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第一章商品和货币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052968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4.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第一章商品和货币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政治经济学第一章商品和货币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政治经济学第一章商品和货币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政治经济学第一章商品和货币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政治经济学第一章商品和货币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第一章商品和货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第一章商品和货币(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本章重点1、商品经济的特征及其产生前提2、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原理3、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5、简单劳动、复杂劳动、科学技术与管理同价值的 关系6、价值规律及其作用7、货币的本质、职能与货币流通量规律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本章的内容是简要叙述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其向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商品和货币,论述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进而阐明价值规律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第一节 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 一、自然经济 (一)自然经济的形成自然经济是在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社会分工很不发展的社会中

2、 ,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及其家庭或本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而进行的 以自给自足生产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二)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 1.自然经济是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经济2.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性和保守性经济3.自然经济是发展缓慢、规模有限、对自然界依附性很强的经济*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第一节 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 二、自然经济发展为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 式。 。 三、商品经济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基本条件 a、社会分工(必要前提条件) ;b、社会分工者之间存在着各自独立的经济利益。 (二)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首先,商品经济具有自主性。 其次,商品经

3、济具有平等性。 再次,商品经济具有竞争性。 最后,商品经济具有开放性。 *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第二节 商 品一、商品的二因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能满足人们需要的某种属性特点:商品的自然属性;是异质的,量上无法比较;构成社会财富的 物质内容;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永恒的范畴。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 系和比例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特点: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同质,量上可以比较;体现商品生产者相 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价 值共同的质劳动产品凝结着劳动交 换1只羊2把斧子*第一章 商品和货

4、币第二节 商 品 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对立统一 统一性表现在: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 东西,也不可能具有价值,因而不会是商品;作为商品必须同时 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 对立性表现在:一切商品对于购买者,才具有使用价值;对于生产 者,就不具有使用价值。任何人不能既占有同一商品的价值,又 占有其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相互排斥的。只有 交换才能解决商品的内在矛盾。 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第二节 商 品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叫

5、做具体劳动。这种劳动 目的、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制作方法、劳动成果各不相同的劳动, 就是具体劳动。 特点: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具有永久性 抽象劳动: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特点:形成商品的价值,社会属性,历史范畴。*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商品二因素属性或反映的关系价值社会自然抽象劳动使用价值生 产生 产反 映反 映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 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不是两次劳动,也不是独立 存在的两种劳动。*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在时间、空间

6、上都是不可分割的。2、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有用效果来看的劳动,而抽象劳动是抽去了劳动的有用性的一般人类劳动。不同的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而生 产价值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没有差别,只有量的不同。 3、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4、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条件,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一个永恒性范畴。而抽象劳动则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生产所特有的范畴,商品生产的历史性,决定了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历史性。 *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两因素的关系 ? 1、商品两因素是。 2、劳动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

7、劳动具有具 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性质,具体。 3、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不是 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形成商品 的价值实体 ,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 所以,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两因素。*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第二节 商 品三、商品价值的构成与创造、商品的价值量 (一)商品价值的构成与创造商品价值构成包括两个部分:旧价值和新价值,一是商品生产过程中 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它是过去的劳动即物化劳动所形成的价值转 移到商品中来的;二是商品生产过程中活劳动新创造的价值。商品价值的构成与商品价值的创造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商品价值的构 成是由物化劳动转移的价值和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所构成的。而商品

8、价值的创造则是指商品生产过程中新增加到商品中的价值。马克思科 学的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就是科学地揭示了包含在商品中的新价值是劳 动者的活劳动所创造,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第二节 商 品(二)商品的价值量: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劳动量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某个商品生产者所消耗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 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现时某一生产部门大多数产品生产已经达到 的技术装备水平。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重要意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重

9、要意义 1、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获超额价值2、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缩短意味社会生产力发展*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商品价值量劳动量劳动时间取决于取决于第二节 商 品 在考察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还必须注意简单劳动和复杂 劳动的区别,以及劳动生产力(或称劳动生产率)。 简单劳动是指事先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的、每个体 魄健全的人都能进行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 训练和学习的、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 动。 区别是相对的是相对的 换算:换算: 一定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是通过千万次交 换,在市场竞争中自发形成的;商品价值量的确定以简单 劳动为尺度。*第一章 商品

10、和货币价值量变化规律价值量变化规律 劳动生产力也称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 效率或能力。 表示方法:1、单位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 2、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决定因素: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程度;技术装备的规模 和效能;原材料质量的好坏;劳动者的科技文体水平和平 均熟练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组织以及自然条件。 价值量变化规律: 商品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 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部门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同类生产者 平均的劳动 生产率个别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社会 必要 劳动 时间个别 劳动 时间劳 动 生 产 率*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商品价值

11、量同劳动生产率(力)的关系? 1、商品价值量是。;劳动生产率是。 。 2、部门(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 。 3、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第二节 商 品 四、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由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 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矛盾产生基础矛盾产生基础:社会分工和私有制 社会分工决定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产品的必要,从而决定 了一切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是为他人或社会 生产产品的劳动,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 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决定了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具有私人劳 动性质,是私人劳动

12、。矛盾: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社会性质,要求劳动产品在数量上和品种上符 合社会需要;但劳动的个别性质,却使生产的商品往往不能与社会需要 直接相一致。*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 本矛盾1、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生产中 其他矛盾的根源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商品经济 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支配着商品生 产者的命运*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第三节 货 币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商品具有两种表现形式,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和价值的表现形式。使用 价值的表现形式就是商品体的自然形式。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只有在它和 别的商品相互交换时才

13、能表现出来。所谓商品价值形式,指的就是价值的 表现形式。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就产生了货币。*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商品二因素价值使用价值表 现表 现社会自然形式表 现指商品价值只是偶然地、简 单地通过另一个商品表现出来。v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1只绵羊=2把斧子公式 :*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1只绵羊2把斧子价 值 价值镜相对价值形式等价形式等式两极商品处处于不同地位,起着不同作用商品内部矛盾表现为现为 两个商品间间的外部对对立商品价值值表现现是不充分的*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 相对价值形式:处于主动地位,要求把 自己的价值相对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 等价形式:处于被动地位,作为表现其 它商品价值的材料

14、而起等价的作用。 等价形式就是某种商品充当价值的代表能 够与另一种商品直接交换的形式。叫等价 物,价值镜。*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等价形式 等价形式是指一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直接 交换的形式。 等价形式的特点: (1)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2)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3)私人劳动成为直接形式的社会劳动。 *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指商品的价值形式通过 许多商品表现出来,一种商品的 价值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2把斧子 =5斤盐盐 =1担米 =10斤茶叶 =1两黄金 =其它1只绵羊*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比简单简单 价值值形式更充分反映价值值性质质1只

15、羊2把斧子5斤盐1担米10斤茶叶1两黄金价值是无差别人类劳动的凝结*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种商品的价值已不是偶然地表现在另一 种商品上,而是经常地表现在一系列商品 上。 *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会使交换经换经 常发发生困难难1只羊2把斧子5斤盐1担米10斤茶叶1两黄金*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特点:特点: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缺陷:缺陷:无统一的等价物;无统一的等价物;交换经常发生困 难 *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v一般的价值形式指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 过一种商品表现出来,即一切商 品的价值,都统一地表现在从商 品世界分离出来充当一般

16、等价物 的某一种商品上。 *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1只羊2把斧子 5斤盐盐 1担米 10斤茶叶 1两黄金 其它商品*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一般的价值形式 特点:特点:价值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价值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 局限性:局限性:一般等价物不固定一般等价物不固定*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v货币形式指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黄金 或白银上,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 过金或银来表示。*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2把斧子 5斤盐盐 1担米 10斤茶叶=1两黄金1只羊*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货币形式 货币形式替代一般的价值形式并没有发生 本质的变化,惟一的区别只是一般等价物 固定于金银商品上 金银质地均匀,便于分割计算;质地坚固 ,不易损坏,宜于长期保存;体积小价值 大,便于携带。 *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金银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 ,但货币货币 天然是金银银。马克思*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第三节 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