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减肥药应慎之又慎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7091003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3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吃减肥药应慎之又慎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吃减肥药应慎之又慎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吃减肥药应慎之又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吃减肥药应慎之又慎(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吃減肥藥應慎之又慎吃減肥藥應慎之又慎 僅四類人需服藥減肥僅四類人需服藥減肥 熱門關鍵詞: 減肥藥 | 肥胖 | 神經系統 除非特別聲明,大部份文章均爲原創,轉載請以鏈接形式標明本文地址 本文地址: http:/www.fkc- 受訪專家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內分泌科主任 曾龍驛教授 6月26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各地查處名為“減肥果”的假冒保健食品。通知指出,市場 上出現一類名為“減肥果”的膠囊,違規過量添加西藥鹽酸西布曲明。不少女性服用這類減肥保健品後,頭痛 頭暈、心悸、失眠、便秘,甚至出現精神失常、抑郁自殺的事件。專家指出,由於西藥鹽酸西布曲明副作用明 顯,目前臨床已極

2、少用於輔助減重的肥胖癥患者。 使用減肥藥應慎之又慎 減肥、減肥一些年輕女性常年把減肥掛在嘴邊,尤其在夏天,更是把減肥作為頭等大事,熱衷嘗試各種減 肥方法,甚至自行購買各種減肥茶、減肥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曾龍驛說,其實這類人群大 部分體重處於正常範圍,只是自己不滿意而已。他指出,不恰當的減肥,尤其是服用減肥藥,很多時候就是以 犧牲自己的“安全性”為代價來換取一時的療效。 曾龍驛教授說,大多數肥胖癥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控制飲食量,減少脂肪攝入,並增加體力活動,通常可以使 體重顯著減輕。如果通過以上手段仍不能減低體重,並伴有以下幾種情形才考慮用藥物輔助減重 1、食欲旺盛,餐前饑餓難忍,

3、每餐進食量較多; 2、合並高血糖、高血壓、血脂異常和脂肪肝; 3、合並有膝關節疼痛; 4、肥胖引起呼吸困難。 當BMI(身體質量指數,計算公式:體重(kg)/身高(m)的平方)24並伴有上述合並癥,或BMI28,經過3- 6個月單 純控制飲食和增加活動量仍不能減重5%,甚至體重有上升的趨勢,可以用藥物輔助治療。 臨床上使用的減重藥物主要有兩大類:第一類是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類藥物,主要通過抑制食欲達到減重效 果。曾龍驛教授說,這類藥物如西布曲明,由於全身副作用明顯,現在已極少用於肥胖癥患者;第二類是作用 於胃腸道,通過抑制食物的吸收達到能量負平衡的目的,如奧利司他,這類藥對腸道的副作用較為突出。

4、 曾龍驛教授強調,藥物治療僅僅適用於因肥胖而有致病危險性增高的患者,對於低危的肥胖患者應首選膳食和 運動療法。 此外,減肥的人尤其要警惕一些成分不明的減肥產品違法添加超標的西布曲明,鹽酸西布曲明每日攝入超過10 毫克會對人體帶來很大危害,影響神經系統,嚴重的會出現急性精神障礙。 被動減肥不如“主動出擊” 曾主任說,經常遇到一些肥胖癥的患者,不想運動,也不願意調節飲食,只寄希望於通過藥物進行被動減肥, 實際上,這種觀點是許多肥胖癥患者所犯的根本性錯誤,因為使用藥物減肥對身體健康會造成一定的損害。所 以,還是應該通過節食、運動等方式進行“主動減肥” 限制飲食 限制飲食和減少能量攝入應以減少脂肪為主

5、,而不是“少吃飯”,米飯、面食等碳水化合物有維持血糖水平的 作用,如果進食太少,發生低血糖導致強烈的饑餓感,反而使下一餐吃得更多。因此,適當註意選擇一些富含 優質蛋白如瘦肉、魚、蛋白和豆類食物。 為消除饑餓感,可多進食熱量少、體積大的食物,如蔬菜及瓜果等,宜限制吃零食和甜食及高熱量的食物。 1/2FKC- Health.Com:吃減肥藥應慎之又慎 僅四類人需服藥減肥加強運動 盡量創造更多的活動機會,比如用步行代替坐車,短途出行騎自行車;提前一站下車而後步行到目的地;爬樓 梯代替乘坐電梯等。經常做有氧的中、低強度的體力活動,如走路、慢跑、打羽毛球等,使體內的脂肪得以分 解。 速成減肥不可取,最好使每天膳食中的熱量比原來日常水平減少1/3,這是達到每周減低體重0.5公斤目標的一個 重要步驟。 參考鏈結: http:/ mrss/news/2009/07- 07/1764435.shtml 資料來源:羊城晚報 | 日期:2009- 07- 07 | 分類: 健美瘦身新聞消息 想獲得更多健康資訊和保健產品信息,歡迎訪問 健康之源http:/www.fkc- 網站。2/2FKC- Health.Com:吃減肥藥應慎之又慎 僅四類人需服藥減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