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1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022408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讲: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1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第五讲: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1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五讲: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1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第五讲: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1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第五讲: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1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讲: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讲: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1(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新闻采访的准备广义的访前准备应包括记者各种素质的培养;狭义的访前准备是指记者在明确采访任务之后所进行的特定的准备工作。前者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而后者则是一个突击准备的过程。具体而言,采访准备是指记者取得采访线索之后 ,在与采访对象见面之前:要对采访的人或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以及打算用什么途径、什么方式与采访对象接触 、预计达到什么目标等问题的思考。我们这里把采访准备分为四个方面:准备资料了解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准备采访提纲寻找采访机会。第一节 新闻采访前的资料准备一、采访前资料准备工作的意义资料准备有助于记者与采访对象的沟通,从而提 高采访效率,使采访更加深入。资料准备有助于记

2、者应对采访中遇到的困难,在 关键时刻提出精彩的问题。资料准备能够帮助记者在报道中避免犯一些简单 的常识性错误。资料准备还能帮助记者获得千载难逢的采访机会 。二、采访前资料准备工作的内容了解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对于记者的采访具有重要意义。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籍贯、个人爱好、生活经历及业绩等等。除此之外,记者需要多了解关于新闻事实的背景资料,包括新闻事实的历史背景与国际背景,也包括新闻事实的专业知识背景。记者应该从哪里获得这些资料呢?第一,查阅相关资料第二,检索相关媒体的报道第三,进行预采访三、资料准备的“十比一”原则翰布雷迪说:“经验丰富的记者一致认为,每 采访一分钟至少要准备十分钟。

3、” “十比一”原则所要说明的,其实就是尽量多做 资料准备的意思。第二节 分析采访对象的心理特点一般来说,某一特定的采访对象的心理结构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较为稳定的个性心理层面;主要表现为采访对象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稳定的性格特征。二是因事而异的社会心理层面。主要表现为面对不同采访内容时的不同动机。一、从个性心理层面分析采访对象其一,理性外向型。这一类采访对象有较强的理 性思考能力,不容易受到自己情绪的影响,而且 善于与人交流。(提问不宜过多,否则会适得其 反)其二,感性外向型。这一类采访对象很健谈,不 会刻意隐瞒什么信息,但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 思维也比较活跃,容易谈一些与采访无关的话题 。(记

4、者控制谈话主题,学会追问)其三,理性内向型。这一类采访对象较为“内秀 ”,对问题的思考也很深入,但不善于与人交流 ,也不善于把自己所想流畅地表达出来。(记者 出彩的提问)其四,感性内向型。这一类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 比较丰富,与第二类采访对象一样,他们容易受 到情绪的左右,但不善与人交流,通常比较自闭 。(调节采访气氛,让采访对象心情愉快)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采访对象来说,记者总是一种突然闯入的因素,或多或少会影响与改变采访对象原有的心理状态与活动方式。”柴静采访李阳家暴事件二、从社会心理层面分析采访对象1、是热情配合记者的采访(87%)p762、是消极应对记者的采访(公事公办、敷衍记者)3、是

5、借故回避记者的采访(没意义或带来负面影响)4、是故意阻挠记者的采访(不利)第三节 拟定切实可行的采访计划一、确立采访活动的意图目标首先,采访意图要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p78其次,采访意图要与受众的兴趣一致。最后,采访意图要与媒体的报道思想和风格相一致。确立采访意图不同于“主题先行”许多新闻官司的产生,都是由于记者在采访前“主题先行”,进而在采访时,选择的对象和材料都是符合预想的主题的,使新闻失实。在对采访对象缺乏一定了解、未作深入采访之前就形成了主题,这是不可取的,其结果往往是为了达到事先确定的采访目标、实现不切实际的采访意图,不惜拔高和捏造新闻事实,或者只选择符合主观预想的材料,放弃与预想

6、主题不合的材料。(P79案例)二、制定行之有效的采访计划(一)采访计划是对整个采访过程的规划一份完备的采访计划,通常由两个部分完成。第一个部分是对前期工作的设计,包括表明采访的 意图,确定的采访对象以及对前期采访准备的简单 回顾。第二个部分是计划的主体,包括设定采访的大体顺 序和活动安排,采访的手段和方法,要采访的主要 问题及提问的顺序。详细的采访计划甚至还包括开 场白等。(二)采访计划的主要内容1确定采访的顺序和活动安排一是确定采访时间。二是确定采访地点。三是确定自己的形象。四是确定采访的次数。五是确定采访的方式。2确定采访的主要方法(电话采访,网络聊天, 面谈,座谈会,记者招待会,民意测验

7、等)注意:在通常情况下,采访比较复杂的新闻事件, 需要多种采访手段的综合运用;采访简单的新闻事 件,一次面谈甚至电话中就能解决问题。3确定采访的主要问题及提问的顺序一是明确采访的主要内容。二是确定进入主题的方式。三是确定提问的形式。四是确定提问的顺序。五是确定提问的态度。六是拟定采访的开头、过渡及结尾的方式。第四节 想方设法创造采访机会一、在合适场合中创造采访机会合适的场合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合适的采访环境,包括该地点的特殊的自 然和人文环境;其二是合适的采访语境,主要指找到双方都感兴 趣的话题。反面案例:浙江工商局长郑宇民“斗智”央视主持 人董倩.flv二、在强硬交锋中创造采访机会在许多场合

8、,由于采访涉及的新闻事件会损害采 访对象的利益,因此采访对象的敌意是明显的。 面对这样的采访对象,记者的一味退让是得不到 采访机会的,相反,绵里藏针的强硬态度倒可能 获得采访的机会。p83三、在侧面迂回中创造采访机会迂回战术有两个公认的好处:一是往往会使采访对象对记者的行动表示关注,最终答应记者的采访要求。二是如果记者始终无法见到采访对象的庐山真面目,迂回战术也能使记者获得足够多的新闻素材,有时甚至比直接采访当事人得到的材料还要丰富、精彩。 四、在多次接触中创造采访机会第一,在首次采访要求遭到拒绝后,不轻言放弃,明确表示几天后自己还将登门拜访。 第二,使用任何可以抓住采访的机会进行采访,让采访

9、对象的一些空闲时间得到充分利用。 五、在转换身份后创造采访机会由于记者扮演着特定的社会角色,有时公开的记 者身份反而会使他们得不到采访机会,转换一下 角色身份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我们要注意的是,记者在转化身份时的合法性的 问题,不能为了采访而与法律法规相违背。采访陌生人 校园内采访,采访的人物是陌生人,时间是45分钟,然后到教室写作采访经过,时间是40分钟,不能超过时间。要求注意的问题是:1、怎么和人家接触的,怎么问的第一句话?如何 说好开头的第一句话。“搭桥”艺术。2、通过什么办法让对方接受了你的采访。3、采访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4、采访中如何引导对方说出你想采访的故事。5、你采访到的最精彩的故事、最精彩的细节、最 精彩的引语。6、你的这次采访的最大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