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果品流通现状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030249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外果品流通现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国外果品流通现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国外果品流通现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国外果品流通现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国外果品流通现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外果品流通现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外果品流通现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外果品流通现状一、国外及台湾果品流通组织现状一、国外及台湾果品流通组织现状1、美国、美国美国是水果生产大国,水果主产区为加利福尼亚、佛罗里达、华盛顿、密歇根和俄勒冈等州。加利福尼亚州的葡萄、华盛顿的苹果、佛罗里达的柑橘、密歇根的樱桃等都是比较闻名的。产销直挂是其主要的水果物流网络模式。美国拥有高度现代化的批发市场和连锁超市,其产品一直处于采后的低温状态,使水果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l%一2%。冰 冰 冰 冰 冰 冰冰冰冰 冰 冰冰 冰 冰 冰 冰冰 冰 冰 冰冰 冰 冰 冰 冰美国主要的流通途径:超市、连锁企业提供给消费者的果菜份额为33%,中小零售商店所占份额为25%,餐饮及食品服务行业占

2、40%,生产者零售直销占2%左右。美国蔬菜、水果流通的组织的主要特征:一是超市是新鲜果、菜零售的主要方式。按照美国的统计标准,年经营额在200万美元以上的杂货零售店就叫超市。蔬菜、水果零售主要在超市和一些其他形式的便民店。美国果蔬在超市零售占有56%市场份额,占蔬菜、水果消费总量(包括在餐饮中的消费)的33%,是果、菜零售的主要方式。在超市中,蔬菜、水果的销售一般占其总销售额的9.5%左右,而经营蔬菜、水果的利润对其净利润的贡献可以达到20%左右。二是餐饮及食品服务业在果、菜流通中的市场份额巨大。餐饮业提供给美国消费者的蔬菜、水果,达到其居民蔬菜、水果消费总量的40%。主要原因是美国居民生活节

3、奏快,在外就餐多,以及人们饮食习惯由以肉食为主向多食新鲜果、菜的改变。三是批发市场在蔬菜、水果流通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批发商的经营规模很大,能够为数量众多的超市、连锁店、中小零售商以及食品企业提供品种齐全、大批量的商品。独立于批发市场进行“场外交易”的批发商,一般都有自己固定的购销渠道,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四是“产销直挂”是近年来果菜批发的重要方式。一方面超市、连锁店等大型零售企业到产地直接采购有较大发展。这种单独或者联合几家零售企业自建配送中心的产地直接采购方式,在美国有增长的趋势。另一方面生产者直接为零售或食品加工企业供货,也呈发展势头。如合伙农场,实行产销一体化经营,有自己的大型蔬菜处理厂

4、,既能为超市、零售店提供鲜菜,也为一些食品企业提供经过洗、切等加工处理的蔬菜产品。五、水果物流网络规模化。多年来美国政府一直在积极培育大型现代批发商。美国的水果蔬菜批发市场中批发商的数量一般在50家左右,但每个批发商的经营规模都很大,这些实力雄厚的批发商组织着大规模的水果蔬菜贸易,能够为数量众多的超市、连锁店、中小零售商以及食品企业提供品种齐全、大批量的商品。六、水果物流网络组织化、标准化程度高。美国进行了良好的水果物流网络组织化建设,主要包括产销一体化组织和农业协会。在美国,条形码应用在绝大部分包装水果和大宗水果来帮助企业收集销售信息。这些条形码的设计让企业知道自己产品的物流流出状况和模式。

5、此外,很多企业使用了基于质量安全的水果物流的回溯系统来追踪产品的安全记录,这个系统使产品在市场中得以实现其质量的价格。2、日本、日本日本的主要水果是柑桔、苹果、梨、葡萄和桃。日本水果生产规模小,果农种植的果园大都不到 1hm,且分散成好几块。果园多处在坡地上,其中有20%的果园地处坡度在15度以上,50%以上的果园均经过园地改造和设置园内作业道。日本的果蔬流通大体分为批发市场流通和批发市场外流通两种形态。一是批发市场流通组织成长。通过批发市场流通的蔬菜占81% ,果品占72%。在批发市场从事蔬菜、果品交易的客户中,通过农协或其他任意组合组织的上货量各占总上货量的59%和66.5%,而其他商人等

6、则占总上市量的17.8%和20.1%。二是批发市场外流通组织成长。如超市流通,据日本总务厅的调查结果,消费者从一般菜店购入生鲜蔬菜的比例由1974年的63.5%到1995年下降到25.5%,相反,从超级市场购买的比例则由27.8%上升到63.4%。近年来,随着产地流通的合理化,生产、上市的组织化,集配中心的设置,以及为获取消费地情报的流通情报管理系统的导入等广泛对策的建立,超市在日本食品流通中份额愈来愈大。三是生协流通的发展。生协即“生活协同组合”的简称,发展原因主要是由于食品供给事业的共同购入供给形态及产销直挂的作用。生协的共同购入事业主要以食品为主,所办理的商品分社团商品和其他商品。四是产

7、后加工率高。日本利用农协及拥有的保鲜、加工、冷藏、运输、信息网络等现代化优势,将农民生产的水果集中起来,进行统一销售。同时,日本已普遍采用水果采后从预冷、整理、储藏、冷冻、运输等规范配套的物流一体化协调运作的流通方式,产后的商品化处理几乎达到100%。在水果销售包装上,日本十分注重产后产品的品牌、品质、分级、包装等。根据水果不同的类型、品质,都有不同的分级标准,出售到市场的最终产品都己经过包装,因而价格统一,包装精良、标签说明完整,给消费者提供极大的消费便利。3、台湾、台湾始于本世纪70年代初的农产运销制度建设,使台湾走出了一条通过农民团体共同运销而实现果蔬流通组织化的成功道路,独创出“分散协

8、作、集中运销”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台湾农政部门从1973年便开始积极倡导农产品农民团体共同运销。先后出台了“农产品市场交易法”和“农民团体共同运销辅导奖励监督办法”等法规,规定共同运销的集货场地一律视为农业用地,并优惠房产税。批发市场优先办理农民共同运销业务,农民共同运销团体出售农产品免征印花税和营业税。农会和农业合作社在台湾果蔬共同运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产地流通形式有通过批发市场的农户自行运销、农户委托农民团体共同运销和贩运商运销,及不通过批发市场的农户或农民团体直接面对零售市场或消费者的直销。农户及贩运商运销量约占台湾果蔬流通总量的八成以上。台湾果蔬直销流通形式始于80年代中期推行果蔬菜直销

9、,有赖于现代零售业态连锁超市网络的形成与运作。4、韩国、韩国行业协会在市场上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韩国水果蔬菜流通协会,简称“青果人协会”,是一个在政府与市场之间承担行业组织功能的团体。 “青果人协会”是全国性组织,全韩九个道(省)内均设有“青果人分会”。韩国农产品形成了这样一个流程:农民管种植,青果人负责收购和拍卖,中间商竞买后转给零售商,零售商在店铺零售,环环相通,繁而不乱。这种批发集于市场之内,零售限于商店之中的做法,确有值得借鉴之处。交易方式上可乐洞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采取竞卖投标决定价格,由市场代理销售。中间批发商从批发市场法人处拍卖得到农产品后再批发给零售商或团体商。大型超市、农产品加

10、工企业、出口商、消费者团体等需求量较大的组织可与中间批发商一样直接从批发市场法人处拍买商品。活动于流通领域的经营者主要有三种:批发商亦称批发市场法人、中间批发商和零售商。这三种经营者中,批发市场法人起主要作用,是农产品上市的第一道经营环节。1995年后政府由注重建设批发市场转为支持建设物流中心。流通途径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主,物流中心、直接交易、大卖场、电子商务、电视购物(家庭购物)、车辆巡回销售等不断发展的多元化流通新形式。但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5、拉丁美洲、拉丁美洲目前拉丁美洲新鲜果蔬流通体批发零售让位于超市采购。拉丁美洲超市消费在人均食品消费中已达5065。

11、目前巴西、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这几个国家中,超市所占食品零售业市场份额分别为75、50、35、20%和10。超市蔬菜水果采购的发展仍很快,拉丁美洲的超市从当地农民手中购买的产品比当地向世界其他地区出口的产品多2.5倍。在拉美国家里连锁店采购体系演变有如下特征:(1)超市有了明显的转变。至20世纪90年代末,拉美国家的超市巳摆脱了依赖于传统批发市场来采购新鲜果蔬的局面。利用公司内部交易新鲜果蔬这种采购方式的迅速集中和逐步区域化,已经改变了大量中等及中小型供应商的境况,这些供应商主要是瞄准讲究新鲜果蔬质量的城市中高收入阶层。(2)从商店各自进货转为利用专为某个地区或国家服务的配

12、送中心进货。在拉美地区较富裕的国家(如巴西、哥斯达黎加),已经发生了由依赖于传统批发市场到利用自己的组织,通过配送中心、专业批发商及龙头供应商,项目采购新鲜果蔬的快速转变。(3)传统批发商向专业批发商转变。这种专业批发商能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进行分类,通常他们自己也有产品,还与供应商有部分合同关系(如提供信用、技术帮助、对最终消费的质量标准提出要求),而且他们有能力来实施这些标准。此外,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的园艺水果公司像在哥斯达黎加一样,大批量采购主要依靠大中型供应商,这些供应商提供大量诸如马铃薯、番茄、洋葱、芒果、瓜类、香蕉等基本产品。二、国外及台湾地区发展果蔬的先进经验二、国外及台湾地区发展

13、果蔬的先进经验1、政府对水果物流网络发展的推动。美国和日本政府不仅重视对水果产业的研究和投资,还利用价格措施、税收政策等手段扶持水果产业发展,宏观指导水果的流通,同时政府还提供给农户权威的水果市场信息。日本更是依靠各种协会的组织作用统筹了水果的流通。荷兰政府对于面向全欧洲的配送中心建设的企业给予选址、规划及经营方面的指导,并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或贷款贴息,以推动水果物流产业的发展。2、生产标准化。在果品标准化体系上,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极为详细。美国对水果蔬菜,已有150种标准。经美国农业部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市场行销命令共有47个。日本在60年代就已实施包括水果在内的农产品标准化规定,将水果

14、等级分为LL、L、M、S、SS,品质按秀、优、良区分,包装容器统一用木箱,纸板箱,纸袋、塑料袋。我国台湾地区也建立了严格的果品生产标准化体系,以此对栽培、采收、包装、运销等整个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质量管理。3、产销高度组织化、规模化。在发达国家,水果物流网络的主体主要是企业化经营的农场、水果批发与零售企业以及农户联合起来的协同组织(如农协、合作社),并非个体农户;同时,农工商一体化经营的程度较高。在美国的果蔬营销中,主要是农场主与生产合作社、产地中间商和大型超市或批发企业签约进行销售(占销售量的98%);美国有150多万农场主参加了“全国农场主联盟”和“美国农业联合会”,还有众多农户参加了不同类型

15、的农业生产与销售合作社。在日本,约有97%的农户加入了农协,90%的水果等鲜活农产品由农协销售,80%的农业生产资料由农协采购。如:美国新奇士果农协会对各会员果农果实的成熟即采收情况用电脑统计,通过周密筹划使其产量均匀分布在各个时期。各种水果根据质量不同分成不同档次,每个档次都有统一价格,有效地避免由于水果集中上市而对果农造成的损失。为使全年都有新鲜水果供应,协会还通过技术推广,使橙子一年收获两季,柠檬、葡萄柚和柑橘可以一年四季不断。协会有61个包装厂,向果农提供摘、选、包全套服务。摘果过程中进行第一次人工挑选,摘完后又用机器自动挑选水果,洗净弄干后按大小分成72、88、100只3种包装。每个

16、包装厂都有十几位质量检测人员,为每箱水果打上标记,一旦发现问题,可迅速追查。4、水果物流渠道日益缩短。这是美国水果物流网络的一个显著特征。美国78.5%的水果物流链条为“生产地配送中心超市与连锁店消费者”,经由批发市场的水果数量在不断下降, 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销地批发市场的生鲜农产品交易量分别占农产品总交易量的20%、18%、15%和 10%。台湾从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水果等鲜活农产品的直接销售模式。台湾农民或农民团体将自己生产的水果、蔬菜等农产品经过包装处理后,直接运送供应消费地零售业者(超级市场)或连锁零售业包装配送中心及消费大户(如机关、学校、部队等集体伙食单位)。日本果品在批发市场上的流通量在逐年减少,2000年同1980年相比,水果在批发市场上的流通量下降了30.3%。日本1948年制定消费生活协同组合法 ,消费者可依法共同出资建立消费生活协同组合,进行共同采购并建立零售商店。5、连锁超市经营成为水果零售终端的主要形式。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连锁经营的水果等鲜活农产品已占总消费的80%,美国和德国的水果等鲜活农产品的95%是通过这类终端销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