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发展满眼春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022336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谐发展满眼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和谐发展满眼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和谐发展满眼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和谐发展满眼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谐发展满眼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和谐发展满眼春和谐发展满眼春来自小峪煤矿的报道 瑞 仁春 永强 尚平沿着一条宽阔平坦的柏油公路,走进两狼山中的小峪煤矿,沿途汽笛长鸣、 车流如织、煤楼高耸,一切都显示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然而更 令人欣喜的是小峪煤矿的发展变化:2006 年全年生产煤炭 200.6 万吨,比上年 同期增加 31.7 万吨,增长 18.8%;销售煤炭 216.1 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 74.8 万吨,增长 52.9%;轻重伤事故同比都有大幅度下降。在经济大发展的同时, 民主管理得以加强,文化建设有声有色,思想政治工作推陈出新,精神文明建 设成效显著,呈现出三个文明同步推进、和谐发展的新局面。在全省社会主

2、义 劳动竞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荣立“集体一等功” ,被中国 煤炭工业协会命名为省级“煤炭行业安全高效”矿井。科学发展大跨越科学发展大跨越小峪煤矿资源丰富,井田面积 15.6 平方公里,可采储量 4.4 亿吨,可采煤 层 5 层,适合综采综放。自 1954 年建矿,小峪煤矿走过了艰难的发展历程,为 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当地国有煤矿中独树一帜。但放眼全 省、全国,小峪煤矿人员多、负担重、尤其是生产技术设备落后、经营粗放的 痼疾成为制约小峪煤矿前进的瓶颈和障碍。2003 年底,在我省整合煤炭资源、 组建特大型煤电能源集团的过程中,该矿加入同煤集团,迎来了又一次大发展 的

3、机遇。为了实现生产发展的大跨越,一直以炮采、高档普采为主要生产手段 的小峪煤矿抢抓机遇,引进综采、综掘技术设备,2004 年 9 月 26 日首套 MG700 型电牵引采煤机组投产运行。新设备、新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工作面 月单产达到了 7 万余吨,全矿的月单产也提升到了 14 万吨,创下了建矿以来月 产最好成绩。 首套综采投产运行使小峪煤矿尝到了甜头矿党政领导深深认识到仅靠常规 发展远不能赶上时代的脚步,也无法满足全矿职工家属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 活的需要。只有采用先进的机械化采煤设备,才能做到企业的大发展和员工生 活的提高。 他们分析形势、研究矿情,制订了三年发展规划:“ 利用三年时间装备

4、 三套综采、四套综掘,建成年产达 380 万吨、机械化程度达 90%以上的大型矿 井;贯通小峪王坪井下运输线,实现煤炭大列外运,开采下水平 5#煤层,按 照六化矿井标准开展各项工作,实现全矿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并提交 职代会审议。 清晰的思路、科学的措施、宏伟的蓝图赢得了全场代表阵阵热烈的掌声。 “五十年太久,只争朝夕” ,只有打破常规,跨越式发展,才能实现小峪的腾飞。首套综采投产 8 个月后,技术更先进功率更强劲的 MG930 型采煤机组落户小峪并于 2005 年 6 月 29 日投产运行。与之相配套,上马了二套综掘设备, 两套综采并驾齐驱。2006 年 7 月 19 日又投资上马了一套

5、MG700 综采、一套综 掘。前后短短的三年时间该矿共投资 2 亿多元,形成 了三套综采、四套综掘的 生产格局,实现了煤炭生产的大跨越,为年产 380 万吨的大型矿井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安全发展谱新篇安全发展谱新篇安全是煤炭企业永恒的主题。随着经济的复苏,该矿按照“安全第一,生 产第二”和“科技兴安“的安全理念和发展战略,加大了安全投入力度,改善 井下及工作面安全设施,以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短短几年时间,先后投 资 240 万元改造主扇,使矿进通风能力由 120 万吨提高到 260 万吨,解除了由 于通风能力不足限制扩能扩产的后顾之忧;又投资 429 万元对供电系统进行增 容及线路改造,更

6、换两台 12500KVA 变压器,18 套各类高压开关,7361 米高 压电缆,满足了 380 万吨/年原煤生产要求;投资 400 万元建设先进的生产调度 监测监控系统;投资 17.3 万元更换井下通迅系统,大大提高了对井下安全生产 工作的协调指挥时效性;投资 78 万元完善防尘洒水管线,同时优化通风网络, 安装了“一坡三档” ,增设了自救器;“一通三防”重点工程更换了主风机、补 专回 200 米,改木板闭 19 道。同时,不断创造安全生产、健康发展的软环境, 加强了安全生产各项管理制度建设,严格执行了矿领导、科(区)领导入井现 场指挥、现场处理解决问题制度、各级领导跟班作业制度,实行了安全一

7、票否 决制和安全风险抵押制度建立了青年岗、群监网,实行了夫妻联保责任制,创 办了安全生产快讯 ,发放了细节决定成败一书,建立了安全管理档案和 牌板,使安全管理底子清、网络明,保证了矿井质量标准化达标准,安全管理 创佳绩。创新发展成效显创新发展成效显管理是企业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管理一个企业不仅要有勇有谋,而且要 善于发现、寻找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 近年来小峪煤矿把管理和矿务公开紧密结合起来,推行了设备采购招标, 对矿供电改造所需的变压器、高压开关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及锅炉大修进行 了多次公开招标。2006 年又对第三套综采设备、综采车间、公路、热水锅炉分 别进行了公开招(议)标,保证了供货

8、质量同时又节约了大量资金,完善了各 类合同的管理,使合同文本科学、规范,堵塞了漏洞。开展了清产核资专项活 动,摸清了家底,依法对部分呆死账进行了处理。又组织开展了审计、监察专 项活动,强化了对财务、劳动工资的管理和监督。同时,该矿开展了质量标准 化建设,对井下机电、通风等系统推行质量标准化作业,并做到有安排、有考 评、有落实,保证了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健康发展。科教先行谋长远科教先行谋长远一流的设备需要一流的人才。为适应现代化矿井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需要,培养和造就先进采掘技术人才该矿按照“装备、管理、培训”的要求,不断加化职工教育,提高井下职工的综合技能和技术水平。先后投资 30 余万元

9、, 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多种渠道,在职工中大力开展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劳 动纪律、规章制度和安全知识、操作技术的培训教育,支持脱产培训与业余培 训相结合、内部培训与外出培训相结合、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想结合。2005 年, 该矿各级各类培训已 14000 多人次。2006 年,为了进一步落实同煤集团公司 “井下员工人人都是通风员”的安全理念,该矿下发了井下员工“人人都有 是通风员”学习安排 ;全年共培训员工 6782 人次,派技术人员到区队进行班 长“应知应会”知识竞赛;开设了井下员工“人人都有是能风员”电视、广播 专题节目,矿班子成员每周五下基层,班前讲“人人都有是能风员”安全理念 和通风基础

10、知识;印发了人人都是通风员应知应会手册 。通过集中学、班前 学、业余学,提高了员工的安全素质,强化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谐发展道路宽和谐发展道路宽亲切的关爱是构建和谐的春风雨露,百姓的冷暖是和谐的基础。 近年来,该 矿为职工群众办了许多实事:一是为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及 工伤抚恤人员程度 不同地增加了工资或待遇,为井下职工增加了夜班津贴、入 井津贴,发放了节日补贴,增加了烤火费,为职工补发了 34 个月拖欠工资, 解决了退休职工的住房公积金;二是为全矿困难职工核查建档,并给发放了困 难补助金;三是为全矿女职工家属进行了体检,组织医疗系统为 125 名职工进 行了矽肺普查,实施了职工大额医疗卫生保

11、险;四是关心下一代,为全矿小学 生赠送了书包、校服,对考取大中专院校的职工子女给予助学奖励,对特困大 学生上报朔州市工会申请补助;五是抓好职工子女的就业工程,两年累计输送 务工青年 171 名:六是建成立了老年活动中心:七是改造了大东窑供水系统, 元坟湾生活区排水、排污系统,续建、装修小峪口两幢商品住宅楼;八是建成 了井口暖风炉,改造了坑口澡塘和厕所,地面和墙壁都换上了洁白的瓷砖,并 把过去木式更衣箱更换为便携吊篮式更衣箱,改善了职工工作环境;九是改造 了矿区公路,使矿区到大运路口的 10 公里“扬灰路”变成了柏油路,在道路两 旁种植了树木,亮化、美化了矿区;十是给市级以上劳模办理补充养老保险

12、 21 万元并安排劳模及职工外出疗养;十一是给在职和离退休人员每人定做一套高 档西服;十二是完善了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管理,规范了员工养老金档案管理。和谐发展不仅是物质生活的充裕与满足,同时更应是精神生活的丰富与提 升。为了进一加大和谐矿区的建设力度,全方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民,该矿以 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以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以提高职工群众的整体 素质为目标,加强了精神文明创建,开展了“扬荣弃耻、共建和谐”系列活动。 各基层党组织成立了“党员服务站” ,开展形式多样的便民服务活动,受到了朔 州市委、同煤集团党委及朔州煤电公司党委和职工群众的一致好评。还组织举 办了“五一”职工体运会、 “七一”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丰富了职工群众的精神 和文化生活,推动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站在高高的两狼山上,望着山下正在崛起的小峪煤矿,我们的心情仿佛大海的波涛久久不能平静。我们深信,小峪煤矿一定能建设成一座高产高效的现代化矿井,小峪煤矿的明开也将更加灿烂夺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