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最终提示(二)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090810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叙文最终提示(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记叙文最终提示(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记叙文最终提示(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记叙文最终提示(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记叙文最终提示(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叙文最终提示(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叙文最终提示(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局部探究题型及解答: 1辨析词语、选词填空。 (05故乡的榕树 “片片” “团团” “袅袅” “串串” )2词语的含义与表达效果例:(1)文章第段“理想锻造你的气质”一句中使用“锻造”一词有什么好处?(9 上学检给我未来孩子的信 )(2)说说文章用“笑嘻嘻地等着”形容新的一天的到来有什么好处?(日历 ) (3)请你说说文中段加点的“甩”和“抢”好在哪里?(哈尔滨心灵折旧费 ) (4)第 16 段中“她就这样,背负着她不能碰不能压的责任,吃力而又安详地等待着。 ”的 “吃力而又安详“是否矛盾?为什么?(05 区模拟母亲的情怀 ) 析: 要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的含义(本义+文中义)和作用(表现了

2、,突出了) 可从修辞的角度来答,如例题(3)说“具有的意味” 注意要分析出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或这个词语在文中如何运用的(即“*本来 指,在这里是说/形容) ,适当联系文章的中心或段落中心。 (内容) 问文中的词是否矛盾:分别解释,合起来分析其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扣中心 答:(1) “锻造”本指的锤炼金属,本文用在人的内在气质修养上,形象的写出理想对培 养气质的作用。使语言生动形象,具体可感。(2) “笑嘻嘻地”具有拟人的意味,赋予新的一天以人的情趣。生动形象的表现了作 者对新的一天的喜爱,以及对明天的希望。 (3) (分别理解)不矛盾,吃力指母亲为了儿女不辞辛劳,安详则指母亲不求回报和 对未来的

3、憧憬。 (从整体上分析)这句话看似矛盾恰恰体现了母爱的伟大。 注意:A 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 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 B 在这个问题上,现代文阅读和诗歌鉴赏的炼字差不多。比如:联系前两句诗,谈谈 “尚”字的表达作用。 (07 济南中考第 4 题)答案:“尚”是“还”的意思,第一句诗中“僵”和“孤”写出了诗人年老体衰,闲居乡下的生活状况,但诗人海向着区戍守边疆,表现出诗人强烈 的报国之情。3理解文中句子的含义 例:(1)文章结尾写到“那别的什么像只小手,躲在她的胸膛里,一下下,揪得她的心生 疼

4、。 ”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08 年中考倔强的仙人掌 ) (2)文章第段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些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使你在最严酷 的冬天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 ”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什么?(03A给我未来孩子的信 ) (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09 中考原谅 ) 析:理解句子的含义就是理解句子关键词的含义。 有深层含义的句子往往使用了某种修辞或写作手法,故意将句子的真实含义隐藏,就 好像为它遮上了一层面纱。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就应先看清它所借用的“隐身”手法, 换作自己直白简练的语言去表述。要读出散文的言下之意,散文讲究含蓄美,不少地方点 到即止。如果一目十行,

5、往往忽略过去了。 两步:一是“翻译句子” ,抓住关键词解释浅层含义; 二是结合语段或文章中心,理解深层含义。 答:(1)老头儿的真诚、善良、淳朴,让女人为自己的多疑、世故和对老人的不信任而深 深地自责。 (关键词“别的什么” “生疼” ) (2)即使是在人生最困难得时期,也不会忘记那些美好的事物,要对生活充满信心, 不灰心丧气。 (这个句子是比喻句,理解句子的含义就是找出比喻的本体“最严酷的冬 天”指什么?“玫瑰的芳香指什么?) (3)听到女儿的经历,我被陌生人对女儿的原谅深深打动了;为女儿能有这样一份原 谅别人的爱心而欣慰;为自己差点儿伤害女侍而愧疚。 (解释眼眶全湿的含义)4.品味句子的表

6、达效果,赏析句子;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例:(1)简要分析第四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河北昙花终于怒放 )(2)请结合内容,赏析下面句子。 “它向大海的黑暗心脏深处延伸,仿佛在召唤着迷航 的人回家。 ” (沈阳迷雾灯塔之光 ) (3)文章结尾处写到“如果说生命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那么在我的生命的这幅画卷 中,那路边的野菊花就该是神来之笔吧!”请你说说这句话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生命 中那片野菊花(4)选文第九段在全文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河北昙花终于怒放 ) 析:问表达效果和赏析句子主要从内容和语言方面考虑。 问句子作用一般应从内容、结构和语言三方面去分析。 A 内容上应从句子

7、表现的句意和与中心的关系上分析考虑,如点明中心/突出中心/深 化中心等等。 B 结构上,应从是文章线索、总领全文、承上启下、为下文作铺垫、照应前文、总结 全文等作用的角度去分析。 C 语言上,可以从句子所用修辞和句式特点考虑,说明其表达作用。 答:(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昙花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描写昙花含苞待放的情 景 (2)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海的最深处比作黑暗的心脏,赋予灯塔之光 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的写出灯塔之光照向大海的深处,给大海上迷航的船只指明方向。 (3)结构上总结全文,首尾照应。内容上深化中心,用了比喻的修辞,形象的写出野 菊花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意义和给我的精

8、神力量。 (4)内容上抒发了作者对昙花的喜爱之情。结构上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5圈点批注: 例:请按要求,分别为文中 AB 两处的词语和句子作批注。 (1)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对句中框定的词语“阴霾”作注。 (2)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品评赏析画线句。 “我亲爱的女儿没关系。 ” (09 年中考原谅17 题) 另:倔强的仙人掌18 题 默爱如山20 题 暖冬3 题 琴声中的玫瑰20 题 析:A 词语:解释词语(本义+语境义)+分析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看这个词是写什么的,写人动作语言表情心理的词就分析写出动作语言的什么特点, 表达人物什么心情,表现人物什么精神品质。至少答到人物心情这一步

9、。 写景物或场面的的分析出景物的特点或者场面的特点。 带修辞的分析修辞的效果,如沉默的竹笛中“捎“这个词就带有拟人意味。有些词语不含修辞,但是仍然可以使表达变得生动形象,如故乡的榕树中“镌刻” 一词,形象的写出故乡给作者留下的记忆之深刻。碰到这类词语,在分析其作用的时候要 说生动形象的写出了) B 句子:指出句子特点(描写手法/修辞/句式)+分析句子含义和对表现人物或中心所 起的作用(这里写了,表现出) (句子也要看句子是写什么的。小说或者叙事散文如果是写人的从描写方法角度看; 写景的看看是不是环境描写;散文有可能从语言角度考察,那就分析修辞、句式的作用) 答:原谅词语:阴霾原指的空气混浊(本

10、义) ,这里形容脸色阴沉(语境义) ,写出了 我当时的愤怒和不满。 (心理)句子:这句话通过女儿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句子特点) ,形象传神的描绘出女 儿急于保护女侍的迫切心情和真诚态度(心理) ,表现女儿的善良、宽容的品质(性格品质) 。 默爱如山词语:“抠”是挖的意思, “摸”是抚摸的意思。 (解词) “又抠又摸”通 过描写父亲看庙画时的动作,表现了父亲看庙画时的仔细(动作特点) ,对庙画的喜爱,对 文化的神往(心理) 。句子:句通过描写寒冷、寂静的环境(句子特点) ,渲染一种父子离别时凄清的情景, 表达了“我”对父亲的依恋之情(作用) 。 (这个句子要从环境描写的角度分析) 暖冬词语

11、:“烙”的意思是用烧热了的金属器物烫(解词) ,形象的写出母亲为他 做棉衣的事给他的印象深刻,表现他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作用) 。 句子:运用比喻、拟人手法, (句子特点)把目光比作春天的阳光,形象的写出目光给 儿子带来的温暖, “随着” “织”赋予了目光以人的动作(如何运用) ,形象的写了母亲一直 用自己的爱伴随儿子成长(作用) 。 (这句要从修辞角度分析) 琴声中的玫瑰词语:淡淡,冷淡的意思(解词) 。生动的写出小雪妈妈对改指导教 师姓名的事情不热心,毫无兴趣(心理) 。 句子:运用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描写方法) ,写出小雪内心的矛盾和不想遵从那位评 委建议的心理(心理) 。表现出她是个

12、懂事,柔中带刚的孩子,心灵纯洁的孩子。 (品质) 注意:圈点评注题其实是词语含义作用和句子含义作用的整合题。同学们把这个题同上面 2、3、4 三个问题结合起来看。 【修辞】此类题目经常以“分析句子表达效果/表达作用”或者“圈点评注“的形式出现。 例:如何理解“在生命的长河里徜徉,谁都会有拿不准的时候,感觉自己没分量,快被命 运冲走,若是此时传来一个振奋的声音,也许这个人就会成为一座大山。 ”这句话的表达作 用? 答:指出修辞手法+此种修辞在文中的具体运用+此种修辞的一般作用+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的作用(句子中心) 例: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得到别人喝彩而重新振奋起来的人比作一座大山。 指

13、出修辞手法 此种修辞在文中的具体运用 生动形象地 揭示了一声喝彩对一个人的重要作用,它可以使人走出阴影,成就辉煌。 此种修辞的一般作用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作用(句子中心) 常见的修辞及其作用: 比喻: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抒发了) 拟人:生动亲切的表达作者的感情 排比:增强语势,使结构工整流畅,突出强调了 对比: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的感情 反复:突出强调的感情反语:强烈的讽刺效果 引用:引用诗文名句是文章语言典雅,富有文采。 对偶:句式整齐,结构统一。 夸张:极力突出。6概括人物性格特点或者结合内容(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例:(1)阅读文章后,请简要概括科林是个怎样的男孩。 (沈阳迷雾灯塔之光

14、) (2)文中的司机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事例简要分析。 (河南前方遭遇塌方 ) (3)在“我”的成长历程中,爸爸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请结合文中的描写,谈谈你对 文中爸爸的认识。 (06 年中考我看到一条河 ) 析:概括人物形象,只简要答出人物的思想性格特点即可,不需分析。 结合内容分析人物形象,要首先概括出人物思想性格特点,然后用你的语言概括文章 相关情节或者摘抄文中相关语句进行分析。 结合文章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在概括出人物性格特点后,具体分析时必须用引号摘引 原文的词句。 答:(1)科林是个聪明、懂事能干、有主见的孩子,他做事果敢执着,关爱父亲。 (2)司机:沉稳果断:遭遇塌方时,不慌乱

15、,冷静处理。有责任感,勇于担当: 让大家下车,把危险留给自己。富有行车经验:路况好时开车“平稳”,路况险时“小心谨 慎”,过了危险地带“飞快加速”。普通但又勇敢:尽管紧张得手心里都是冷汗,但还是勇 敢地面对危险的挑战。稳重,不张扬:大家在车上唱歌时,他“一言不发,微微笑着,平 稳地开着车”;举办晚会时,他“坐在角落里默默地听大家唱歌”,其实他唱歌“非常好听”。 能记着别人给予自己的帮助:主动邀请陪他过险关“我”一起唱歌。 (3)爸爸是一个关爱孩子、理解孩子,并善于引导教育孩子的人。如在“我”即将走 进深水时,他“叼着烟斗”看似“毫不担心”的样子是对“我”无言的鼓舞;当“我”得 胜而归的时候, “爸爸紧紧拥抱了我”是对“我”最好的赞赏;当“我”发现了 “水珠不 断从他的衣角上滴下来”时, “我”才明白父亲对“我”是如此的关爱,只是为了更好地教 育引导“我” ,他选择了一种不同于他人的教育方式。7概括人物或者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 例:(1)在下面方框内,填写表明作者心情随昙花的生长儿发生变化的词语。 (河北昙 花 ) (2)全文以竹笛为线索,叙述了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填空。盼望( )( )平静 (沉默的竹笛 ) (3)请你说说文中“我”与“父亲”之间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默爱如山 ) “我”对“父亲”的感情从_,到_,再到_怜惜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