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承气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7049361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64.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疏肝承气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疏肝承气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疏肝承气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疏肝承气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王 勇 贾金梅(天津碱厂医院,天津 300450)关键词 肠粘连;肠梗阻;疏肝承气汤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临床表现腹痛、 呕吐、 腹胀、 便闭四大症状。根据对发病原因的统计,我国肠梗阻患者以 肠粘连、 套叠、 扭转、 外疝及蛔虫梗阻、 粪块阻塞最为常见,其 病情多变,发展迅速,早期如不及时治疗,往往给患者健康造 成较大伤害。笔者从调理气机入手,自拟疏肝承气汤辨证治 疗35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观察疗效肯定。1 资料与方法 本组收治35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3560岁,以粘连性肠梗阻为主。患者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腹 痛、 呕吐腹胀、 便闭症状,并经X

2、线腹平片或B超检查,均符 合肠粘连的诊断标准1。 治疗方法采用自拟疏肝承气汤,方药基本组成:柴胡、 枳 实、 厚朴、 当归、 白芍、 乌药、 苏梗、 青皮、 陈皮、 川军、 甘草。临 床随证加减。实热瘀结者重用生军;食积者加莱菔子、 神曲、 麦芽、 山楂;气滞血瘀者加赤芍、 桃仁、 川芎、 香附;体虚者加用 肉苁蓉、 当归等;虚寒者加用黄芪建中汤;有腹膜炎者加蒲公 英、 败酱草、 虫积加苦楝皮、 槟榔,疼痛明显者加元胡、 川楝子。 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2 疗效评定与结果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 中医病症诊断疗 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胃肠功能恢复正常;好转:临床 症

3、状较前改善或缓解;未愈:症状无改善,X线或B超检查无 变化。 治疗结果显示,本组35例患者治愈26例,好转7例,未 愈2例,总有效率为9413 %。3 病案举例 朱某某,男性,38岁,于2002年9月17日因腹部闭合性 损伤术后腹痛腹胀5 d入院查其腹部膨隆,右下腹可见肠型 及蠕动波,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叩诊浊音,肠鸣音弱(12 次min- 1)腹平片示右下腹及左上腹散在多个小液气平面,诊 断为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经胃肠减压及禁食、 补液、 抗感染等 治疗,效果欠佳。于9月19日施行肠粘连松解术,并予普瑞 博思胃管注入治疗,患者仍未排便,梗阻未见解除。术后d 4 急邀中医会诊。诊见患者面容痛苦,

4、腹部微隆,左侧可见一长 约20 cm原外伤手术瘢痕,气郁胸闷,两胁胀满,呃逆频频,大便不通,腹痛拒按,舌质暗红,舌苔白厚,脉象弦涩。诊为腹 痛,证属瘀滞,治宜行气活血导滞。遂予疏肝承气汤治疗。处 方:柴胡10 g ,枳实15 g ,厚朴15 g ,当归30 g ,白芍30 g ,苏梗15 g ,乌药15 g ,川芎10 g ,香附10 g ,陈皮10 g ,青皮5 g ,川军10 g后下,甘草10 g。服药当晚即排气,并排出酱黑色大便少 许,腹部感觉略有松动,次日继服一剂,日排便3次,为黄黑色 水样便,腹胀腹痛明显好转,呃逆症状减轻。继服汤剂治疗1wk ,原方中川军改用熟军,减缓泻下之力,枳实

5、、 厚朴、 苏梗、 乌 药减为10 g ,以免耗气伤血,并适当恢复运动。调养周余,诸 症平复,痊愈出院。为防其复发,嘱其逢天气变化之际,注意 保暖,酌服温养类中药调理脾胃。4 讨论 肠梗阻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腔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 肠道所致,病理变化也较为复杂。肠粘连是造成梗阻的重要 原因,占机械性肠梗阻的首位。随着外科手术的普及和饮食 调养的失当,肠粘连的发病率日益增多,中医治疗方法也较多 的体现了以通降为用的中医特色2。祖国医学根据临床表现 将本病归属于腹痛、 关格、 肠结、 结胸等辨证范围。中医理论 认为:六腑属传化之腑,以通为用。凡气血瘀滞,寒邪凝滞,邪 热郁闭,湿浊中阻,饮食不节,情

6、志不遂,劳累过度,燥屎内结 或虫团积聚等皆可导致肠胃通降功能失调,滞塞上逆而发本 病3。肠道阻滞不通,不通则痛,腑气不降,则上逆为呕吐,气 滞于中,肠内积气积液则腹胀,肠道不利,传导失司,大便、 矢 气不通则闭。笔者从通调气机入手,拟定了疏肝承气汤为基 本方剂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方 中枳实、 厚朴行气消胀,柴胡疏肝理气、 助脾健运,青皮、 陈皮、 苏梗、 乌药疏理肝脾之气,当归活血补血、 润肠通便,白芍养血 敛阴,柔肝止痛,川军荡涤肠胃,攻下积滞,甘草和中缓急,调 和诸药。诸药配伍,理气消胀,泻下积滞,使肝气条达,脾气健 运,气机疏通而消除梗阻。 参考文献1 邵孝钅 共

7、主编.现代急诊医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13452 石卫人,林梓凌,周琦石et al.祛瘀通腑法防治腹部术后肠粘连的临床观察.新中医, 2001;9:273 刘渡舟 主编.实用中医临床学.沈阳:长春出版社,1995:5905 包志宏,杨庭树.卡维地洛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神经激素及心功能的影响.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1;26(8) :61466 陈晓燕,李瑞杰,胡大一.新型 2阻滞剂 卡维地洛.中国医药导刊, 2001;3(3) :22347 李英茜,龚培力,曾繁典.细胞凋亡与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中国新药杂志,2000;9(12) :81378 王 苏,李隆贵,董 媛.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浆细胞凋亡抑制因子的影响.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1;17(10) : 45039 杨继红.卡维地洛的扩张血管和抗氧化作用.医学研究生学报,2001;14(3) :265710 卡维地洛临床试验协作组.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1) :710201安 徽 医 药 Anhui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Journal 2003 Apr;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