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须改课(2013年福安讲座专稿)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071296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PT 页数:183 大小:3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改须改课(2013年福安讲座专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83页
课改须改课(2013年福安讲座专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83页
课改须改课(2013年福安讲座专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83页
课改须改课(2013年福安讲座专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83页
课改须改课(2013年福安讲座专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改须改课(2013年福安讲座专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改须改课(2013年福安讲座专稿)(1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传统课堂的显性问题 二、课堂改革的发展方向 三、 “423”学导型课堂模式的四大特点 四、”423”课堂模式的六大操作办法(1)学导案的编制与作用(2)建构合作学习的小组(3)组织学生有效预习(4)合理组织学生进行展示(5)立体化地进行系统训练(6)构建六步高效课堂流程 五、”423”课堂模式二大支撑(1)创建有效的校本研修机制(2)建立立体化的评价体系一、传统课堂的显性问题(1)对课改一点认识感觉 山雨欲来归于平淡感觉山雨欲来 兴奋、紧张、机会、挑战、考验要迎接一场暴风雨的洗礼 培训、培训、再培训归于平淡 改革没有想象的激烈 困难没有想象的艰巨涉及面没有想象的窄 思路没有想象的清晰过程

2、没有想象的顺利 效果没有想象的显著结论没有想象的简明 周期没有想象的短暂 一点认识要不要改“三忧”、“三怨”、“三心”前景如何 一盘没下完的棋没有今天的可笑,就没有明天的 微笑要抛弃“三怨”,不断激发起改革的激 情。 一怨基础差,认为学生笨、学校弱、自己年龄 大,心有余力不足;二怨条件差。班额过大,教室教学设施不全。三怨氛围差。学校不重视,领导不关心,改了 没啥好处,不改也不会出问题。 破除改革的“唯条件”论。坚信条件不是改革 的最大障碍,人,才是改革的动力和唯一 主体,没有做不到,只怕想不到,人人都 能改革,校校都可以改革。 破除“观望论”。改革没有旁观者,只有落伍 人,不改革,学校没有出路

3、、个人没有成 长、教育没有希望。 破除“无关论”。不要认为改革是别人的事, 是领导的事,要把改革作为自己的事,主 动担当,积极参与。 辨明“三忧”,放下改革的思想包袱 。 一是担忧开发课程和改革课堂会影响教育质量 。 二是担忧开发课程和改革课堂会加重教师工作 负担。课堂教学改革是教师教学的题中之义,是教 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教师专业 成长的重要载体,它们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 系。 三是担忧自己的教学能力承担不了开发课程和 改革课堂的工作。 守住“三心”,坚定改革的信念 一是静心。要静得下心来,不浮躁,不急 功近利,不怕坐得十年冷。 二是定心。不被五花八门的改革词汇吓 住,不

4、被五颜六色的理论旗帜唬住,敢于 立足于自身实际,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他为我用,始终保持自己的独立与清醒。 三是恒心。坚定改革的信念不动摇,遇到 挫折不气馁,遇到困难不妥协。 1917年,陶行知从美国学成回国后,针对当时 学校教育“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说:“论起名 字来,居然是学校,讲起实在来,却又像是教校 。这都是因为重教太过。” 他认为 “教的法子必须要 根据学的法子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教 学生学”。1、重教太过(2)、传统课堂的显性问题硬性规定只讲20分钟对不对?“为了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充分发 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有的学校对课堂 教学管理进行了创新, 规定教师在课

5、堂讲 授的时间比例, 规定教师讲授时间不得超过 20分钟。” 这些规定, 不仅出现在一些经验 介绍材料之中, 有的还出现在教育行政部门 的红头文件当中。看了这些“创新”、“符合 新课改理念”的规定以后, 我们不禁心生疑 惑:应不应该对教师的课堂讲授时间作硬 性规定?讲授不能过与不能少。讲授的时间应该视需要而定。这个需 要是学生的需要(学生运动的心理、生理 发展规律)、知识结构的需要(不同教材 的难易有别、不同学科的特征各异)、课 堂的需要(动态的课堂、生成的课堂)、 课型的需要(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 活动课等对讲授的要求差别很大),总之, 课堂讲授时间的长短, 要视课堂教学的实际 需要而定

6、,需长则长, 需短则短。教学方法 如同穿鞋, 适合自己的尺码是最好的。讲授教学视野下的课堂情景讲授教学视野下的课堂情景1944年陶行知就提出了“六大解放”: “解放大脑”让学生思维; “解放双手”让学生动手; “解放眼睛”让学生观察; “解放嘴巴”让学生发言; “解放时间”让学生自由; “解放空间”让学生活动。不预习占19% ;老师要求就预习占 17% ;想起来就预习占38% ;课前翻一 下占19% ;经常自觉预习占7% 。2、预习太弱学生的预习情况看一遍占 52% ;找疑难点占7%;找重 点占6% ;提炼解决问题的方法占8% ;对 照参考资料占27% 学生的预习方法日本学习方法研究会会长石川

7、勤日本学习方法研究会会长石川勤 先生说先生说: :“ “所谓预习,也就是在上课以所谓预习,也就是在上课以 前,要明白自己想学什么,想知道什前,要明白自己想学什么,想知道什 么,然后带着问题去上课。这样一来么,然后带着问题去上课。这样一来 ,课堂学习就会充满活力,学习不再,课堂学习就会充满活力,学习不再 是别人的事,自己就会变成课堂的主是别人的事,自己就会变成课堂的主 人。人。” ”哈佛校训:教育的真正目的之一:使人 常惑常问。上课听讲遇到问题当场主动提问的学生 中,小学13.8%,初中生5.7%,高中生2.9%。 我们为什么丢失了问题意识:评价标准排除了问题意识;传统的教 学方式催眠了问题意识

8、;教师的权威窒息了 问题意识;对学生疑问问题处置不当扼杀 了 问题意识。3、问题意识太差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 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 ,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因此 ,课堂教学不仅要学生学会“答 ”,更要学会“问”。根据美国著名教育家马杰的观点,教学 目标的叙写应该反映三个方面的问题: 要 求学生做什么?根据什么标准去做?做到什 么程度算合格?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目标是教师要 求学生达到的学习结果或最终行为的明确的 阐述。这就要求每位教师以人的行为来陈述 目标,注重目标的精确化、标准化、具体化 。教学目标既要比较详细,又要有一定的概 括性。 4、目标太虚规范表述应为: 行为主体学生化,

9、要把每项目标描述成学生行为而 不是教师行为,如:“学生能”; 行为状况动词化,尽可能是可理解、可观察的,如 :写出、背出、列出、选出、认出、辨别、比较、 解决、设计、对比等; 行为条件情景化,描述行为发生通过的媒体、限定 的时间、提供的信息,如“通过听说交流”、 “根 据所给的图表”、“通过模拟购物活动”等; 行为标准具体化,如:“能用符号语言表示平面的基 本性质”、“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出五个描写日常活 动的句子”等。 案例:物理学科密度教学目标设计知识或技能目标: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 度;能灵活运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应用物理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的思

10、维方法,建立物理 知识源于实践并服务于实践的意识。 案例:历史学科春秋战国的分争 教学目 标设计知识或技能目标:了解东周概念的内涵、春 秋战国的历史分期,以及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发展目标:培养学生搜索、整理信息的能力 ,比较、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认识到改 革是诸侯国强大的根本原因,分裂也孕育着统一 。 比较改课校与传统校教师编写学案叙 写目标的差别 学习目标导航: 1、了解氯元素的存在和氯原子的结构; 2、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了解次氯酸及其盐的性质和应用。 学习目标: 1、能够复述氯气的物理性质并从氯原子的结构推导氯 气 具有强氧化性。 2、能够描述氯气与氢气、氯气与铜反

11、应的实验现象并 能 够准确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3、理解氯气与水反应原理,知道氯水成份。对三个案例的评述:以上案例的教学目标均以学生为行为主 体来进行叙写,教学目标结合了教材内容 和学生生活实际,目标定位准确,描述具 体且易操作,较好地渗透了三维目标的价 值取向。 课程改革有着相对统一的模式,对学校来 讲,需要的是充分的理解和强力的执行;教 学改革存在着无数种可能,对学校来讲,需 要的是勇敢的尝试和科学的创新。在课程改 革进入深水区的今天,教学改革的成败与否 ,既决定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更决定着 课程改革是否在课堂中能够生根发芽。 二、改课的发展方向(1)让学生参与课堂老太太打麻将给我们的

12、启示:一个大字不识的退休老太太,如何学会打 麻将的?老太太要学会打麻将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她想打;第二,得准许打麻将“发生 ”在老太太身上;第三,为老太太创设情境。如果是一个老师,如何教老太太学麻将?1、认识学生(老太太)学情调查 2、创设学境(要请几个会打麻将的人) 3、研究教法(让老太太在学中玩,玩中学)对教师而言,他的作用就是点燃 、激发、唤醒老太太学习的强烈欲望,让老太 太在高峰体验中浑然忘记了时间和身体的各种 不适,她就有可能超越一切而沉浸于学习中, 教师应该让出课堂。要让学生参与课堂,就得让教师让出 课堂;虽然要教师让出课堂,但教师仍然 是课堂的组织者。所以,让学生参与课堂 最

13、大的阻力,并不在于学生是否愿意参与 ,而是教师如何从课堂主导者转换为课堂 组织者;这并不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而是教学能力的转换,前者只要努力就可 以实现,后者需要重新学习才能实现。 一个有趣的现象:老牌名校不改,薄弱学校相反敢于创 新。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荆州北门中学(2)、让学习主导课堂“小嘛小二郎,背着那书包进学堂”,尽 管这样的儿歌还在传唱,但学堂却已经杳 无音讯了。如今教室,不是“学堂”,是“教堂 ” ?先学后教,才会让教有针对性;以学定教,才会让教有有效性 。改课的课堂有着一个相同的原则:那就是教 师教学的时间是可以想方设法压缩的,与之相应 ,学生学习的时间却是要给予保障的。而且,

14、让 学生在教师教学之前,就主动地学习今天的教学 内容,也成为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 (3)、把学生组织起来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还真有点不放心。 教师总比学生行。“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 。教师个体比学生要强;教师个体比 学生群体不一定强。 因此,教师并不是把课堂还给学生 就行了,还需要教师有效地把学生组织 起来,充分利用同学之间的学习资源, 来营造互帮互助共同受益的学习组织和 学习氛围。课堂中的学生并不是孤立的 个体,他们相聚在课堂之中,那就意味 着他们应该是一个被联合起来的群体, 他们共同的任务就是学习;事实上,也 只有联合起来的学生群体,才会在知识 学习的路上取得可喜的成绩。 (4)、把学习

15、过程完善起来要关注学习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预习 听课做笔记练习复习。把教师明天要讲的知识看一遍, 这叫预习。遗憾的是,原本非常正常的, 也是非常应该的复习和预习环节,在今天 却变得异常的珍贵。正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了 复习的环节,所以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才 听到那么多的“堂堂清、周周清”的做法, 现在学校里普遍提倡的“导学案”,就力图解 决学生没有预习的缺憾。导学案的确可以解决学生没有预习而产 生的知识问题,也就是让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 下,获得去上课的前提性知识。预习之所以重要,不仅仅是为后面的学 习提供知识基础,还在于预习是学生主动学习 的起步,只有有了这个起步,学生才会对整个 学习过程负责

16、任,因为只有学习过程是他启动 的,他才能够意识到学习是属于自己的,而不 是在帮教师的忙。(5)、增加课堂的吸引力学生课堂上睡觉要思考原因?教师传授知识,不但要知道自己在教 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关注自己的教法是否 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维持学生 的学习兴趣。方式: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 整合;学生上台大胆展示。(6)、拓展课堂教学宽度要让学生考得好,就得让学生学 得多,而“学得多”在特定学科里,因为学生 学习学科知识的边界已经划定了,所以“学 得多”和“学得深”基本上是同义词。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让学生在学 科学习上有成就感,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 的时间,才是让学生掌握偏、难、繁、杂 知识的并取得好成绩的捷径。拓宽课堂教学宽度,还在于大家 越来越意识到,学生的成功并不是单一学 科的成功,而是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