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中国近现代史》考试大纲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7024809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1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中国近现代史》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中国近现代史》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中国近现代史》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中国近现代史》考试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中国近现代史》考试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中国近现代史》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中国近现代史》考试大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中科技大学 2017 年中国近现代史考试大纲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本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1、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2、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3、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二、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1、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三、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面临的主要任务1、两对基本矛盾2、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四、基本历史线索1840-1919 年的中国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一、军事侵略二、政治控制三、经济掠夺四、文化奴役第二节抵御外来侵略、争取

2、民族独立的斗争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第三节反侵咯斗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一、社会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二、从睁眼看世界到“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第二节地主阶级统治集团“自救”活动的兴衰一、洋务新政的兴办二、洋务新政的失败第三节维新运动的进行与夭折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二、思想启蒙及其意义三、戊戌维新运动夭折的教训。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封建帝制的终结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四、

3、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一、封建帝制的覆灭二、中华民国的建立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一、共和制蜕变为封建军阀专制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19949)本编综述天翻地覆的三十年一、中国所处的时代与国际环境1、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与国际格局的变化二、三座大山的重压1、从北洋政府到国民党政府2、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3、外国在华资本的垄断地位4、官僚资本的膨胀与民族资本的困境5、人民的悲惨境遇三、三种建国方案,之命运1、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2、两个基本的选择,之命运四、基本历史线索19191949

4、 年的中国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第一节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一、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二、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二节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三、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历史特点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面貌一、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二、工农运动的发动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一、大革命失败与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第二节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二、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三、延安整风及其历史意义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一节日本发动的

5、侵略战争一、日本的计划及其实施二、残暴的殖民统治三、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第二节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三、全国性抗战的开始四、国共合作,共赴困难第三节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一、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二、从片面抗战到消极抗战三、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第四节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一、人民战争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二、敌后战场与游击战争的战略作用三、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四、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第五节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一、抗日战争的胜利二、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第一

6、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一、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二、国民党发动内战与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第二节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一、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二、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三、第二条战线的开辟四、国民党统治的经济、政治危机第三节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一、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和政治主张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三、第三条路线和第三大党运动的失败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第四节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一、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二、人民政协与临时宪法共同纲领三、中国共产党全国执政地位的确立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4

7、9)本编综述走向辉煌的五十年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二、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四、基本历史线索1949年的中国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及其过渡性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第二节社会主义制度: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一、工业化的任务与发展道路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社会历史条件第三节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珞一、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第一节良好的开局一、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二、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第二节严重的曲折一

8、、“大跃进”及其纠正二、“文化大革命”及其结束三、错误的性质、原因和教训第三节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一、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基本建立二、经济、科教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的提高三、大国地位的初步确立与国际环境的改善四、确立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大原则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第一节建国以来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解放思想,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二、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三、改革开放的起步第二节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和巨大成就一、改革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积极推进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三、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及其作用四、外交战略的实施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文章来源:文彦考研旗下华中科技大学考研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