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近代中国基本国情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069426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二近代中国基本国情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专题二近代中国基本国情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专题二近代中国基本国情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专题二近代中国基本国情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专题二近代中国基本国情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二近代中国基本国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二近代中国基本国情(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二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内容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圆明园n 雍正将圆明园建成了一个帝国的缩影充满了政治象 征。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它在园林艺术方面的成就。 与庞大而封闭的皇宫相比,圆明园更为自由开阔。这 里的宫殿规模小巧,外观朴素,与周围的山水十分协 调。圆明园中的每一个空间都经过精心的设计,烟水 迷离的江南水乡,诗情画意的理想之地,这座史无前 例的皇家园林是自然风韵和艺术加工的完美融合的典 范。史书记载,一年360天,圆明园天天花开似锦,园 中仅仅管理花草的太监和工匠就达到300多人。圆明

2、园的宫殿各种各样,几乎囊括了中国所有的 建筑风格。圆明园n 西洋花园之后,皇家建筑工程并没有停止 ,根据乾隆的旨意,皇家画院和样式雷家族将 江南几乎所有的园林都移植到了圆明园。整整一个世纪的修建,这个旷世园林拥有 100多组景观,将近1000座宫殿,占地5000多 亩,有600个足球场大小。n圆明园是集天下珍宝于一身的博物馆,也集中 了几个皇帝执政时的天下能工巧匠的智慧和艺 术结晶 圆明园n1861年,法国作家雨果在一封信中这样写到:在地球上某个地方,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它的 名字叫圆明园。它汇集了一个民族,几乎是超人类的 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尚不 为人熟知的杰作,就像在

3、黄昏中从欧洲文明的地平线 上看到的亚洲文明的倩影。你可以去想象一个你无法 用语言描绘的仙境般的建筑,那就是圆明园。那里不 仅有艺术珍品,而且还有数不胜数的金银财宝。这个 奇迹现已不复存在。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两 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我们所有教堂的所 有珍品加起来也抵不上这座神奇无比光彩夺目的东方 博物馆,多么伟大的功绩,多么丰硕的意外横财。在 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分别叫做法兰西和英格兰。n假如圆明园没有被烧毁n假如我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 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 损失!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中国世界(英国)总体状况处于封建社会晚期,

4、危机 四伏资本主义国家 迅速崛起具体表现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 地高度集中完成工业革命 ,生产力水平 最高政治高度中央集权, 制度僵化,官场腐败确立了先进的 资本主义制度军事装备陈旧,军备废弛装备先进,成 为海上霸主外交闭关自守,闭目塞听对外扩张,加 紧殖民侵略大清王朝衰败的原因n制度僵化、政治腐败、闭关锁国,所有这一些 使大清帝国在鼎盛的外表下,潜藏着巨大的忧 患和灾难。n当乾隆陶醉于自己的丰功伟绩之时,以科学为 先驱的西方文明却蒸蒸日上。n乾隆告诉特使马嘎尔尼勋爵,大清乃天朝大国 ,无所不有,用不着与西方蛮夷互通有无。n从秦始皇到乾隆,中国走过了整整两千年的历 史,保守和自大正在蚕食着

5、这个庞大的帝国。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从辉煌走向衰落鸦片战争前的西方:从落后走向崛起东西方之间的新格局,使古老的中国面临着极其深刻的生存危机,预示着近代中华民族命运的坎坷。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中国和英国两相比较,一个像马克思说的,相对停滞的、按着蜗牛爬行的速度缓慢行进的封建主义的中国,还有一个迅猛发展的而且要急着对外殖民扩张的资本主义的西方世界,这两个碰撞在一块,就一定要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刻发生矛盾冲突甚至发生战争。鸦片战争在这个时候、这个地方发生并且由英国扮演头一个殖民主义侵略者的角色其历史必然性也就在这里。 鸦片带来的危害n鸦片在中国大量泛滥,严重破坏中国的社会

6、经济:使 中国对外贸易处于不利地位,大量白银外流,银贵钱 贱,直接加重劳动人民负担,造成百业萧条,市场凋 敝n鸦片大量泛滥,还给清政府的统治造成严重危机: 一方面,大量白银外流,银价上涨,各地税收困难,拖 欠赋税日益增多,国库储备越来越少,清政府的财政 陷入困境。 另一方面,官吏、兵丁吸食鸦片和从鸦片走私中收受贿 赂,使清政府的官吏更加腐败,军队更加丧失战斗力 。清政府内部关于鸦片问题的争论n太常寺少卿许乃济,主张弛禁,将鸦片贸易合法化。n1838年6月,鸿胪寺卿黄爵滋上书道光皇帝,痛陈鸦片 的种种祸害,建议“重治吸食”,限期戒烟,对逾期 不戒者处以死刑,以杜绝吸食鸦片,从而抵制鸦片输 入。n

7、1838年7月至9月,林则徐三次上奏道光皇帝,支持黄 爵滋的主张。他在奏折中警告说,对鸦片问题“若犹 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无几以御敌之兵,且 无可以充饷之银”,引起了道光皇帝的重视。11月, 道光帝命林则徐进京,连续8次召见,商议禁烟方略。 12月31日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 前往广州查禁鸦片。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 民地半封建性质(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虎门硝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所缴获 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他还表 示禁烟的决心:“若鸦片一日未绝, 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 断无终止之理。”虎门销烟是中国禁 烟运动的

8、一个重大胜利,表明了中国 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 坚强决心。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鸦片战争爆发及其原因1839年8月初,林则徐在 广东收缴和销毁鸦片的消息传到 了英国,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及 鸦片贸易集团立刻发出一片战争 喧嚣,他们纷纷致书英国政府, 要求发动侵华战争。1840年6月 ,乔治懿律率领由48艘舰船、 4000余名士兵(后增至15000人 )、540门大炮组成的“东方远 征军”,抵达中国广东海面,封 锁广东珠江口,第一次鸦片战争 正式开始。 18401840年年7 7月月5 5日,英军第一次进日,英军第一次进 攻定海攻定海18411841年年8 8月月262

9、6日,英舰袭击厦门日,英舰袭击厦门2.鸦片战争爆发及其原因直接原因: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的侵略气焰,损害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英国为了保护肮脏的鸦片贸易,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的战争。根本原因: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为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侵略,开拓殖民地。幅员辽阔、市场巨大而又日趋没落的中国恰恰成为英国扩张的主要对象,这就决定了英国侵略中国的必然性。(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3.鸦片战争的后果这次战争三起三落,持 续两年多时间。英国侵略者 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 不作,腐朽的清政府和战不 定,无理惩处林则徐,执行 “防民甚于防寇”的方针, 加之经济技

10、术落后、武备松 弛等原因,不可避免地在一 场正义战争中连遭败绩。第一次鸦片战争海战景象,中国水 师战船被英军明轮炮舰轻易击毁 3.鸦片战争的后果1842年8月29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1843年7月又签 订中英虎门条约。美国和法国又强迫清政府分别于1844 年7月和10月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3.鸦片战争的后果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个条约 ,英国从中国取得了许多权利。其主要内容有:(1)割让香港。英国占据香港以后,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殖民统治,使 之成为对华侵略和经济扩张的重要基地。(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2)五口通商,废除“公行”制度。五口的开放,彻底动

11、摇了清政府 的闭关政策,将中国东南沿海各省门户向西方资本主义敞开。(3)巨额赔款。赔款2100万元,相当于当时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 1/3,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财政负担。(4)协定关税。这一规定使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中国海关从此失 去了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的作用,大大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经济 扩张。3.鸦片战争的后果通过虎门条约,英国又取得了以下权利:(1)领事裁判权。这一规定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权,开创了外国人在中国犯罪而不受中国法律制裁的恶例。(2)片面最惠国待遇。只要中国给其他国家好处,英国就可以同享。正常的国际交往中,最惠国待遇应是双方互惠。英国只要求中国给予英国最惠国待遇,却未承诺

12、英国给予中国同等待遇。这就成为签约双方不平等的“片面”最惠国待遇。继英国之后,有15个国家先后从清政府那里得到片面最惠国待遇。这样,帝国列强结成共同侵华的伙伴关系,形成列强联合对付中国的不利局面。(3)居住及租地权。后来外国侵略者又以此为依据,相继在各个口岸建立“租界”,不断侵夺中国主权,逐渐形成完全脱离中国主权管辖的“国中之国”。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破坏了中国的贸易自主权 破坏了中国的外交主权1.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概念首先是列宁提出的。“半封建 ”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恩格斯德国的革命与反革 命。一方面,外

13、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使本来领土完 整、主权独立的中国,沦为表面上独立、实际上 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对中国原有 的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经济结构起了很大的解体 作用,资本主义在中国有了初步的发展,中国由 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变为有了一定程度资本主义 成分的半封建社会。 (二)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鸦片战争及战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社 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的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 国家,在自己的领土上行使全部主权。战后中国的领土主权 、关税主权、司法主权、领海主权都遭到了破坏,中国成为

14、政治上的半殖民地国家。经济上的变化:战前中国是自然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 战后自然经济被破坏,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成为半封建国 家。社会矛盾的变化:战前中国社会主要是封建主义同人民 大众的矛盾;战后演变成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 人民大众的矛盾。2.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革命性质的变化:战前是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战 后由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人民肩负着对外反对外 国侵略者的民族革命和对内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民主革命 的双重任务,革命的性质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阶级关系的变化:战前中国社会阶级主要是地主和农 民两大阶级,战后中国逐渐出现两个新兴的阶级无产 阶级和资产阶级。中国工

15、人阶级最早出现于19世纪40至5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中,中 国工人阶级的产生先于中国资产阶级 。因此,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阶级关系的变化n旧的封建统治阶级即地主阶级继续占有 大量的土地,掌握着国家政权,对人民 实行专制统治。 n旧的被统治阶级即农民阶级,仍是近代 中国社会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 n诞生了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n中国资产阶级也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 级。 (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教材13页 )第一,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

16、国的 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 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的财政、经济 命脉以及中国的政治、军事力量。)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 结,成为资本一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 统治支柱。(中外反动势力对中国人民联合专政)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 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 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封建剥 削制度占据优势)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 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 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 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产生 ,但不是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 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 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