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三政治复习课件:政治生活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089494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62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高三政治复习课件:政治生活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16高三政治复习课件:政治生活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16高三政治复习课件:政治生活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16高三政治复习课件:政治生活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16高三政治复习课件:政治生活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高三政治复习课件:政治生活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高三政治复习课件:政治生活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考纲 展示1.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及宗教政策(1)我国是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我国处处理民族关系的基 本原则则;(3)我国的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4)我国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的优优越性;(5)我国 的宗教政策。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义是由 道路、理论论体系、制度三 位一体构成的考点突破热点聚焦基础整合基础整合 基础梳理 网络构建基础梳理一、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 。3.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 的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各民族共同繁荣维护国

2、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二、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 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2)自治地方: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3)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 。(4)前提和基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 为前提和基础。(5)自治权: 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立法自治权、 、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各少数民族聚居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国家统一自治权 变通执行权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性社会基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3、 、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政治基础:各族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 的民族关系。(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 。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大杂居相互依存当家作主民族自治地方不包括民族乡,自治机关不包括自治地方的司法机关。特别提示三、我国的宗教政策1.我国宗教概况(1)我国是多宗教国家,信教人数比例不大,绝对数字不小。(2)在社会主义社会宗教还将长期存在。2.全面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实行宗教 政策。(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3)我国宗教坚持 的原则。(4)积极引导宗教与 相适应。

4、信仰自由独立自主自办 社会主义社会3.弘扬科学精神(1)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对人民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和的宣传教育。(2)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神论我国宗教信仰自由,并不是不对宗教进行管理,而是维护信教群众和 不信教群众共同的利益。特别提示四、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成(1)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 、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2)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 。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1)坚持把根

5、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 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理论体系实现途径根本保障基本经济制度(2)坚持把 的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3)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有机结合起来。3.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国家层面依法治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网络构建考点突破 精讲考点 典题例练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及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考点一考点透析 1.我国的民族关系(1)新型民族关系原因我国铲铲除了民族压压迫和民族歧视视的阶级阶级 根源 关系平等团结团

6、结 互助和谐谐的社会主义义民族关系(2)民族现状:历史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状 况依然存在。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 平等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发展程度上的区别别,绝绝无高 低优优劣之分。 各民族人民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经济 、文化 和社会等方面的权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应尽的义务义务 民族 团结表现现:我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处、友好往来、互相合 作、共同奋奋斗,谁谁也离不开谁谁的大团结团结 局面。 意义义:民族的团结团结 、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 家综综合国力的重要标标志之一,是社会稳稳定的前提,是 经济发经济发 展和社会进进步的保证证,是国家统统一的基础

7、础 各民族 共同 繁荣表现现:各民族共同发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原因:是由社会主义义的本质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实现现 代化和中华华民族实现伟实现伟 大复兴兴的必然要求3.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具体要求(1)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3)每个公民都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易错辨析1.(2014年天津文综,8)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辨析: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2.(2012年江苏政治,17B)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辨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新型的民族关

8、系,民族平等、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3.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增进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治保证。辨析:民族平等是促进民族团结的政治保证。命题探究命题角度1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高考扫描:2014年天津,8,选;2014年安徽,5,选;2013年北京,34,选 ;2012年江苏,17,选。典例导引 (2014年天津文综,8,4分)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47个聚居民族繁衍生息。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合作的密切程度前所未有。正是这种大团结、大统一、大交流,有力地促进了新疆各民族经济和文

9、化的迅速发展。这表明( )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颠倒了民族团结与民族平等的关系。材料强调,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加强民族团结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符合题意。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错误。答案为C。考点二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考点透析1.正确理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见附表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的关系基本原则基本政策 区别民族平等、民族团

10、结团结 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联系我国处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则是制定和实实行我国民族政策的基 础础和理论论依据,而我国的民族政策体现现了我国处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 原则则,是对对基本原则则的具体落实实;为为了实现实现 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团结 和共同繁荣,从而维护维护 国家的主权权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 实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实行则则有利于维维 护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权利,实现实现 各民族的团结团结 和共同繁荣易错辨析1.(2014年天津文综,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辨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2.(2

11、014年安徽文综,5)民主团结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辨析: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3.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自治权。辨析: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依法享有充分的自治权。命题探究 命题角度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高考扫描:2014年新课标全国文综,15,选;2011年重庆,34,选。典例导引 (2014年新课标全国文综,15,4分)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20102012年,中央财政对8个民族省区(即5个自治区和青海、贵州、云南3个省)的转移支付总额达26 055亿元。国家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是( )提高

12、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地位的主要手段 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更多自治权的措施 协调少数民族特殊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表现 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央财政对8个民族省区转移支付,坚持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有利于协调少数民族特殊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也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符合题意。上述举措与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地位及自治权无关,不符合题意。答案为D。技法指导 采取“定向排除法”解答组合类选择题自治权是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不能随意地扩大和缩小,可见错误。所以依据错误,由此我们可以排除A和C选项。然后对比B

13、和D选项,因为都包含,所以只要区分和就可以了。考点三我国的宗教政策考点透析 1.关于宗教政策的几个注意点政策注意点 实行宗教信仰 自由政策我国实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实质 是使宗教信仰成为为公民个人的自由选择选择 ,成为为 个人的私事。国家保护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动,这这里的“正常”,其实实就是指在宪宪法、 法律和政策所允许许的范围围内进进行的活动动。宗教不能干预预国家行政、教育、司法 等。中国共产党党员员不能信教依法加强对宗 教事务的管理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务并不是要限制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而是为为了保护护公民的这项这项 权权利。不法分子利用宗教进进行违违法犯罪活动动和境外势势力利用宗教进进行渗

14、透,这这些 情况的存在使得国家有必要对对宗教事务务依法进进行管理。以宗教为为幌子或者披着 宗教的外衣进进行的违违法犯罪活动动,都不是正常的宗教活动动,对这对这 些活动动的管理并不 是侵犯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坚持独立自主 自办的原则我国的宗教团团体和宗教事务务不受外国势势力的支配。我国的宗教坚坚持独立自主 自办办的原则则并不是要阻止宗教界开展对对外交往。我国宗教界的对对外交往,是我国 对对外开放的一部分 积极引导宗教 与社会主义社 会相适应积积极引导导宗教与社会主义义社会相适应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 仰,而是对对他们进们进 行“两个要求”“两个支持”;也不是说说宗教已经经不存在

15、消极作 用,而是通过对过对 宗教进进行引导导,限制其消极作用,发挥发挥 其积积极作用2.民族、宗教问题与国家的关系(1)民族、宗教与国家密切联系,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是由一定的民族组成,而多数民族又有一定的宗教信仰,因此民族、宗教无小事,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同时多种宗教流传、许多少数民族几乎全民族信教,因此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必须正确贯彻执行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政权。3.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认识应注意以下几点(1)不能认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鼓励公民信教。对全体公民进行唯物主义、无神论教育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2)不能认为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就是限制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政府只有对宗教事务依法进行管理,才能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3)不能认为我国宗教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