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绝式压缩氧气自救器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7089448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40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隔绝式压缩氧气自救器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隔绝式压缩氧气自救器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隔绝式压缩氧气自救器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隔绝式压缩氧气自救器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隔绝式压缩氧气自救器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隔绝式压缩氧气自救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隔绝式压缩氧气自救器(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ICS73.010 D09 备案号: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安 全 生 产 行 业 标 准AQAQ10542008隔绝式压缩氧气自救器 self-rescuer of isolated and copressed oxygen (送审稿) (送审稿) 2007 年 11 月 2008-11-19 发布 2009-01-01 实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AQ 10542008 I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产品型式、型号和分类 -2 5 技术要求 2 6 试验方法 4 7 检验规则 12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3 附录 A

2、(规范性附录) 15 AQ 10542008 II 前 言 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矿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 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 山西虹安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余进、张新民、李新文、孟金锁、马善清、李振新、陈福明、戴峻、朱世安、朱龙辉、张志强、马云龙 董瑾、马龙等。 本标准首次发布。 AQ 10542008 1 隔绝式压缩氧气自救器 1 范围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隔绝式压缩氧气自救

3、器的产品型式、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 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矿山井下、 石油化工、 隧道工程等涉及到作业人员危险场所个人逃生使用隔绝式压缩 氧气自救器(以下简称:自救器)的设计、生产制造和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52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

4、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B/T531 橡胶袖珍硬度计压入硬度试验方法 GB/T1226 一般压力表 GB/T2423.17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 Ka:盐雾试验方法 GB2890 过滤式防毒面具通用技术条件 GB/T3512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 GB/T3836.1-2000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 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GB5099 钢质无缝气瓶 GB8982 医用氧气 GB/T10111 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 GB/T15256 硫化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多试样法) HG/T2198 硫化橡胶物理试验方法的一般要求 MT113 煤矿井下用

5、聚合物制品阻燃抗静电性通用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 MT454 压缩氧呼吸器和压缩氧自救器用二氧化碳吸收剂氢氧化钙技术条件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0 年颁发 3 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 3.1 额定防护时间 额定防护时间 nominal protection time 在规定作功功率条件下,自救器符合防护性能要求的公称使用时间。 3.2 防护时间防护时间 protection time 在规定作功功率条件下,自救器符合防护性能要求的实际使用时间。 3.3 高压系统 高压系统 high pressure system AQ 10542008 2 包括氧气瓶、氧气瓶开关、减压器、手动补

6、给阀和压力指示计等高压部分及其连接件所形成的高压 气路。 3.4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 breathing system 包括口具(面罩) 、鼻夹、呼吸导管、气囊、排气阀和供氧装置等及其连接件与佩戴者呼吸器官所 形成的起呼吸保护作用的系统。 3.5 定量供氧 定量供氧 oxygen delivery by constant flow 高压氧气经减压器减压后,通过节流孔以规定的流量连接向呼吸系统供氧。 3.6 手动补给供氧 手动补给供氧 oxygen delivery by manual switch 用手按动,使手动补给阀直接向呼吸系统供氧。 3.7 自动补给供氧 自动补给供氧 oxygen d

7、elivery by demand valve 呼吸系统内压力下降到规定压力值时,自动补给阀自动开启向呼吸系统供氧。 4 产品型式、型号和分类 4 产品型式、型号和分类 4.1 产品型式 产品型式 以高压容器压缩充填氧气作为氧气源的循环充气的隔绝式自救器。 4.2 产品型号 产品型号 型号标记说明: Z Y XF ()检验单位统一排列顺序号; 额定防护时间:15、30、45、60、90、120(min) ; 第二特征代号:X 为循环式,F 为往复式; 第一特征代号:压缩氧; 。 产品类型代号:自救器。 4.3 产品分类产品分类 4.3.1 按供氧方式分为: 呼吸方式分为内循环式和往复式两种。其

8、中为: 定量供氧、手动补给供氧型; 定量供氧、自动补给供氧型; 定量供氧、手动和自动补给供氧兼用型; 4.3.2 按额定防护时间分为六种,其基本参数如表 1。 表 1 型号及规格 作功功率 W 额定防护时间min O2瓶额定压力 MPa O2储量 L 整体质量 kg ZY(XF)15 15 40 2.5 ZY(XF) 30 55 30 20 56 3.0 AQ 10542008 3 ZY(XF) 45 45 80 ZY(XF) 60 60 140 3.5 ZY(XF) 90 90 180 4.5 ZY (XF)120 120 240 5.5 5 技术要求 5 技术要求 5.1 一般要求 一般要

9、求 5.1.1 产品应符合本标准中规定技术指标要求的同时,并按照相关规定程序审核批准的设计图纸和技术 文件进行生产制造。 5.1.2 产品在下列环境中使用时应能可靠地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在下列条件应正常使用。 其气体及含量条件为:CO(010)%;SO2(02)%;H2S(01)%;NO2(01)%;CO2 (0100)%;CH4(0100)%;N2(0100)%;浮尘在 10g /m3以下。 大气压力: (70125)kPa; 相对湿度: (098)%(25) ; 温度: (1040)。 5.2 产品外观质量 产品外观质量 产品外观应有明显的安全标志准用证编号,上壳内部应设置防伪条码(编码信息

10、量:企业和产品名 称型号,生产日期和批次,出厂检验员等) ,外壳不得有明显肉眼可见的划伤和磕痕。 5.3 防护性能 防护性能 5.3.1 吸气中 O2浓度,在额定防护时间内,在开始 1 分钟内,O2浓度短时允许不低于 19,3 分钟后, O2浓度不低于 21,额定时间内吸气中 O2浓度应不低于 25%。 5.3.2 吸气中 CO2浓度,在额定防护时间内吸气中 CO2浓度应不大于 2.0%。 5.3.3 吸气中应无刺激性气味、无有毒有害气体,其粉尘量不应使佩戴者呼吸受到影响。 5.3.4 吸气温度,额定防护时间内在 203的环境温度下,吸气温度应不大于 50。 5.3.5 通气阻力,防护性能试验

11、后,清净罐的通气阻力应不大于 200Pa。 5.4 气密性 气密性 5.4.1 高压气密性,高压系统经气密性试验,系统内的接合点应不漏气。 5.4.2 正、负压气密性,呼吸系统经正压和负压气密性试验测定,其压力变化值应不大于 50Pa。 5.5 供氧性能 供氧性能 5.5.1 定量供氧量,当氧气瓶压力为(203)MPa 时,定量供氧量应不小于 1.2L/min。 5.5.2 自动补给供氧量,当氧气瓶压力为(205)MPa 时,供氧量应不小于 60 L/min。 5.5.3 手动补给供氧量,当氧气瓶压力为(205)MPa 时,供氧量应不小于 60 L/min。 5.6 封口带的开启力 封口带的开

12、启力 应为 40120N。 5.7 耐温性能 耐温性能 产品经高温、低温试验,所有零部件应不变形、不开裂、无发粘和变硬等不良状态,并应符合本标 准 5.4 和 5.5 要求。 5.8 耐跌落、滚动冲击性能 耐跌落、滚动冲击性能 5.8.1 耐跌落冲击,产品经跌落试验,外壳和清净罐等应不变形,不开裂,并应符合本标准 5.4 要求。 5.8.2 耐滚动冲击,产品经滚动冲击试验,应符合本标准 5.4、5.5 要求。 5.10 零部件要求 零部件要求 5.10.1 自救器外罐要有足够强度,便于携带,便于清洗;封口带锁紧装置不能被意外的挂开;所有零AQ 10542008 4 件应保持清洁,口具应消毒,与

13、 O2接触的零件应无油。 5.10.2 口具应便于咬紧,舒适,闭嘴时应严密。鼻夹弹簧夹紧力适中与鼻夹垫配合应可靠密封鼻孔,无异常痛苦或不能因激动、汗液而脱落。头带、脖带、腰带应结实,能方便地调节长度并可锁紧。 5.10.3 有面罩的自救器,面罩应符合 GB2890 的规定。 5.10.4 呼吸软管经气密试验应不漏气;软管应有弹性,产生变形时,呼吸应畅通。 5.10.5 气囊 a)气囊容积为 4L 以上;b)经 501热水浸泡试验后,应不开裂;c)经气密性试验应不漏气。 5.10.6 清净罐 a)经气密性试验应不漏气;b)其结构应便于换药和清洗,并能防止药剂松动和偏斜。 5.10.7 氧气瓶和气

14、瓶阀门 a)氧气瓶应符合 GB5099 的有关规定;b)阀门应开启、关闭灵活、不漏气,开启力为(40150)N。 5.10.8 压力指示器 5.10.8.1 应符合 GB/T1226 有关规定。 5.10.8.2 安装位置应便于观察,指示的压力应为氧气瓶内的压力值,表盘应用鲜明颜色划分为停止使用区域;工作压力区域和充填压力区域直观容易分辨区域。 5.10.8.3 区域内应有压力刻度且清晰可见,其刻度值分辨率为 1%。 5.10.9 自动补给阀开启压力,应为(100400)Pa。 5.10.10 呼气阀、吸气阀 5.10.10.1 呼气阀、吸气阀的逆向漏气量应不大于 0.5L/min。 5.10.10.2 呼气阀、吸气阀的通气阻力应不大于 50Pa,其结构,应保证呼吸器阀片动作可靠。 5.10.11 排气阀 5.10.11.1 排气阀的逆向气密性,在 980Pa 压力下,保持 1min,压力下降值应不大于 50Pa。 5.10.11.2 排气阀的排气压力为(150300)P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