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高考模拟3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067086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6.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潍坊高考模拟3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潍坊高考模拟3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潍坊高考模拟3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潍坊高考模拟3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潍坊高考模拟3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潍坊高考模拟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潍坊高考模拟3(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2012 年普通高考语文仿真试题(三)本试卷分第 I 卷和第卷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考试 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 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 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卷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 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

2、案; 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第 I 卷(共 36 分)一、(15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熨帖()供职()不更事()钟灵毓秀() B漂洗() 付梓()冠名权()恒河沙数 () C甲壳() 间断()黄澄澄()抵掌而谈() D柏油()馄饨()弄潮儿()吹毛求疵()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震撼 下马威 鞭辟入里 两全其美B辨证 结骨眼 工于心计 矫揉造作C渲泄 摄像机 曲意逢迎 计日程功D款识 电饭煲 食不裹腹 群贤毕至3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这家企业改革的任务, 是“减员” ,更重要的是“增效” 。预算即使制定得再 ,在执行过程中也难免发生变化。今年春节期间,山西某地发生了一起 的假酒案。A不止 正确 耸人听闻 B不只 正确 耸人听闻C不只 准确 骇人听闻 D不止 准确 骇人听闻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期待已久的华尔街 2:金钱永无眠终于上映了,观众们拍手称快,既被电 影的史诗般的气质所征服,又对演员的演技赞不绝口。 B为使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决策者们高瞻远瞩,从长计议,制定政策要2着眼于未来的发展。 C中国制造业的冲击使美国失业率大幅提高,甚至导致

4、美国经济的萧条,对这种 祸起萧墙的现象,美国朝野众口一词,将解除困境的希望寄托在逼迫人民币升值上。 D按照新课改精神,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根本,当学生遇到疑难问 题时,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不要越俎代庖。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当著名的澳大利亚小提琴家拉出令我熟悉而深情、悠徐而又感伤的主题旋律时, 我觉得整个悉尼歌剧院化成了一朵云,而我正坐在云端。 B “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荣誉称号,是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 和最重要的城市品牌,通过“创文”活动,可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 C摩梭人有自己的母语摩梭语,其文化为达巴文化,信奉藏传佛教,摩梭人 作为中国

5、唯一仅存的母系氏族,实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 D “雅”和“俗”究竟是怎样的关系,是文学界自古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理不清 这个关系,既影响作家的创作取向,又影响读者的阅读趣味。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68 题。 从历史的角度看,儒学是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大成,其后绵延不绝, 及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儒学既是安身立命之学,更是经世致用之学,是二者 的有机统一。 儒学作为一种安身立命之学,所突出的是儒学的“内圣”层面,所解决的是人的精 神生活、精神境界、精神寄托、精神安顿问题,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精神家园问题。 孔子讲“乐道” ,讲“乐

6、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 ;孟子讲“养心” ,讲“收其放心” , 讲“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入我口” ,皆在追求精神生活、道德生活的满足,皆在致 力于精神境界、道德境界的提升,并从此种满足与提升中获得精神的愉悦。 儒学作为一种经世致用之学,所突出的是儒学的“外王”层面,所要解决的是经济 发展和社会进步问题,是人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问题。儒学特别强调“学 以致用” ,强调“兼善天下” ,强调“立人达人” 。孔子弟子子夏说过一句十分著名的话: “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表面上看,这是提倡一种读书做官论,然究其实质 而言,这却是儒家入世品格和用世精神的最通俗表达。在一定意义上,入世和

7、用世是儒 之为儒的关节点,在天下无道的现实面前,以道家为代表的隐者认为洁身自好才是明智 的选择,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则认为,正因为天下无道,才有变革现实的必要,在变乱 世为治世、变无道为有道的过程中,人生才凸显出其意义与价值。 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离不开包括儒学在内的传统文化的滋养和作用,这一点已为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普遍认同与接受。那么,儒学自身在未来中国将如何发展,或者 说如何继承发挥儒学的积极作用呢?儒学的未来发展、未来前途显然不在于儒学地位的 刻意拔高或刻意贬低,不在于将儒学玄学化或庸俗化,而在于实现儒学的大众化、世俗 化。 儒学原本就有大众化、平民化的特点,原本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

8、的。 “极高明” 讲的是,儒学与道学一样。 “综罗百代,广博精微” 。 “综岁百代”是说儒学乃是古往今 来历史经验、思想文化的综合、总结, “广博精微”是说儒学的内涵丰富,见懈深刻。 “道中庸”讲的是,儒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众,很平常、很平实,不是“玄 而又玄”的贵族化,玄学化的学问。然而,现在儒学却被一部分学人弄得“玄而又玄” , 即高明而不中庸,特别是现代新儒家的努力,强化了儒学的高明的一面,削弱乃至舍弃3了儒学的中庸的一面,以至陷入纯粹的形而上学的歧途。这是一种值得注意,急需纠正 的不良倾向。 儒学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从形而上落实到形而下,必须跳出“玄学化”的怪 圈,必须走出

9、书斋,走向生活,走向实际,走向大众。这样说,并不表明儒学的学理探 究不必要,不重要,事实上,正常的儒学的学理探究正是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健康发 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儒学的学理探究的不断深入,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便只是纸上 谈兵,或误入庸俗化、低俗化的新的岐途。应有更多的同仁来做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 的工作,这是儒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节选自 2010 年 11 月光明日报 ) 注刍豢:泛指牛羊犬豕之类的家畜,也指供祭祀用的牺牲。 6.下列关于儒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学是孔子所创立的,但孟子和荀子分别为儒学的发展和集大成作出了极大贡献。B.儒学创立虽然已有

10、了上千年的历史,但发展至今仍有一定的生命力。 C.儒学将安身立命和经世致用做到了有机统一, “内圣”和“外王”并重。 D.儒学彻底解决了人类社会的精神家园问题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问题。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孔子和孟子都主张追求精神生活、道德生活的满足,都致力于精神境界、道德境 界的提升。 B.儒家原本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综合总结了古往今来历史经验、思想文化, 内涵丰富,见解深刻。 C.子夏说过“学而优则仕” ,这虽然有提倡读书做官之嫌,但归根结底还是强调儒 家的入世品格和用世精神。 D.道家历来主张洁身自好才是明智的选择,而儒家无论何时都将变革现实、变无道 为

11、有道作为自身的使命,并以此来凸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儒学既然具有安身立命之用,又有经世致用之效,所以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离不 开作为传统文化的儒学的滋养和作用。这一点即将被有识之士认同与接受。 B.儒学原本就有大众化、平民化的特点,而“道中庸”体现的正是这一特点。所以, 儒学只要走大众化、平民化的道路就可以健康发展。 C.现代一些新儒家努力在强化儒学的高明的一面,削弱乃至舍弃了儒学的中庸的一 面,致使儒学被弄得“玄而又玄” 。 D.儒学的学理探究正是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不断深 入儒学的学理探究,儒学才能避免走上庸俗化、

12、低俗化的歧途。 三、 (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简肃薛公墓志铭 欧阳修公讳奎,字宿艺,姓薛氏,绛州正平人也。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初,太宗皇帝伐并州,太师以策干行在,不见用。公生十余岁,已能属文辞,太师顾曰:“是必大吾门,吾复何为?”乃不复事生业,务施贷以赒乡闾。后五十年,公始佐今天子参政事,为世名臣,如其言。初举进士,为州第一,让其里人王严而居其次,于是乡里皆称之。淳化三年,再举乃中,授腻州军事推官。始至,取州狱已成书,活冤者四人。用荐者拜大理寺丞、知莆田县,悉除故时王氏无名租,莆田人至今以为德。及居蜀,尤有善政。民有得伪蜀时中书印者,夜以锦囊挂之西

13、门,门者以白,蜀4人随之者万计,且观公所为。公顾主吏藏之,略不取视,民乃止。老捏告其子不孝者,子诉贫不能养。公取俸钱与之,曰:“用此为生以养。 ”母子遂相慈孝。人皆以公为仁恩。蜀人喜乱而易摇,公既镇以无事,又能顺其风俗,从容宴乐,及其临事,破奸发伏,逆见随决,如逢蒙之射而方朔之占, 无一不中。拜参知政事。公入谢,上曰:“先帝尝言卿可用,吾今用卿矣。 ”公益感激自励。而素刚毅,守节不苟合,既与政,尤挺立无所牵随。欲绳天下,无细大,一入于规矩。往往不可其意,则归卧于家,叹息忧愧,辄不食。家人笑其何必若此,公曰:“吾惭不及古人,而惧后世讥我也。 ”明道二年,明肃太后欲以天子衮冕见太庙,臣下依违不决,

14、公独争之,曰:“太后必若王服见祖宗,若何而拜乎?”太后不能夺,为改他服。太后崩,上见群臣,泣日:“太后疾不能言,而犹数引其衣,若有所属,何也?”公邃曰:“其在衮冕也。然服之岂可见先帝乎?”上大悟,卒以后服葬。以疾告归其政。天子曰:“吾不可以数烦公。 “乃诏优公不朝,而使视事如故。居岁中,数以告,乃得还第。景祐元年八月庚申,公薨于家,年六十有八,赠兵部尚书。太常议曰:“谥法:一德不懈曰简,执心决断曰肃。今其状应法。 ”乃谥曰“简肃”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有删改) 注 太师,薛奎父亲的赠号。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 显:显达 B.务施贷以

15、赒乡 务:致力于 C.破奸发伏,逆见随决 破:揭穿 D.太后不能夺,为改他服 夺:强取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蜀人随之者万计, 且观公所为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B 吾惭不及古人,而俱后世讥我也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 其在衮冕也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D 数以告,乃得还第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薛公“执心决断“的一组是( ) 让其里人王严而居其次 悉除故时王氏无名租 及其临事,破奸发伏,逆见 随决 而素刚毅,守节不苟合 则归卧于家,叹息忧愧,辄不食 臣下依违不决, 公独争之 A. B. C. 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薛公少年聪慧,十余岁即能属文,父亲对他寄予厚望,认定他能光大门第;后来果 如其言,薛公参与政事,辅佐皇上,成为宋朝一代名臣。 B.薛公为官之后,善解民疾,在莆田时因废除无名租而深为百姓感激;转任蜀地后更 有善政,人们都认为他是个善施恩义的人。 C.薛公临事持重明决,敢于坚持己见。太后想穿天子礼服拜太庙,薛公直谏,阻止5了太后;太后驾崩后薛公仍劝谏皇上,未让太后穿天子礼服安葬。 D.薛公因病告老还乡,皇上善解人意,下诏准许他不用上朝,也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