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港舞弊案例分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089484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4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锦州港舞弊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锦州港舞弊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锦州港舞弊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锦州港舞弊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锦州港舞弊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锦州港舞弊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锦州港舞弊案例分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组成员:陈笑聪 曹国俊 岳小迪 黄顺 黄绿公司简介公司系由锦州港务局等三家单位于1993年 2月共同发起设立,始以发起人净资产折为发 起人股22400万股,同时定向募集法人股 14400万股,内部职工股9200万股,1998年5 月5日发行境内外资股11100万股(B股)和 1999年5月7日发行公众股6000万股后,公司 总股本达63100万股。并分别于1998年5月19 日、1999年6月9日在上交所上市交易。 一份报道揭开造假内幕 “锦州港有明显的财务问题,我们仅用了一个晚上就通过其公开信息分 析出来了。”早在10月14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青年学者、网名“飞草 ”的财务专栏撰稿人就这样

2、告诉记者。10月15日,锦州港对记者转达的该学者的质疑材料持明确的否认态度。 10月16日,这一资料通过和讯网公开,舆论哗然。10月17日,交易所对 锦州港实施停牌处理。锦州港称,交易所提供的理由正是由该学者质疑 文章引发的“市场重大传闻”。10月17日当天,锦州港突然态度有变,并告知记者:“似乎也不好说该 学者的质疑完全失真”。正逢此时,锦州港召开临时股东大会,选出了 接任张宏伟董事长职务的“新人” ,更引发公众的种种猜测。10月22日,锦州港公告了推选新董事长和财政部对其核查的结果,承认 了2000年以前虚增业绩和资产的事实,从而部分证实了仅仅在几天前还 被锦州港定性为“失真”的学者质疑。

3、虚增收入3.6亿罚款10万 锦州港(600190、900952)董事会2002年10月22日发布 公告称,日前公司收到财政部下达的关于锦州港股份有限 公司的行政处罚决定,要求公司对不符合会计法和会 计制度的行为限期整改,予以纠正,同时处以罚款10万元。 公告称,2001年9月至12月,财政部对公司2000年及以前 年度执行会计法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果认为,公司 2000年及以前年度多确认收入36717万元。公司将应计入财 务费用的利息支出予以资本化,少计财务费用4945万元;同 时,由于工程完工转入固定资产不及时,折旧计提起始月份 不准确及港口设施、设备资产分类不适当等导致2000年度少 计

4、提折旧780万元,相应地少计主营业务成本等780万元。此 外,公司对在建工程确认不准确,1998年2000年多列资产 11939万元(实际虚增资产43803万元)。造假手法揭密锦州港的造假手法并不高明,让我们 从锦州港公开披露的历年数据,慢慢揭 开锦州港的全貌.(无特别指明,单位 均为万元 )锦州港2001年实现吞吐量1110万吨,实现净利润4817 万元,但该公司2001上半年实现吞吐量540万吨,实现净 利润5359万元,也就是说,锦州港2001年下半年虽然实现 吞吐量570万吨,但实际已出现亏损520万元;而2002年上 半年锦州港实现吞吐量693万吨,又实现净利润3297万元 ,这反复

5、无常业绩背后是什么? 2001(上) 2001(下) 2002(上) 吞吐量 540.00570.00693.00净净利润润 5,359.00-520.003,297.002002(上)20012000199919981997 吞吐量( 万吨)692.6 1,110.2 1,005.6 735.6 574.5 503.6 净净利润润3,296.554,817.329,082.7514,726.15 11,606.6 16,952.5锦州港1997年实现吞吐量只有504万吨,但净利润有 16952万元;而2001年实现吞吐量1110万吨,实现净利润 只有4817万元。锦州港1997年以来,总体上

6、出现“增量不 增收“现象,除了1999年,该公司净利润由1997年的 16954万元一路下滑至2001年的4817万元,这与港口行业 经济效益趋好情势背道而驰,1999年为何会出现反常, 实现净利润14726万元?我们怀疑,这里面有利润操纵因 素. 2002(上)20012000199919981997 其它 收入1,2422,2566,30210,1017,4088,477装卸收入 合计计14,67226,39724,11021,50918,61216,765吨费费率 (元/吨)212424293233虽然吨费率由最高的33元降至21元,但吞吐费增加1倍多,从上表可以 看到,锦州港装卸收入逐

7、年在增加;之所以出现“增量不增收“现象,主要原 因与“其它收入“急剧减少也有密切关系,“其它收入“由1999年的10101万元降 至2001年的2256万元,整整少了7845万元,该收入减少对税后利润影响是- 6669万元。从上表,我们可以发现,锦州港主营收入中的“其它收入“与“吞吐 量“不成正比,1999年达到历史最高峰10101万元,而相邻两个年度1998年及 2000年“其它收入“分别只有7408万元、6302万元,据1999年招股说明书称:“ 其他收入“为船务代理费、堆存费、集装箱装卸、船方服务费、倒运费、加班 费、铁路使用费和船舶速遣费,为何上下年度会相差几千万元?特别是2001 年

8、只剩下2256万元,2002年上半年也只有1242万元? 2002(上)2001200019991998 经营经营 活动净现动净现 金 流3,85115,48017,66118,15513,458 投资资活动净现动净现 金 流-8,650-69,892-23,625-29,639-17,200 筹资资活动净现动净现 金 流-8,00552,7128,28218,73622,975 现现金净净流量-12,804-1,7002,3187,25219,229从现金流量表我们可以看到,锦州港账面上经营 性现金流不错,但大家应注意到,该公司自1998年以来 一直有巨额的投资性现金净流出,累计高达1490

9、06万元 。实际上,自1997年以来,锦州港通过股权融资筹资 40919万元(A股23400万元,B股17519万元),银行贷款 净增108204万元,这些钱用到哪里去呢? 2002(上)2001200019991998合计计折旧费费2,382 3,9103,0362,5132,498 14,339财务费财务费 用1,483 3,1392,2838821,2809,067合计计3,865 7,0495,3193,3953,778 23,406对于出现的“增量不增收”现象,公司的一个解 释是:固定资产折旧费及财务费用增加。锦州港为何“ 固定资产折旧费及财务费用增加“? 1996199719981

10、999200020012002.06.30 固定资产资产 原 值值51,85683,59983,86688,166116,979155,509159,839 固定资产净资产净 值值46,88076,89874,85376,734102,637137,291139,558在建工程23,7146,00624,22141,35641,78747,41348,127 固定资产资产 合 计计70,70282,98799,754118,153144,485184,763187,757该公司固定资产由1997年初的70702万元增至2002 年中期的187757万元,净增117055万元,由于固定资 产及银

11、行借款急剧增加,导致折旧费及财务费用也急 剧增加。但公司真的有那么资产么?我们再来看同行 业的总资产周转率:上市公司 2002(上) 20012000 上港集箱 0.150.290.34 重庆庆港九 0.060.130.14 天津港 0.20.40.31 深赤湾 0.150.210.22 盐盐田港 0.070.110.09 平均值值 0.140.280.22 锦锦州港 0.050.110.14截止2001年末,锦州港总资产29.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8.5亿元;天 津港(600717)总资产28.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7.5亿元,但2001年天津港 实现收入10亿元,而锦州港只有2.8亿元;与

12、其邻近的次新股营口港 (600317),2001年实现收入2亿元,但总资产只有3.9亿元,其中固定资产 3.4亿元。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到,同行业2002年上半年总资产周转率平均 是0.14次,而锦州港只有0.05次,2001年同行业总资产周转率是0.28次, 而锦州港只有0.11次,总资产周转率明显低于同行是否意味着锦州港资产 使用效率低?当然如果仅仅是资产使用效率低,那只是管理的问题,我们 怀疑锦州港是否真得有这么多资产。 2001年主营营收 入固定资产净资产净 值值固定资产资产 周转转 率 上港集箱 213,847 374,049 0.57 营营口港 20,391 34,204 0.6 重

13、庆庆港九 10,297 41,701 0.25 天津港 100,067 149,635 0.67 深赤湾 47,585 118,886 0.4 盐盐田港 38,341 105,441 0.36 锦锦州港 28,653 137,291 0.21由于锦州港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主要构成是码头及辅助设施,很 多固定资产不象房产、设备那么直观,就象蓝田股份在水底下打了 多少桩谁不清楚一样,锦州港到底在码头投了多少钱极难验证,一 个小港口的资产竟接近天津港的资产,天津港10个亿的销售额而锦州港只 有3个亿的规模。这很容易使人想到“虚增经营性现金流入同时虚增投资性 流出”的手法虚增收益同时虚增固定资产。锦州港

14、1996年1999年四年间造假手法非常 简单,就是直接虚增应收账款或货币资金。但这 样的造假手法非常危险,截至1999年末,该公司 账面货币资金只有45693万元,其中有21367万元 是虚构的。不清楚锦州港是否与银行勾结,否则 虚增巨额银行存款在审计过程中还是比较容易发 现的。锦州港可能也意识到这种造假手法不保险 ,从2000年开始有意填补银行存款巨额窟窿,假 账主要从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走。到了2001年, 可能担心虚构巨额银行存款被查,通过虚增在建 工程名义将银行存款窟窿补上。这样,到了2001 年末,货币资金被填实了,而资产虚增了43803 万元。 锦州港造假牵连毕马威华振 锦州港(60

15、0190、900952)A股、B股分别于1999年和1998年在上海 证券交易所上市,境内审计工作委托给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境外 审计由毕马威香港会计师行完成,历年审计报告均被毕马威出具标准无 保留意见。因数篇质疑锦州港文章而掀起轩然大波的飞草,称自己虽然有注册 会计师资格,但水平也就相当于会计师事务所里的一名注会助理,自己 的分析方法很简单,并没有独到之处,简而言之就是将公司的财务数据 作纵向和横向分析。用一个晚上,通过公开数据就发现了锦州港的财务 问题,而毕马威华振拿着审计费连续数年竟没有发现锦州港的问题,个 中原由值得深究;尤其是锦州港业绩和资产虚增近5亿元,都在该事务 所审计期内。

16、这一问题确实值得关注。毕马威在北京和香港的这两家会计师行,因为涉嫌在锦州港虚假陈 述案中负有连带责任,成为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被投资者 起诉的第一家。与此同时,这也是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在国内证券民 事赔偿案中首次成为被告。 注册会计师行业应得到的启示 1银行存款审计的重要性:锦州港、银广夏、蓝田股份都涉及虚增 巨额银行存款,可见货币资金造假的普遍性。但有的注册会计师往往认 为银行存款审计不过是对对银行对账单及发发银行询证函而已,殊不知 ,如今银行对账单及银行询证函的可靠性变得越来越差,尤其是在客户 与银行勾结的情况下。 2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审计的重要性:蓝田股份、麦科特、锦州港 、银广夏都利用虚增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造假,蓝田股份虚增固定资产 高达15亿元。在中介机构信誉危机背景下,一些竣工结算书、结算审核 书的可靠性也越来越差,单凭竣工结算书、结算审核书等来核实固定资 产价值看来是不行了。对于在建工程审计,更需要谨慎,尤其是预付工 程款、设备款很可能是假的。 3应收款项及存货仍是审计的重点:银广夏、黎明股份、蓝田股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