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差异均值分解的一种新改进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079209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396.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资差异均值分解的一种新改进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工资差异均值分解的一种新改进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工资差异均值分解的一种新改进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工资差异均值分解的一种新改进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工资差异均值分解的一种新改进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资差异均值分解的一种新改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资差异均值分解的一种新改进(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8 卷第 4 期 2009 年 7 月经 济 学 (季 刊) China Economic QuarterlyVol18, No 1 4 July, 2009工资差异均值分解的一种新改进郭继强 陆利丽*摘 要 本文在评述 Oaxaca、Blinder、Cotton 和 Neumark 等 学者关于 / 指数基准问题0(index number problem) 研究之演进及 其局限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证了一种更具解释力的 / 无歧视工资结 构0 新形式,以更准确地推断 Oaxaca2Blinder 分解中歧视的大小程 度。文章在对指数基准进一步挖掘、矫正和逼近的同时,从理论抽 象和现实操作两

2、个层面优化了工资差异的均值分解,深化了对歧视 的理解和刻画。关键词 Oaxaca2Blinder 分解, 无歧视工资结构, 歧视*郭继强, 浙江大学劳动保障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陆利丽, 绍兴拓普信息职业 技术学院。通信作者及地址: 郭继强, 杭州市浙大路 38 号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310027; E 2mail: jiqiangguo163. com。作者感谢匿名审稿人对本文修改所提出的建设性意见, 感谢乐君杰、 韩军、 孟岭 生、 姜俪的宝贵意见, 但文责自负。感谢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 动力市场, 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研

3、究0(06JZD0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 的就业扩大机理及其实现路径研究0 (70873105)以及浙江大学劳动保障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重大项目 / 我国收入不平等的度量及其矫正机制研究0的资助。1Becker 将市场歧视系数界定为劳动力市场上所考察的两个收入高低不同的组群(例如男性与女性、 白 人与黑人等)间存在歧视时的工资之比与无歧视时的工资之比的差额。存在歧视时的工资是我们现实观 察到的工资, 而无歧视时的工资则需要我们根据既有的样本加以估计。显然, 无歧视工资是我们推断歧 视的逻辑基点, 据此我们才能将工资差异分解为由组群不同特性引致的工资差异和由歧视造成

4、的工资差 异两部分。一、引 言Becker (1957) 开创性定义的歧视系数概念,在为考察工资歧视程度提供量化分析工具的同时,也奠定了工资差异均值分解的基础。1著名的 Oaxaca2Blinder 分解就是在该歧视系数概念下的展开。Oaxaca ( 1973) 和 Blinder(1973) 在估计两个不同组群 (诸如男性与女性两个组群, 抑或白人与黑人两个组群) 各自回归方程的基础上,分别把两个不同组群的回归系数当做指数基准 (index number) 来分解工资均值差异。学术界鉴于 Oaxaca 和 Blinder 差不多同时对工资差异均值提出了几乎相同的分解方法, 通常将这种分解方法

5、称作 Oaxaca2Blinder 分解。但是, Oaxaca2Blinder 分解存在一个直观缺陷: 因选取的指数基准不同而会使分解后得到的歧视程度可能出现较大的差别。譬如,Ferber and Green1258 经 济 学 (季 刊)第 8 卷(1982) 在研究大学教授工资差异时,用两种不同基准分解的结果显示,在一种基准下歧视所引起的工资差异只占总差异的 2% , 而在另一种基准下歧视则 高达 70%; Cotton (1988) 在研究白人与黑人工资差异时,用两种不同的基准分解得到的歧视分别可以解释工资总差异的 4815% 和 9514% 。更为重要的 是,无论哪一个组群的回归系数,

6、 都难以客观准确地作为唯一的基准,这就是所谓的指数基准问题 (index number problem)。以此观之,即便用两种不同的基准分解得到的歧视程度相差不大,使用其中任何一个组群的回归系数 作为基准, 也仍然将产生指数基准问题,造成所估计的歧视大小带有某种程度的含糊性和随意性, 难以准确估计歧视的程度。因此, 指数基准问题成了横亘在工资差异均值分解和歧视定量研究中一道绕不过去的坎。 解决指数基准问题的一个关键, 就是寻求或构建单一的无歧视状态下的工资结构。Reimers (1983) 较早在这方面进行过尝试并直接影响着 Cotton (1988) 和Neumark (1988) 的纵深研

7、究。Cotton 和 Neumark 因从不同的视角各自寻找到了单一的无歧视工资结构而形成的对工资差异的不同分解, 分别被学界称为Cotton 分解和 Neumark 分解。在笔者看来,尽管 Oaxaca2Blinder 分解、Cotton 分解和 Neumark 分解事实上已成为工资组群差异均值分解的三种经典方法,但这些分解所显示的歧视程度的差异性以及 Cotton 分解和 Neumark 分解的历史进 步性及其局限性, 却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譬如, Cotton 和 Neumark 是否寻找到了 / 真正的0 无歧视工资结构, 就有待于进一步商榷。一般而言,既有的关于工资组群差异分解的研究

8、文献,大体上可以划分 为两大类: 一类是对工资组群差异进行均值分解,Oaxaca ( 1973) 、Blinder(1973)、Cotton ( 1988)、Neumark (1988) 和 Brown et al1 ( 1980) 的分析 都属于此类; Neuman and Oaxaca (2004) 基于均值分解的样本选择问题、D murger et al1 ( 2007) 在时间、所有制和性别三个维度下讨论的均值分解也可以涵盖在此类之中。另一大类是对工资组群差异展开工资分布视角的解 析。JMP 分解 (Juhn, Murphy and Pierce, 1993; Blau and Kah

9、n, 1996)、分位数分解 (Machado and Mata, 2005) 以及分位数 JMP 分解 (姚先国和李晓华,2007) 则均可归于此类。诚然,基于工资分布的工资差异研究能够对工 资分布的不同区域进行针对性的逼近和刻画,而基于工资均值的考察则只能概括和描绘平均值的信息, 但从另一方面看,前者精细复杂,而后者简洁明 快,它们的功用各有千秋,可分别应用于不同目的之研究。本文限于自身的分析主旨, 暂聚焦于对工资均值差异的考察。在我国现阶段,尽管人们在直觉上普遍认为存在广泛的组群歧视, 诸如 性别歧视和户籍歧视等,但是,歧视的实际严重程度到底如何却见仁见智。在实证研究方面, 我国现有的关

10、于工资差异均值分解的研究方法大多仅限于 Oaxaca2Blinder 分解 ( Gustafsson and Li, 2000; 王美艳,2003; 姚先国和赖普清, 2004; 邓曲恒, 2007) ; 少数研究先采用 Oaxaca2Blinder 分解,尔后与第 4 期郭继强、陆利丽: 工资差异均值分解的一种新改进1259 Cotton 分解进行比较 (张丹丹,2004; 谢嗣胜和姚先国,2006); 至于国内学者采取 Neumark 分解的研究文献, 据笔者掌握的资料则几乎没有。其实, 即便我们在工资差异分解中同时使用了这三种经典方法, 由于分解的结果往往各不相同, 也难以避免出现对实际

11、歧视状况衡量的差异性和不确定性。究其 根源, 在于不同的分解方法对无歧视工资结构有着不同的认知。由此亦可推之,对无歧视工资结构的改进在客观上就是对工资差异均值分解的优化。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个愈接近 / 真正无歧视0 之无歧视工资结构并为人们所普遍认可,那么,就可以愈准确地揭示实际的歧视程度。同时, 它还可以作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政策时的重要依据,使歧视尽可能地朝政府和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和程度变迁。本文拟在考察 Oaxaca、Blinder、Cotton 和 Neumark 等学者关于指数基准问题研究的演进及其局限的基础上, 提出并论证一种估计无歧视工资结构的新方法, 旨在从一般机理上进一步改进既有

12、的工资差异均值分解,更贴近 现实地揭示歧视的实际程度。同时,笔者还将利用 2002 年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分别对城镇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工资差异进行 Oaxaca2Blinder 分解、Cot2ton 分解、Neumark 分解以及用本文提出的方式分解, 比较它们各自所得到的歧视大小, 从实证角度探讨本文提出的分解方法的有效性。二、无歧视工资结构的历史考察在工资差异的均值分解中, Oaxaca2Blinder 分解是一种奠基性的分解方法。该分解分别以两个组群 (根据组群的工资水平高低分别记为组群H 和L) 的工资回归系数作为基准,形成两种分解形式,相应地产生了两种分解结果。2作为基准组群的样本回归系

13、数,实际上就是在被充作无歧视工资结构。然而, Oaxaca2Blinder 分解却存在着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 一是两种无歧视工 资结构引起的两种基准势必会在工资差异中解析出大小不一的两个歧视程度,使得我们难以对实际歧视程度进行准确衡量; 二是笔者以为,倘若歧视确实存在,鉴于两个组群中任何一个工资结构都是某个组群现实子样本工资回归方程的估计系数,估计值中则势必蕴含着歧视所造成的影响。无疑,以此作为无歧视状态下的工资结构,就会出现显著的偏误。2根据两个组群的工资水平高低不同将其记为组群H 和L, 从而: (1) 这两个组群各自的工资回归方程可以写成 lnwH= XHBH+ uH, lnwL= XL

14、BL+ uL。相应的回归系数向量(或称工资结构)可用 B H和B L表 示; XH和XL分别是组群H 和L 的子样本个体特征矩阵。两个组群的工资均值之差为 lnwH- lnwL=XcHB H- XcLB L, XH和 XL分别是组群 H 和 L 的子样本个体特征的平均值向量。(2) 若以 B H为基准, 工资差可分解为 lnwH- lnwL= (XcH- XcL)B H+ XcL(B H- B L), 歧视量为 XcL(B H- B L); 若以B L为基准, 则有 lnwH- lnwL= (XcH- XcL)BL+ XcH(BH- BL), 歧视量为 XcH(BH- BL)。显而易见, 我们

15、究竟是选取 BH作为基准还是选取BL作为基准, 对分解所得到的歧视量大小有相当程度的影响。1260 经 济 学 (季 刊)第 8 卷Reimers ( 1983) 和 Cotton (1988) 深化了对第一个问题的研究。Reim2 ers 把无歧视工资结构看做两个组群各自工资结构的加权平均,由此构建了一 个宽泛的表达式: B* R= DB H+ (I- D) B L。其中,B* R是 Reimers 意义上的无歧视工资结构, I 是一个单位矩阵,D 为一个任意对角矩阵,而 B H和B L则是两 个组群H 和L 各自的回归系数 ( 亦即当前实际观察到的工资结构)。诚然,这一表达式并没有在理论上

16、解决无歧视工资结构的多重性问题,从而工资差 异分解的指数基准问题依然存在,但在经验分析中,Reimers 实际上选取了 D = diag(0 15, 0 15, , , 015)= 0 15(I)作为计算的对角矩阵。至于他为何取这样一 个对角矩阵尽管语焉不详, 但毕竟获得了一个综合考虑 B H和 B L的单一的无 歧视工资结构。 在单一的无歧视工资结构条件下, 组群的工资均值差异一般地可写成如下分解式:ln wH-lnwL= ( XcH-XcL) B*+ XcH(B H-B*) + XcL( B*- B L),(1)其中,( XcH-XcL)B*是由组群间不同个体特征引起的工资差异,组群间工资差异的其余部分即 XcH( B H- B*)+ XcL( B*- B L)则通常归因于歧视。Cotton ( 1988) 也在寻求单一的无歧视工资结构,以解决指数基准问题。他首先讨论了对歧视的理解,认为 Oaxaca2Blinder 分解中暗含着劳动力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