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嵩焘生平事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090859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郭嵩焘生平事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郭嵩焘生平事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郭嵩焘生平事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郭嵩焘生平事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郭嵩焘生平事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郭嵩焘生平事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郭嵩焘生平事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郭嵩焘生平事考郭嵩焘,湘阴人,我国晚清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杰出的思想家和渊博的学者。派名先杞,乳名崧龄(亦称“ 龄儿” ),字伯琮,号筠仙,或署云仙、筠轩、仁先。曾号南岳老僧、南岳老人,又别署玉池山农,晚更号玉池老人。在长沙筑室曰养知书屋,学者又称养知先生。家族历史据郭嵩焘自己主持编修的湘阴郭氏家谱记载,郭姓源自春秋时期的“ 虢”国,就是成语 “ 假虞灭虢 ” 中的“ 虢” 。虢郭二字相通。虢国被晋灭亡,虢公丑奔京师,遂姓郭氏。郭嵩焘的祖上原本居住江西信丰,后其中一支迁往广东南雄居住。湘阴郭氏始迁祖称姚山公。 姚山公于明朝末年 (万历或天启年间) 由广东南雄迁往湘阴居住。姚山公生有二子:有诚、

2、有达。自此,郭氏在湘阴生息繁衍,人丁兴旺,迅速发展成为当地的 “ 巨族” 。 从姚山公算起,郭嵩焘算是郭氏在湘阴的第十四代人。出生地与居住地郭氏迁居湘阴,世代居住在县城南部。郭嵩焘于 “1818 年 4 月 11 日(清嘉庆二十三年戊寅三月初七),出生于湖南省湘阴县城西正街面榴轩。” (郭嵩焘全集 集部三 年表,以下简称年表)当时的湘阴县城西正街约相当于今天湘阴县城的三井头地区。咸丰二年( 1852 年),为了躲避太平天国兵灾,在家守制的郭嵩焘在县城以南周吉岭玉池山下盖宅,取名尉迟山庄。这是郭嵩焘的第二个居住地。早在太平天国起义前夕,左宗棠、郭嵩焘预感动乱即将来临。为了避祸,二人相约到山间隐居

3、,称“为山居结邻之约”。(年表895 页)后来,左宗棠选择在梓木洞筑室居住,郭嵩焘也参与其中,其时,左宗植、左宗棠兄弟和郭嵩焘、郭崑焘兄弟都在梓木洞居住。咸丰三年,郭嵩焘赶赴江西帮助曾国藩,九月二十六日( 1853 年 10 月 28 日),郭嵩焘告别江忠源,仍然回到湘阴梓木洞居住。所以,梓木洞算是郭嵩焘的第三个居住地。1866 年(同治五年),郭嵩焘卸任署理广东巡抚,回到湖南,“赴长沙北乡沙坪罗汉庄,营建沙坪韩波塘新屋”(年表 905 页),这是郭嵩焘的第四个居住地。1870 年(同治九年),郭嵩焘举家迁往长沙,首先居住在“北门正街彭宅”(年表 906 页),“三月初九日( 4 月 9 日)

4、,购得长沙又一村六堆子一菜园,十一日即破土动工建新居”。“七月十八日(8 月 14 日),长沙又一村后六堆子新宅落成,取名养知书屋。”(年表906 页、907 页)这是郭嵩焘的第五个居住地。1879 年(光绪四年)郭嵩焘交卸驻英法公使,首先经过湘阴,然后去长沙。此后大部分时间居住在长沙, 直至 1891 年 7 月 18 日(光绪十七年六月十三日)在长沙病逝。逝世后归葬于湘阴县东70 里老冲坡之飘峰。这个地方,是郭嵩焘的归宿地和永久居住地。家世据称,郭嵩焘的曾祖父郭熊以经营借贷(民间资本或放高利贷)为营生。据老人讲,湘阴县城三井头外是湘江码头,从湘江、资江以及洞庭湖等地汇聚而来的船只停在这里,

5、船老板和“水手”们便上岸来购物、休闲、消遣,所以这里的“旅游业”很是发达,餐饮、住宿、妓院、烟馆、赌场以及各式商铺一应俱全,生意异常红火。郭嵩焘的曾祖父在这里经营“借贷”生意,自然赚得盆满钵满。郭嵩焘的祖父名叫郭诠世,为人特别慷慨、豪爽。这大概是经常跟“水手”们打交道的缘故,而且借贷生意本是一碗“江湖饭”,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但是,郭诠世还是留了一个心眼,就是让自己的儿子郭嵩焘的父亲郭家彪去读了书,通过了“童子试”,成为“县学生”。郭家彪同样为人豪爽,为了帮助别人常常不惜倾家荡产。由于郭诠世、郭家彪父子两代慷慨、豪爽,所以,郭家的财力渐渐消耗殆尽,遇上灾年,家中往往不能举餐。郭嵩焘的母亲姓

6、张氏,是一位非常贤德的妇女。曾国藩所撰敕封儒林郎郭府君暨张安人墓志铭写得清楚:郭嵩焘有三个弟弟,二弟崑焘,三弟芲焘, 都有成就,并有著作传世。 四弟先樾年仅四岁夭亡。但郭嵩焘自己主持编修的湘阴郭氏家谱又记载:家彪长子嵩焘、二子崑焘;“家暾子芲焘,派名先柏,字志诚,县学生员。”这样说来,芲焘又不是郭嵩焘的亲弟弟。郭嵩焘全集年表称:( 1835 年,道光十五年, 18 岁)“季弟先樾生。”按照“孟仲季”的说法,季弟,就是三弟,这样说起来,芲焘确实不在郭嵩焘兄弟之列。其中是何缘故,尚待考证。郭嵩焘主修郭氏家谱及曾国藩撰郭嵩焘父母墓志铭,都在早年。其时,郭嵩焘才任翰林院编修,而曾国藩也还是兵部侍郎。早

7、期学业由于父亲郭家彪是县学生,识得几个字,所以,郭嵩焘童年时期就跟着父亲读书。直到 11 岁,父亲才把郭嵩焘送到善化 (今长沙县) 李选臣先生那里读书。李选臣和郭家彪是挚友,所以,对郭嵩焘的教育极为认真。13 岁,郭嵩焘又回到湘阴,跟自己的堂伯父郭家瑞受学。道光十五年( 1835 年),郭嵩焘和二弟郭崑焘一起考中秀才。之后,郭嵩焘结婚,并进入湘阴县仰高书院读书。这一年,郭嵩焘18 岁。道光十六年( 1836 年),郭嵩焘入长沙岳麓书院读书,道光十七年(1837年)中举人,此后四次参加会试,都未能得中。道光二十七年( 1847 年)二月,郭嵩焘偕同仲弟崑焘一起抵达北京参加会试。四月考中进士,授翰

8、林院庶吉士。这时,郭嵩焘正好30 岁。婚姻郭嵩焘一生有二妻四妾,婚姻生活可谓“丰富多彩”。1835 年,刚上 18 岁的郭嵩焘就迎娶了他的首任妻子陈隆瑞。陈家与郭家是世交, 郭嵩焘岳父名叫陈兴垲。陈兴垲看着郭嵩焘长大,非常看好他,原本是要把自己的长女嫁给郭的,不料长女命薄早亡, 于是就把小女儿陈隆瑞嫁给了郭嵩焘。陈隆瑞温良贤淑, 与郭嵩焘感情很好,在郭嵩焘32 岁那年,为郭嵩焘生下长子郭立篪。但陈氏体弱多病,不幸于咸丰十一年(1861 年)五月初六日撒手西归。同治二年( 1863 年),46 岁的郭嵩焘出任两淮盐运使,紧接着又接到了署理广东巡抚的任命,春风得意,但是没有妻室,于是朋友们纷纷给他

9、做媒。这年的八月二十日,由冯桂芬、钱芝门等人做媒,郭嵩焘娶江苏太仓钱氏为继配。迎娶当天,郭嵩焘就在日记里写道:“新人貌陋,而一切举止似非纯良。”对钱氏印象极差。根据郭嵩焘本人的记载,钱氏嫁过来之后,一直吵闹不休:“多言狂躁,终日叫呶,有类疯颠,貌更凶戾,眉目皆竖。”嫁过来四日,就回了娘家。后来跟着郭嵩焘到广东上任,在海轮上,钱氏也是一路吵闹,为了躲避钱氏,本来晕船的郭嵩焘不得不站到甲板上经受海风吹打。到了广州后,钱氏吵闹得更凶了。郭嵩焘认为钱氏是闹着要回娘家,于是就打发她回去了。钱氏走后,郭嵩焘随即将钱氏的嫁妆一起寄回去, 并附信一封, 提出“分手”,从此两人不再相见。钱氏嫁过来之后,并未与郭

10、嵩焘“圆房”,此后,钱氏也没有再嫁,等于是为郭嵩焘守了一辈子活寡。郭嵩焘死后,钱氏才来到长沙,归入郭家。据郭嵩焘本人的记载,此事过错全在钱氏。但是,时人认为郭嵩焘本人也有责任,就连郭的至交好友曾国藩、李鸿章也曾为此事批评郭嵩焘,为钱氏抱屈。由于陈氏夫人多病,郭嵩焘大概于咸丰七年娶邹氏为妾,帮忙照顾家里(这段时间郭嵩焘在京城供职)。郭嵩焘非常喜爱邹氏,甚至钱氏吵闹,也是因为邹氏。因为郭嵩焘和钱氏成婚那天,郭嵩焘让邹氏穿着“命服”坐在钱氏的上头。钱氏大闹,或许因此而起。 钱氏走后,邹氏一直陪伴着郭嵩焘。 邹氏照顾郭嵩焘、料理郭氏一家尽心尽力, 不辞劳苦,郭嵩焘很是感激, 彼此感情深厚, 难舍难离。

11、同治八年( 1869 年)四月廿二日,郭嵩焘在亲戚的一片反对声中将邹氏扶正。同治九年( 1870 年)四月廿四日,邹氏病逝,郭嵩焘在其日记中用了“伤怆万状,吾将何以堪哉!”来描写心中的悲痛。在送葬的时候,他坚持以夫人的规格来安葬邹氏,“率男媳曾氏以下易衰服”。同治八年,郭嵩焘52 岁,也就是在邹氏夫人病重期间应该是扶正邹氏之时,纳婢女冯氏风儿为妾。同治十年( 1871 年),郭嵩焘又纳梁氏为妾。这位梁氏原本是官宦人家的婢女,后来作为中国首任驻外公使夫人陪同郭嵩焘出使英法。冯氏、梁氏都生有儿女。郭嵩焘还曾纳李氏为妾。李氏为何许人物,暂没有查到有关记载。纵观郭嵩焘的婚姻,为郭嵩焘付出最多、郭嵩焘为其付出最多的是邹氏。(作者系左宗棠书院院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