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方言的完成体标记“休”及相关形式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7051666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40.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方言的完成体标记“休”及相关形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粤方言的完成体标记“休”及相关形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粤方言的完成体标记“休”及相关形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粤方言的完成体标记“休”及相关形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粤方言的完成体标记“休”及相关形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方言的完成体标记“休”及相关形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f l 国语文 2 0 1 3年第 6期( 总第 3 5 7期 ) 粤方言的完成体标记“ 休” 及相关形式 甘于恩 赵越 粤方言完成体标记多用“ 左 ” , 但根据我们的调查, 尚有不少其他形式, 其中使用较为广泛 的另一标记声母为 h 一 , 调类为阴平( 常见的读音形式有 h e u 、 h e u 、 h a u 、 h e 等) 。如 : ( 1 )阳山阳城: 巨 洗口 h e 身。( 他洗了澡了) ( 2 )三水芦苞: 但行口 h e u 出去街。( 他上街了) ( 3 )佛山禅城张槎: 我搬口 h e u 屋喇。( 我搬了家了) ( 4 )东莞莞域: 我游口 h e u ” 三

2、次水。( 我游泳游了三趟。 ) ( 5 )深圳南头: 我嗌哓 h a u ” 你几次喇。( 我叫了你几次了) ( 6 )深圳大鹏: H 的衫炼晓 h a u ” 哦。( 那些衣服全干了) ( 7 )中山三角: 我叫敲 h a u 你几匀喇。( 我叫了你几次了) ( 8 )珠海前山: 我只手袋畀人整烂口 h e u 。( 我的手提袋被人家搞烂了) ( 9 )佛冈汤塘: 风吹开哓 h e u ” 个度门。( 风把门吹开了) 顺德陈村 话则三种形式并用“ 畦” 、 h e u 、 3 , “ 左 ” 是广府片的优势说法 , 而后二者则可能 是早期的用法 : ( 1 O )顺德陈村: 我食 h g u

3、 饭喇 我食 a 饭喇。( 也可以说“ 我食 主 饭喇” ) 这个完成体标记在词形写法上各地并不一致 , 不少地方按照 同音原则进行书写 , 如 写作 “ 哓” 、 “ 敲” , 也有未写词形 的, 为了客观起见 , 我们用口加注音方式表示。其句法特点是 : 置于 谓语动词和宾语之间 , 表动作的完成 , 宾语有时可以省略 , 成为“ 动+ 完成体标记” 格式 , 如顺德 陈 村“ 我食 口 h e u 喇” ; 有 时完成体标 记可 以放 在句末 , 如珠 海前山“ 我 只手 袋畀 人整烂 口 h e u ” , 但这个 h e u 仍然只是体标记 , 而非句末语气词 , 因为在 h e u

4、 之后可加上表 完成的语气词“ 喇” ( 广州话同此 , 可说“ 我食 左 喇” , “ 左 ” 是体标记) , 所以例( 8 ) 也可说成 : ( 1 1 )我只手袋畀人整烂口 h e u 喇。( 我的手提袋被人家搞烂了) 粤语完成体标记 h 一 的分布与水系密切相关, 北起阳山阳 城 ( 是否最北端的粤语点尚有待 考察) , 连江水系连接之, 至英德境内与北江汇合, 向南进入西江流域, 包括佛山境内的三水 ( 芦苞 ) 、 张槎 、 澜石、 顺德( 陈村 ) 、 东莞 ( 莞城 ) 、 深圳 ( 南头 、 大鹏 ) 、 中山( 三角) 、 珠海 ( 前 山) 基金项目: 2 0 1 3 年

5、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粤、 闽、 客诸方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与研究” ( 1 3 A Y Y 0 0 1 ) 、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粤方言比较研究” ( 0 7 J D X M 7 4 0 0 3 ) 。本文所引的粤语 语料除在参考文献中注明者以外, 皆来 自甘于恩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广东粤方言地图集” ( 0 4 B Y Y 0 3 2 ) 。 匿名审稿人提出的宝贵意见令本文得以明显改进, 谨致衷心感谢!感澍彭d “ J q 教授提供南海诸点的材料。文 中尚存问题 , 由本文作者负责。 5 4 6 中国语文 等地 , 老澳 门话亦用 h e u 作为完

6、成体的标记( 林柏松 , 1 9 8 8 ) 。 h e u 声调为阴平 , 各地粤语语 音形式有所差别 。这个 h 的原始形式是什么呢?甘于恩 、 吴芳 ( 2 0 0 7 ) 曾经推测“ 一个 比较 可能的来源是 开( 粤语“ 开” 多读 h 一 母) , 因为不少粤、 客方言都有用“ 开” 表完成体的情形, 不过我们也怀疑 h e u 来 自“ 开” 的可靠性 , “ 因为从音韵地位看蟹摄字 的韵母 多为- a i 、 o i , 读 1 3 U 韵不符音变规律。 ” 同理 , 读一 I g U 、 一 a U亦不符合音变规律。 考虑到语义的相关性 , 这里不妨先提 出一个假设 , 粤方

7、言的 h m a h e u h a u 等可能来 自 古汉语的“ 休” 字。在古汉语中, “ 休” 为动词, 意指“ 休息” , 又引申为“ 停止” 、 “ 废止” , 可以 带宾, 如“ 且如今年冬, 未休关西卒” ( 杜甫 兵车行 ) 、 “ 休妻” , 未见“ 动词+ 休+ 宾语” 的用法, 但“ 由于 休 常用于句末 , 又带有 完了 的词义 , 宋代以后渐虚化 , 用来表示语气 , 大体相当于 今处句末 的 就是 了“算了 , 带有无奈 、 忍让 、 不满的语气。 ” ( 孙锡信 , 1 9 9 9 ) , 例如 : ( 1 2 )武松笑道: “ 却才去肚里发一发 , 我们去休。

8、” ( 水浒传) 2 9回) ( 1 3 )丈夫生儿有如此二雏者, 异时名位岂肯卑微休。( 唐杜甫 徐卿二子歌 ) ( 1 4 )要来小酌便来休 , 未必明朝风不起。( 李清照 玉楼春 词, 例引自 孙锡信 , 1 9 9 9 ) 明代“ 休” 还可以用作祈使语气词, 但已少见, 如: ( 1 5 )如今说也没用, 不如睡休。( 石点头 瞿凤奴情愆死尽 , 例引自孙锡信 , 1 9 9 9 ) 广东明清时期流行的木鱼书也有类似的用法 , 如 : ( 1 6 )冼尽铅华归淡泊, 女红诸物尽抛休。( 东莞木鱼 禅院追鸾 , “ 冼” 应作“ 洗” ) 据郭必之、 片冈新( 2 0 0 6 ) 研究

9、 , 1 9世纪至 2 0世纪初期外国传教士所编粤语辞典及教科书有不 少“ 休” 的用例 , 字形写作“ 哓” , 例如 : ( 1 7 )但去哓边处呀?( 他去了哪儿?D e n n y s , 1 8 7 4 : 3 0 ; 引 自郭必之、 片冈新, 2 0 0 6 ) 看来粤方言的完成体标记与古汉语有一定的关系, 但未必是直接的继承。而更大的可能 是 自身从句末语气词逆 向演变为完成体标记 , 这种逆向演变从粤西粤语表完成 的句末语气词 “ 嗲” 也可以观察到 , 甘于恩( 2 0 1 1 ) 指出: 粤西的“ 嗲” 实际上有两个 , 一个是居于谓语动词与宾语之间的“ 嗲。 ” ( 功能

10、相当于普通话 的 “ 了。 ” ) , 另一个是句末 的“ 嗲: ”( 相当于普通话的“ 了: ” ) 。但是从总体格局来看, “ 嗲 ” 占了绝对优 势, 很明显 , “ 嗲 ” 时间上应该在前, “ 嗲。 ” 应该是后起的, 合江、 曹江的“ 嗲。 ” 当系受了后来进入的广府 粤语“ 左 ” 的类型侵袭而产生的这点在地理上亦较为合理, 合江与化州市区河西街相邻, 曹江则与 羊角相邻, 后者完成体标记使用“ 左 ” , 加上广府粤语在粤西的影响不断加大, 这种功能的变化是可能 的。换句话说, 在化州( 合江) 、 高州( 曹江) 两点, 完成体标记的出现是一种逆 向的演化, 即“ 嗲 ” 一

11、 “ 嗲 ”, 与传统的演变路线有所不同。 换言之, 粤方言这类“ 休” 从近代汉语继承了“ 休” 的句末语气词用法之后, 由于句末语气词在 语义上与完成体标记具有相似点, 从而触发了“ 休” 完成体功能的产生。实际上, 也有学者认 为, 现代汉语标准语的“ 了 ” 乃是从“ 了 ” 位移而来( 收了粟麦一粟麦收了) ( 俞光中、 植田均, 1 9 9 9 ) 。这么说来, 粤方言的“ 休” 作为完成体标记的演变轨迹, 并不是孤立的。倘若属实, 则 称之为“ 逆向” 未必准确 , 而应该说是因为位移引起的语法功能的变化 ( 女红诸物尽抛休 尽 抛休女红诸物; 只手袋整烂休_ + 整烂休只手袋)

12、 。 从语音演变层面看, “ 休” 中古音在流开三尤韵晓母 , 粤语代表点广州话读 j “g u之类, 似与 上述各点的语音尚有距离。但各粤语点的语音形式其实与“ 休” 有密切的相关性。见下页表: 2 0 1 3年第 6期 5 4 7 蘑考 完成体 中古尤韵读音 晓母三等声母读音 方言点、 标记读音 抽 九 戏 歇 阳山阳城 h e t J h a u k 它 u s 5 h i h i t 三水 芦苞 h e u t s h a u k e u h i h i t 佛 山禅城张槎 h e u t s h a u k 它 u h e i h i t 东莞莞城 h e u ” t s h a u

13、 k e u h e i 竹 k h e k 深圳 南头 h a u ” t s h u k B u h e i ” h i ? 5 深圳大鹏 h 叫 t s h l u ” k e u 。 h e i k h i t 中山三角 h a u t s h o k 0 。 h e i 3 3 h e i h i t ” 珠 海前山 hu t s h a u k B u h i 3 h i t 佛 冈汤塘 h e u B u k e u h i 2 3 h i t 南海桂城( 部分) h e u t s h 叫 k 它 u h e i h i t 南海官窑 u 5 3 t s h a u k 伽 h

14、 e i 。 h i t 南 海小塘( 狮北) j 饥 t s h a u 。 k e u h e i ” h i t 通过上表可以看到, 流摄读 B u 是粤语比较普遍的层次, 近于中古流摄的拟音- 9 u , 各点的 读法, 其实可以视为不同的分化层次: a u - + ( h ) u ( h ) E u ( e u ) ( h ) a u ( h ) e 在东莞莞城 话 的流摄中, 我们还可看到两个主要层次 : “ 皱 ” 、 “ 州 ” 分别读 t s e u 弱 、 t s e u 。 , 其 他例字则读为 _ a u 韵 , 流开一个别字甚至读 吨u 韵 , 如“ 母” m u 。

15、这说 明几种读法在流 摄中都可能并存。同时由于“ 休” 为语法标志, 容易产生弱化, 导致声母脱落的语音现象, 这种 现象我们可以在南海官 窑 的完成体标记中看到: he u - + E U 至于晓母在粤语中读 h 一 母属于常例 , 但三等韵有介音 I , 可能引发粤语声母 h 一 向半元音j 一 变化, 如广州话“ 衅” ( 臻开三晓母) 读 j e n ” 。我们在南海小 塘 可以看到这种后期的变化形式 j e u , 其他各点则多保留早期声母 h 的读法。 粤语还有一些方言使用语音上近似 的完成体标记, 容易与“ 休 ” 产生 纠葛。中山石岐和宝 安沙 井 的完成体标记用 h o u ( 阴平) , 郭必之、 片冈新( 2 O O 6 ) 认为是“ 好” , 但粤语 、 客家话( 中 山五桂山一带有客家话) 皆未见“ 好” 作完成体标记 , 因此这一看法值得怀疑。粤语 “ 好 ” 为阴 上调, 石岐话应读 h o u , 而完成体 h o u 调类为阴平, 调类不符。若光从调类来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