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讲解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043047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7.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电图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心电图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心电图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心电图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心电图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电图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电图讲解(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心脏的传导系心脏解剖位置常规记忆时间振幅P波1.6 V1导联上P波常先正而后出现深宽的负向波左心房肥大左右心房肥大比较“高右和双左”左心室肥大 QRS波群高电压胸导联:RV52.5 mV;RV5SV14.0mV( 男)或3.5mV(女)。肢体导联:R1.5mV;RaVL1.2 mV; RaVF2.0mV;RR2.5 mV。 心电轴左偏。 QRS波群时间延长:0.100.11s,一般仍 1.05mv(重症1.2mv); RaVR0.5mv 心电轴右偏+90(重症+110) 常同时伴右胸导联(V1,V2)ST段压低及 T波倒置,传统上称右室肥大伴劳损左、右心室肥大比较“V1上为右,V5上为左”窦

2、性心动过缓 具有窦性心律的特点。 心率在60次/分以下,一般不低于40次/ 分。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快慢显著不等,在同一导联上P-P间期相差 0.12s。常与呼吸周期有关,吸气时心率稍快,呼气时心率稍慢。请仔细观察!房性期前收缩 提前出现的P波,其形态与窦性P波略有不同。 P-R间期0.12s。 QRS波群形态和时间基本正常。 多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即期前收缩前后两个窦性P波 之间的间距小于正常P-P间距的2倍。室性期前收缩 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其前无相应的P波。 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0.12s。 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有完全性的代偿间歇。房扑 正常P波消失,代之为连续大锯齿

3、状扑动波(F波),频率大约240-350次/分 多不能下传,常2:1或4:1传导,心室率多规则 若传导比例不恒定或伴有文氏传导现象,则心室率不规则房颤 正常P波消失,代之为大小、形态各异的颤 动波(f波),通常V1最明显,频率350- 600次/分 RR绝对不齐,QRS波一般不增宽 若心房颤动时,如果RR出现绝对规则,且 心室率缓慢,常提示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 阻滞心室扑动 无正常QRS-T波,代之以连续相对规则的 大振幅波动,频率200-250次/分心室颤动 QRS-T波完全消失,出现大小不等、极不 均匀的低小波,频率200-500次/分室扑,室颤均是及其严重的致死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原理一

4、度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延长,PR0.20s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 Morbiz I 型(文氏现象) P波规律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直到1个 P波后脱漏1个QRS波群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 Morbiz II 型 PR间期恒定(正常或延长),部分P波后 无QRS波群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P波与QRS波毫无关系(PR间期不固定),心房 率快于心室率心肌梗死 “缺血型”改变 “损伤型”改变 “坏死型”改变“缺血型”改变 最早出现的变化是缺血性T波改变“损伤型”改变 面向损伤心肌的导联出现ST段抬高“损伤型”改变 两个学说解释这种现象:“损伤电流学说”“除极受阻学说”损伤电流学说除极受阻学说“坏死型”改变 面向坏死区的导联出现异常Q波心肌梗死的动态演变心电图导联与心梗部位及冠状动脉供血区域的关系导联心室部位 供血冠状动脉II、III、aVF下壁右冠状动脉或回旋支I、aVL、V5、V6侧壁前降支或回旋支V1V3前间壁前降支V3V5前壁前降支V1V5广泛前壁 前降支V7V9正后壁回旋支或右冠状动脉心电图一定要用“ ”去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