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品德教育让生活更美好品德教育让生活更美好————《《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教材教材 (山东人民版)编写思路解读(山东人民版)编写思路解读张建华张建华20162016年年9 9月月思想品德更名为思想品德更名为《《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一、更名的缘由一、更名的缘由 1 1、贯彻中央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贯彻中央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 2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3、提升青少年在法治中国依法办事,依法维、提升青少年在法治中国依法办事,依法维 权的能力权的能力 有利于有利于青少年增强青少年增强“ “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 决问题靠法决问题靠法” ”的意识和能力的意识和能力2 2新教材的编写依据新教材的编写依据1 1、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2 2、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2011年版)年版) 3 3、、《《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4 4、、《《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3 3课程更名课程更名后教材呈现的变化后教材呈现的变化1 1、在具体内容上,维持原来道德、心理、法、在具体内容上,维持原来道德、心理、法 治、国情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法治的比重;治、国情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法治的比重; 2 2、从、从育人目标育人目标上,强化了国家实现教育和公上,强化了国家实现教育和公 民实现教育的力度。
民实现教育的力度如:增加了刑诉、民诉等程序法,是为了如:增加了刑诉、民诉等程序法,是为了 引导学生感悟引导学生感悟“ “程序公正程序公正” ”,,“ “让其既知道法律让其既知道法律 保护我们,又知道法律怎样保护我们的保护我们,又知道法律怎样保护我们的” ”4 45 5教材的主要特点教材的主要特点主题整合、活动引领,呈现灵活、生动自然,促思导行、内涵厚主题整合、活动引领,呈现灵活、生动自然,促思导行、内涵厚 重、奠基成长,是本套教材不变的追求重、奠基成长,是本套教材不变的追求一)构建生活主题单元,凸显品德教育让生活更美好的主(一)构建生活主题单元,凸显品德教育让生活更美好的主 题,更好实现教材的生活化题,更好实现教材的生活化 (二)注重活动引领,提升教材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二)注重活动引领,提升教材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 (三)灵活的呈现方式(三)灵活的呈现方式 (四)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融合,教学内容的呈现更加注(四)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融合,教学内容的呈现更加注 重品行教育重品行教育 (五)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含量,凸显教材的文化底蕴(五)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含量,凸显教材的文化底蕴 (六)在准确的前提下,追求生动、优美、亲切、自然的语言风格(六)在准确的前提下,追求生动、优美、亲切、自然的语言风格 (七)注重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体现(七)注重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体现“ “教学即评价教学即评价” ”的思想的思想6 6一、突出一、突出“ “品德教育让生活更美好品德教育让生活更美好” ”的的 主题主题品德教育让生活更美好,既指教育目的品德教育让生活更美好,既指教育目的 (目标),又指教育内容,融合到教育的(目标),又指教育内容,融合到教育的 过程和环节中。
这一理念,在教材的编写过程和环节中这一理念,在教材的编写 中得以较好贯彻中得以较好贯彻7 7一、突出一、突出“ “品德教育让生活更美好品德教育让生活更美好” ”的的 主题主题(一)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含着(一)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含着““品德教育让生活更美好品德教育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的主题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 •课程性质:课程性质: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 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 •课程基本理念:课程基本理念: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 •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思路:课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直面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课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直面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 8 8一、突出一、突出“ “品德教育让生活更美好品德教育让生活更美好” ”的的 主题主题(二)树立品德观念,把握好教育内容注重(二)树立品德观念,把握好教育内容注重““品德教育让生活更美好品德教育让生活更美好””,关键词:品德、生活、美好。
品德,,关键词:品德、生活、美好品德, 是教育内容,更是教育观念;生活,是载体,更是教育途径,教育内是教育内容,更是教育观念;生活,是载体,更是教育途径,教育内 容一定要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美好,是目标,更要表达我们对生活容一定要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美好,是目标,更要表达我们对生活 的期待首先,要突出教育内容中保护个人生活、促进个人成长和促使经首先,要突出教育内容中保护个人生活、促进个人成长和促使经 济社会发展的道理济社会发展的道理 其次,要把教育内容的重点放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和价值其次,要把教育内容的重点放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和价值 标准上,放到行为能力培养亦即标准上,放到行为能力培养亦即““怎样做怎样做”“”“怎么办怎么办””上归结起来,品德教育最终指向是价值观和价值标准教归结起来,品德教育最终指向是价值观和价值标准教 育,是要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是要塑造学生的德育,是要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是要塑造学生的德 性和健康人格性和健康人格9 9一、突出一、突出“ “品德教育让生活更美好品德教育让生活更美好” ”的的 主题主题(三)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直面学生对美好生活(三)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直面学生对美好生活 的期待的期待思想品德课程要更好地实现国家社会需思想品德课程要更好地实现国家社会需 要和个人成长发展需要相统一。
面对复杂要和个人成长发展需要相统一面对复杂 而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适应国家经济社而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适应国家经济社 会发展的新情况,如何帮助学生在社会问会发展的新情况,如何帮助学生在社会问 题面前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给学题面前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给学 生以生活的勇气和力量,促进学生健康成生以生活的勇气和力量,促进学生健康成 长,是思想品德课程应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长,是思想品德课程应着力解决的重大问 题1010一、突出一、突出“ “品德教育让生活更美好品德教育让生活更美好” ”的的 主题主题(四)选取有教育意义、有价值的案例(四)选取有教育意义、有价值的案例 、故事、调查资料等生活素材,赋予学生、故事、调查资料等生活素材,赋予学生 生活的正能量生活的正能量德育课程的教材,必须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德育课程的教材,必须有正确的价值导向 ,必须赋予学生生活的正能量赋予学生,必须赋予学生生活的正能量赋予学生 生活的正能量,是品德教育让生活更美好生活的正能量,是品德教育让生活更美好 的应有之意的应有之意 1111一、突出一、突出“ “品德教育让生活更美好品德教育让生活更美好” ”的的 主题主题(五)给学生留出充足的学习成长空间(五)给学生留出充足的学习成长空间品德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国家和社会的进品德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国家和社会的进 步,为学生创造幸福生活尽一分力,为国家、社步,为学生创造幸福生活尽一分力,为国家、社 会的文明和谐尽一分力。
教材只是课程内容的基会的文明和谐尽一分力教材只是课程内容的基 本载体或主要载体,不可能是教育内容的全部本载体或主要载体,不可能是教育内容的全部 给学生一片天空,他会飞的更高更远给学生一片天空,他会飞的更高更远 一是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一是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二是给学生留出活动空间二是给学生留出活动空间————————三是给学生留出规划美好未来的机会和空间三是给学生留出规划美好未来的机会和空间 ————————1212二、基于学生品德发展,以生活逻辑为主整合课程二、基于学生品德发展,以生活逻辑为主整合课程 内容,构建教材内容体系内容,构建教材内容体系 (一)针对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的关键词(一)针对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的关键词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关键词关键词课程性质: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本课程是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 、以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目的、以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目的 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 一、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旨本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旨 在促进初中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在促进初中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 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奠定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奠定 基础。
基础一、道德品质一、道德品质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 自立自强、团结友善、爱岗敬业等自立自强、团结友善、爱岗敬业等二、心理健康二、心理健康自尊自爱、情绪情趣、乐观向上、自尊自爱、情绪情趣、乐观向上、 坚强意志、健全人格、交往合作、坚强意志、健全人格、交往合作、 善于竞争等善于竞争等三、法治观念三、法治观念法律作用、学法守法、宪法精神、法律作用、学法守法、宪法精神、 公民意识、权利义务、程序意识、公民意识、权利义务、程序意识、 维护人权、民事责任、依法办事、维护人权、民事责任、依法办事、 依法治国等依法治国等 四、国家意识四、国家意识基本国情、民族团结、全面小康、基本国情、民族团结、全面小康、 国家利益、国家观念、开放意识、国家利益、国家观念、开放意识、 世界眼光等世界眼光等五、政治认同五、政治认同有序参与、党的领导、理论自信、有序参与、党的领导、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等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等六、文化自信六、文化自信文化传统、民族精神、文化选择、文化传统、民族精神、文化选择、 文化强国、兴国之魂等文化强国、兴国之魂等七、社会和谐七、社会和谐和谐社会、和谐自然、和谐世界、和谐社会、和谐自然、和谐世界、 可持续可持续 发展、绿色生活等发展、绿色生活等八、人生价值八、人生价值个人理想、民族复兴、奉献创造、个人理想、民族复兴、奉献创造、 劳动就业等劳动就业等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简单地说核心素养就是适应人的终身发展和简单地说核心素养就是适应人的终身发展和 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学科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科 核心素养是学科中最重要的,最核心的能力核心素养是学科中最重要的,最核心的能力 ,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13131414二、基于学生品德发展,以生活逻辑为主整二、基于学生品德发展,以生活逻辑为主整 合课程内容,构建教材内容体系合课程内容,构建教材内容体系1.1.以生活逻辑为主,实现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统一以生活逻辑为主,实现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统一理论逻辑理论逻辑生活逻辑生活逻辑((1 1)强调的是学科知识之)强调的是学科知识之 间的内在联系间的内在联系 ((2 2)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强调知识的完整性 ((3 3)强调知识的获取是一)强调知识的获取是一 个逐步递进的过程个逐步递进的过程 ((1 1)生活逻辑强调的是以)生活逻辑强调的是以 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经验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经验 和知识经验为基础和知识经验为基础 ((2 2)遵循学生品德发展的)遵循学生品德发展的 规律规律 ((3 3)充分考虑学生的成长)充分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