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期末总结修该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023176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论力学期末总结修该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理论力学期末总结修该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理论力学期末总结修该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理论力学期末总结修该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理论力学期末总结修该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论力学期末总结修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论力学期末总结修该(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判断对错:l1、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有三个力,当这三个力 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时,则此力系必然平衡 。 ( )l2、力对于一点的矩不因力沿其作用线移动而 改变。 ( )l3、在自然坐标系中,如果速度 = 常数, 则加速度a = 0。 ( )l4、虚位移是假想的,极微小的位移,它与时 间、主动力以及运动的初始条件无关。( )l5、设质点的质量为m,其速度 与x轴的夹 角为,则其动量在x轴上的投影为mvx =mvcos。 l6、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任意两个力成平衡 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两个力的作用线相同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l7、在有摩擦的情况下,全约束力与法向约 束力之间的夹角称为摩擦角。(

2、)l8、加速度 的大小为 。 ( )l9、已知质点的质量和作用于质点的力,质 点的运动规律就完全确定。 ( )l10、质点系中各质点都处于静止时,质点系 的动量为零。于是可知如果质点系的动量为 零,则质点系中各质点必都静止。( )选择题:1、正立方体的顶角上作用 着六个大小相等的力, 此力系向任一点简化的 结果是 。 主矢等于零,主矩不等 于零; 主矢不等于零,主矩也 不等于零; 主矢不等于零,主矩等 于零; 主矢等于零,主矩也等 于零。2、重 的均质圆柱放 在V型槽里,考虑摩擦 柱上作用一力偶,其 矩为M 时(如图), 圆柱处于极限平衡状 态。此时按触点处的 法向约束力 与 的关系为( ).

3、 3、边长为L的均质正方形平 板,位于铅垂平面内并置 于光滑水平面上,如图示 ,若给平板一微小扰动, 使其从图示位置开始倾倒 ,平板在倾倒过程中,其 质心C点的运动轨迹是 ( ). 半径为L/2的圆弧; 抛物线; 椭圆曲线; 铅垂直线。4、在图示机构中,杆 O1A/O2B,杆O2C/O3D, 且O1A =200mm,O2C = 400mm,CM = MD = 300mm,若杆AO1 以角速 度 =3rad/s 匀速转动, 则D点的速度的大小为( )cm/s,M点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cm/s2。(1)60; (2)120; (3)150;(4)360。5、曲柄OA以匀角速度转 动,当系统运动到

4、图示 位置(OA/O1 B, ABOA)时,有 ( )( )( )0,( )0.等于; 不等于。6、若作用在A点的两个 大小不等的力 和 ,沿同一直线但方向 相反。则其合力可以 表示为( )。 7、空间力偶矩是( )。代数量; 滑动矢量; 定位矢量; 自由矢量。8、一重W的物体置于倾角 为的斜面上,若摩擦因 数为f,且tgf,则物体 。若增加物重量,则物 体 ;若减轻物体 重量,则物体 。 静止不动; 向下滑动; 运动与否取决于平衡条 件。9、在点的合成运动问题中,当牵连运动为 定轴转动时 。 一定会有科氏加速度; 不一定会有科氏加速度; 一定没有科氏加速度。10、直角刚杆AO = 2m, B

5、O = 3m,已知某瞬时A 点的速度 = 6m/s;而 B点的加速度与BO成= 60角。则该瞬时刚杆的 角速度=( )rad/s,角加速度=( ) rad/s2。3; ; 5 ; 9 。填空题l1、已知A重100kN,B 重25kN,A物与地面间 摩擦系数为0.2。端铰 处摩擦不计。则物体A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的 大小为( ).l2、直角曲杆O1AB以匀角速度1绕O1轴转动 ,则在图示位置(AO1垂直O1O2)时,摇杆 O2C的角速度为 。l3、均质细长杆OA,长L,重P,某瞬时以角 速度、角加速度绕水平轴O转动;则惯 性力系向O点的简化结果是( ) (方向要在图中画出)。l4、求力F在x, y

6、, z 三 轴上的投影分别为( )、( ) 、( );对x轴的矩为( ) , 对y 轴的矩为( ),对z轴的矩为( ) 。yzxFjqbca Fxy解:y xzFjqbc aFxyl5、均质杆AB长为L, 质量为m,绕z轴转动 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分别为,如图 所示。则此杆上各点 惯性力向A点简化的结 果:主矢的大小是 ;主矩的大小是 。l6、为了用虚位移原理求解系统B处约束力,需 将B支座解除,代以适当的约束力,A,D点虚 位移之比值为 = ,P = 50N, 则B处约束力的大小为 (需画出方 向)。4:3, 37.5Nl 计算图示各系统的动量。 l(a)长为 l 质量为m的均质杆,在铅垂面

7、内绕O 轴以角速度 转动。l(b)系统由质量为m1的滑块A和质量为m2的杆 AB构成,如图b所示,滑块可沿水平平面滑动, 以速度 向右移动,杆AB长为l,角速度为。l半径为R 的均质圆轮质量为 m,图a,b所示为圆 轮绕固定轴O转动,角速度为 ,图c所示为圆 轮在水平面上作纯滚动,质心速度为 。试分 别计算它们的动能。一、在图示平面结构 中,C处铰接,各 杆自重不计。已知 :qC= 600N/m,M = 3000Nm,L1 = 1 m,L2 = 3 m。试求: (1)支座A及光滑面 B的反力; (2)绳EG的拉力。综合计算题l解: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由l , l , l , l再以

8、BC杆为研究对象受 力如图所示,由联立得l 一梁的支承及载荷如图示。已知 ,l , , 。求支座B,C上所 受的力。l一复梁的支承和载荷如图示。设 , 求支座A,B,D上的约束力。B二、 偏心凸轮的偏心距OCe、半径为 ,以匀角 速度绕O轴转动,杆AB能在滑槽中上下平动,杆的端点 A始终与凸轮接触,且OAB成一直线。求在OC与CA垂直 时从动杆AB的速度和加速度。veAOCvrvaq解:选取杆AB的端点A作为动点,动 参考系随凸轮一起绕O轴转动。ABOCq加速度分析如图arnartaCaaaenh平底顶杆凸轮机构如图所示,顶杆AB可沿导轨上下移动, 偏心圆盘绕轴O转动,轴O位于顶杆轴线上。工作

9、时顶杆的 平底始终接触凸轮表面。该凸轮半径为R,偏心距OC = e ,凸轮绕轴O转动的角速度为,角加速度为 。求OC与 水平线成夹角时顶杆的速度和加速度。BACOjyxM解 取圆盘的中心C为研究的动点,动参考系与平底推杆 AB固连,分析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如图所示。BACOjjyxeM可求得:BACOjjxy向y轴正向投影:qrC三、 重P、半径为r的均质圆轮沿倾角为q 的斜面向下滚动。求轮心C的加速 度, 并求圆轮不滑动的最小摩擦系数。解:以圆轮为研究对象, 受力如图, 建立如图坐标。圆轮作平面运动, 轮心作直线运动, 则将惯性力系向质心简化, 惯性力和惯性力偶矩的大小为qCrFSFIMIFN

10、PxyaC则由质点系的达朗贝尔原理解之得由于圆轮没有滑动, 则Ff FN, 即由此得所以, 圆轮不滑动时, 最小摩擦系数qrCFSFIMIFNPxyaCOFOxFOy yW=mgOFOyFOxW=mg解除约束前:F FOxOx= =0 0, , F FOyOy= =mgmg/2/2突然解除约束瞬时:FOx=?, FOy=?四、如图所示结构,杆重为W, 将绳子突然剪断,不 计绳子的重量,求解除约束的瞬时O处的约束力。突然解除约束瞬时, 杆OA将绕O轴转动,不再是静力学问题。 这时, 0, 0。 需要先求出 ,再确定 约束力。应用定轴转动微分方程应用质心运动定理O OF FOxOxF FOyOyW

11、W= =m mg g五、在对称连杆的A点,作用一铅垂方向的常力F,开始 时系统静止,如图。求连杆OA运动到水平位置时的角速 度。设连杆长均为l,质量均为m,均质圆盘质量为m1,且 作纯滚动。解:分析系统,初瞬时的动能为设连杆OA运动到水平位置时的 角速度为,由于OAAB,所以杆 AB的角速度也为,且此时B端为杆 AB的速度瞬心,因此轮B的角速度为 零,vB=0。系统此时的动能为OAFBvAvB系统受力如图所示,在运动过程中 所有的力所作的功为解得OAFBmg mgFS FNm1gFOxFOy 由得BC六、 均质杆AB长l, 重W, B端与重G、半径为r的均质圆轮铰接。在圆 轮上作用一矩为M的力

12、偶, 借助于细绳提升重为P的重物C。试求固定 端A的约束反力。解:先以轮和重物为研究对象, 受力 如图。假想地加上惯性力由质点系的达朗贝尔原理aMGFBxFBy MIBPFIC代入MIB 和FIC得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受力如图, 假 想地加上惯性力BCAaMGFAxFAy MIBPFICWmA代入MIB 和FIC解得由质点系的达朗贝尔原理例 已知两均质直杆自水平位置无初速地释放。求两杆的 角加速度和O、A处的约束反力。解: (1) 取系统为研究对象ABOMI1MI2mgmgFI2FI1F FOyOyF FOxOxBAO12(2) 取AB 杆为研究对象MI2mgFI2FAy yFAxBA2(3) 取AB 杆为研究对象MI2mgFI2FAyFAxBA2(4) 取系统为研究对象MI1MI2mgmgF FI I2 2F FI I1 1F FOyOyF FOxOxBAO1 2 2BAOCql质量为m、半径为r的均质圆柱,在其质心位于与 O同一高度时由静止开始滚动而不滑动。求滚至半径 为的圆弧AB上时,作用于圆柱上的法向反力及摩 擦力(表示为的函数)。 l由动能定理:由动能定理得:l由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 l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