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7086799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14 课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1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前:物质文化生活与社会习俗多沿袭传统。:物质文化生活与社会习俗多沿袭传统。2鸦片战争后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1)衣:衣:“洋布洋布” “洋装洋装”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设计了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设计了中山装中山装。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服、粗布大衫、旗袍、学生装和裙子等五花八门。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服、粗布大衫、旗袍、学生装和裙子等五花八门。(2)食:吃西餐成为有钱

2、人的一种时尚。食: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3)住:西方住:西方建筑样式建筑样式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引人注目。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引人注目。(4)社会风俗:社会风俗:维新派主张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断发易服” “废止缠足废止缠足” ,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辛亥革命前后,辛亥革命前后, “断发易服断发易服”具有具有反清革命反清革命的色彩。的色彩。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大城市的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大城市的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简约文明,农村仍沿袭传统的风俗习惯。,农村仍沿袭传统的风俗习惯。二、新中国社会生

3、活新风尚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120 世纪世纪 5070 年代年代(1)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但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但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票证计划供应,生活水平总体较低。计划供应,生活水平总体较低。(2)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2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1)衣: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衣: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多样化。(2)食:到食:到 1987 年,中国已基本解决了年,中国

4、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温饱问题,政府还倡导,政府还倡导“菜篮子工程菜篮子工程” 。(3)住:住:1995 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安居工程” 。(4)风俗习惯:风俗习惯:休闲娱乐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概念阐释概念阐释 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社会生活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纽带,由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环境诸因素社会生活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纽带,由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环境诸因素综合作用,形成一系列极为复杂的、多层次的社会现象。广义的社会

5、生活与经济生活、政综合作用,形成一系列极为复杂的、多层次的社会现象。广义的社会生活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相对应。狭义的社会生活,就是指社会日常生活,主要表现为个人、家治生活、精神生活相对应。狭义的社会生活,就是指社会日常生活,主要表现为个人、家庭及其他社会群体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消费性生活,包括吃、穿、住、用、行、文娱、体庭及其他社会群体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消费性生活,包括吃、穿、住、用、行、文娱、体育、社交、学习、恋爱、婚姻、风俗习惯、典礼仪式等领域。育、社交、学习、恋爱、婚姻、风俗习惯、典礼仪式等领域。轻巧识记轻巧识记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6、,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多沿袭传统;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逐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多沿袭传统;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2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大大改变了中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大大改变了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人的社会生活。3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深刻反映出中国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改革开放后,人们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深刻反映出中国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改革开放后,人们的衣食住行有了根本改观,给精神生活带来新的内涵,社会风尚与民俗风情都在发生着的衣食住行有

7、了根本改观,给精神生活带来新的内涵,社会风尚与民俗风情都在发生着变化。变化。影响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影响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材料一材料一 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 。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扬气” “今则竟曰今则竟曰洋气洋气了了” 。摘编自孙燕京摘编自

8、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晚清社会风尚研究(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扬气”变为变为“洋气洋气”的原因。的原因。教你读史教你读史“天津通商后天津通商后”表明时代背景,表明时代背景, “洋货成为必需品洋货成为必需品”说明社会生活方式的西化。说明社会生活方式的西化。提示提示 原因: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原因: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材料二材料二 “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时期,时期, “国防绿国防绿” “海军蓝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那时期,穿一身那时期,穿一身“国防绿国防绿

9、” 、腰间系一条帆布大板带、肩背军挎包成为青年男女尤其是大中、腰间系一条帆布大板带、肩背军挎包成为青年男女尤其是大中专学生追求的一种时尚。专学生追求的一种时尚。20 世纪世纪 80 年代,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年代,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毛皮大衣、羽绒服、西服、呢大衣等各种服装充分展现穿着者的风采与魅力。民众受西方毛皮大衣、羽绒服、西服、呢大衣等各种服装充分展现穿着者的风采与魅力。民众受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较大,中国服饰正式走向了多元化。现代文化的影响较大,中国服饰正式走向了多元化。摘编自陈志华、朱华摘编自陈志华、朱华中国服饰史中国服饰史(2)根据材料二,

10、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国民众的服饰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变化的主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国民众的服饰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变化的主要因素。要因素。(3)综上,你认为影响社会生活风尚的因素有哪些?综上,你认为影响社会生活风尚的因素有哪些?教你读史教你读史关键词关键词“国防绿国防绿” “海军蓝海军蓝”表明服饰单一化,表明服饰单一化, “色彩鲜艳、款式时髦色彩鲜艳、款式时髦”表明服饰多元表明服饰多元化。化。提示提示 (2)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众思想观念变化;外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众思想观念变化;外来文化影响。来文化影响。(3)时代潮流;经济发展;

11、社会进步;外来影响;思想观念。时代潮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外来影响;思想观念。影响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影响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1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把西方的生活方式移植到了中国。通商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把西方的生活方式移植到了中国。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这种影响是西方国家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客观的,有利于中国国内地辐射。这种影响是西方国家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

12、,是客观的,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的近代化。2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为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和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为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奠定了经济基础。奠定了经济基础。3.近现代革命思潮的兴起与思想解放运动。近代中国先进人士的倡导,如资产阶级维近现代革命思潮的兴起与思想解放运动。近代中国先进人士的倡导,如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号召新派和革命派都号召“断发易服断发易服” ,新文化运动倡导民

13、主与科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解放等等,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想解放等等,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4.历届政府的重视、提倡促使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如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历届政府的重视、提倡促使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如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民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将实现止缠足等法令;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民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将实现全面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全面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材

14、料一材料一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后鸦片战争后长袍马褂长袍马褂中山装、西装等中山装、西装等中餐中餐西餐西餐马车、轿子马车、轿子人力车、火车、电车、汽车等人力车、火车、电车、汽车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新式婚礼自由恋爱、新式婚礼材料二材料二 在北京以及各省省会城市,出现了所谓在北京以及各省省会城市,出现了所谓“四合院欧化四合院欧化” ,即在保留传统四合,即在保留传统四合院的基本格局上搞点洋化:简单的装扇玻璃窗代替格子糊纸绢,复杂的搞点外国式柱院的基本格局上搞点洋化:简单的装扇玻璃窗代替格子糊纸绢,复杂的搞点外国式柱子子

15、如此,既存四合院之传统格局,又吸收西式房屋之优点情调。可谓中西合璧,相得如此,既存四合院之传统格局,又吸收西式房屋之优点情调。可谓中西合璧,相得益彰。益彰。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领域,指出社会生活变化的特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领域,指出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并写出导致变化的外部因素。点,并写出导致变化的外部因素。教你读史教你读史对表格左右内容进行比较,归纳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具体变化。抓住对表格左右内容进行比较,归纳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具体变化。抓住“四合院欧化四合院欧化”“中西合璧中西合璧”等关键信

16、息分析中西合璧的特点。等关键信息分析中西合璧的特点。提示提示 变化领域:服饰、建筑、饮食、交通、婚礼习俗。变化领域:服饰、建筑、饮食、交通、婚礼习俗。特点:中西合璧,相得益彰;既保存传统,又吸收西方优点。外部因素:受西方外来特点:中西合璧,相得益彰;既保存传统,又吸收西方优点。外部因素:受西方外来因素的影响。因素的影响。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1)地域:受列强侵略的影响,出现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逐渐向内地渗透的趋地域:受列强侵略的影响,出现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逐渐向内地渗透的趋势,表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势,表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2)过程: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由冲突到相互融合的过程。中西合璧、土洋过程: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由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