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09——2010学年度高二年级地理会考模拟测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053847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2009——2010学年度高二年级地理会考模拟测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京市2009——2010学年度高二年级地理会考模拟测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京市2009——2010学年度高二年级地理会考模拟测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北京市2009——2010学年度高二年级地理会考模拟测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北京市2009——2010学年度高二年级地理会考模拟测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2009——2010学年度高二年级地理会考模拟测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2009——2010学年度高二年级地理会考模拟测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北 京 市北 京 市 20092010 学 年学 年 度度 高高 二 年 级 地 理 会 考 模 拟 测二 年 级 地 理 会 考 模 拟 测 试 题试 题 考生考生 须知须知 1 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 本试卷共 10 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50 个小题(共 50 分) ;第 二部分非选择题,5 个小题(共 50 分) 。 3 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 须用 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作图时可用 2B 铅笔。 4 考试结束后,将考试试卷及答题卡按要求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2、选择题选择题 (共 50 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 按规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第按规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第 1 15 50 0 题的相应位置上。 (每小题题的相应位置上。 (每小题 1 1 分,选对一项得分,选对一项得 1 1 分,多选则分,多选则 该小题不得分。 )该小题不得分。 ) 1.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表现在地球 A自西向东自转 B具有大气层 C存在生命现象 D拥有卫星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 A提供光热资源和化石燃料 B产生磁暴和极昼现象

3、C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D诱发潮汐现象 小玲同学利用暑假赴埃及旅游,并拍摄了一幅埃及开罗 (东二区)附近的景观照片(图 1) ,拍照时间为 20 时 15 分 (北京时间) 。据此完成 3、4 题。 3小玲拍摄照片时,开罗正值 A傍晚 B正午 C下午 D凌晨 4形成该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物理风化 B风力侵蚀 C流水搬运 D流水沉积(堆积) 读图 2“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回答 57 题。 图 1 2 5. 图中序号所在位置属于外部圈层的有 A B C D 6.关于地壳物质循环的正确表述是 A.甲重熔再生 B.乙变质作用 C.丙沉积作用 D.丁冷却凝固 7. 主要由图中 M 作用形成

4、的地表形态是 A长江三角洲 B东非大裂谷 C喜玛拉雅山 D日本富士山 8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辐射 C.地面辐射 D.大气逆辐射 9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该做法使 A. 太阳辐射增强 B.地面辐射增强 C.短波辐射增强 D. 大气逆辐射增强 读图 3,回答 10、11 题。 10.如果该图为热力环流模式,S 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G 处气温比 H 处高 BE 处气压比 H 处高 C气流为自南向北的水平运动 D气流为自东向西的水平运动 图 2 s F G H E 3 11. 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 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为降水,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

5、给 B环节为地表径流,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为蒸发,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D环节为水汽输送,是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 12地转偏向力对气流、洋流、河流等都会产生影响,由此 A.在南半球,地转偏向力使南风偏转成西南风 B.全球各地水平运动的物体均会发生偏转 C. 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使洋流左偏 D. 我国河流的左岸与右岸侵蚀不同 读图 4“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回答 1315 题。 13此时北半球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4此季节甲地 A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盛行西南风 C气候炎热干燥 D有太阳直射 15终年受乙气压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

6、.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读图 5“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 ,回答 16、17 题。 图 5 0 30 30 60 60 甲甲 乙乙 图 4 甲甲 图 3 4 16关于洋流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A南半球中高纬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B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C中低纬大洋西侧为寒流,东侧为暖流 D甲洋流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 17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A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 B能使海洋污染范围变小,污染程度减轻 C甲洋流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 D乙海区附近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 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永久冻土带融化,北半球

7、中高纬度地区植物提早开花,昆虫提早出现 。据此回答1820题。 18. 全球变暖导致 A粮食总产量增加 B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 C气象灾害增多 D酸雨出现频率增多 19.冰川消融对我国青藏地区造成的影响是 A导致山地雪线下降 B改变冰川生态环境 C缓解气候寒冷程度 D改善农业生态条件 20资料反映出地理环境的 A复杂性 B整体性 C稳定性 D差异性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2001 年以来华北地区水资源频频告急。回答 21、22 题。 21.华北平原缺水的人为原因是 A华北地区多旱灾 B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 C华北地区水库干涸 D华北地区降水集中夏季 22.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的措施有 A兴修水

8、库 B节约用水 C防止水污染 D跨流域调水 23台风带来的主要危害是 A洪水泛滥 B农作物受冻害 C旱情加重 D沙尘肆虐 读表 1,回答 24、25 题。 表 1 19782006 年北京市人口变化抽样表 年份 1978 1996 2006 出生率() 12.9 8.0 6.2 死亡率() 6.1 5.3 5.0 总人口(万人) 871.5 1259.0 1581.0 城镇人口(万人) 479.0 852.0 1333.0 24北京市 2006 年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

9、率、低自然增长率 25.该表数据反映出北京 A. 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B城市化水平较低 C.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D经济结构的变化 26.表 2 中反映人口合理容量的数据是 5 表 2 某岛国环境与人口信息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45万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5万 2006年实际供养的人口数量 30万 预测2010年供养的人口数量 35万 A25 万 B30 万 C35 万 D45 万 27太平洋中的岛国图瓦卢举国迁移到新西兰的主要原因是 A. 政治因素 B. 生态环境因素 C经济因素 D. 社会文化因素 读图 6“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图” ,回答 28、29 题。 28处的地租为 A大于 400 元/

10、平方米 B300400 元/平方米 C200300 元/平方米 D小于 200 元/平方米 29处形成商业区,主要原因是 A工业发达 B交通便利 C水源充足 D环境优美 30.长春是吉林省的政治中心,体现出城市是区域中的 A. 行政管理中心 B. 商业服务中心 C. 经济增长中心 D. 交通运输中心 31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 A绿地面积 B饮食习惯 C建筑风格 D服装服饰 32根据因地制宜原则,下列区域种植农作物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A.洞庭湖平原春小麦、油菜、水稻 B.四川盆地甘蔗、水稻、甜菜 C.松嫩平原春小麦、大豆、甜菜 D.山东半岛水稻、花生、橡胶近 33近年来,北京市场上出

11、现了品种繁多的水果,火龙果、葡萄柚、龙眼、提子等数不胜数, 这是因为 北京自然条件的变化 北京市场需求的变化 税收政策的变化 交通冷藏条件的变化 图 6 6 A. B. C. D. 34我国海尔集团在美国某地建家用电器厂的主要原因是 A.利用先进的技术 B.利用廉价的劳动力 C.利用廉价的原料 D.减少产品运输费用 读图 7,完成 3537 题。 35辽中南工业区形成初期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矿产资源丰富 科技力量雄厚 交通便利 水源丰富 A B C D 36目前,图示地区在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 A劳动力资源短缺 B煤炭资源日趋枯竭 C.土地资源减少 D森林资源锐减 37加快该地区资源

12、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有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A B c D 382009 年 3 月 28 日晚,全球数百座城市的成千上万个家庭、企业、公共场所相继熄灯 1 小 时,参加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倡导的“地球时间”环保活动。这项活动的目的是呼吁人们 A减少能源浪费,提高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认识 B不要随意丢弃废弃物,保护居住环境 C减少生活废水的排放,节约用水 D关注臭氧层破坏现象,减少环境污染 读图 8,回答 3941。 7 图 8 39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 A B C D 40两区共同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季风气候显著 B广泛分布红壤 C河流结冰期长 D耕地多为旱地 41制约四大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A.热量条件 B.土壤肥力 C.灌溉水源 D.洪涝灾害 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据此回答 42、43 题。 42山西建设特大型火电厂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 接近市场 B. 交通便利 C. 接近煤炭产地 D. 环境污染小 43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山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其中发展的炼铝业属于 A. 技术指向型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