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内部圈层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028470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6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的内部圈层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地球的内部圈层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地球的内部圈层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地球的内部圈层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地球的内部圈层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球的内部圈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的内部圈层(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第九章第九章 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的内部圈层 目的要求:目的要求: 通过地球内部主要物理性质的特征差别,说明地球具圈层构造。要求学生掌握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一级圈层和莫霍面、古登堡面两个一级界面以及各圈层物质组成的差异。 教学学时:教学学时:2 课时。 重点与难点:重点与难点: 三个一级圈层和两个一级界面。 地幔、地核物质组成。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讲授,结合岩石标本及模型观察。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一、地球内部的主要物理性质一、地球内部的主要物理性质 (一)、密度(一)、密度(density) 密度=质量/体积;0km 处密度约 2.6g/cm3;33km 处密度约 2.9g

2、/cm3;33km 处密度约 3.32g/cm3;2885km 处密度约 5.56g/cm3;2885km 处密度约9.98g/cm3;内核处为 12.51 g/cm3;总体规律是:从地表到地心,密度逐渐增大,在 33km、2885km 以及其他深度,密度突然增高。 (二)、压力(二)、压力(compressive stress) 静岩压力,即压强(intensity of pressure)随深度增加压力不断增加; 33km 处为 1200Mpa,2885 处为 135200Mpa,地心处可达 361700Mpa。 (三)、温度(三)、温度(temperature) 2变温层(外热层)地表受

3、太阳影响,温度一年四季,白天黑夜呈周期变化的表层。常温层外热层之下,地温常年保持不变的地方。地热增温率或地温梯度(geothermal gradient)常温层之下,每向下加深 100m 所升高的温度,平均 3。地热增温级温度每增加 1所增加的深度,是地温梯度的倒数。33km 处约 4001100,2885km 处为 3700,地核高达 4500。 (四)、重力(gravity) 地球吸引力和离心力的合力。具有随纬度增高而增加的规律。33km 为983Gal,2885km 为 1069Gal, 0km2885km 递增,且达最大值;2885km地心递减,最终变为 0。 (五)、磁场(五)、磁场

4、(magnetic field) 地球周围存在着磁场,称为地磁场(geomagnetic field)。 (六)、地磁要素(六)、地磁要素(geomagmetic) 磁偏角磁场强度矢量的水平投影与正北方向的夹角,即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之间的夹角。磁倾角磁场强度矢量与水平面的交角。磁场强度磁场大小的绝对值,平均为 50T。磁异常(magnetic anomaly)地球浅部具磁性物质引起的局部异常。 (七)、地震波(earthquake wave) 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相同,速度快,任何物质均可通过,又称 P波;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速度慢,不能通过液态介质,又称 S波; 33km

5、 处, P 波的速度从 7.0km/s 突然增加至 8.1km/s, S 波的速度从 4.2km/s突然增加至 4.4km/s; 60100km 处, P 波从 8.2km/s 降至 7.93km/s, S 波从 4.6 km/s降至4.36 km/s; 2885km处, P波从13.54km/s降至7.98km/s, S波从7.23km/s降至 0;5155km 处,S 波从 0 变为 3.46km/s。 31、地震的成因、地震的成因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源(动力来源于地球内部)的一种自然现象。属内动力地质作用的一种类型。 (1) 、基本术语:) 、基本术语: 地震 地壳的机械颤动(振动) 。

6、震源 振动的发源点,能量的发源点。 震中 震源在地表投射点。 震源深度 震源至震中的距离。 震源距 震源至地震接收(观测)站的距离。 震中距 震中至地震接收(观测)站的距离。 地震序列 前震 + 主震 + 余震 在一个地区相继发生的并在成因上有联系的一系列大小地震(主震型、多震型、单发型) 。 2、地震类型、地震类型 地震这一自然现象是极其频繁的,每年 500 万次,但大多数是属无感地震(4 级有感)7 级以上灾难性给人类带来具大危害,1976.7.22 日唐山地震 20余万人死亡城市毁灭。海底地震称海啸。 按震源深度 深源地震300km 中源地震.70300km 浅源地震6 级 800 次;

7、8 级 18 次 6破坏性地震占 2/3 省区 西部地震区:分布广、频度高,但人口稀少、城市少、实际危害小。 南北地地震带 6、地震的表现和预报、地震的表现和预报 (1) 、地震表现) 、地震表现 地震是一种地壳的机械运动,不管地震的能量源于什么,最终在地震发生的瞬间都必须转化为机械能,表现为地壳颤动。从地震岩石的能量储集到释放,也就是从蕴育地震到起震的整个过程中,岩石发生一系列物理性质的变化及变形和变位,尤其在震前不长的时间内,变化明显,为地震预报提供了可能。 n 地电、地磁变化 地应力变化可使局部地磁发生变化,这在仪器中可观察到;地电变化可被人直接观察到,地震前或震时,地下可连续发生象闪电

8、一样的光亮“地光”地声可通过仪器放大接收到。 n 地下水的变化 由于岩石受和或发生蠕变,可改变地下水赋存状态,甚至发生剧烈运动,导致水位、水温、化学成分等的变化。水质混浊,某些元素含量剧增,喷水冒沙。 n 地壳升降 n 褶皱断裂 1976 年唐山裂隙 1.5 米宽; 1970 年 云南通海, 长 50 多公里右旋平移断层,分布: 东部地震区: 华北(强烈) 华南(次) 东北(弱) 唯一深源 430580 公里 7水平断距 2.4 米。 n 山崩、地滑:山区引起滑波、山崩、泥石流等。 (2) 、地震预报) 、地震预报预测出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及强度 对于地震这种自然现象人类还无法阻止。但也不

9、甘心坐等灾难的到来,而是利用各种手段尽力做一些预报工作,使人们有所准备。最大限度减少人身伤亡和财物损失。 地震预报,尤其在多震国家是非常重视的,我国是多地震国家,是地震纪录最早的国家,对地震预报的研究有很久的历史,公元 132 年,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候风地动仪。准确测出震中所在的方向。 地震预报主要是利用震前一系列岩石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来测定即将发生的地震。 地温、潜水面、地声、地电、地磁异常,民间一些生物的反常表现也可作为发震的征兆。 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根据前面讲授的地球内部各种物理性质,尤其是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将地球内部划分为以下三个一级圈层和

10、两个不连续界面: (一)、地壳(一)、地壳(crust) 033km,大陆型地壳(SiAl 层)以花岗岩为代表(用花岗岩标本让学生观察);大洋型地壳(SiMg 层),以玄武岩为代表(用玄武岩标本让学生观察)。 (二)、地幔(二)、地幔(mantle) 332885km。上地幔(33650km),上部为固态(3360km);中部为部分熔融状态(60250km,岩浆发源地),上地幔上部固态与地壳组成岩石圈,8中部低速层(部分熔融状态)为软流圈;下部为固态(250650km)。下地幔也为固态(650-2885km)。 (三)、地核(三)、地核(core) 外核(28854170km),液态地核;过渡

11、层(41705155km),固液态过渡带;内核(51556371km),固态地核。 (四)、莫霍面(四)、莫霍面(moho discontinuity) 前南斯拉夫学者莫霍洛维奇首先发现(1909 年)地壳与地幔的不连续面,平均深度为 33km。 (五)、古登堡面(五)、古登堡面(Gutenberg discontinuity) 美国地球物理学家古登堡首先发现(1914 年)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平均深度为 2885km。 三、各圈层物质组成三、各圈层物质组成 (一)(一) 地壳地壳 由固态岩石组成,包括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拿几种代表性岩石让学生观察,如砂岩、板岩、闪长岩、花岗岩等等)。 (

12、二)(二) 地幔地幔 1.上地幔由相当于基性岩(橄榄岩)物质组成,其主要矿物为橄榄石、辉石和石榴子石,被称为地幔岩,与石陨石(stone meteorite)相似(拿橄榄岩标本让学生观察)。上地幔上部存在的软流圈是岩浆的重要发源地。 2.下地幔同上地幔物质成分相比,铁的含量相对增加。 (三)(三) 地核地核 其成分与铁陨石(iron meteorolite)相近,表明主要为铁、镍物质,其次有少量硅、硫等轻元素组成的合金。 9四、地核的运动四、地核的运动 (一)、早就有学者推测地核转动较快,但证据不足。 (二)、1996 年,旅美中国学者宋晓东博士与里查兹教授通过近 30 年来穿越地核的地震波研究,发现地核的对称轴比地球的旋转轴每年向东偏移 1.1(其后苏维加等人认为地核比地幔自转速度每年快 2-3),这就意味着地核的旋转速度比地球每年快 20km(如图 3-2)。此项研究成为 1996 年国际十大科技新成果之一,得到许多专家的赞赏。 (三)、此项成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液态外核正好成为转动快的地核与慢速转动的地幔之间的缓冲圈层;解释核幔成分的差异;解释核幔运动速度不同的现象;内核转速快的原因,可能与其保持了早期地球转速较快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