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节--人口迁移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023196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PTX 页数:75 大小:50.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节--人口迁移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节--人口迁移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节--人口迁移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节--人口迁移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节--人口迁移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节--人口迁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节--人口迁移(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人口迁移云南省凤庆县第一中学 常忠诚 2013 年7月6日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 2. 理解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通过案例,分析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人口的迁移与流动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三、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二节 人口迁移一、人口的迁移与流动人 口 移 动人口迁移人口流动通常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 而发生居住地 改变 的人口移动现象。通常是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 亲等原因 离开原居住 地外出活动,而 的人口 移动现象。永久性或长期性临时或短期 不变更户籍人口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人口迁移和人口的自然增长 B.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C.国

2、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D.有组织的人口迁移和自发的人口迁移B针对性练习下列人口移动中属于人口迁移还是人口流动?人口迁移人口流动人口迁移人口流动1. 15世纪欧洲殖民者贩卖非洲黑人到美洲2.深圳、上海等大城市中的“民工潮”3.小湾电站的移民4.大批农民赴科威特等国务工5.来凤庆一中就读的学生人口流动1.依据从昆明开往北京的火车上的四位旅客的谈话, 判断哪种行为属于人口迁移 ( )。A.甲说:“我此次是去北京旅游观光。”B.乙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现去学校 报到。”C.丙说:“我到北京为公司洽谈业务。”D.丁说:“我去北京探亲。”B针对性练习2.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说法是( )。A.

3、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B.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人口迁移D.属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C(一)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的概念:通常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 住地 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永久性或长期性1.特点A、空间位移(行政区变化)C、时间限度(较长,大约1年以上)B、定居地的变更(户籍)AA2A1BB1CC1 C2A1B1、C1A2属于人口迁移A1A2、C1C2不是人口迁移判断A1到B1A2和C1到A2/C2是否是人口迁移。常忠诚可分为 和 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划分 国际

4、国内2.人口迁移的分类:“闯关东”属于国际人口迁移还是国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下南洋”属于国际人口迁移还是国内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按迁移方向划分农村城市(城市化)城市农村(逆城市化 )农村农村由农村城市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城市城市2.分类按迁移原因划分自发性迁移组织性迁移(受政治、军事等影响而进行迁移)(人口自发的寻求更佳生活环境)国际难民环境移民:四川地震环境移民:小湾电站移民3.人口迁移的四个阶段:人类社会早期、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古代农业社会1.人类社会早期时期迁移方向、主要特点原因人类社会 早期受天然食物的吸引、 经常迁

5、移流动自然条件在人类社会早期,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 因素是( )。A.自然条件 B.经济条 件C.自然灾害 D.河流变 迁A针对性练习2.古代农业社会时期迁移方向、主要特点原因古代农业 社会逃避灾荒、战乱、宗教迫 害区,到土地新开垦区寻找新的土地或逃避灾 荒、战乱、宗教迫害等3.1519世纪时期迁移方向、主要特点原因1519 世纪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 ,由已开发地区流向未开发地 区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 开辟,殖民主义扩张亚,非,欧北美,拉美,大洋洲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拉 丁 洲大洋洲欧洲殖民者贩卖非洲黑奴到美洲欧洲人移民美洲和澳大利亚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强制性国际 移 民是(

6、 )。 A欧洲殖民者迁往“新大陆” B中国人“下南洋” C贩运非洲黑奴到美洲 D我国“三峡”工程移民C针对性练习4.二战以后(重点)亚,非,拉 (发展中国家)北美,欧洲,大洋洲 (发达国家)大洋洲亚洲非洲拉美北美欧洲时期迁移方向、主要特点具体表现原因战以 后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 国家,永久性移民比 例明显减少,迁移的 形式也趋于多样化经济 发展 不平 衡1.政治性的国际人口迁移急 剧增加; 2.流向发生很大变化; 3.新兴城市、新兴产业发展 的吸引也造成了人口迁移。政治性国际人口迁移:德国的分裂和统一政治性国际人口迁移:印巴分治人口迁移流向发生变化:欧洲从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人口迁移流向

7、发生很大变化:美国仍是世界上外来人口主要迁 入国,但是欧洲移民减少,拉丁美洲和亚洲成为移民主要来源地。里约热内卢(巴西前首都 )巴西利亚(巴西新首都 )新兴城市引发人口不断涌入:巴西利亚深圳新兴城市引发人口不断涌入:深圳丽江旅游业等新兴产业发展带来就业导致人口涌入:丽江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1.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 )。 A. 从欧洲迁往非洲 B. 从北美迁往拉美C. 从亚洲迁往拉美 D. 从非洲迁往西亚D2.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趋向主要是(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

8、国家迁移A针对性练习3.二战前后,始终是人口迁入地的国家有( )。 A.阿根廷 B.德国C.英国 D.澳大 利亚D时期迁移方向、主要特点原因人类社会 早期古代农业 社会1519世 纪二战后受天然食物的吸引、 经常迁移流动逃避灾荒、战乱、宗教迫 害区,到土地新开垦区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 ,由已开发地区流向未开发地 区 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 永久性移民比例明显减少, 迁移的形式也趋于多样化自然条件寻找新的土地或 逃避灾荒、战 乱、宗教迫害等地理大发现、新航 路的开辟,殖民主 义扩张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四个阶段)(二)人口流动1.人口流动的概念:通常是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

9、亲等原因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活动,而 的人口移动现象。临时或短期 不变更户籍2.人口流动的强度主要取决于 。经济、文化发展水平3.人口流动的分类:人口流动分为 和 人口流动。国际国内国内人口流动:民工流民工流的影响影响流出地流入地有利不利解决剩余劳动力, 缓解人地矛盾;增加经 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促进交流,更新观 念。提供大量廉价劳力; 促进城市建设和经济 发展;增进城乡交 流。劳动力缺乏; 农田撂荒。 增加了城市交通、卫 生、教育、环保、计 划生育、社会秩序等 方面的压力。国际人口流动:外籍劳工外籍劳工最大的聚集地:美国、加拿大外籍劳工重要的聚集地:中东外来人口超过本国人口的国家是( )。A

10、.英国 B.澳大利亚 C.美国 D.科威特D针对性练习类型概念区别联系人口迁移人口流动通常是指人口在 地区之间的迁出 和迁入,而发生 居住地的永久性 或长期性改变的 人口移动现象通常是指因工 作、学习、旅 游、探亲等原因 临时或短期离开 居住地外出活动 ,而不变更户籍 的人口移动现象居住地永久 性或长期改 变,变更户 籍临时或短期 离开居住地 外出活动, 且不变更户 籍都是人口空 间移动的现 象,都能引 起人口数量 的变化常忠诚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的因素是推力因素;吸引移民迁入新居住地的因素是拉力因素常忠诚对更好生活的向往 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首要 驱

11、动力。布洛赫希望原理从本图中找出哪些因素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推力”? 哪些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拉力”?哪些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阻 碍力”?常忠诚人口迁移是各种 、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 是造成人口迁移的最 主要原因。此外,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 、国家政 策、 等也对人口迁移产生重要影响。推力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距离 文化背景“活动”小马老师的家庭故事,分析 :有几次人口迁移?原因分别是?闽东台南 台南长江三峡 上海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盐城 盐城上海 上海深圳 丽江深圳政策战争政策三峡工程的环境移民教育招生寻求较好的社会经济条件婚姻案例“闯关东”与“雁南飞 ”1、人口激增,人地矛盾的加剧。

12、明朝中期以来,随着 人口增加,人均耕地减少,加之土地兼并严重,导致山东 等人口稠密地区的农民纷纷迁至当时人口稀少的东北地区 开荒种地。经济因素2、农业歉收,导致饥荒加剧。鸦片战争前后,中原地区 灾害频繁,灾民纷纷迁往辽东。1 936年华北大水灾及其 后连年灾荒,使山东移民纷纷流往东北地区,并在1940年 前后形成1928年大饥荒以来的又一次人口迁移高峰期。自然灾害因素(1)自古以来,山东人“闯关东”的原因主要包括3、清朝东北地区多皇家禁地,迫于人口压力光绪年同 全面开禁,接纳大批关内移民,人口迅速增加。新中国成 立初期,加强边疆建设政策鼓励下,仍有少部分山东农民 措传统路线迁移到东北。政策因素

13、(2)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迁移出现“雁南飞”即大批山东 人返乡,其主要原因1、改革开放以来山东以其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成为经 济展较快的省份,农村经济大幅度增长,农民收入也大幅 度增加,由人口净迁出省变为了净迁人省2、移民自身受到迁返故地的潜在意识和亲情、乡情吸引 经济因素情感因素人口迁移的推力和拉力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闯 关东 ”拉 力推 力“雁 南飞 ”拉 力推 力东北土地广阔、 肥沃,资源丰富经济水平高,历史上有 人口迁移东北的传统山东人均地少, 自然灾害频繁人口多,经济落后山东经济水平超过东北 ,乡情、亲情的吸引东北经济水平落后于山东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第1题。1.下列因素中

14、,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移到乙地的是( )。 A. 甲地优美的环境 B. 乙地较低的 工资待遇C. 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D. 家庭成员两地分居D2.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 A. 更高的社会地位 B. 更多的休 闲时间C. 更高的收入 D. 更优美的 自然环境C针对性练习3.近年来,我国出现“民工流”的主要原因( )。 A. 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B. 东南部劳动力严重不足C. 我国农村人口密度过大D. 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农民富足A4.关于人口移动动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口过多属于人口迁移的“拉力”B. 廉价的土地属于人口迁移的“推力”C. 良好的教育条件属于人口迁移的“拉力” D. 稳定的社会环境属于人口迁移的“推力”C读图,回答5 7题。5.我国三峡库区百万移民 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 B.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