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心理暗示法化解矛盾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7034321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巧用心理暗示法化解矛盾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巧用心理暗示法化解矛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巧用心理暗示法化解矛盾(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领导科学 2009 10月下领导艺术领导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从人的心理素质看, 人的感觉、 知觉、 记忆、 想象、 思维、 情感、 意志等心理现象, 都可以受到暗示的影响。换言之, 人的可暗示性是客观存在的, 是人的一种普遍的心理品质。那么, 领导者如何巧用心理暗示法去处理问题、 化解矛盾呢?在这方面, 我国古代的政要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可供借鉴。一、 大度待人若曹操三国演义 上有这样一则故事: 曹操灭了袁绍之后, 抄得其部下曾经写给袁绍的许多密信。经办此事者请示曹操, 是否一一查对名单进行处理。这使得曹操的一些部下与其关系骤然紧张起来, 处理不好,矛盾有局部激化的可能。智谋过人的曹操略一

2、思考, 就果断决定: 立即将全部密信付之一炬。其理由是:当初袁强曹弱, 孤家自身尚且难保,哪能计较他人有无二心?曹操的高明之举, 得到其部下的衷心拥护, 大家均决意死心塌地地为其效犬马之劳。曹操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 一般地说, 领导者要化解本人与他人、本系统与他系统的矛盾, 必须胸怀宽广, 大度待人。要巧用心理暗示法则更应如此。因为被暗示者只有从内心里体察了暗示者的宽容气度, 才会考虑接受暗示者暗示的内容, 从而化冰霜为甘泉, 变阻力为助力。二、 侧翼攻心似晏子晏子即晏婴, 春秋时齐国正卿(丞相) , 是我国古代著名政治家。据 晏子春秋 记载, 他曾机智地救了一个失职的养鸟人。当时齐王爱鸟,

3、派专人饲养, 谁知有一天养鸟人大意, 让一只好鸟飞掉了。齐王大怒, 要杀这个养鸟人。晏子听说此事后, 连忙去跟齐王说:“养鸟人失职, 请让我列数其罪过再杀吧! ” 于是他当着齐王和满朝大臣的面慷慨陈词:“养鸟人丢失了好鸟, 确实有罪; 养鸟人因失鸟而导致国王杀人,罪加一等; 此事传出去, 给外人造成齐王重鸟而轻人的坏印象, 必将大大影响齐王的威望, 养鸟人真是罪孽深重啊! ” 说完向齐王深深一揖,请他下令用刑。齐王此时已惭愧万分, 羞赧至极, 挥挥手说:“放了他吧, 寡人错了! ”晏子的高明之处在于: 不是正面说养鸟人失了鸟不可杀, 而是迂回曲折地说出因失鸟而杀人的后果, 使齐王意识到此事的利

4、害关系,自觉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堪称巧用心理暗示法化解矛盾的典范。晏子所用之法完全符合暗示的原理: 不是从正门而是从侧门进入人的意识, 使其不知不觉地、 自然而然地在心理与行为上接受他人的影响。这也是侧翼攻心的魅力所在。三、 灵巧可效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贤内助, 对贞观之治的形成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李世民以善于纳谏而著称, 其中也有她的功劳。据说有一天, 李世民退朝回到后宫, 怒气冲天地对长孙皇后说:“我非杀掉这个乡巴佬不可! ” 长孙皇后忙问 “乡巴佬”是谁。李世民说:“当然是魏征, 他总是在大庭广众之下顶撞我, 弄得我下不了台! ” 长孙皇后听后莞尔一笑, 转身穿上皇后宫服,

5、 隆重地向李世民参拜、 贺喜。李世民惊问其故,长孙皇后说:“我听说皇上英明则臣下正直。现在魏征之所以这么正直, 正是因为您的英明, 我怎能不贺呢? ” 一席话说得李世民翻然悔悟,明白自己不能感情用事, 因而转怒为喜地扶起长孙皇后。之后, 李世民不仅没杀魏征, 而且还将他晋升为侍中 (宰相之一) 。聪明的长孙皇后寓批评于颂扬之中, 使唐太宗从中认识到自身的错误, 因而化解了矛盾。从哲学观点看, 其中蕴涵着相反相成的哲理。长孙皇后灵巧的处理方式值得后人效仿。它告诉人们, 要使领导接受自己的观点, 不仅要观点正确, 而且要掌握有效的心理沟通艺术。其中最有用的, 就是不要扮演一个批评者, 而应扮演一个忠实的追随者或亲密朋友。用说服大师卡内基的话来说就是: 别忘了 “心理武器” !(作者单位: 安徽省南陵 县许镇政府)责任编辑王秀芳Email:电话:0371 - 63926290吕能俊巧用心理暗示法化解矛盾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