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语石化现象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022419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介语石化现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介语石化现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介语石化现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介语石化现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介语石化现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介语石化现象概述中介语石化现象概述日期:2010-07- 16来源:新疆石油教学学院学报作者:洛阳师范学院公外部 周 湉字体:大 中 小 摘要摘要:语言石化现象是外语学习中的一个常见问题,也是二语习得界争论的热 点之一。本文结合多种理论概述了石化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避免石化现 象产生的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中介语;石化;产生原因 1. 石化的概念 石化现象是中介语研究中一个重要领域,这一概念最早是由 Selinker (197 2) 年提出的。他认为二语学习者习得语言的过程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 ,介于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语言体系称为中介语或者过渡语(interlanguage). 当

2、学习者达到一定程度后,其语言能力就处于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无法获得 与本族语者相当的语言能力,这一事实就称为石化(fossilization)。他指出:“ 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趋于保留与它的目的语有关的那些石化了的语言点、语法 规则及亚系统特征,不受外语学习者的年龄及其所接受的外语教育的多少的影响 。石化了的结构趋于以潜在的方式存在, 在表面认为已被清除了以后会在学习 者的输出中重新出现(1972)。”1992 年 Selinker 补充说:“如果中介语的结构 系统不再进一步发展,也是石化的表现。”1996 年 Selinker 重申:“石化是学习者 的过渡语学习走向停滞的过程,被假设为可以永久

3、性阻止过渡语发展任何 成人都不能把第二语言说得和本族语者完全一样。” 2. 石化产生的原因 石化产生的原因很复杂,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种理论对其进行解释。S elinker (1972)认为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由以下 5 个方面的因素构成: (1)母语迁移(language transfer)。迁移可以分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 迁移(negative transfer)两种。显然导致语言石化现象的母语迁移属于负迁移, 因 为母语中的一些习惯表达迁移到过渡语中,从而干扰了第二语言的习得,如果得 不到纠正的话,就固定下来形成石化。 (2)培训转移(transfer

4、of training)。培训迁移主要是指二语教师的过渡有些 不符合目的语用法的地方,使得二语学习者将这些不地道的用法内化,从而产 生了石化。另一方面有些教材的编写过于理想,没有贴近交际现实,非真实的 语料输入易使学习者对外语产生误解。 (3)学习策略(strategies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学习策略指在学习过 程中所采用的学习方法、管理方法以及运用语言的各种活动。这包括认知策略( cognitive strategy)、元认知策略(meta cognitive strategy)和社交策略(social strate gy)等。由学习策略产生的石化现象

5、是学习者中最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即将目 的语简化,最明显的简化是体现在句法上的。 (4)交际策略(strategies of second language communication)。研究表明,外语 学习者在达到一定水平后,就会使用回避(avoidance)、简化(simplification)等缩减 策略来达到交流的目的,其学习动力就会减弱甚至完全停止学习,只是必要时增加 一定的词汇而已。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语言使用方面的僵化。 (5)目的语过度概括现象(overgeneralization of TL linguistic material)。这是 指语言学习者习惯于将学过的语法规则和单

6、个词的用法错误地用到其他语境中 去的一种现象。在二语学习的初期,学习者对一些特殊语法现象或句式没有熟 练掌握,形成内化,以致随着学习深入,造成石化。 除 Selinker 以上观点外, Lenneberg (1967)和 Lamendella(1977)从生物成长 的角度提出了石化现象的内因说; Schumann(1976)以社会文化差异及其造成的 心理差距为基础提出语言石化的外因说。 Lamendella(1977)用“关键期”(critical period)来解释形成石化的原因 。他认为人脑中有一个专管语言习得的机制,它可以将外部输入的语言知识通过 普通语法规则内化而成为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7、,但这种习得机制到了青春期或“关 键期”就自然消失,因此学习者的学习能力进入停滞阶段,石化由此产生。La mendella 理论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称作“次系统”(infrasystem)。Lamendella 认为“次系统”的发展与获得任何一种特定的语言有关。在获得第一语言之后 学习第二语言还需要发展相关的“次系统”。这个系统是由第一语言系统和第 二语言系统共同组成的,后者不断置换前者的过程。如果在某一点上这种置换不 再发生,那么学习者的中介语能力进入停滞状态, 产生了石化现象。然而关键期 和次系统的提出在语言学界颇有争议。 外因说的代表性理论是文化迁移模式(acculturation m

8、odels)。这种理论认为 如果二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背景和目的语的文化差异很大,学习者就会对目的 语产生一定的心理距离,甚至产生排斥现象。这样整个二语学习就会受阻。学 习者只能依靠其母语和已知的并不完善的中介语来习得第二语言,这就极易造成 中介语的石化。这一理论强调社会心理因素对语言习得的作用,但忽略了内部 处理机制的作用。 3. 防止石化的方法 虽然目前二语习得界对石化成因没能达成共识,但是相关的诸多内部和外 部因素已经在探讨之中,对这些因素的认识和分析对外语教学和外语研究有一 定的启发意义。 首先,教师要把握好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 语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在迅速提高之后

9、,进入所谓的高原期(plateau) 也就是 Selinke r 所说的稳定期 (stabilization)。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外语水平趋于稳定。根据 Seli nker, 这一现象持续五年之后就会出现语言石化。因此在稳定期之前教师要不断 调整教学策略,激发学习兴趣,加强正确目标语的输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 定基础。 其次,教师要注意减少母语的负迁移作用,注重输入的质量。母语干扰是 石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错误的重新出现时石化的表现之一。因此我们只有通过 大量地道目的语的输入,才能减少母语的负面影响,这也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 出了较高的要求。二语教师本质上也是处于中高水平的二语学习者,教师的自 身素

10、质对学习者起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逐步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防 止语言的石化,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地道的目的语示范。 最后,完善教材体系。目前使用的教材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方面。比如教 材所提供的语言素材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不能反映社会文化的发展,学生也因 此无法接触到最真实的目的语素材。另外一些口语教材过于重视语法句型和固 定结构,使得语言书面化,不能真实反映口语特点。 4. 结语通过以上对石化的界定及石化产生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石化的研究尚处 于初级阶段,许多问题仍在讨论研究之中。但基于已有的理论成果,二语教师 和学生应加深对石化这一问题的重视,思考如何把握学习的最佳时期,如何充 分了解目

11、的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促进完善外语教学和学习。参考书目 1Lamendella, J.T. General principles of neurofunctional organization and their manifestations in primary and non-primary language acquisition. Language Lear ning,1977, 155-196. 2Lenneberg, E. B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New York: Wiley and S ons,1967. 3Selinker,

12、 L. Interlanguag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 nguage Teaching. 1972. 4 Selinker, L. Rediscovering Interlanguage. NP: Longman, 1992. 5Selinker, L. Fossilization: What We Think We Know,1996. 6牛强. 过渡语的石化现象及其教学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5):28-31. 7陈慧媛.关于语言僵化现象起因的理论探讨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 (3):37-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