同、去模仿、 去追随、去学习,从英雄身上获取力量、激发能量,进而再去超越。惟其如此,才能更为迅速健康地实 现人类的发展。此乃英雄价值的功利体现。 总之,英雄体现着人类自身价值的实现,激励、感召、组织、领导着全人类的发展; 英雄有如此之价值,难道不等于人类的价值吗? 二、论英雄崇尚 (一)我所理解的英雄崇尚 英雄崇尚,从原始意义上讲,应当是有组织的人类之一种天然情感,是一种对同类高尚德行、健康 心态和超凡力量所产生的发自内心的真诚认同、钦佩和崇敬。 唯有这样的崇尚,才是健康、良性、合理且必然存在的;而那种盲目的个人崇拜只

13、是这种健康崇尚 在病态方向上发展到极致的怪胎。 多年来,我一直用“英雄崇拜”一词来表达这种认识,却往往被人们固执地误解为单纯对伟人甚至 包括对枭雄的、五体投地式的、盲目的崇拜,甚至误解为“英雄史观”、误解为肆行文革期间的个人崇 拜。因此,我便改用一词:英雄崇尚。它实质上是一种“泛英雄崇拜”。其要点如下: 1、崇尚的性质是真诚自然的:这种崇尚不是外界强加给的,而是纯粹自我选择的产物,是真诚、热 情、没有压迫的;不是盲目的,而是分析批判的。人,个体及其群体,对本类异己对象的超凡内涵和成 就,油然产生一种情感上的崇敬、钦佩、向往、拜服等,这就是英雄崇尚;既真诚崇尚(发展到极致则 是崇拜)英雄的崇高德

14、行、健康心态和强大力量,又不会对他们毫无分析判断地言听计从。 2、崇尚的对象是泛化的:这种崇尚固然包括对少数的伟雄,更包括对众多的凡雄;从某种意义上讲, 对凡雄崇尚甚至有其更高的价值。因此,我推崇的英雄崇尚实际上既有别于卡莱尔式的英雄史观,也不 同于尼采式的“超人”论。 3、崇尚的情感强度,将随着崇尚者和被崇尚者的不同,表现出明显甚至巨大的差异。 (二)英雄崇尚的种类 总地讲,对每个个人在同类中的应有位置,大致可从两个方面去把握和评估:一是其个人素质(主 要是精神素质,包括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二是其创造的业绩。我们将此种评判标尺称作 基本标尺。 另方面,社会分工的细化和社会活动的复

15、杂化,使得每个人类个体只能从事某种(或几种)社会实 践。这样,行业性质的巨大差异,使不同行业间的个人业绩评估变得十分困难。此构成了评判的另种尺 度:行业标尺。 依照上述两类标尺,按对崇尚的强烈程度,可将英雄崇尚大致作如下划分: 1、认同:对同类异己所创造之突出业绩的认可、赞赏、学习和自勉。此乃英雄崇尚的基础和第一层 次。产生这种崇尚所需的唯一条件是:被崇尚者在本行业中、在发挥自身素质的某些方面上,有着超凡 表现并做出突出正向业绩。任何一人,哪怕再平凡不过,只要有此业绩表现,就应当得到同类其他成员 的认同,即使他的素质、业绩在别人、另行业看来甚至是不足道的。举个极端的例子:一个马路清洁工, 只要

16、他有突出的正向表现,不但应当得到同行业其他人员的崇尚,还应得到他行业、更高层次人员(诸 如哲学家、科学家甚至国家元首)的认同。“三人行必有我师”,也许隐含着这种道理;鲁迅先生在 “一件小事”中所表达的那种对黄包车夫的情感,也许类似于此处所论的认同。 英雄崇尚中的这种认同情感,多表现在对凡雄的崇尚之中。尽管这种崇尚看似微不足道,但实在是 至关重要,因为它是英雄崇尚的原始基础。一个社会若无此情怀,则难有其他种类的崇尚。 如若一人,不能从“低于”自己的他人身上挖掘出自身所需要的营养和优长,则此人必难获得更快 捷的进步。 2、崇敬:对同类异己所具突出水平(包括素质和业绩)的真诚钦佩、赞誉和拜服。此乃英雄崇尚的 第二层次 同行业间按基本标尺评判,某个体要么因其素质,要么因其业绩,确有超凡之处,确令他人感到自 愧不如,从而获得他人内心真诚的崇敬。相对于认同而言,此种情感具备更大的激励力量和榜样效果, 但需要被崇敬者具备更加优秀的素质且创造出更加超凡的业绩。 3、崇拜:对同类异己崇高德行、健康心态、强大力量及其超凡业绩所产生的真诚拜服和仰慕。此乃 英雄崇尚的最高层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