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知识及临床医学综合知识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026656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127 大小:8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知识及临床医学综合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中医基础知识及临床医学综合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中医基础知识及临床医学综合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中医基础知识及临床医学综合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中医基础知识及临床医学综合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知识及临床医学综合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知识及临床医学综合知识(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中医基础知识中医基础知识 15中医基础知识 29中医基础知识 316中医学基本特点29中医基础知识题库71第二章:临床综合知识临床医学专业综合知识88临床医学检验基础知识名词释94临床医学专业综合知识题库126中医基础知识1、 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 E 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B、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 C、时令晨昏对人体的整体影响 D、 脏腑相观是一个整体 E、人体是有机整体,并与自然界相统一 2、阴阳的相互转化是 B A、绝对的 B、有条件的 C 必然的 D、量变的 E 偶然的 3、可用于说明阴损及阳,阳损艰缩病机原理的是 B A、对立制(_dui4 li4 zhi4)约 B、

2、互根互用 C 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 E、相互交感 4、用阴阳归纳药物性能,则下列属阴的是 B A、温 B、苦 C、甘 D 升 E 浮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_xin gan dan shu yang _suan ku xian shu yin))5、下列哪项是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 A A、泻南补北 B、滋水(_zi shui)涵木 C、金 水相生 D、益火补土 E、培土生金 (相生疗法: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金水 相生 相克疗法: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泻南补北(泻火补水) ) 6、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脾病传肾属于 D A、相克 B、相侮 C、母病及子 D、相乘 E 子

3、盗母气 7、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 C A、主管饮食消化 B、传化食物糟粕 C 受盛传化水谷 D 化生贮藏精气 E 受纳腐熟水谷 8、五脏六腑之大主 是指:心(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9、肝的生理特点是 CA 主疏泄 B 主藏血 C 主升、主动 D 主血海 E 主筋,开窍于目 10、肾主纳气,是指肾可摄纳 B A 元气 B 清气 C 肺气 D 肾气 E 精气 11、主要体现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观系的两脏是 A A 心与肺 B 心与肝 C 心与脾 D 肺与肝 E 肝与脾(心主血和肺主气,心主行血和肺主呼吸)12、下列哪项不属于气的生理功能 E A 防御作用 B 固摄作用 C 气

4、化作用 D 温煦作用 E 滋 润 13、五脏中,最易导致气机郁滞的是:肝 14、治疗血瘀证时,常配以补气、行气药,其理论依据是 B A 气能生血 B 气能行血 C 气能(qi4 neng2)摄血 D 血能养气 E 血能载气 15、性质较稠厚,分布于骨节、脏(_xing4 zhi4 jiao4 chou2 hou4 _fen1 bu4 yu2 gu3 jie1 _zang4) 腑和脑髓等组织的物质是 C A 血 B 精 C 液 D 气 E 津 (性质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注于血脉,起滋润作 用的,称为津。性质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与。 。 。 ,起濡养作用的,称

5、为液) 16、按经脉属络观系,手厥阴经属 心包 17、阴脉之海:任脉 (能总任一身之阴经) 18、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观节的体系是 BA 经别 B 经筋 是十二筋脉连 属于筋肉的体系,主要作用是约束骨骼,有利于观节的屈伸活动 C 奇经 D 络脉 E 皮部 19、常为外邪致病先导的邪气是:风 20、七情内伤,影响气机,思则 C A 气上 B 气下 C 气结 D 气消 E 气乱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21、 “大实有羸状”的病机是 EA 实中夹虚 B 虚中夹实 C 因虚致实 D 由实转虚 E 真实假虚 22、下列不属于(_xia lie

6、bu shu yu)气机失调的是 AA 气虚 B 气滞 C 气逆 D 气陷 E 气闭(气机失调还有气脱)23、 “热因热用”法适用于治疗 D A 里热外寒 B 里寒外热 C 真热假寒 D 真寒假热(热因热用是以热治热,即用热性药物治疗 具有假热症状的病症,适用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反见热象的真寒假热症)E 寒热往来 24、下列不宜采用“通因通用”法治疗的是 D A 膀胱湿热,小便频急 B 大肠湿热,里急后重 C 瘀阻胞宫,经血量多 D 卫气不固,动则汗多 E 湿热下注,带下黄稠 25、 素问。痿论认为,导致五脏阴精耗损而生“痿躄”的主要原因是 D A 肾虚精枯 B 脾失运化 C 胃津枯绝 D

7、肺热叶焦 E 心火煎熬(由于肺热叶焦,邪热灼伤血 脉;或阳明湿热伤筋,致筋驰不收;或肝肾亏损,精血不足,使筋失濡养) 26、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热之而寒者取之阳”,其“取之阳”的意思是 E A 苦温祛寒 B 辛温散寒 C 辛热祛寒 D 壮水之主 E 益火之源(用辛热的药物治疗寒症,但寒更重,这不是 外感寒邪的寒症,而是肾阳不足的虚证,应该温补肾阳-益水之源,以消阴翳) 27、 素问。灵兰秘典论认为肺为相傅之官,其最主要功能是 E A 主宣发 B 主肃降 C 主皮毛 D 通调水道 E 主治节 28、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的鉴别要点,主要在于是否有 D A 发热 B 恶风寒 C 脉浮 D 汗出

8、 E 头痛(太阳中风证自汗出,太阳伤寒证无汗) 29、少阳病的热型应是 C A 不恶寒反恶热 B 发热与恶寒并见 C 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 D 厥 与热交替出现 E 发热恶风 (邪入少阳半表半里之间,正邪相挣,正不胜邪,则无汗;正 胜于邪,则发热。因此寒热往来,为少阳证特点之一) 30、厥阴病的病机 A A 阴阳胜复,寒热错杂 B 上热下寒,寒热格拒 C 上热下寒,寒热错杂 D 正伤邪陷,寒热错杂 E 正伤邪陷,肺热脾寒 (厥阴病症为六经病症的最后阶段,正邪 相挣,病情比较复杂,若阳气由虚衰而转复,是病势好转;若阴寒盛极而阳气不续,则病 情垂危;若阴寒虽盛而阳气尚能与之抗挣,则病势多表现为寒热错

9、杂,厥热胜复的症候) 31、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及湿温病邪在气分者,宜选用 B A 防已 B 木瓜(舒筋活络、化湿 和中,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脚气肿痛,筋脉拘急)C 薏苡仁 D 猪苓 E 香加皮 32、治疗风湿痹痛,水肿尿少,宜选用 CA 雷公(lei2 gong1)藤 B 海风藤 C 汉防已 D 广防已 E 鹿衔草(本草疏伺 “汉防已主水气,木防已主风气”) 33、具有补血、活血、润肠作用的药物是 AA 当归 B 熟地 C 何首乌 D 白芍 E 阿胶 34、治疗产后水肿水瘀互阻证,宜选用 DA 红花 B 桃仁 C 姜黄 D 益母草 E 王不留行(益 母草是活血祛(wang2 bu4 liu2 x

10、ing2 _yi4 mu3 cao3 shi4 huo2 xue4 qu1)瘀,利尿消肿,为妇 科经产要药,用于水瘀互结之水肿及瘀热阻滞之热毒疮肿) 35 既可化痰除痞,又可用于脏器下垂的药物是 CA 橘皮 B 半夏 C 枳实 D 青皮 E 橘红(枳 实具有化痰除痞,破气消积,可用于胃扩张、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多与补气药同 用)36、孕妇忌用且不能与乌头类药物同用的是 A A 半夏 B 天花粉 C 川贝 D 白蔹 E 白及 (半夏有毒,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元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37、既能破气消积,又能化痰除痞的药物是 BA 香附 B 枳实 C 木香 D 川楝子 E 郁金 38、黄

11、芪益卫固表,托毒生肌,但(_huang2 qi2 yi4 wei4 gu4 biao3 _tuo1 du2 sheng1 ji1 _dan4)不宜单味药用于 DA 久泻脱肛 B 气虚外感 C 气虚水肿 D 疮痈毒盛 E 表虚自汗(凡表 实邪盛,内有积滞,阴虚阳亢,疮疡阳证实证忌用黄芪) 39、善温通血脉,上行头巅,下走血海,被誉为血中之气药的是 B A 当归 B 川芎 C 藁本 D 延胡索 E 郁金 40、治疗精血不足,肠燥便秘,宜选用 CA 淫羊藿 B 杜仲 C 肉苁蓉(rou cong rong)D 续断 E 补骨脂 (肉苁蓉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的功效)41、具有降气化痰,降逆止呕

12、作用的药物 BA 款冬花 B 旋覆花 C 月季花 D 辛夷 E 洋金花 42、下列不宜与甘草同用的药物是 D A 红花 B 桃仁 C 乳香 D 大戟 E 牛膝 43、醋炙后能增强疏肝理气,调经止痛的是 EA 枳实 B 青皮 C 枳壳 D 佛手 E 香附 44、在表述中药五味时,习惯上常将“淡”附于 BA 辛 B 甘 C 苦 D 酸 E 咸 45、下列各项中,不宜与川贝母同用的药物是 EA 白及 B 白蔹 C 附子 D 瓜蒌 E 乌头 46、既善退虚热,又可用于肺热咳嗽的是 EA 青蒿 B 白薇 C 胡黄连 D 银柴胡 E 地骨皮 (地骨皮具有清虚热,清热凉血,清肺降火的功效) 47、既可祛风湿

13、,又能治痰饮积聚的药物是 BA 独活 B 威灵仙 C 川乌 D 草乌 E 木瓜(威灵仙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水,治骨鲠的功效,为治痰饮积聚的要药) 48、既可利水止泻,又能清肺化痰的药物是 C A 紫苏子 B 白芥子 C 车前子 D 葶苈子 E 莱 菔子(车前子具有利尿通淋,渗(lai2 fu2 zi3 _che1 qian2 zi3 ju4 you3 li4 niao4 tong1 lin2 _shen4)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的作用) 49、既可化石消坚,又能用于遗精遗尿的药物是 D A 金樱子 B 芡实 C 覆盆子 D 鸡内金 E 山茱萸(shan zhu yu) (鸡内金具有消食

14、健胃,固精止遗,化坚消石的作用) 50、治疗热毒血痢,阿米巴痢,应首选 EA 穿心莲 B 白鲜皮 C 秦皮 D 贯众 E 白头翁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为治热毒血痢之良药) 51、下列药物中,均具有祛风止痒作用的是 C A 刺蒺藜、钩藤 B 钩藤、蜈蚣 C 刺蒺藜、 白僵蚕 D 蜈蚣、白僵蚕 E 天麻、地龙 52、既能益气养阴,又能固涩止带的药物是 DA 党参 B 石角斗 C 白扁豆 D 山药 E 芡实 (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胃肾,固精止带的作用) 53、桑叶、菊花均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而菊花又能 C A 清肺润燥 B 凉血止血 C 清热 解毒 D 升阳止泻 E 发表解肌 54、茯苓、薏

15、苡仁均可利水渗湿,健脾,茯苓又长于治疗 C A 湿热痹痛 B 风寒湿痹 C 心 悸、失眠 D 肺痈 E 肠痈 55、 “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句中“极”的含义是 D A 极度 B 消损 C 安逸 D 疲倦 E 想方设法56、比喻“不懂得事物规律”的成语是 EA 多歧亡羊 B 石武玉莫剖 C 行不由径 D 目牛无全 E 鱼系湮洪水 57、与拴不至焉,不可为也”的焉笆义、词性相同的是 DA 有灾祸兴,而无改焉 B 将不能 图恤社稷,祸孰大焉的焉 C 辄者造焉而善驰 D 涉旬而苛痒绝焉(过了十天奇痒的感觉没有 了,不再会抓挠了)E 岑岑周体,如店作焉(药不至焉,不可为也:病不能治了,病在肓 的

16、上边,膏的下边,灸不能用,针达不到,药物的力量喜达不到了,不能治了) 58、与搜故到言焦,适(_yu3 _sou1 gu4 dao4 yan2 jiao1 _shi4)值佗见收”的故词义、词性相 同的是 A A 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 B 若不得此药,故当死 C 但服汤二旬而复故 D 寿俱当尽,不足故自夸刀裂 E 恒侯使人问其故(由于这个缘故到了言焦地,正好赶上华佗 验明手下) 59、缩阳既立,三才位矣”的“三才”是指 :天、地、人 60、 “明堂阙庭,尽不见察”的“阙”,义为 C A 少 B 缺乏 C 两眉之间 D 上额 E 鼻子 61、 “(_)血气交渗,炀然焚如”的“诊”E A 通畅 B 相克 C 运行 D 不正常 E 不通利 62、含有“病”的婉言的是 DA 有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