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先生在当代的意义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028923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启功先生在当代的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启功先生在当代的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启功先生在当代的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启功先生在当代的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启功先生在当代的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启功先生在当代的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启功先生在当代的意义(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启功先生在当代的意义启功先生在当代的意义兼论启功先生的字外功兼论启功先生的字外功6 月 30 日凌晨,启功先生走完他漫长而又辉煌的人生之路,辞别牵挂他的亲友、学生,义无反顾地到另一个世界去了。 启功先生以一个中学毕业的文凭而成为中学老师、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史馆馆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政协常委、各种学会的顾问等等。可以说,启功先生的一生是一个奇迹,能和这样的巨人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是我们莫大的幸运。 得到启功先生逝世的消息后,我在百度上搜索,得到关于启功先生的有关文章和网页就达 76600 条之多。试着点开几个网页,无非是关于启功先生的书法

2、、绘画和他的一些轶闻趣事,而关于先生的研究文章,关于他出版的四卷本的启功丛稿这样的学术著作的评论却没有(或许是有而我没有检索到)。关于启功的书法绘画的成就,褒贬皆有,但近几年是褒多于贬,这里我就不想多罗嗦,因为像启功这样的大家,要对他的书画进行评论,我立刻就想起“藐予小子,何敢赞一言?”。客观上说,启功先生的书法绘画与他的学术成就及书画鉴定的成就比较起来,对于当代的意义,后者可能更高于前者,更不要说先生的古典诗词水平、对红楼梦的研究水平、对汉语言的研究水平了。 启功先生一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这里仅就我所知,浅论如下。一,对书画考证的贡献 翻开四卷本启功丛稿之一的书画题跋卷,我们看到收入其中的先

3、生对古今书画方面的各类题跋 132 篇,其中有先生对大家熟知的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的,也有对泰山刻石残字的,更有对汉隶名碑曹全碑的,还有对启功一生书法影响甚大的张猛龙碑的,有对华山碑书人的考证,对郑板桥的评论,对书画鉴定的一些经验之谈等等。 如他对集王圣教序的两篇考证题跋文字中,对哪些字是王羲之的原字,哪些字是由王字的偏旁部首拼合而成的,哪些是作者(怀仁和尚)描摹的,哪些纯粹就是错别字,还有前后文章在逻辑顺序上的矛盾等。这些权威的解释,消除了很多初学者的疑问。通读先生的这两篇文章,无疑对研习王羲之书法,尤其唐后被历代公认为行书入门范本的集王圣教序的研习,具有很重要的启示意义。使初学者免了很多弯

4、路。 在泰山刻石残字题跋中,先生详述了李斯这一秦代大书法家石刻的沿革和和兴废,指出流传至今,并能确证为秦篆的,只有琅琊台和泰山刻石了,其余的几种刻石,如峄山刻石等,俱为后世翻刻的。他说,“琅琊台逐字剥蚀,全成方廓。泰山则断裂遗失,明、清数百年间,但存二十九字。”“友人世藏此本,蝉翼淡拓,锋锷不湮,批阅移时,令人神爽。近世出土秦时权、量颇多,而颂功刻石,只此一片可以摩挲辨读,什袭珍重,不亦宜乎?” 先生 1972 年题跋明拓曹全碑时写道:“吾尝谓出土古碑每有完好无损者,盖刻后未久即遭沉埋,重出所拓,常更精于宋拓古刻,曹全碑即其一也。又昔之论书者但称此碑书体娟秀,一似不堪与群碑较其雄伟者。余曾放大

5、观之,其体势开张,点画沉劲,远在孔宙碑之上,第以字迹稍小,刻法太精,且石无剥蚀,遂招此咎,夫岂汉代书手刻手始料所及哉!”聊聊数语,就给了这通汉代名碑应有的地位。 先生在跋张猛龙碑时,作诗六首,其末一首是:“出墨无端又入杨,前摹松雪后香光。如今只爱张神冏,一剂强心健骨方。”还有对急就章、对华山碑的题跋,都能不袭前人成说,如在汉华山碑之书人一文中,先生在列举了历史上的六种推论之后,对于上述六说一一驳辨,虽未明说,实际却告诉我们,华山碑的书者就是郭香察。从而否定了千余年的“书者蔡邕说”。 启功先生作为一代学人,治学严谨,考证精当,见闻宏博。他对某一碑某一帖的题跋,都是在占有大量的史料的基础上,提出自

6、己的见解。读先生的题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先生总是心平气和,娓娓道来,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 收入该卷的还有先生对他的恩师陈垣先生的回忆,尤可读的,是先生对老师的治学和教学经验的总结,就因了这一篇文章,笔者从图书馆借来了陈垣先生的所有著作,也因了这一篇文章,对陈垣先生多了一份敬意。还有先生对郑板桥、对齐白石的评介,很多地方都超乎我们知识所及的范围,因而对人启示良多。二,启功先生对汉语言文学的贡献 先生还有未收入启功丛稿而独立出版的,被学术界一致公认为权威之作的汉语现象论丛和诗文声律论稿两部著作。 我藏有先生手书的诗文声律论稿一书,汉语现象论丛一书未见,现集中摘引学界对这两本书的评论如下: 汉语

7、现象论丛是一部智慧的书。对此有所觉知,有所挹取,可以苏活学人的心智,助长学术的正见。这也是论丛在今天特别具有的学术意义。 今人治学,喜操方法。这当然是好事,但看看详情,却颇不令人乐观。常见方法的使用,实则只是使工具,道器一如的方法论,已被降为工具一层论。工具当然不是自家打造。学术开放,国外理论大量地传来,使工具的拆兑有了方便。这主义、那理论,套套地来,件件地使,见李逵说板斧,见鲁达说禅杖。学术的进展很大程度上不是表现为客体认识的深化,而是角度的翻新。可以不为理论的外来忧,却须为方法的套用惧。因为与此相伴的实际是我们的学术从业者主体能力的日益暗弱。以致知为目的的学术,会因此丧失自己的本质。这种学

8、术的“方法病”,不自今日起,它由来甚久,是一个近代现象。如启功先生这本书里所论对的“葛郎玛”,就是“办洋务”形势下的一个学术舶来品。这也不限于语言一科,甚至不限于学术界。试问自从国人觉得自己不如西洋之后,有哪样“维新”不是从仿造开始?干实业,照抄照搬可以立见其不通,但在学术,却可以因其表面的不关国计民生而维系其长期的昧。启功先生的汉语现象论丛以其对汉语特征的那种独到见解博得喝彩,尤当为之喝彩的是流动于其中的那种睿智,和作者的那种用自家头脑面对问题的治学气度。对于明确什么是真正的学术方法,这些流动的智慧实在有发壅起蔽的开示意义。(引自李山汉语现象论丛中的学术智慧) “启功先生在诗文声律论稿中精辟

9、地归纳了旧体诗的格律。按我的理解,他深入研究诗律,是为了总结前人写诗的经验,借以诠释古典诗歌的语言艺术,并不是要求今人都按照旧体诗的格律来写诗。启先生自己的诗集启功韵语和启功絮语、启功赘语,各体兼备,风格多样,足见他的创作正在探索诗体的革新,为中国诗的发展寻求出路。”(程毅中读启功先生“三语”有感) 胡秋蕾评论说:我是古代文学方向的研究生,我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诗歌,为了对这一体裁有更深刻的了解,我一直在尝试写一些旧体诗。启功先生的诗文声律论稿是我学诗的一本重要的工具书。正如启功先生在书的绪论中讲到的,“本文所要探索的是古典诗、词、曲、骈文、韵文、散文等文体中的声调特别是律调的法则,分析前代人的成

10、说,从具体的现象中归纳出目前所能得出的一些规律。”启功先生对于这些规律的论述和分析深入浅出、简洁明了,很利于初学者去把握。 这本书也是一本很见功力的诗文声律研究专著。作者在这样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里完整的论述了律诗的发展历史,深入的分析了律诗的几种重要的形式,同时还对词、曲、骈文、韵文中的律调句以及散文中的声调问题进行了研究,既有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又有许多创见,是做诗歌研究的学者不可忽略的成果。 书中作为例证的作品如杜甫的客至、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李商隐的七月二十八日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等都是技巧与意境俱佳的上乘之作,可以当作一本优秀的诗歌选本来读。(上述均引自胡秋蕾文) 谢丹云认为:启功先

11、生的诗文声律论稿对于初学诗词格律的人来说是很相宜的,以大学者之巨眼高瞻远瞩,在纷繁的音韵声律现象中总结出了几条比较清晰的规律,特别是其中的“平仄长竿”说,犹如拨云见日,一下子让初学者理出了头绪。薄薄一本小册子,兼及诗、词、曲、文,亦论及永明体等与诗体流变相关之问题,可谓由博返约,非大学者莫办。这本书的重点虽然在讲诗词格律,亦旁及骈文、韵文与散文等其他学者较少提及的文体的声调押韵问题,为初学者一解疑惑。启功先生在提到前人成说时均详述其作者书名,读者若欲进一步深入研究,便可依照书目查阅,甚为方便。此书为启功先生的手写本影印,先生的书法,笔秀神清,向为海内所重,读者执此一卷,既可学习诗文声律,兼得欣

12、赏、临摹书法,岂非一举而两得乎?三,启功先生的诗歌特点 启功先生是一个旧式文人,他虽自学成才,但身上承继了太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品质。他对诗歌不但研究精深,而且能够在很多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他的诗作,收入其启功韵语、启功絮语、启功赘语三本诗词集中(即后来收入启功丛稿诗词卷中的全部作品)。大约余首诗词。可以肯定地说,这绝不是先生的全部诗词,只能说是先生自认为可以“拿出来示人”的东西。启功杂忆一书中,就记述了启功先生对自己诗歌风格的论述,他说:“我的许多诗,都是在很难过的情形下写的。”继而又笑道:“即便是打油诗,那也是化悲痛为玩笑,凡收入集子里的诗,即便是酬答之作,也都有些意思在里头,完全是应酬

13、的,我也不收。”诗歌中,挤车、住院、患聋、失眠、悼亡、自嘲、咏史等等占了不少篇幅,他是很能从普通人的生活琐事中随时随地撷取诗材的。 如他的鹧鸪天乘公共交通车: 其一: 乘客纷纷一字排,巴头探脑费疑猜。 东西南北车多少,不靠咱们这站台。 坐不上,我活该,愿知究竟几时来。 有人说得真精确,零点之前总会开。 其二: 远见车来一串连,从头至尾距离宽。 车门无数齐开闭,百米飞奔去复还。 原地站,靠标竿,手招口喊嗓音干。 司机心似车门铁,手把轮盘眼望天。 还有他的词作:沁园春美尼尔氏综合症 细雨清晨,透户风寒,汗出如浆。觉破房倾侧,俨然地震,板床波动,竟变弹簧。医嘱安眠,药唯镇静,睡醒西山已夕阳。无疑问,

14、是糊涂一塌,粪土之墙。 病魔如此猖狂,算五十余年第一场。想英雄豪杰,焉能怕死,浑身难受,满口“无妨”。扶得东来,西边又倒,消息未传帖半张。详细看,似阎罗置酒,“敬候台光”。 另一首词作,题目很大,却文笔调侃,表面上轻松,但哲理至深: 贺新郎读史 古史从头看。几千年,兴亡成败,眼花缭乱。多少王侯多少贼,早已全都完蛋。尽成了,灰尘一片。大本糊涂流水账,电子机,难得从头算。竟自有,若干卷。 书中人物千千万。细分来,寿终天命,少于一半。试问其余哪里去?脖子被人切断。还使劲,龂龂争辩。檐下飞蚊自生灭,不曾知,何故团团转。谁参透,这公案。 另一首,是先生对自己的一个反观,一个写照: 沁园春自叙 检点平生,

15、往日全非,百事无聊。计幼时孤露,中年坎坷,如今渐老,幻想俱抛。半世生涯,教书卖画,不过闲吹乞食箫。谁似我,真有名无实,饭桶脓包。 偶然弄些蹊跷,像博学多闻见解超。笑左翻右找,东拼西凑,繁繁琐琐,絮絮叨叨。这样文章,人人会作,惭愧篇篇稿费高。从此后,定收摊歇业,再不胡抄。 这样的妙文,不避俚俗,和谐上口,通俗易懂,非有深厚的传统功力不能到,非有旷达的心胸不能为。他对中国诗歌的音韵和格律谙熟于心,每有所思,下笔立就。拿启老的这些源自生活,不失诙谐调侃的诗词作品,与当代很多以诗词见长的学人的作品比较,就会发现,不少学人的作品在格律上固然无可挑剔,遣词造句亦十分讲究,但却缺少了诗词作品应有的“真性情”

16、,使人读之味同嚼蜡。 在读惯了唐诗宋词和今人中规入矩的律句词章后,见到启老的这些作品,犹如一股扑面而来的春风,使人迷醉。四、启功先生在当代的意义 启功先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比如举世公认的启老的儒雅而别具风貌的书法,清新淡雅的绘画(荣宝斋出版有启老画集),这些对启老来说,只能算是他教书、治学之余的一个“副业”,以启老这样的天赋如果专注于某一项或某几项,那成就一定是不得了的。 据启老好友,也是文化大家、散文大家的张中行先生在其所著的散文随笔集负暄三话(这是中行老九十年代推出的三卷本的散文随笔集的第三册,第一册是负暄琐话,第二册为负暄续话)中记述,解放前,张中行先生主编过一本佛学杂志,启功先生就是这本杂志的主笔。说明启功先生年轻时对佛学就很有研究,从启功先生后来的面对毁誉、面对荣辱、面对丧母丧姑之哀(据资料,他的母亲和姑姑均于 19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