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壳鱼养殖技术之三澳洲笋壳鱼小车轮虫病并发烂鳃病防治技术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082220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笋壳鱼养殖技术之三澳洲笋壳鱼小车轮虫病并发烂鳃病防治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笋壳鱼养殖技术之三澳洲笋壳鱼小车轮虫病并发烂鳃病防治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笋壳鱼养殖技术之三澳洲笋壳鱼小车轮虫病并发烂鳃病防治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笋壳鱼养殖技术之三澳洲笋壳鱼小车轮虫病并发烂鳃病防治技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 8 中国水产2 0 0 8年第 1 1期责任编辑 刘学迅健康养殖淡水篇小车轮虫病并发烂鳃病防治技术张光贵 梅广海江苏省海安县水产技术推广站2 2 6 6 0 0澳洲笋壳鱼之三场,该场全部为新开的鱼池,使用其中的 4口鱼池,每口鱼池规格为 5 0 m4 0 m 2 . 5 m ,池底泥质且稍斜可全排干,池埂泥质,呈斜坡4 5 度角,平均深度2 . 5 m 。用于培育笋壳鱼苗种,储水深度只保持至1 m ,池水全部引用地热温泉水,水温可调控,以减轻因温差过大而可能出现的苗种应激反应。二 、 笋 壳 鱼 苗 种 装 车 与 起 运1 . 苗种的装车 装车时间分别于2 0 0 7 年1 1 月1 日

2、和4 日,装车地点在广东省阳山县笋壳鱼养殖场。其中,1 1月 1日调运笋壳鱼种3 4 4 0 0 尾,共 1 6 7袋,每袋 2 0 6尾,规格为体长5 c m 8c m 。苗种装车前,取其池水按3 %的比例加入食盐配制运输用水,并让食盐在盆中充分溶解,然后再将笋壳鱼放入盛有运输用水的盆中,过数装袋(过数及装袋要带水作业) ,连鱼带水装至氧气袋的1 / 4 处时轻压氧气袋排出袋内空气后充氧封袋,最后将其装入纸箱平放好后封箱装车。装车时,做到逐箱装入,整齐成行不留空隙,以利每箱在车内固定;箱与箱之间可以多层叠加,往上堆放,但一般应在 4层左右,因为叠层过高则纸箱容量受压变形而挤破氧气袋造成损失,

3、叠层过低则装车容量不足而浪费运力。苗种装好车后,还应备好一定数量的氧气袋和纸箱,以便在运输途中发生破损时更换使用。2 . 苗种的起运 笋壳鱼苗种装好车后立即起运,行车时做到速度均匀,并尽量避免时快时慢和紧急刹车,以防止因贯性突然改变而损伤袋内鱼体。 运输途中留心观察氧气袋有无漏水、漏气和纸箱变形等情况,若发现有则立即拣出置换,并重新装袋封口装箱。若发现有严重变形的纸箱,也应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正常情况下,运程用时在 1 0小时左右的笋壳鱼苗种均可安全到达,途中不需换水和加氧。三 、 笋 壳 鱼 苗 种 的 卸 车 与 投 放运输苗种到达目的地后,逐箱从车上搬至池边,然后取出氧气袋,

4、再逐袋放置于池中 3 0分钟左右,使袋内水温与鱼池水温基本一致,最后解开氧气袋口让袋内笋壳鱼随水缓缓流入鱼池。放鱼时,袋口必须贴近鱼池水面,不能距水面一定距离(尤其是距投放水面很高的空中)倾倒,否则会因巨大落差形成的冲力而导致笋壳鱼受伤。4 口鱼池总面积8 0 0 0 m2,共投放笋壳鱼苗种6 1 2 0 0 尾。四 、 笋 壳 鱼 苗 种 运 输 结 果广东省阳山县到湖南省郴州市相距 3 0 0 多公里,其中,2 0 0 7 年1 1 月1 日运输的3 4 4 0 0 尾笋壳鱼运输用时1 2 小时,2 0 0 7 年1 1 月4 日运输的2 6 8 0 0 尾运输用时7 小时。两次共运输笋壳

5、鱼苗种6 1 2 0 0 尾,下池时运输成活率为1 0 0 % ;下池后至第1 0 天,先后死亡4 0 6 尾,成活6 0 7 9 4 尾,下池1 0 天内的成活率达9 9 . 3 4 % 。五 、 讨 论1 . 上述长途运输之所以取得成功,在于准备充分和操作正确,其中的全套操作技术规程为运输成功提供了技术保障,尤其是根据笋壳鱼锯齿状鳞片的特殊构造及针对其不同阶段的特点差异来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更是运输成功的关 键 。2 . 在运输用水中加入食盐,这与以往在鱼种下池之前采用的浸泡数分钟或数十分钟的作法明显不同,即采用运输用水加入食盐的方法,鱼种在长达数小时到1 0 多小时的运输过程中,从笋壳鱼

6、苗种的运输效果来衡量,成活率在9 9 %以上,鱼种下池后,鱼体的伤口几乎无感染且收敛好,说明此种做法适合相应规格笋壳鱼苗种的运输。上述做法是否适用于运输其它规格的笋壳鱼苗种或其它鱼种,还有待探索。3 . 上述长途运输技术为系统技术,全套操作的每一项操作或每一项环节都必须按要求做到位。如果当中产生任何不当或失误,都可能导致笋壳鱼苗种运输损失或失败,尤其是必须把握在所有的操作与环节中避免笋壳鱼苗种的受伤,这是保障长途运输笋壳鱼苗种成功的基础。中国水产2 0 0 8年第 1 1期 4 9责任编辑 刘学迅健康养殖淡水篇为增加本地区养殖品种,江苏省南通市水产良种场承担了南通市科技局下达的为期 2年的笋壳

7、鱼引进与试养项目, 5 月间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 江 水 产 研 究 所 引 进 了 体 长 为3 c m 5 c m 的澳洲笋壳鱼进行专池苗种培育,夏花入池2 5 天3 0 天后部分鱼种表现出异常症状,经现场鱼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诊断确定为小车轮虫病并发烂鳃病。一 、 症 状澳洲笋壳鱼鳃部寄生少量小车轮虫没有明显征象,只有不易觉察的异常,如不分早晚、白天黑夜、晴雨天气等池鱼均在池中受风面集群颚水,随着病情的发展颚水鱼群数量不断增加,部分鱼体发黑,以至有零星死鱼现象发生。剪开鳃盖,见鳃丝上粘液增多,鳃丝部分缺损,严重时大部分鳃丝腐烂,鳃丝末端附着污泥。用手指轻压鳃部,有血水粘液流出。 镜检

8、时, 每个视野均有2 0 个以上的虫体,虫体常聚集在鳃丝的边缘或在鳃丝的缝隙里。鳃丝肿胀、充血,鳃间隙质被破坏,充塞大量粘液,同时表现出烂鳃病的症状。二 、 病 原取部分鳃丝制成水浸片,置低倍镜下观察,虫体侧面观如脱柄的小蘑菇, 虫体较多时在鳃上呈叠罗汉样;反面观呈圆碟形,运动时如车轮转动样,或在鳃丝表面来回滑翔样运动,或用反口面附着盘吸附鳃丝上,间隙地波动纤毛, 机械性地损伤鳃组织, 使上皮细胞及粘液细胞增生、 分泌亢进, 鳃上的毛细血管充血、 渗出, 形成大片上皮细胞坏死。 在高倍镜下观察, 口面上有向左或反时针方向旋绕的口沟,与细胞相连,口沟绕体1 8 0 度2 7 0 度,反口面具有齿

9、环, 构成齿环的齿体, 具有空锥形的锥部和直的齿钩,但缺乏向中心的齿棘, 为小车轮虫属的种类。 比照湖北省鱼病病原区系图志,确定为眉溪小车轮虫( T.myakkae) 。三 、 流 行 与 危 害寄生在鳃上的小车轮虫属的眉溪小车轮虫是近年来海安县四大家鱼夏花、仔口鱼种阶段危害较大的寄生虫病之一,各苗种培育场都有流行,特别是每年的 5月 9月间,各场的夏花、仔口鱼种常因流行车轮虫病并发烂鳃病而大批死亡,此病在面积小、水位浅和放养密度较大的鱼池容易发生,尤其水质较浓、有机物含量高的水域,是车轮虫病发生的主要场所。选用原为四大家鱼鱼苗池培育澳洲笋壳鱼鱼种,在雷同的鱼病流行季节也发生小车轮虫病并发烂鳃

10、病,由于发现及时并采取了有效措施,控制了该病的爆发与流行,病死率较低。四 、 病 因 分 析引发小车轮虫病并发烂鳃病的并发症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现场调查结果表明,以下几点为共性病因:1 . 药物的依赖性 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是防治显著车轮虫病的有效药物之一,用于驱杀小车轮虫属的眉溪小车轮虫的效果不确定,饲养管理人员却依赖施用 0 . 7 p p m 的二硫合剂预防, 未进行药物跟踪监测, 结果是用了药但未能驱杀车轮虫。2 . 饲养管理措施不到位 池塘残饵未及时清除,加重水体负担,造成水质恶化。3 . 水源水遭受综合污染 池塘长期无法换注新水,加之施用的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具有灭藻、沉淀功能,导致池

11、塘中能转化利用氨态氮、亚硝酸盐等的生物贫乏,使池水有毒有害物质浓度逐渐加大,直接损伤鱼鳃表皮细胞,为烂鳃病的发生提供条件。4 . 鱼池超负荷的利用 由于养殖业主盲目追求单位产量和效益,于5 月上中旬每亩水面的鱼苗池放进四大家鱼鱼苗 3 0万尾 4 0万尾,经1 0多天的饲养培育成夏花出售,澳洲笋壳鱼引进前只用漂白粉杀灭留塘鱼,待毒性消失后直接放养澳洲笋壳鱼夏花,加之池塘最高水位只有 1 . 8 m ,在换水量不足且不施用有益微生物制剂的情况下偶尔施用沸石粉,鱼池的水体自净力非常弱。五 、 防 治 方 法1 . 预防方法 培育鱼种容易发生车轮虫病,且发生病害后其病情进展迅速,有些药物处理后又容易

12、再度复发,所以真正的治本之道是池塘水质和底质的改良与维护。发花池转为鱼种培育池,应留有 7 天 1 0天的间隙期,且在放养前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并搅动淤泥,可避免车轮虫的过早大量繁殖。降低养殖密度,及时换注池水,定期施用水质改良剂,早期每隔 2 0天 2 5天一次,中后期每隔 1 0天 1 5天一次,可以降低池水有机物、氨态氮及亚硝酸盐的浓度。定期泼洒或投喂含有沙虫剂的药饵。定期抽样镜检,发现问题及时对症用药。2 . 治疗方法 用常规药物杀灭小车轮虫有难度,全池泼洒沙虫药物与干撒磁性水质改良剂配合施药,一般一个疗程就能取得显著疗效。六 、 讨 论 与 小 结1 . 澳洲笋壳鱼原产于澳大利亚,学名

13、为散纹尖醴,其外部形态特征与泰国笋壳鱼差不多,体形美观,不过颜色偏黑,个体可长至每尾 1 k g多。该鱼肉质细嫩,骨刺甚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利于混养,加之澳洲笋壳鱼抗病力强,易管理、易捕捞、易运输,深受群众的喜爱。2 . 本次选用四大家鱼发花池试养澳洲笋壳鱼,因入池前鱼池消毒工作不到位,为原虫类大量发生创造了条件。车轮虫在适宜的环境中几乎每天分裂一次,呈几何级数增长,从而在鱼体上大量寄生,池鱼从有异常现象到病死只需 3天 5天也证明了这一点。3 . 澳洲笋壳鱼的鱼鳃被大量车轮虫寄生后遭受严重创伤,并发烂鳃病,是属继发性感染、氨态氮和亚硝酸盐超标诱发,还是属两者协同作用的结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在治疗实践中,施用驱杀虫药后作愈后处理时,凡加泼磁性水质改良剂的塘口病程短,反之则长。4 . 多年来,二硫合剂一直是公认的驱杀车轮虫的首选药物之一,养殖户也试图通过加大用药量来杀灭小车轮虫属的种类,结果不令人满意,笔者与有关专家交流时也有雷同的诊疗体会,故二硫合剂可能不适用于驱杀小车轮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